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准备与实施
英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强国,早就把矛头指向了中国。从1793年马戛尔尼使华,到1816年阿美士德访华,都企图打开中国国门,但都未能如愿。1834年,英政府再派律劳卑作为商务总监来中国,设法与北京直接通信以扩大与华贸易。然而他同样遇到了挫折,甚至还加深了与中国的贸易危机,于是要求英政府派相当兵力东来。1837年11月,英国政府命令海军少佐曼特兰率军舰数艘赴中国。显然英政府已放弃从前的和平宗旨,决意采用非常手段,打开中国门户。中国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引起英国政府、英印政府和鸦片贩子们的极度反感和恐慌。英国政府是鸦片贸易的受益者,因为这种贸易使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大获其利,使印度对英国制成品的需求成十倍地增长,英国政府还可向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征收巨额关税。印度殖民政府则可从鸦片专卖和鸦片过境税上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至于英国鸦片贩子从这项罪恶走私中获利十倍,早已为人们所公认。正因如此,当林则徐严禁鸦片的消息传到英国时,立即引起英国当局、英印当局,尤其是鸦片贩子们的极大恐慌。印度孟买、加尔各答等地的商人纷纷上书请愿,要求英国政府利用这次机会解决鸦片贸易安全问题。居留广东的英国鸦片贩子派出了由查顿等人组成的代表团回英国进行游说,一些与鸦片贸易有关的人物,或开会,或致信,或请愿,或散发小册子,或面谒外交大臣巴麦尊,敦促政府早日对华采取战争行动。
1839年10月1日,英国召开内阁会议,讨论武装侵略中国的问题。外交大臣巴麦尊是有名的好大喜功的殖民主义者,他不但主张向中国政府索要鸦片赔款、军费赔款,并且要求一扫旧日所有的通商限制和邦交不平等。他表示“先揍一顿,然后再做解释”,主张立即调遣军舰封锁中国沿海。陆军大臣麦考莱,也坚决主张对华采取军事行动。于是,英国内阁会议做出了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海的决定。显然,英国内阁对议会实施了“先斩后奏”的决策方式。上述事实说明,保护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的利益,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最直接的原因。
英国议会关于是否通过发动战争提案的争论首先在下院进行。1840年1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发表了演讲,强调在中国发生的禁烟运动已经使英国商人与中国的通商关系中断。她表示要关注这一“影响臣民利益和王室尊严的事件”。维多利亚女王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但从措辞强硬、对事件的“极其关注”中,可以看到她是主张英国政府解决与中国的通商与贸易问题的。林则徐的禁烟和在虎门销毁鸦片的行动,极大地刺激了英国人的神经,也直接威胁到英国在远东的利益。林则徐的禁烟行动很坚决,但是由于他视野及观念的局限性,所采用的方法有所失当。在禁烟上采取了一切手段,甚至采取强迫手段命英商交出鸦片,这就等于坐实了中国当局剥夺英人财产、生命自由的强暴责任,所以要求中国政府遵守国际公约,已成为英国朝野上下的共识。在和谈无效的情况下,企图用武力解决与中国之间的问题。自1840年4月7日起,英议会下院讨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国鸦片商人赔偿案,经过3天的辩论,以271票对262票的多数,通过了内阁派遣远征军对华动武的提议。
在一系列的辩论中,涉及非常广泛的话题,包括中国与英国关系、战与和的策略选择、战争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军队的领导权、战争谈判与赔偿等。这些辩论者,都是具有丰富的殖民地管理经验、对国际事务了如指掌的重臣,如斯坦厄普勋爵、梅尔本勋爵,威灵顿公爵及埃伦巴勒勋爵等。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英女王授权的内阁及议会扮演了重要的智囊作用,在随后战争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中英谈判中,英国远征军执行的是一种集体意志,以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国家意志。
尽管英国议会迟至1840年4月才开始讨论政府的议案,但在1839年10月至11月间,英国政府已经作出了侵华的决定。而当下院的议员们唇枪舌剑之时,英国的舰船和团队正在从英国本土、南非和印度源源不断地驶往中国。1840年6月,英国的16艘兵船载炮540门,4艘武装汽船、28艘运输船和4000名士兵到达了中国南海海面,一场侵华战争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