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人才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本部分研究采用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的方法,具体情况如下。

一 案例研究

在管理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比较多的使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案例研究通过详细的解剖一个实例来剖析这一实例所属的整类个体的情况。其可以是实证的、定性或者定量的,其研究结论属于案例的结论。本书属于案例研究中的多案例研究,通过对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待获得一般性的理论。

本研究选取了三所民办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结构性问卷、深度访谈,对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队伍情况有一个总体把握。在案例选择时考虑了案例的代表性:一是办学时间相对较长,在20—30年之间;二是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特征的代表性,既考虑综合性院校,也考虑了单科性专门院校;三是考虑到企业投资,也考虑到自然人投资办学;四是考虑了学校办学水平不同等因素。

所选的三所学校的概况如下:

A学院是由上市集团公司投资创办的,创建于1995年,于200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同年改建为国有民办高校,学校设置专业主要是医学类、医学相关类,中国校友网排名在中间位置。B学院基本属于自然人投资办学,成立于1998年,2008年改建为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发展迅速,中国校友网在全国民办高校中连续七年排名前三位,是国内在同行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C学院也是由上市公司投资创办的,于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招收高职专科学历教育学生,2005年改建为本科高校,同年招收本科学历教育学生,在中国校友网排名中间偏下。

二 调查研究

本研究使用的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法。

(一)深度访谈对象

选取在民办高校任职的董事长、校长、校长助理、处长17人,具体深度访谈对象见表1-1。针对文献研究梳理出的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结构初步框架进行访谈,通过访谈将民办高校中层干部能力聚焦到四个方面,即大局研判能力、工作执行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持续创新能力。每一种能力根据文献研究整理出几项重要构成内容,如大局研判能力由四项内容组成,依次排序为政治研判能力、政策理解能力、战略理解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工作执行能力依次为工作推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依次为自律能力、自省能力;持续创新能力依次为学习发展能力、创新改进能力、研究发现问题能力。

表1-1 深度访谈对象统计表

(二)调查对象

选择三所民办本科院校——A学院、B学院、C学院的中层管理干部,共计180名作为调查对象,具体情况详见表1-2。

表1-2 问卷调查对象情况简表

(三)调查工具

对于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的研究,采用了问卷《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提升调查问卷》,为保证问卷全面、真实、准确,对问卷进行了二次修订,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推敲。第一次修订将需要调查的体现民办高校管理干部队伍能力四大方面,十二项专项能力进行了细分,对调查问题设置了情景问答、多选题、单选题,对每一个问题设置了3—4个调查问题点,对每一个单选题的度量从四点量表修正为五点量表,形成40个问题组成问卷初稿;第二次修订,通过发放预研究调查问卷37份,通过回收问卷分析,对于部分开放式多选题进行了调整,去除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并增加了部分关于学校支持中层干部强化自身建设、提高自身能力政策方面的问题,最终确定的问卷总共37个问题。

(四)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1.项目分析

对《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提升调查问卷》中的37个项目进行分析。

用任职年限将中层管理干部分为初任职干部:任职3年及以下;成长型干部:任职3—6年;成熟型干部:任职6年以上三种类型。问卷中1—9项体现中层管理干部个体特征,整合为干部类型指标。经过项目分析,问卷中的题项均具有鉴别度,所有题项均能鉴别出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可以做因素分析,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

2.探索性因素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经信度检验,Cronbach's Alpha值为0.851,表明《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提升调查问卷》有较高的信度。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最终得到8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3.388%,详见表1-3。表明这8个公共因子可以较好地解释其自变量,每个因子的内涵意义与之前问卷设计时的8个维度基本相一致。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了本研究初步形成的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结构具有一定合理性。

表1-3 初始特征值与方差解释

经过KMO检验,《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提升调查问卷》的KMO值为0.851,适合作多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中的33个问题项目进行分析,经过适当调整,选择影响大局研判能力两个主要因素,即政策理解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影响工作执行力的两个主要因素,即工作推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影响自我约束能力的两个主要因素,即自律能力、自省能力;影响持续创新能力的两个主要因素,即学习发展能力、创新改进能力,这8个因素的累积贡献度为63.388%,表明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各个项目的因素载荷量见表1-4。

表1-4 因子载荷量表

(五)一般变量定义

本研究基本信息体现了中层管理干部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政治面貌、任职年限、专业技术职务、职位、学历学位七个部分。其中,政治面貌包括党员、民主党派、共青团员、群众;专业技术职务包括正高职称、副高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四个职级;职位包括正职、副职;学位包括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层次;按年龄将中层干部划分为四个年龄段:第一,小于31岁(用N1表示),第二,31—40岁(用N2表示),第三,41—50岁以上(用N3表示),第四,51岁以上(用N4表示);按任职年限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0—3年(初任职干部,用J1表示),4—6年(成长型干部,用J2表示),6年以上(成熟型干部,用J3表示)。

1.本研究所用调查问卷的量表通过里克特五点量表的设计方法,由1—5分别赋值为:5=非常满意,4=比较满意,3=满意,2=比较不满意,1=非常不满意。

2.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数据特点采用方差分析或者齐性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3.多元回归模型中变量的说明

由于本研究代表中层管理干部个体特征的7个变量中,5个是非数值型变量,采用引入虚拟变量的形式建立回归模型。

第一,为了表示不同的性别,定义:

第二,为了表示不同的政治面貌,定义:

第三,为了表示不同的专业技术职务,定义:

第四,为了表示不同职位的定义:

第五,为了表示不同的学位,定义:

为了建立回归模型,首先将政策理解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工作推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律能力、自省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创新改进能力8项中层管理干部专项能力作为因变量与教师个体特征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如下。

Y=C+k1x1+k2x2+…+knxn

其次将中层管理干部对应大局研判能力、工作执行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4.变量间的逻辑关系

本研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首先,将中层管理干部个体特征与政策理解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工作推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律能力、自省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创新改进能力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管理干部个体特征对管理干部专项能力的影响。其次,选择不同年龄、不同任职年限的管理干部,对其专项能力进行比较分析,考察不同年龄、不同任职年限的中层管理干部能力的差异。从而揭示民办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影响因素。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2016年11月7日公布,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2] [法]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迟力耕、张璇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