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将军制度与奉邑制、领兵制及兼任职官的关系
孙吴政权在继承汉制的同时,为了适应征战的形势以及本地的军事政治生态,实行了一些特殊的制度,如领兵制、奉邑制等。这两种制度和当时的兵制有密切的关系,前人对此也有论述。本文仅针对这两种制度与将军制度的关系,做一补充。
奉邑制度是孙吴政权早期给予将领提供军资的地方。[58]所以在拜授将军时,通常要划定一定区域为奉邑,如徐盛“后迁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太守,赐临城县为奉邑”;[59]周瑜,“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60]朱治,“建安七年,权表治为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61]需要说明的是,和将军号相联系的奉邑制度实行的时间还是在孙吴早期,有时间可考的最晚时间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其余几例虽然没有确切的时间点,但也都是在黄武元年以前,这大概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奉邑制实行时间短,据高敏先生考证,除了徐盛一人获得奉邑的时间可能在孙权黄武初年外,其余获得奉邑的时间是在建安时期。[62]这两者恰好吻合。二是孙吴后来大规模推行封爵制度,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奉邑制度的部分功能。[63]而且,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中央控制的军队已经不需要从奉邑中获取给养,而是由中央财政直接拨付。[64]另外,早期将军没有提到奉邑,也并不意味着其没有奉邑,因为他们在获得将军号之前,通常是都尉、别部司马、中郎将、校尉等武职官吏,当时已经有了奉邑,这时只是继续保有其奉邑,故略而不书。比如孙韶,“拜承烈校尉,统河部曲,食曲阿、丹徒二县,自置长吏,一如河旧”。[65]
世袭领兵制是孙吴时期兵制的一个重要特色,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就其与将军制度关系而言,孙吴的将领多领私兵。虽然史书记载在授将军号的同时明确标识出授兵的材料不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将军领兵的数量少,这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世袭领兵,这已是惯例,所以没有书写。二是很多将领在获得将军号之前,早已领兵,比如全琮拜偏将军没有提到授兵,但他在担任奋威校尉时已经“授兵数千人,使讨山越”。[66]又如徐盛,“后迁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太守……迁安东将军,封芜湖侯”,均未提到他有授兵的记录,可是他“孙权统事,以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67]我们推测,对于领兵的将领,领兵制度可能一直存在。
高敏先生在谈到领兵制度时提到孙吴时期还存在将军兼任地方官的现象,并进一步指出,“将领领地方官,包括州、郡、县三级,而以领郡为主,而且领州、领郡与领县的不同,是以兼领者军职的高低为准则的”。[68]这些的确为不易之论。我们如果进一步细化将军号与职官制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还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大将军多为三公,并多兼领州牧,比如孙为丞相兼领荆州牧,丁奉“加左右都护,假节,领徐州牧”等;[69]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皆为州牧;卫将军多为中央职官的三公或九卿,偶有州牧,但在孙吴早期也有一例兼任太守(为建安十九年,士燮作武昌太守,或为孙吴早期事);四镇将军为州牧或宿卫官;四平、四征、四安将军则为州牧或太守各半;杂号将军以太守为主,间或有州牧;偏将军和裨将军则以太守为主。这就显示出将军号的等次和所兼任职官的等次呈现正相关。从所有的将军号来看,他们所兼领的职官基本在太守以上,这是因为在授将军号之前他们已经有都尉或校尉等职务,因而兼领太守之上地方官也与职官的迁转顺序相符。将军兼领太守等地方官员除了有高敏先生所说的征敛军费方便以外,还在于孙吴境内有山越等部族,出于征兵和稳定的需要,常军政合一,便于在特殊时期对地方的控制,比如陆绩“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给兵二千人”,[70]郁林在广州,远离孙吴的统治中心,因此陆绩为郁林太守,要给兵、加将军号,加强其对该地的控制。
表3 将军兼任职官表
续表
相比汉制,孙吴的将军制度已经比较复杂,将军号比汉代多,将军多领兵,而非汉朝只是作为加官。并且还与孙吴政权特有的奉邑制、领兵制等密切相关,这不仅是受到割据征战的历史条件所带来的压力所致,而且也是制度演进的惯性使然。不过,和晋制相比,虽然也有四镇、四征、四平等整齐的取向,但至少从现有史料看,它还不似晋制整齐划一,上下有序,这些现象所反映出来的正是时代转变对制度带来的影响,使其呈现过渡变化的特点。
[1]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
[2] 张鹤泉师:《略论曹魏国家的将军制度》,李凭等主编:《中国三国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9—111页。
[3] 严耀中:《东吴兵制补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又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考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1—95页;高敏:《孙吴世袭领兵制探讨》,《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第68—95页;刘汉东:《东吴领兵、奉邑、复客三制关系研究》,《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何德章:《三国孙吴兵制二题》,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二十五辑),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2009年版;张金龙:《孙吴禁卫武官制度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
[5]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第1349页。
[6]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第1433、1435页。
[7] 《三国志·吴书·孙传》,第1446、1447页。
[8] 《三国志·吴书·丁奉传》,第1301页。
[9] 《三国志·吴书·朱然传》,第1308—1309页。
[10] 《三国志·吴书·步骘传》,第1237页。
[11] 《三国志·吴书·吕范传》,第1312页。
[12] 《三国志·吴书·朱据传》,第1340页。
[13] 《三国志·吴书·朱然传》,第1308页。
[14] 《三国志·吴书·吕范传》,第1310—1311页。
[15] 《三国志·吴书·潘璋传》,第1300页。
[16] 《三国志·吴书·朱然传》,第1308页。
[17]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第1400页。
[18] 《三国志·吴书·吕岱传》,第1384—1385页。
[19] 《三国志·吴书·宗室传》,第1208页。
[20] 《三国志·吴书·朱然传》,第1306页。
[21] 《三国志·吴书·周泰传》,第1287—1288页;《三国志·吴书·宗室传》,第1206页。
[22]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第1429—1433页。
[23] 《三国志·吴书·韩当传》,第1285页。
[24] 《三国志·吴书·凌统传》,第1296页。
[25]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1354—1355页。
[26]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1345、1348页。
[27]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第1221页。
[28] 《三国志·吴书·潘璋传》,第1299—1300页。
[29] 《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第1233页。
[30] 《三国志·吴书·朱然传》,第1305—1307页。
[31]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1122页。
[32] 《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第1232页。
[33] 《三国志·吴书·步骘传》,第1237页。
[34] 《三国志·吴书·潘璋传》,第1300页。
[35] 《三国志·吴书·朱然传》,第1306页。
[36] 《三国志·吴书·宗室传》,第1216页。
[37]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第1151页。
[38] 《三国志·吴书·丁奉传》,第1300页。
[39]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第1151页。
[40] 《三国志·吴书·全琮传》注引《吴书》,第1383页。
[41] 《三国志·吴书·吕范传》,第1312页。
[42]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第1156页。
[43] 《三国志·吴书·孙传》,第1450页。
[44] 《三国志·吴书·濮阳兴传》,第1451页。
[45] 《三国志·吴书·丁奉传》,第1301页。
[46]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第1163页。
[47]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第1400页。
[48]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1116页。
[49]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1118页。
[50] 《三国志·吴书·朱治传》,第1303页。
[51] 沈刚:《孙吴蜀汉封侯问题探讨》,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9页。
[52] 《三国志·吴书·朱据传》,第1340页。
[53] 《三国志·吴书·朱然传》,第1306页。
[54] 《三国志·吴书·士燮传》,第1192页。
[55]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第1156页。
[56] 《三国志·吴书·丁奉传》,第1300—1301页。
[57]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1345、1348页。
[58] 严耀中:《东吴兵制补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高敏:《孙吴奉邑制度考略》,《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1期,又收入《魏晋南北朝史发微》,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15页。
[59] 《三国志·吴书·徐盛传》,第1298页。
[60]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第1264页。
[61]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朱治传》,第1303页。
[62] 高敏:《孙吴奉邑制度考略》,《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1期,又收入《魏晋南北朝史发微》,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15页。
[63] 高敏先生曾举徐盛的例子说明,在他授将封侯之后,奉邑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随之增加。参见高敏《孙吴奉邑制度考略》,《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1期,又收入《魏晋南北朝史发微》,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15页。
[64] 何德章:《三国孙吴兵制二题》,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二十五辑),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2009年版。
[65] 《三国志·吴书·宗室传》,第1216页。
[66] 《三国志·吴书·全琮传》,第1381页。
[67] 《三国志·吴书·徐盛传》,第1298页。
[68] 高敏:《孙吴世袭领兵制探讨》,《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
[69] 《三国志·吴书·丁奉传》,第1301页。
[70] 《三国志·吴书·陆绩传》,第13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