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仰视那座藏书楼

中华民族拥有博大精深的悠久文明,靠的是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焚膏继晷、艰苦跋涉、薪火相传。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途程中,中华文明历经过无数的战火焚烧和封建昏聩君主的屠戮。“儒以文犯法”,历代以来,有数不清的文化人因为文化而掉脑袋。

但文人士子始终昂着头颅。就如我们忘不掉那座座抵御外侵的烽火台一样,那一幢幢贮藏着丰沛的中华文化的藏书楼,在我们心中也早树成了高大的文明丰碑。

手中这套三巨册的《中华藏书楼》,记载了历代以来的文化人为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长城,殚精竭虑、继往开来的史实。他们以顽强的精神保护着一卷卷文化典籍,使它们得以传之后世。

藏书楼承载了历代的文明。尽管历史一再重演着焚琴煮鹤的文明悲剧,但文化的野火终究是扑不灭的,即使是在雨横风狂的岁月,它也仍在地下燃烧,在人们的心中燃烧。

“藏书楼”,是人们心头永驻的精神春天。那里草长莺飞,春光无限,令一代代文化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文人士子在一枚枚精美的藏书印上,刻下了美妙的词句,“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一往情深”“每爱奇书手自钞”“藏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张敦仁读过”“一种心勤是读书”“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失”“恨不十年读书”。面对书籍,尽露赤子之心,令后人不禁浮想联翩,神往不已。

古人读书不易,聚书尤难。不似今日出版兴旺,各种图书印刷精美,只要钞票在手,心仪之书唾手可得。《中华藏书楼》载有《藏书与书厄》专门一章,记录了历史上无数藏家,积终生搜求之大量典籍,却一时尽毁的痛苦经历。宋人李淑藏书二万三千一百八十六卷,因靖康之变,散亡净尽;元人王士纲,蓄书数千卷,元末兵乱,经籍散失;明徐光启藏书万卷,在清兵南下时毁于火灾;清龚自珍藏金石文字八百余种,皆世所不见,毁于火。

世人皆知秦皇“焚书坑儒”,而项羽引兵屠咸阳,大火延烧仨月,图书文物损失较始皇焚书更烈。汉代王莽与刘秀争权,长安兵变遂使典籍大部被毁。此后,有隋炀帝焚纬书,南宋秦桧焚禁野史,而毁书最多的则是在清代,清代最烈者当数乾隆一朝,计全毁书三千一百余种,十五万一千多部,销毁书版八万块以上,文人学士及一般民众自行销毁的书籍数量还未在其内。毁书之举给中国古代尤其是宋元以后的典籍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一座座藏书楼在坍塌,一卷卷经籍成灰烬,触目惊心的记载,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数度处于千钧一发的危情时刻。

《中华藏书楼》中有一则短文,记载宋代浏阳人李作父与其子李日南在县南建遗经阁,藏书万卷,后毁于火,重建未成,父子相继去世。其孙又承遗志,三建而成。就是这些人,以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为延续中华文化,世世代代进行着顽强的重建。

《中华藏书楼》浩浩一百五十万字,章章节节记载着历代文化人锥心泣血、感天动地的史实。这是一部令我不得不正襟危坐,庄肃捧读的大著。

200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