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言“鬼小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如前所述“鬼小说”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重要的组成部分,缺少了“鬼小说”的文言小说将会在小说舞台上逊色许多。纵观“鬼小说”的发展流变过程,它的演进之迹还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明代小说家所处的时代位置,使他们对“鬼小说”的发展有着更为全面的认识,他们所遵循的创作原则也并非盲目的“继承”,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前代“鬼小说”进行总结之后的主动选择。在“鬼小说”中,明代小说家寄寓了对社会、人生以及道德、功名等多方面的思考,同时又以离奇幻化的描写带给人们极大的审美感受。因此,明代“鬼小说”的创作并没有走向萎缩,根据陈大康先生统计:“明代文言小说计有694种,为历朝最多者,其数量较多的各朝依序排列如下:清594种,宋361种,唐184种。”[28]在将近七百种文言小说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鬼小说”。面对如此庞大的存在,学术界竟然长期采取忽视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研究方法的限制。

众所周知,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奠定了近代以来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格局。鲁迅对明代小说的介绍“重白话,轻文言”的倾向也对后代小说研究影响深远。他对明代文言小说的发展流变过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将之定性为唐人传奇与清代《聊斋志异》两大文言小说高峰的过度和中介。[29]之后的文言小说研究,在看待明代文言小说的创作时大多持类似的观点,甚至连“重白话、轻文言”的态度也继承下来,可谓严守秬镬而不越鲁迅藩篱。[30]

一部好的小说,很可能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旧”的,只有那百分之一的“新”体现出了作品的创造与价值。以鲁迅为代表的学者对明代“鬼小说”的认识恰恰就只看到了“旧”而忽视了“新”,认为那百分之一实在微不足道。而在面对“旧”的问题时,往往只看到作品是对旧样式的重复,没有人试图去理解这些“旧”的存在价值。造成的后果便是对明代“鬼小说”创新的忽视,以及对明代“鬼小说”延续“旧模式”的不理解。有鉴于此,本书认为目前明代“鬼小说”研究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如小说史那样的介绍和评判,而是对小说作品的理解和说明。

所以本书一方面要梳理“鬼小说”的发展脉络,结合明代“鬼小说”的创作实际,综合考察“鬼小说”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故事类型,摸清它们的流变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弄清楚明代“鬼小说”特征的生成机制,也可以加深对明代文言小说发展背景的认识。另外,对明代“鬼小说”审美目的、艺术特征以及文化内涵进行体统的分析,对“鬼小说”中寄寓的士人情感、心理,以及“鬼小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做出合理的把握与理解。

也就是说,本书的研究并不是要书写一部专门的“鬼小说”发展流变史,而是把“鬼小说”视为一个具有整体审美特征的小说类型。作为小说类型,“类型批评尽管以组织结构而非时间顺序为分类原则,注重共时性研究,可实际上却恰恰最需要历史感。这种强调联系、强调比较、强调整体的研究方法,似乎更适合于文学史而不是文学批评。而现代类型学者特别注重类型的延续与变迁,借此窥探一时代文学的发展趋向,更需要历史眼光”。[31]所以,本书以明代为基点对“鬼小说”追本溯源,具体考察“鬼小说”的故事类型、审美作用、艺术特征以及文化品格,透视“鬼小说”的主题意蕴,勾勒出明代“鬼小说”的整体特征。同时,借鉴中西方文艺理论、叙事学、类型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明代“鬼小说”进行综合解读。

具体来讲,本书将依照以下步骤对明代“鬼小说”展开研究:首先,对明代“鬼小说”进行基础性的外部考察,就明代“鬼小说”在整个文言“鬼小说”史上的地位进行定位,指出明代是文言“鬼小说”的“定型期”。其次,就明代小说中的“鬼小说”篇目进行文献学的考察,并就明代“鬼小说”的创作意图及社会时代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教化、娱乐、博物、宣泄四个方面对明代“鬼小说”的创作观念进行总体说明。再次,从“故事类型”“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明代“鬼小说”进行解读。最后,本书认为明代“鬼小说”具有强烈的借鬼神以干预现实的激情,在创作上以张扬儒家审美理想为最终旨归,虽然由于过分重视教化而在艺术创新上有所局限,但是它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无法抹杀的。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2]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2000年标点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77页。

[3] 桓谭《新论》已佚,此处引文见《文选》江淹《李都尉从军》李善注引桓谭《新论》。详见萧统编:《文选》卷31,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53页。

[4]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5]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卷29丙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83页。

[6] 袁行霈、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凡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7] 黄霖编:《中国历代小说辞典·凡例》第2卷,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 马振方:《小说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9] [英]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10] 详见刘世德《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11] 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1—10页。

[12]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卷29丙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82—283页。

[13]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14]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3—224页。

[15]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4页。

[16]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页。

[17] 徐龙华:《中国鬼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18] 严明:《文言小说人鬼恋故事基本模式的成因探索》,《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

[19] 详见钟林斌《论魏晋六朝志怪中的人鬼之恋小说》,《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3期。

[20] 详见刘勇强《论古代小说因果报应观念的艺术化过程与形态》,《文学遗产》2007年第1期。

[21] 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22] 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人类心理结构的永恒性;二、宗教文化结构的稳定性;三、叙事结构的固定性;四、创作主体的参与性。详见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第15—18页。

[23] 荣格说:“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主要由名为‘带感情色彩的情结’所组成,它们构成心理生活中的个人和私人的一面,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是所谓的‘原型’。”以上详见荣格《集体无意识原型》,《心理学和文学》,冯川、苏克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24] 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引自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此段话亦见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心理学和文学》,冯川、苏克译,第84页。译文略有不同,不一一指出。

[25] 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心理学和文学》,冯川、苏克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84页。

[26] 段庸生:《古小说中的“溺鬼待替”母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1期。

[27] 魏崇新、陈毓飞:《中国古代小说的色诱母题》,《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4期。

[28]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29] 鲁迅只在论述《聊斋志异》时评价明代志怪:“大抵简略,又多荒诞,诞而不情”,并说“迨嘉靖间,唐人小说乃复出,书估往往刺取《太平广记》中文,杂以他书,刻为丛集,真伪错杂,而颇盛行。文人虽素与小说无缘者,亦每为异人侠客童奴以至虎狗虫蚁作传,置之集中。盖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至易代不改也。”认为明代文言小说“抄袭成风”,虽盛行天下,但体例驳杂,成就不高,处在一个向清代文言小说勃兴的过渡阶段。详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46—147页。

[30] 齐裕焜先生认为“明中叶以来,志怪小说继承六朝以来志怪小说的传统与创作手法,以写鬼神、怪异为主,但篇幅简短,描写粗略,虽亦不乏佳作,但既不如它之前的《夷坚志》,也不如它之后的《阅微草堂笔记》。明代志怪小说承上启下,是个过渡性的阶段,为清代志怪小说的繁荣作了准备”,所以“总体来说成就不高”。侯忠义、刘世林两先生也认为:“明代志怪小说,数量不少,成就不高。它既无唐宋时期《夷坚志》那样的典型作品,也无清代《阅微草堂笔记》那样的代表小说,并且达不到同时代传奇小说的水平。至于与明代的白话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相比,更是相形见绌,无法争胜。”以上详见齐裕焜《明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153页;侯忠义、刘世林:《中国文言小说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31] 陈平原:《小说类型研究概论》,《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