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所见汉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及影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汉传佛教与西夏佛教之初兴

早在内徙以前,党项与吐蕃上层就曾有过从甚密的佛教来往。据藏文史籍《贤者喜宴》记载,唐朝时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即曾娶弥药王之女茹雍妃法莫尊为妃,并为她在西藏建造了拉萨卡查寺。松赞干布还令人在弥药的热甫岗建造了雍左热甫寺神殿。桑耶寺落成后,吐蕃曾迎请东方弥药高僧来降伏神魔。这一记载如果属实,那就说明,在中原汉传佛教还没有进入党项社会之前,吐蕃佛教即已在党项人心目中埋下了种子。而汉传佛教的传入,当在党项族内迁西北以后。

党项政权所辖的河西、陇右地区,早就居住着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这里是中国佛教信仰产生较早的地区。自凉、魏经隋、唐,佛教在这一地区已经流传了近六七百年,在当时已成为佛教中心,佛刹寺庙星罗棋布,佛事活动十分兴盛,而且居住在党项周围的汉族、回鹘、吐蕃、契丹等早已信奉佛教。这种浓厚的宗教氛围对党项人尽快接受、信仰佛教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佛教在党项民族中的传播与发展有其适宜的土壤。7世纪中期以后,党项族人民经历了长途迁徙,唐末“安史之乱”的动荡以及藩镇割据的战乱,加上上层统治者的压迫剥削,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渴望安定生活,向往美好生活却找不到解脱现实痛苦的出路。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以及信佛行善可以解脱轮回、往生极乐世界的说教,为在现实生活中饱受煎熬的劳动人民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西夏建国前后,统治者率先接受并提倡佛教,于是作为麻痹人民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精神支柱——佛教便迅速地传播和发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