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抗英”英雄关天培的悲壮
虎门炮台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虎门扼珠江,由此入狮子洋,上溯50公里,是广州。作为广州的门户,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天培在这里驻有重兵和数十门大炮,并且精心设防,以抵抗英军来犯。
1841年2月24日,英军司令伯麦向关天培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将横档、大虎等各处炮台让给英军,关天培毫不退让。25日中午,英军进攻。虎门之战分为沙角、大角之战、三门水道战斗和横档一线战斗。26日晨,下横岛英军大炮向上横岛清军炮击,清军炮台、工事、军营多次被击中,清军逐渐陷入混乱。上午,英军出动伯兰汉号、麦尔威礼号等军舰,炮击清威远、靖远及沙袋炮台。清军炮火直射距离难以对英军舰船构成致命威胁,守军虽英勇抵抗,多次击中敌舰,但始终处于劣势。英军长时间的炮击,基本摧毁了威远、靖远及沙袋炮台的作战能力。英军随即进攻各炮台,至下午2时许,武山一带各炮台失陷。当英军攻占炮台后,关天培高声怒骂,视死如归,敌人在劝降无望的情况下,弹洞其胸而死。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中涌现了林则徐、邓廷祯、关天培等抗英民族英雄。尽管他们为抵抗英国的侵略竭尽全力,甚至付出了牺牲,最终也没有改变抗击英军失败的命运。这与历次反侵略战争一样,少数人的抵抗,改变不了体制的弊端。
从军事技术上和军事设施上看,由于冶炼技术落后,清军火炮由铁铸成,十分粗糙,射程短,准确性较差,威力不大。火药的质量也不好,命中精确度不高。火炮的机动性不强,又缺乏可以灵活移动的炮架。而且炮架多是木架,用藤条绑住,炮身重的大口径炮移动瞄准困难,往往发而不中,失去效用,难以对英国军舰产生威胁。清军步兵主要使用的武器是鸟枪、抬枪,较之英军使用的燧发枪落后。在制造工艺上、士兵的训练上也不及英方。清军战船,有快蟹、同安梭、米艇、红单、拖罟、长龙、舢板等等,但均为木制,靠人力划桨摇橹,机动性能差,无防卫设施。1840年8月13日,黄爵滋、邓廷桢等奏称各省水师战船,用于缉捕有余,用于攻剿则不足,反映了当时军事设备现状。清军水师的武器有两大类:一是火器,二是冷兵器。火器中杀伤力较大的是火炮、火枪。火炮有抬炮、百子炮、子母炮、霸王鞭炮等;火枪如鸟枪、铳枪、抬枪等。冷兵器类,如刀、弓、矛等,在近代战争中,起不到什么作用。
中国的海防要塞建设较为落后、原始,还未形成基本的防御体系。此外,情报信息及决策系统也异常落后。鸦片战争前,英国通过传教士及商人、外交使节多方收集中国情报,已对中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郭士立就曾对中国沿海进行了海道测量、地形勘察、绘制航海地图等,收集各方面情报。相反,清朝对外界知之笼统,多是些道听途说,缺乏系统研究。虽然对坚船利炮有直观感受,却对英军的陆战能力估计不足,认为“英夷无他技,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中国士兵则“一兵可以手刃数夷”。相关错误认识,使清军没有组织足够专门与登陆部队交战的军队。道光帝后来从厦门之战失败的奏折中,才知道英军也会陆战。战争的重要决策者道光帝,对战局的指挥完全依靠前线奏报来了解军情,进行决策,而当时这种奏报主要通过驿站系统获得,这种原始通信手段所导致的信息不灵,时常贻误战机。1840年7月5日英军进攻定海,第二天定海陷落,可直到7月17日,道光帝才收到林则徐的奏折。此时定海已陷落12天,而且信息完全不对称,胜败不分,对道光帝来讲完全是一场糊涂战。僵化的指挥系统,原始的通信手段,严重影响清最高决策者对于战局的判断,根本无法应付与资本主义强国的近代化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