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1912—1919)小说界女性作者群体的生成研究及中西比较研究
——以报刊业文化生态为视野
薛海燕[1]
中国古代有不少女诗人、女词人,却少有女小说家(此处所言的“小说”不包含说唱文学弹词)。现存女性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是晚清女词人顾太清(1799—1877年)的《红楼梦影》,但当时女小说家仍属凤毛麟角。而到20世纪初,尤其在“五四”之前的民初几年(1912—1919年),突然有一个女性小说作家群涌现于文坛。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批女作者,其作品大多借助当时各类报刊得以发表和传播。显然,小说史上第一个女性作者群的出现与近代报刊业的兴起,二者之间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
民初在报刊发表过小说的女作者有60余人,其中个别作者(如黄翠凝、吕韵清)基本上已成为职业小说家。这批小说作者虽然没有写出经典性的作品,但她们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从文学史上看,这个女性小说作者群体的出现不仅彻底打破了中国女性文学史上无小说的纪录,而且为“五四”之后一代杰出的女性小说家(如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等)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文体样板,奠定了文学基础;从传媒与文学的关系看,其出现是近代传媒引领、带动文学转型的结果和铁证。而尽管这样一个女性作者群体的出现具有如上重要意义,却没有引起小说学者的足够注意,对其生成原因、过程、方式的有关研究基本仍属空白。
谢无量的《中国妇女文学史》(1916年)未提到女性小说家,谭正璧的《中国妇女文学史》(1930年)、曹正文的《女性文学与文学女性》(1991年)也只是简单提到了较早的女小说家陈义臣、汪端。盛英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1995年)谈到了民初发表过小说作品的陈衡哲,杜珣的《中国历代女性文学作品精选》(2000年)介绍了民初女性小说家刘韵琴及其作品,但都未作为一个重要群体来看待。致使时至今日,我们对一些基本史实都不清楚。
21世纪初,笔者在《中国女性小说的起步》[2]《近代女性文学研究》[3]等作品中指出“古代女性基本上没有小说作品,近代是女性创作小说的起点”,初步考证了20世纪前20年女性小说作者的人数、作品数量及相关报刊与女作者之间的联系。郭延礼教授在《新世纪古典文学研究路向的思考》[4]《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5]等文中也反复强调“需要我们下真功夫,通过各种途径发掘史料,填补女性文学史的这一空白”。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十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研究》(沈燕,李时人教授指导)进一步确认20世纪前20年有37名女性小说作家(其中有民初作家33人,10名有确切生平资料),但如其文中所言,“不少女性小说作家仍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2011年,台湾中正大学黄锦珠女士向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小说分会年会提交的论文《女性主体的掩映:〈眉语〉女作家小说的情爱书写》,有意识地关注了期刊与女性小说群体的关系及女作家小说的美学特点,为类似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但总体而言,目前所作研究对民初女性小说作者这个特殊群体的勾勒分析仍嫌浮泛简单,不足以“复原”这个女性小说作者群体赖以生成的文化生态。
报刊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当代文学界的热点之一[6],经常被称引的成绩,如王晓明的《一份杂志与一个“社团”》[7]、罗岗的《历史中的〈学衡〉》[8],陈平原的《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9]等。这些成果不同于该领域前辈学者唐弢、王瑶等先生主要在传统文献学意义上强调报刊可资获取“第一手材料”,而更倾向于站在文化研究立场,将报刊这种大众传媒视作现代文化产业的一个链条、意识形态渗透的一种机制来对待;实践中常具体到讨论一份报刊如何作用于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的形成,如何营造“话语空间”,如何在读者、作者和社会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上述研究取向使现当代文学研究“走出单纯的作家作品论”,获得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但也带来了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边界模糊化的危险。杨义倡导的“生命诗学”与文化人类学等相融合的学术视角[10]、陈平原强调的“以物见史、以物见人、以物见文”的基本策略[11]等,都对在报刊研究中如何坚持以“文学史学”为本位做出了有启发性的尝试和探讨。
报刊作为新式传媒虽然始于近代,但受文学史研究和教学中近代文学处境尴尬等因素的影响,对数量庞大、收集不易的近代报刊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近年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提法和现当代文学界报刊研究的盛行,也使近代报刊逐渐引起关注。主要论著有王燕的《晚清小说期刊史论》[12]、郭浩帆的《中国近代四大小说杂志研究》[13]、李楠的《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14]、蒋晓丽的《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15]、杜慧敏的《晚清主要小说期刊译作研究(1901—1911)》[16]等,也有越来越多的博士生、硕士生将近代报纸杂志研究作为论文选题。总的来看,与现代文学界相比,近代文学报刊研究主要集中于综合研究或“四大小说杂志”研究,着眼于某一有特色的报刊(“四大小说杂志”之外)或某种文学现象的个案研究、微观研究(如潘建国2001年发表于《文学评论》第6期的《小说征文与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陈大康2006年发表于《学术月刊》第5期的《报刊文学与商业交换法则——以〈瀛寰琐记〉的出版史为分析个案》等文章)还比较少。为使报刊研究真正有利于“复原”近代文学赖以生成的文化生态、文学生态,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学术问题,需要在此方面给予关注和努力。
如果能对民初女性小说作者群体的生成状态及其相关的民初报刊文化生态给予个案的、复原性的考察,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史料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说史上第一个女性作者群体研究在史料积累方面的不足,而且从研究小说史、考察传媒与文学的关系角度看,也更有意义。毕竟,女性创作小说,报纸杂志引导女性涉足诗词之外的文学创作,这在民初都处于起步、尝试阶段,忠实、全程地追溯其成长过程,较之一味地吹捧、拔高更富参照价值,也是史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研究民初女性小说作者群体的生成状态及其所赖以生成的民初报刊文化生态,具体目标应该是考知民初(1912—1919年)从事小说创作的女作者的确切数据、生平资料;在个案、微观研究民初小说界女作者群体的生成状态、过程、原因的基础上,对比西方近代女性小说兴起的情况,总结中国小说史上女作者群体的兴起在所需条件、表现状态、历史影响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为中国小说史研究和相关的文学史研究、传播史研究提供参照。
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其一,在文献学层次,查考民初(1912—1919年)从事小说创作的女作者的确切数据,在报刊发表小说的女作者数量,其生平交游情况,分别倾向于向何种刊物投稿,以何种方式投稿,发表小说对其生活和创作有何影响;发表女作者小说的刊物有几种,编辑意图、组稿方式如何,女作者小说与同刊物其他类别稿件的关系如何;各报刊编辑与女作者之间、女作者相互之间、女作者不同文体的作品之间、女作者与男作者之间、女作者与文学社团或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女作者与读者之间保持着怎样的联系。其二,在文化研究层次,通过“复原”相关报刊编辑、出版、杂志文本、作者、读者、社会各因素内部及各因素之间的“间性”(即看似相互独立的各因素之间实际存在的交互性、对话性)关系,思考民初报刊文化生态与小说史上第一批女性作者群体的生成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其三,在文本研究层次,细读相关杂志文本,分析每篇女作家小说在文本、语词、细节与语境之间的勾连中所展露的艺术个性,在此基础上概括民初女作家小说的整体发展情况、发展水平。
由于民初报纸杂志的存放比较散乱,有些发行量不大且存在时间短暂的报纸杂志已很难查找;大多数女性小说作者“五四”之后不再发表作品,其生平资料很难查找;再者,民初不少男作家假称“某某女士”发表作品,部分署名为女性的小说可能并非女性手笔。如上因素都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客观上的困难,需要我们下大功夫去收集考证,建立进一步研究的牢靠基础。
我们在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民初各报刊鼓励女性创作小说,不只意在促进小说创作,也为了塑造所谓的“国民之母”,这种启蒙意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女性作品的题材(以社会小说、家庭小说为主),也降低了用稿的艺术门槛,影响了投稿者对小说文体文化品位的认同暨对近代小说观念的接受(从分析同一作者发表不同文体作品的署名差异及其作品集对不同文体的取舍等信息可知)。这也是很多女作者只写一两篇便不再涉足小说创作的原因之一。很多女作者本身就是报刊编辑或编辑的亲友,或经相关人士介绍投稿,所以民初女作者小说的发表实际上借助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方面资源,这是其发展比较明显地依赖于某几种刊物(如《礼拜六》《眉语》)的原因之一。鼓励女作者创作小说的报刊多是鸳蝴派等文学流派(社团)的重镇,但同一流派的刊物编辑女性作品的理念、方式同中有异,不同流派刊物也异中见同,呈现出鲜活的生态。个别女作者的小说(如吕韵清、曾兰)发表后被其他刊物转载,或收入女作者小说集[17],这是女作者小说被“经典化”的开始。
目前的研究资料证实,民初(1912—1919年)在中国大陆创作发表过小说的女性共有39人,已可较确切考知其中21人的生平资料;通过对域外同一时期的报刊给予初步的整理、查考,目前已发现3位中国籍女性或华人女性在美国报刊发表过小说。
根据汉译名著《小说的兴起》[18]一书所作的分析,小说在近代的迅速兴起有赖于三个主要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一是整个社会普遍的识字人口的增加,出现了一个有较高的读写能力的社会阶层,其中主要是中产阶级妇女;二是家庭“私室”的出现,为那些闲暇中的中产阶级妇女提供了阅读和写作的物质保证;三是邮递能力的迅速增强,为信件的投递和写信人之间的互相联系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其中两个因素都与“中产阶级妇女”直接相关,可见女性在小说这种文体的兴起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惜的是,著者没让我们看到女作者在小说领域的具体表现及其特有的价值。事实上,无论中西,女性在小说创作领域的表现都比在其他文体中更为突出。正因如此,考察女作者与小说兴起之间的联系,就不仅应该是中国小说史研究、性别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应该是一个跨国别、跨语际的学术话题。
如前所述,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女作者群体出现在清末民初,而西方小说史上早期女作者群体一般指17、18世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一批女小说家。本文通过比较中西小说史上早期女性作者群体,旨在分析二者生成状态所需条件、表现形态的异同。
早在1929年,美国女性主义先驱、著名小说家伍尔芙在《自己的一间屋》中说:“所有女人都应在阿芙拉·贝恩(1640—1689年)墓上撒下鲜花”[19],因为她较早为女性争得了借写作小说表达自我的权利;而其后继者的代不乏人和不俗表现,则说明“小说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妇女最容易写作的东西”[20]。但在此后大半个世纪中,无论用社会历史学方法研究英国小说史(1957年)的瓦特,抑或被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1962年)点燃了对18世纪英国小说学术兴趣的学者,更多关注的并不是创作了早期“大多数英国小说”的女性作者,而是女性读者群体的存在之于“小说兴起”乃至文化转型的意义。女性主义批评家也多认为,应首先关注“妇女作为读者”,第二才是“妇女作为作者”(肖瓦尔特,1979年)。被“第二关注”的妇女文学自身传统逐渐被梳理,“浮出历史地表”,代表作如《女性想象》(斯帕克斯,1975年)、《文学妇女》(莫尔斯,1976年)、《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肖瓦尔特,1977年)、《阁楼上的疯女人》(吉尔博特,1977年)、《妇女小说》(贝姆,1978年)、《女性观察家:1800年前的英国女作家》和《诺顿妇女文学选》(桑德拉·吉尔伯特,1985年)等。其中前4部最负盛名,而其追溯的英美妇女小说源头实际上已迟至19世纪。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她们”也很难避免以常规艺术标准剪裁妇女文学史,早期作品缺少历史经验作为参照,虽有筚路蓝缕之功,却难免粗糙幼稚之弊,容易被淡化和遗忘。
众所周知,无论中西,女性在小说创作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但很少有学者提及,中国女性曾长期习染诗词创作,不像西方女性那样相对缺乏抒情文学写作经验,中西女性小说兴起的条件、状态、意义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对比其中异同,不仅是小说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女性文学研究和跨国别、跨语际的性别诗学研究而言,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中西方早期女性作者群体生成状态之同
中西小说史上第一个女性作者群体的出现都是在社会文化的近代转型期,都以近代报刊出版业的繁荣为背景。
如伍尔芙所言,英国17世纪奇女子艾芙拉·贝恩通常被视为女性创作小说的先驱,其三卷本长篇小说《豪门兄妹的爱情书简》(1684—1687年)等融爱情传奇和“丑闻实录”于一炉,被其后不少女作家,如德·拉·里维埃·曼利(1663—1724年)、伊莱莎·海伍德(1693—1756年)等效仿,给人留下一个印象:似乎英国17世纪女小说家热衷于描写“越轨的情爱和女性激情”。英国“十八世纪的小说大部分是由妇女写的”[21],据瓦特分析,一方面由于18世纪,中产阶级妇女的生活范围日益受到限制,而束缚她们的家庭为其提供了独特的创作题材,使她们拥有优先的条件去处理类似素材;另一方面中产阶级妇女的家庭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也使她们有条件改善自己的写作环境,这种写作环境经过不断改进,被称为“私室”,既能满足有闲有钱的妇女以读书读小说自娱,借以支持图书事业(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发展,又使某些有兴趣有才能参与写作的女性尝试练笔,借此拥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基于此,“詹姆斯还在其他的场合更为笼统地将现代文明中‘小说的显著而引人注目的地位’,与‘妇女态度的显著而引人注目的地位’联系起来”。[22]
如李舜华在《女性读者与明代章回小说的兴起》一文中所言,“当前有关女性读者与章回小说之兴起的考察,明显来自西方小说理论的影响”,“ 一方面,重女教者鼓吹假通俗读物以教化女性,这一思潮直接影响了章回小说的兴起;另一方面,重性灵者鼓吹女性的才学,其结果却是大量女性首先折入诗文词曲的创作,她们对章回小说的影响只能是间接而曲折的”[23]。明清女性钟情诗词创作,尤其清代女性诗文集“超轶前代,数逾三千”[24],与中国重诗教的传统及明清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关,兹不赘述。而在清末民初,女性的阅读的确有功于报刊出版业和小说的兴盛,民初小说界主要女作者之一幻影女士在《礼拜六》第28期发表的《小学生语》中即借西人谈话提到“华人妇女好观新剧小说,实欲与剧中人作不规则之聚会,新剧小说发达,此亦一因缘”;反过来报刊出版业的兴盛也造就了一批女性小说作者,据统计,民初发表过小说作品的女性合计60余人,其中43人主要借助报纸杂志(如《礼拜六》《眉语》等)发表小说。近代报刊出版业的兴盛,显然为第一批女性小说家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传播载体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看,近代报刊业在此方面的意义,可被看作近代传媒带动文学转型的范例。
2.中西方早期女性作者群体生成状态之异
如前所述,虽然早在明代,女性的阅读已经对章回体小说的兴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多数女性还是倾向于创作诗词。清代女性诗文集众多,形成了女性创作的高峰,而写作小说者仅汪端、顾太清等寥寥数人。相形之下,西方早期以写作抒情文学闻名的女作者似乎并不多。西方文论家之所以形成“小说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妇女最容易写作的东西”之类将女性与小说写作密切勾连的印象,应该与西方女性文学发展的这种实际情况有关。
民初(1912—1919年)女性从知识结构上看也大多习染“高等文类”诗词,报刊的启蒙姿态又无形中阻碍了投稿者对小说文化品位的认同,这成为很多女作者只写一两篇便不再涉足小说创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女性对小说的文体认同不足,成为其再次投身小说创作的阻碍。这种情况在西方小说界早期女性作者群体的生成状态中,并不典型。
从早期女性作品的价值取向上对比,西方传媒多考虑市场因素,早期女性小说常写“越轨的情爱和女性激情”;而民初传媒在市场因素之外还多持“塑造国民之母”的启蒙意愿,常采用和鼓励女性创作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作品,在《礼拜六》上发表作品最多的女作者幻影女士,就经常被编辑王钝根评价为“慈光照人”。
综合而言,国内外学术界对早期女性小说家群体研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中国鲜见对小说史上最早的女作者群体的专门研究,西方学者对早期女作者群体的研究也比较薄弱。其次,中国学界对中国女性小说史的源头认识不清。古代文学研究者容易忽略女性小说,而治现代文学的学者则经常将“五四”女作家视为第一批女小说家。最后,对中国女性与小说之缘的认识存在误区。研究者移植了西方女性主义者“小说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妇女最容易写作的东西”的论断,而忽略了中国女性文学曾长期以诗词创作为主的文体格局。
对此,笔者认为,对中西小说史上早期女性小说家群体深入的相关研究应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考知中国早期(民国初年)女作者的人数、作品数量、生平交游情况。如前述,不赘述。其二,考察中西近代传媒与早期女性小说作者群之间的关系,如编辑意图、编辑与具体作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女作者对小说创作的适应程度等,比较二者的传播动机、模式、效果,概括中西女性小说兴起所需条件、表现形态、历史影响的异同。其三,分析中国早期(民国初年)女性小说相对于传统小说、同时期男性小说、早期西方女性小说的艺术个性,总结其在女性小说史上的意义。其四,考察中国诗学传统和女性文学的文体格局,分析中国性别诗学的特点。海外华人学者叶嘉莹、孙康宜曾以“香草美人”比兴传统、“声音互换”理论阐释诗词的性别诗学特色,兼顾叙事文学,可以尝试提出“声音模拟”概念,探讨中国文学相对更强的两性之间、叙事抒情各文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五,在中国女性文学的总体格局中审视女性与小说叙事、女性小说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思考西方学者将“女性·小说·现代性”相勾连的论断。中国早期(民国初年)女性习染诗词,其小说叙事多有模拟传统文体之处,应予以具体分析,客观全面界定其特质和意义。
[1] 薛海燕,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学。
[2] 薛海燕:《中国女性小说的起步》,《东方丛刊》2000年第2期。
[3] 薛海燕:《近代女性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郭延礼:《新世纪古典文学研究路向的思考》,《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5] 郭延礼:《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6] 本段分析参考了邵宁宁的文章《关于现代文学杂志研究的方法论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7] 参见王晓明《刺丛里的求索》,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8] 罗岗:《历史中的〈学衡〉》,《二十一世纪》1995年第28期。
[9] 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10] 杨义:《京派海派综论·引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6页。
[11] 陈平原:《作为物质文化的“中国现代文学”》,《文汇报》2007年1月15日。
[12] 王燕:《晚清小说期刊史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 郭浩帆:《中国近代四大小说杂志研究》,中国当代出版社2003年版。
[14] 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巴蜀书社2005年版。
[16] 杜慧敏:《晚清主要小说期刊译作研究(1901—1911)》,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17] 胡寄尘(化名“波罗奢馆主人”)编:《中国女子小说》,上海广益书局1919年版。
[18]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19] [美]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随笔全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20] [美]伊莱恩·肖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21]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江钧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43页。
[22]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江钧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44页。
[23] 李舜华:《女性读者与明代章回小说的兴起》,《学术研究》2009年第10期。
[24]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