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
本书尝试运用产权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结合宋代史实,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宋代产权制度的发展轨迹。
本书依据的资料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传世文献,以《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文献通考》《宋史》《名公书判清明集》《宋刑统》《庆元条法事类》《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各种版本的宋元方志与《天一阁方志丛刊》《永乐大典》以及相关政书为主,辅以《四库全书》与《宋集珍本丛刊》的宋人文集和笔记小说,以及元明清相关的文献等;二是考古发现的文书、金石资料。主要是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的《石刻资料新编》(1982年出版,共3辑)以及《续修四库全书》“史部·金石类”中的各省金石志保存了不少宋代的产权资料。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一书中的“录文”与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吐鲁番文书》十册、唐耕耦与陆宏基主编的《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231]以及后续出版的敦煌吐鲁番文书等,虽然大部分是唐代文书,但是也有部分是敦煌使用北宋初年年号的文书,无疑对宋代产权制度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三是国内外相关研究论著。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除了丰富的中国大陆出版物,还有数量可观的日文论著与英文论著;电子资源有《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JSTOR西文过刊全文库》《ProQuest博士论文数据库》等,凡此都为笔者检索参考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笔者还注重文献版本的考察,相互对照、对比,挖掘遗漏史料,考究相互之间文字的不同,并加以辨析,以证诸历史的真实面貌。以《淳熙三山志》为例,它是南宋淳熙九年(1182)由福建路泉州晋江县人梁克家(1127—1187)修撰的。就笔者所知,现在已经出版的有6种版本,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北京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本,海风出版社本,方志出版社本,乌程程氏抄本之影印本。根据卢美松在方志出版社本《淳熙三山志·序言》的介绍,流传至今的《淳熙三山志》刻本与抄本中,最好的当属1980年在台北缩印的“宋元地方志三十七种”之一的乌程程氏抄本,是经过缪荃孙与海宁陈氏鉴藏的精抄本,其他的有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的明崇祯十一年林弘衍“越山草堂”刊本,福建省图书馆藏明崇祯十一年林弘衍“越山草堂”抄本,《四库全书》文渊阁抄本,福建师大馆藏的螺州陈氏赐书楼民国节抄本、福建省图书馆藏的抱山堂民国抄本。[232]对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淳熙三山志》,本人发现,北京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华东师大藏本之卷十、十一、十二有不少脱漏文字,[233]这两个版本以及四库本的卷十一都脱漏一页;[234]而且注意到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华东师大藏本是两个不同的刻本,估计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是重刻本,两个版面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