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道德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人生篇》(1)

真正的德行需抛弃外在的浮华,真实的自我胜过一切外在的架构,自我的人生只能靠自己去体会。

——题记

如何走好自我的人生。需以辩证的方式看待事物的变化,一味地增益事物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放弃了成见才能达成更好的效果;需明白事物的取舍才能更加长久,保持青葱的心态才能正确地应对世事;需知贪欲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真正追求的并不是外在的事物。

我们只是在消磨心中的成见去迎接这个世界,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自己心性的历练。

梳理了世事才能找到正确的选择,所谓的道其实是事物演化自然形成的轨迹,谨守自我的轨迹就是最好的发展,认真对待生活才是符合轨迹的做法。

并无其他,我们要做的是在每一件事上磨砺找到应对世界的方法,在环境的复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世事变化中去感知只属于自己的人生。

真正的德行需抛弃外在的浮华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1]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2]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3]之泊[4]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5]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解字:

[1]无为:内心无成见、无偏见。[2]扔:牵引。[3]忠信:真诚、信任。[4]泊:停泊、漂泊。[5]华:浮华。

解文:

好的德行并不遵从外在的德名,如此才是真正的德行。差的德行以外在的德名为遵循,如此却是无德的行为。

好的德行并无对外界的成见,不会以心中的成见来应对事物;好的仁行有着对外物的成见,却不会以心中的成见来应对外物;好的义举既是对外物的成见,也会以心中的成见来应对外物;好的礼仪在以成见应对外物时,往往无法得到别人的响应,只好伸出胳膊拉着人服从。这时候,他的内心已经为成见所束缚,失去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当人无法感知自己的人生,往往纠缠于行为的是非对错;当人无法判断行为的对错,往往倾向于行为的亲善仁和;当人得不到对等的回应,往往追求行为中的公平正义;当人发现所谓的公义并不可靠,往往紧随社会中的礼仪规范。

等到礼仪这一步,他其实已经失去了生命的真诚和信任,成为紧随外在规则的无根之萍。

我们希冀在仁行、义举、礼仪中找到人生的依据,却不知道所有的这些都是浮华之物,是导致我们愚昧的开端。所以大丈夫要坚持人生的厚重而非四处地漂泊,要坚持人生的本质而非浮华。需要做的就是抛弃外在的皮毛,抓住内心的根本。

解意:

世界总是给我们灌输一些认知,遵守了就是有德,违背了就是失德。然而世界所灌输的是否真的如此重要。我们成功与否是否只能以此为判断。

事实上,外界的一切概念、一切观点、一切认知都不值得我们毫无保留地服从。它们只是某些人在某些时候对某些事物的看法,与我们的际遇无关,也与事物本身无关。

当我们拘泥于那些成型的认知,其实就形成了对世界的成见。当我们以成见来看待事物,其实已经对自己的行为形成了限制。当我们以成见来处理问题,其实所作的行为已经偏离了方向;当我们以成见为规则,强令人服从,其实已经成为恶行,走向正确的反面。

要知道,世事并无定论,德行亦无定法。我们的行为并不是要迎合外界的仁义德名,也不是要活成别人所希望的样子。如此的做法并不能带来什么,只会让我们与世界的真实心生隔阂,走向愚昧和浮华,走向虚伪和沉沦。

要知道,我们生存于世界,并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走好自己的人生,为了感受生命的精彩。只有抛弃外在的浮华,遵从自己的内心,才做作出适合自己的德行;只有面对世界的真实,不断地摸索前行,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