第4章 好文章要高屋建瓴 文章立意的高度
文章先要确立一个主题思想,如一座房子的大梁,要立意在先。主题确定之后,才会有后面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立意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图纸定不下来,这房子没法盖。
这一讲我们开始讲文章的立意,什么是立意呢?通俗地讲,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
写作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想说什么,如果无话可说就不要写文章。如果硬要说,那肯定是假话空话,读者不喜欢,当然也不会美。一般来讲,作者要说的无外乎是一件事、一种思想、一种感情、一种景物、一种知识等等,所以文章经常分成了描写文、叙述文、抒情文、议论文。前提是这些景物、事情、道理都要有一个思想来贯穿,能立得起来,让人眼前一亮、一惊,可读、可叹,这就是立意。
人物、事件、背景、心情、相关的知识等是构成文章内容的一堆砖瓦材料,怎样才能把它们变成一座漂亮的楼房呢?在写文章前,作者脑子里事先应该有一个意图,就像建筑设计师画图一样。建筑师首先要解决的是房子的主体结构、梁、柱等。文章先要确立一个主题思想,如一座房子的大梁,要立意在先。主题确定之后,才会有后面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立意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图纸定不下来,这房子没法盖。
文章有三大敌人,平、浅、旧,为什么会出现平、浅和旧呢?都是因为立意上出了问题。
古人讲,文如看山不喜平。山峰总是有曲线的,如果是一条直线就不好看,有什么办法克服呢?就是文章立意要高,要有棱角。像一座山,要有高峰凸起,给读者一种登高望远的感觉。王之涣有一首诗《登鹳雀楼》,非常出名。他一生没有写多少诗,但是他这一首诗就在唐诗里面起到了孤篇压全卷的感觉。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短短的四句诗,前两句描绘出一个宏大的场景,白日、远处的山、黄河奔向大海,你看这个气势多雄伟。下面两句转而抒发他内心的思想,讲出了一个哲理,那就是登高才能看得很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来被我们不断地引用。
文章写作也是这样,当你拿到一堆材料以后,首先思考要讲一个什么思想,要高屋建瓴,把读者引领到一个新的视野。我总结为三个“要”。
第一,选材要大。题材决定你文章的高度,也决定了你这个文章的传播面有多广,有多少人看。第二,站位要高。要发现一个新的思想点,高人一筹。第三个最重要,就是要有针对性,不管你是写多么古老的历史题材,还是多么遥远的山水题材,都要针对目前的一个问题,这样我们读者读起来才会亲切,才能共鸣。
这三个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高度。我在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大无大有周恩来》。当时纪念周恩来的文章已经很多了,大部分是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从道理上阐述,特别是一些领导人的讲话,说周恩来是多么的伟大,有什么贡献;第二类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比如秘书、警卫、司机、他的下级,回忆他的工作作风,和身边的一些事情,讲他的品质多么可贵,等等。虽然周恩来是一个大人物题材,但是你总是重复讲这些平常的事情,找不到制高点还是不行。我在这些文章的基础上,又调阅了大量的资料,最后写出了《大无大有周恩来》。这一篇是站在党史、民族史和我们传统道德的高度上来概括周恩来这个人物,理论性地归纳出了他的六个特点,叫做“六无”“六有”,以后他的“六无”就成了周恩来品质的代名词。
第一是“死不留灰”。他第一次宣布,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去世以后连骨灰都不留。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领导人是签过字的,去世以后都要火葬,但是他又更进了一步,连骨灰都不要。第二是“生而无后”。第三是“党而无私”,他为党工作一辈子,从来不搞小团体。晚年他和康生都得了病,他们两个过去不和,但他仍然到医院去看望康生,走了以后康生就骂。别人说你不要去看康生了,他照样去,他觉得这是一种工作。第四是“官而不显”,当官后仍然艰苦朴素。第五是“劳而无怨”。第六是“去不留言”。他重病的时候,叶剑英说:“总理一生肚子里装了很多东西,可能弥留之际会说一些什么话。”他让秘书守在总理身旁,而且还准备了一沓白纸。周总理去世后,秘书把一沓白纸还给了叶剑英。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仍然不随便说一句话。这六个“无”概括了周恩来的一生,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在艰苦斗争中形成的高贵品质。下面我们来截选一段,从中可以看出文章的立意是什么。
他的大德,再造了党,再造了共和国,并且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和儒家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糅合成一种新的美德,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典范。如果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周恩来则是党和国家的养护人。他硬是让各方面的压力、各种矛盾将自己压成了粉,挤成了油,润滑着党和共和国这架机器,维持着它的正常运行。五十年来他亲手托起党的两任领袖,又拯救过共和国的三次危机。遵义会议他扶起了毛泽东,“文化大革命”后期他托出邓小平。作为两代领袖,毛、邓之功彪炳史册,而周恩来却静静地化作了那六个“无”。建国后他首治战争创伤,国家复苏;二治大跃进灾难,国又中兴;三抗林彪江青集团,铲除妖孽。而他在举国欢庆的前夜却先悄悄地走了,走时连一点骨灰也没有留。
写大人物要找制高点,小人物也一样。我当记者的时候遇到的一个普通农民,为了治理水土他和当地六个老人组成了一个种树队在山里种树。我去采访的时候,只有他还在世,其他六个老人都已经去世了。最让我感动的是,他把自己的棺材都准备好了,他坐在房子里面跟我谈话,一墙之隔的另一个房间就放着他的棺材。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就是全文立意最高处:
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生与死便不再有什么界线。他活着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死了,这东西还永恒地存在。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我采访完将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后,地方政府马上给他立了一面碑,表彰了他的这种精神。后来这篇文章入选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可见这篇文章是抓住了立意的制高点,虽然是写一个普通的种树老农,但实际上是讲生死观,与司马迁、毛泽东讲的“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一样的道理。
也许同学们会说,上面讲的总理是大人物,种树老人是上了报的劳动模范,我们的生活小事中是不是也含有思想,记述它时是否也能找到立意,甚至高一点的立意?有的,就看你会不会去发现。下面我举一个小例子。
北京某中学一个数学老师要上一节公开课,是现场直播。她怕学生紧张,就告诉大家今天教室里面虽然有摄像机,但只录像,如果上课时发挥不好,后期制作可以把那一段剪掉。下课后,她才告诉学生刚才是直播。接着她说:“人生不是录像,没有修剪和重来的机会。”班长记当天的班级日记时也很有想法。他写道:“人生不是草稿纸,不能写错了,划掉重来,当你抱着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生活时,等到发现出了错,想擦也擦不掉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对待任何事情都要十分认真,培养好习惯和端正的态度,才能铸就非凡。”
你看,这个孩子的这一段日记,显然找到了一个很高的立意,能提炼出一种思想。
我们回头再看今天讲的“立意”,不管写哪类的文章,碰到什么样的题材,大的历史事件,还是生活里的小事,都要尽量找到一个高的立意,这样你的文章就高屋建瓴,超凡脱俗了。
附 青山不老
《三国演义》上有一个故事,写庞德与关羽决战,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埋了就是,真一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这种气概大约只有在战争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书本上才能见到。但是当我在一个小山沟里遇到一位无名老者时,我却比读这段《三国演义》还要激动。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沟里,山上全是树。所以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谈话就如坐在船上,四围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
但是我知道这条山沟以外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可是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的这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他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还有他的棺材,那棺材就停在与他一墙之隔的东屋里。老人每天早晨起来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他是在六十五岁时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的,现在已有六人离世,却已绿满沟坡。
他现在已八十一岁,他知道终有一天早晨他会爬不起来,所以那边准备了棺材。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也是在一天他栽树回来时,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在城里工作,三番五次地回来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就是种树,那边的棺材就是这价值结束时的归宿。
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去年冬天一次就从林业收入中资助村民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但他还不满意,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他爬不动为止。
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谈话,像是站在生死边界上的谈天,但又是这样随便。主人像数家里的锅碗那样数着东沟西坡的树,又拍拍那堵墙开个玩笑,吸口烟……我还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采访。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而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根下的淤泥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荡的小院。我不知怎么一下又想到那具棺材,不觉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出不来。
作为政治家的周恩来在病床上还批阅文件,作为科学家的华罗庚在讲台上与世人告别,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生与死便不再有什么界限。他活着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死了,这东西还永恒地存在。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达尔文和爱因斯坦都说过,生死于他们无所谓了,因为他们所要发现的都已发现。老人是这样的坦然,因为他的生命已转化为一座青山。
老人姓高,名富。这个普通的人让我领悟了一个伟大的哲理:青山是不会老的。
本文被选入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