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绍兴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
绍兴市委组织部接到破题“三农问题”的任务后,经过反复的开会讨论与论证,理出了基本的工作思路:以组织部的强项抓基层党建为突破口,引领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明确工作思路后,就要考虑具体的落实事项。突出党建引领,首先,需要明确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定位,解决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其次,需要一系列体制机制设计保障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工作的全面引领,在制度层面确保基层党组织统筹农业农村发展;最后,需要整合“人、财、物”确保政策落地。
一 抓顶层设计:明确党组织的职能定位,突出党建引领
(一)明确党组织的职能定位,突出党建引领
基层党组织不是完全的服务性组织,党组织的职能重在“引领”而非党组织“包干”,这是绍兴市委组织部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基本认识。党组织的引领功能主要体现在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四个方面。在整个乡村组织体系中,基层党组织处于核心领导位置,引领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
党组织如何引领整个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以何种形式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全过程,绍兴市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等涉农部门在多次讨论后,明确党建引领的总抓手就是“五星达标、3A争创”,“五星”即党建星、富裕星、美丽星、和谐星、文明星,“3A”即达到国家3A级景区标准。五星达标即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统筹整个农村工作,推进乡村全面发展,3A争创即在乡村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探索乡村振兴的“绍兴路径”。
(二)全面构建大党建机制
在明确党组织的职能定位后,需要一系列的体制机制设计来加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保障“五星达标、3A争创”的落地。在体制机制方面,绍兴开创性地将农村工作与党建结合了起来,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协调各部门构建大党建机制,确保党建纵览全局、协调各方。为此,绍兴市专门出台实施意见,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市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市县协同机制,突出区、县(市)的领导责任,乡镇(街道)主抓责任和村(居)的创建责任,市一级成立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农村农业局、文广旅游局等五大涉及农村发展的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工作队并实体运行,建立督查调研机制[6]。各地方成立由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创建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了市县统筹、乡镇引导、乡村实施的工作机制和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组织自身能力的提升与建设是党建引领的基础,绍兴市为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组织力提升工程”。第一,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开展支部建设年活动,规范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建设,整合挂牌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第二,优化党组织书记的成长路径,将村级班子创建承诺按年度转化为具象化的“施工图”,建立履职体检机制对村级班子进行“履职体检”,乡镇党委每年3月底前上报村党组织书记年度履职情况,结合平时考核考察,对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行为进行“体检”,对表现不佳的予以通报、调整。第三,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助推乡村振兴,不断激励党员干部带头发挥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振兴乡村的坚强战斗堡垒。每年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倒排一批软弱落后村党组织,截至2017年,全市已免职或停职不合格村干部173名,其中主职干部89名,认领“五水共治”责任岗、垃圾分类监督岗、绿化养护岗等岗位18万个。[7]
二 定标准:突出系统谋划,坚持标准化理念
组织部门牵头,涉农部门协作,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形成以后,需要明确标准才能避免创建工作流于形式。为此,市委组织部与其他涉农部门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农村、怎样建设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不断地修改与增减,最终形成了党建引领农村工作发展的三大标准:政治标准、创建标准、评价标准,在三大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乡村振兴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即“五星3A”。
(一)强化政治标准
强化政治标准就是要在创建过程中融入党建要素,突出党的元素,强化党的领导。绍兴市委组织部强调在选用村干部时首先重点考核其政治带头能力,全面推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明确以党群服务中心统领村级活动场所,充分整合村办公场所、文化礼堂、家宴中心、居家养老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游客中心等各类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对醒目位置统一悬挂党徽、建立党员志愿服务站、加强党建工作展示等提出规范性意见,并确定建设党建示范带、市级红立方党群服务中心,提升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将党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8]
(二)优化创建标准
在“五星3A”创建工作开始之初,组织部与各涉农部门在认真学习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就“建造什么样的农村”展开讨论,结合绍兴市农村具体情况,制定出了“党建、富裕、美丽、和谐、文明”五星工作成效标准,每一星包括了4条底线标准和4条创星标准,五星累计起来即“底线标准20无”和“创星标准20有”(详见附件1)。在“底线标准20条”和“创星标准20条”的基础上,每一条标准又进一步细化为更具体的评价指标,对应不同的分值,最终形成了“五星达标、3A争创”的评价验收细则(详见附件2)。
“五星达标”基本分500分,基层党建星、富裕星、美丽星、和谐星、文明星各100分。根据总得分评定,每颗星单项得分达到80分以上且总分达到450分以上即为通过,有任一星级不达标则不能通过评定。每一颗星都有全市统一的考核指标,每个星级的评定对应不同的责任部门。如“五星达标”之党建星的验收指标分为六个一级评价指标,分别是:有战斗力强的好班子(25分)、有健全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22分)、有完善的联系服务群众体系(23分)、有作用发挥过硬的党员队伍(25分)、总体评价(5分)以及一票否决事项,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又细化为若干个具体评价指标。“3A示范村”基本分为500分,前置条件是已经达到“五星达标”的创建标准,且总分达到450分以上,未出现一票否决事项即为通过。
“五星达标、3A争创”这一指标评价设计打破了原有的星级序列结构,变成横向的块状结构,这背后体现的是绍兴市委组织部对农村工作的新认识:“以前的评分标准基本上是这一点做好了就给这一点的分数,另外一点没做好,就不给这一点分数,最后评出一星、二星……变成块状结构就是只有五星和没有星,任何一块没有做好都不行,农村发展是全方位、全领域提升的系统工程,不能有短板。”[9]
(三)完善评价标准与评价管理工作
每年进行的“五星3A”考核验收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任务,评价管理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市委组组织部整合市级各部门进行涉村考核,在量化、细化、分值化、统一化的“五星达标”考核基础上设立动态管理机制与常态督查调研机制,定期检查与工作跟踪、绩效评价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对全市年度申报“五星达标、3A争创”的创建村,次年3月至4月由各区、县(市)和市直开发区负责自评,5月至6月由市里抽样复核并正式命名。
评价验收管理工作由市乡村振兴暨“五星达标、3A争创”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具体由市委组织部、市农办、市旅委共同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等成员单位参加,共同组建专项工作组负责具体评价验收工作。自查评定由各区、县(市)和市直开发区负责,具体对照此评价验收管理办法进行,将通过的创建村清册以及附加分申报汇总表上报到市乡村振兴暨“五星达标、3A争创”领导小组办公室。实地抽查复核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在区、县(市)和市直开发区自查的基础上,随机抽取10%以上的村进行复核(各地至少抽取10个村,申报对象不到10个的开发区实行逐个复核),复核验收通过率即为当地实际创建完成率,实际创建完成率不到70%的,取消资金奖补资格。[10]
三 整合资源:分层立项推进基层党建引领农村工作
农业农村工作交给组织部来牵头,表面上看业务跨度较大,但是却不无道理,一方面组织部因为部门性质,可以充分协调各方面资源,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强涉农部门之间的协作。另一方面组织部抓党建是“一把好手”,为党建引领三农工作提供了基础。“五星达标、3A争创”需要资源上的匹配,组织部首先做的就是在党建引领下的“整”字做文章,重点针对涉农部门工作力量分散、资源分散、项目分散的局面,推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功能互补、用途衔接的涉村资金统筹使用、集中投入。探索设立“三农”发展专项资金,打破农口部门边界,统筹使用美丽乡村、农业、林业、水利等涉村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在资金配置、项目配套、力量动员三个方面形成合力,做到全市“一盘棋”。
(一)整合资金资源
农村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基本上每个部门都有自己部门的专项三农资金,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部门情况分别开展三农服务工作,这一做法虽然广泛调动了部门的积极性,但是却因部门之间缺少沟通,项目缺少整合而使得成效微弱。整合资金资源的做法就是坚持涉农资金应整尽整,打破涉村、涉农部门工作分散、项目及资金按条线安排的方式,建立统筹机制。在市级层面创建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总体资金的运用途径,各县、市(区)参照设立领导小组,统筹整合资金。2019年市县两级整合创建资金约59亿元,并且设立2.5亿元专项考核资金,[11]以倒逼牵引与考核奖惩相结合的机制,充分激发了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了资金的聚合效应。
(二)推动政府分层立项
党建、富裕、美丽、和谐、文明,每一项都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各级部门需要针对评价指标开展针对性的创建活动,创建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是以政府分层立项的形式进行,各个层级的政府职能部门需要依据标准进行规划,根据规划定项目,所有的创建工作最终落地都是依靠具体的项目,整个落地过程完全参考项目化运营与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在首个创建期,围绕“五星达标”村立项6948个,围绕“3A争创”村立项594个,总投入约102亿元。[12]通过整合资源与项目化运行,绍兴农村基层工程和项目建设规划性不强、分散凌乱等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三)动员社会资源
专项的财政资源有限,只能起到驱动作用,真正要做到持续发展,需要运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将创建过程作为重塑乡村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吸引城市居民、进城务工人员、乡贤回乡,带动资金、资源、技术等要素向乡村回流。截至2019年,全市已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创建项目68项,累积资金大约41亿元。[13]其中,乡贤作为社会力量之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村两委通过活动邀请、电话问候、逢年过节走访的形式吸引乡贤参与村庄建设。乡贤的参与一方面为村庄带来了资金、资源,另一方面乡贤为村庄建设带来了新思想、新理念、新点子。如柯桥区棠棣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贤们起到了重要作用,大约每半个月,乡贤们自发召集在一起回村开会,讨论村庄的发展,一起为村庄出谋划策、捐钱捐物,2019年上半年,棠棣村乡贤捐赠总额达到30万元[14]。
四 强队伍: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组织振兴需要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加强村干部、党员队伍建设与培育,突出村干部的主心骨作用、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打造基层“战斗堡垒”。同时也要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
(一)建设坚强有力的村干部队伍
村干部队伍是整个村发展的掌舵手,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村干部队伍决定了一个村能不能持续有效发展,一个村的村干部队伍强不强,村书记是关键。为此,绍兴开展了村党组织书记“四种能力”提升工程,强调村支书的政治能力、服务能力、发展能力和带动能力,一个称职的村书记需要做到抓好党建主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持续维护一方平安。市委组织部及涉农部门每年定期组织100名村书记参加全市乡村振兴“五星3A”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并且对工作优异的村支书进行表彰,给予经济、精神方面的荣誉,借用绍兴市农业农村部工作人员的表达,就是给工作优异的村支书“劳模”一样的荣誉感[15]。
在制度设计方面,为了加强党建引领农村工作,解决一些农村客观上存在的基层党组织弱化、边缘化的现象,两委班子不团结,尤其是村主任权力过大等问题,绍兴市率先实行村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制度设计,在2019年行政村调整过程中,374个新建行政村已经实现了村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在下一届村两委选举前实现全市覆盖。同时,以项目形式落实到村里的资源、资金等由村党组织进行统一协调分配,村里重大事务的审议坚持“先党内再党外”“先党员再群众”的原则,开会流程依次是党支部大会、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大会。
在村党组织负责人管理方面,绍兴率先探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制度,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的实施意见》[16],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档案目录,按照“一人一档、一镇一册、全县一库”的原则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个人档案,从严把好人选关、任免关、履职关,着力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优化提升。目前,全市已有1692名村党组织书记完成信息建档,建档率近80%。[17]
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每村每年需要推荐一到两名工作表现优秀的班子成员进行重点培养,为下一轮村级组织换届提前谋划,打好人才基础。村网格员负责监督村干部及被推荐的后备干部,在一些缺少后备人才的村,文书岗位人员也可以被推荐为后备干部。基于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系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落实针对性措施,优化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
(二)打造农村党员先锋队
农村党员生活在村庄中,与人民群众接触最为密切,既是党的形象的“代言人”,也是基层工作开展的先锋队。要在农村开展工作,党员队伍自身要规范化,首先,将现有的制度安排扎实做好,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三会一课”做到实处,组织引导农村党员主动参与到“五星3A”创建。其次,通过各种培训加强农村党员的党性,绍兴各县区累计组织了13万余名农村党员进行“春季大集训”,通过集训明确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集训活动成效显著,村干部参训率达到98.7%,农村党员参训率达到92.4%。[18]最后,鼓励农村党员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做村民的表率。农村党员需要亮身份、亮职责、亮出“四不”承诺[19],市委组织部作为村干部“四不”公开承诺监管的职能部门,乡镇建立“四不”公开承诺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专题研究分析整改“四不”公开承诺工作,组织督查“四不”公开承诺执行情况。发动农村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涉及具体利益的事务上,党员带头可以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违建拆除一直是基层治理的难题,在2018年度的违建拆除工作中,4713名农村党员干部带头拆除了自己的违章建筑,拆除面积约34万平方米,[20]为村民做了表率,群众看到党员带头拆除了自己的违建,也纷纷自觉拆除了自己家里的违建。
(三)建立党员考评与表彰机制
为了将农村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绍兴市建立了一套党员先锋指数考评体系作为激励机制,依据具体指标对党员进行考评,不同的先锋指数可以获得不同的奖励。如党员可以用先锋指数向农商银行贷款,享受相应的优惠。一些村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出了一套“本土方法”,如柯桥区湖塘街道香林村,村两委每年年末进行全村大评比,对讲政治、讲奉献、讲贡献的优秀农村党员进行表彰,颁发证书,给予物质奖励,并且将个人优秀事迹和照片一同展示在村展览馆的展示墙上。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设立了“红榜、白榜、黑榜”,每季度对党员进行量化指标考核,分数区分为三档,分别对应红榜、白榜、黑榜,考核结果记入年终考核。同时,每年年底由全体村民以投票的形式选出“五带头好党员”,[21]参评不同类别的“五带头”党员有不同的评选要求,比如带头整治环境美化家园的党员须在“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中贡献突出,在常态长效保持中发挥示范作用,或获得各级美丽庭院示范户、垃圾分类示范户等与环境整治相关的荣誉称号。
在村庄这样的熟人社会网络中,个人的信息和事迹能够展示在村展览馆这样的公共空间,能够获得一份被大家认可的声誉,对于农村党员来说是一种超过物质奖励的精神激励,并且比物质奖励更有意义。这种价值感与荣誉感成为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鼓舞着农村党员带头参与村庄建设。
五 党建引领乡村社会组织振兴
党建引领乡村组织振兴,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这一作用体现在对内需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对外需要吸引乡贤等人力资本回归。党建引领是根本,但党组织不是包干一切,村庄治理、公共服务提供需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正如枫桥镇工作人员提到的“枫桥经验”——“枫桥镇各个村的农村社会组织本身就是老百姓组成的,从老百姓中来,到老百姓中去,发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思路延续了走群众路线”。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村民,相比政府工作人员更容易和老百姓打交道,在处理邻里纠纷、化解利益矛盾方面更为有效,更具有持续性,乡村社会组织运用乡村传统的“人情化”的方式方法达到了基层治理有效的结果。[22]近年来,诸暨市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把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作为新时期组织和发动群众的新方式、新方法,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乡村社会组织“5+X”体系。目前,全市共有社会组织2930家,参与人数达到281620人,占150万常住人口的18.8%。[23]
(一)村级社会组织“5+X”体系
诸暨市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与三治融合的试点单位,在乡村社会组织培育方面形成了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培育的“5+X”标准化体系。诸暨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强村级社会组织“5+X”标准化建设的通知》中对“5+X”标准化体系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坚持“党建引领、标准分类、精准服务”原则,在村两委会领导下,通过构建乡贤参事类、平安巡防类、乡风文明类、志愿服务类、矛盾调解类等五类基础型社会组织,因村制宜培育“X”类个性化社会组织,打造村级社会组织“5+X”标准化体系[24](见表1.1)。
在申请流程方面,首先,由村两委班子就村级社会组织“5+X”标准化建设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分类汇总群众需要,初步拟订组建方案。其次,通过民主恳谈酝酿、两委会讨论,确定组织架构等内容。最后,经街道备案后正式开展服务活动。
在社会组织培育阶段,基层党组织主要提供物质支持和资金支持,帮助社会组织发展。如为社会组织提供活动场地、设备和统一的服装,通过购买服务、直接资助、以奖代补、公益创投等方式,鼓励村级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注重把符合条件的村级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优先发展为党员,对表现突出的村级社会组织负责人优先推荐参加各类评优评先活动。
为确保村级社会组织的自主性,村级社会组织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职务原则上不得由村两委会干部兼任。为保障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各村级社会组织理事会成员原则上不得交叉任职。为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促进乡村社会组织多元化发展,村民可自愿参与多个村级社会组织,可以在自愿基础上组建新的社会组织。
表1.1 诸暨市村级社会组织“5+X”标准化体系
目前来看,在五类基础性社会组织当中,乡贤参事议事会对于乡村建设贡献最大,具体体现在资金支出、资源链接和参事议事三个方面。在总结诸暨先进经验基础上,乡贤参事议事会在整个绍兴市范围开始推广,由各级党组织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乡贤回归工程,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乡贤人才库,利用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通过召开乡贤座谈会、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向乡贤通告村庄发展近况,以乡愁感召乡贤。截至2019年,乡镇一级共收集6万余名乡贤信息,累计获得乡贤资助3.4亿元。为了进一步鼓励乡贤回乡参与乡村建设,绍兴市出台了《乡村振兴“鸿雁计划”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提出每两年选拔出100名回乡乡贤,对入选乡贤给予一次性2万元的奖励,对入选乡贤创业企业给予贷款额200万元以内按基准利率2年全额贴息,[25]促进人才返乡参与乡村建设。具体到村,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小妙招,如香林村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为乡贤搭建与乡村连接的平台,村两委不定时在群里发送村庄的动态,乡贤们经常就村庄具体事务在微信群发表自己的看法,目前数条意见已经被村里采用。德馨堂乡贤参事活动乡中心每月定期“以茶商事”,发动乡贤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为激发村级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需要一套相对应的激励机制。党组织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村级社会组织、优秀会长、优秀会员等评选活动,对入选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评选机制不断增强村级社会组织在党建引领下的向心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乡贤、群众支持和参与村级社会组织建设,共同探讨多元化需求、挖掘个性化潜力,推进村级社会组织全方面发展。
(二)绍兴市党建引领乡村社会组织的方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6]乡村社会组织是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平台之一,乡村社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背后体现的是政府理念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的核心,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党建引领并非“党建包干”,而是要注重发挥村民主体性的作用,撬动社会力量的参与,社会组织正是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的组织载体。同时,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参与社会治理。在实践中,需要具体的机制安排来确保这一“关系”正常运行,绍兴市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在党员较多的社会组织内部建立党支部。社会组织中的党支部的定位是在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把握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始终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致。同时,为了保障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党支部并不会干预社会组织内部日常管理与运行。如绍兴市新昌县天姥义工协会,协会于2013年5月正式注册成立,现有会员351名,志愿服务团56个,义工志愿者796名[27]。2015年11月,镇党委依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建议协会成立党支部,由儒岙镇党委直接管理,协会理事长担任党支部书记。目前,协会党支部正式在册的党员有5名,协会临时党支部党员50名[28]。儒岙镇党委副书记告诉我们:“天姥义工协会是我们镇上人员最多、组织最全、活动最广的社会组织,协会里有来自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才,有手艺人、文艺工作者、企业管理者、机关干部,怎么样让这些人凝聚在党的周围,需要一面旗帜,那就是党旗。成立协会党支部的初衷是为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更好地组织活动,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组织作用和服务提供作用。”[29]协会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领社会组织开展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一是发挥协会党支部的桥梁作用,协会党支部会定期向协会理事会传达镇党委的工作安排,协会结合发展规划、专业特性、资源情况,协助党组织开展活动。例如,绍兴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社区网格工作,协会党支部鼓励协会的党员、会员兼任社区政府网格督察员,协助开展帮扶解困、隐患摸排、信息确认等工作。2019年上半年,在协会党支部的领导下,天姥义工协会与新昌县司法局合作,成立首个社区矫正社会帮教基地,开展社区青少年矫正、青少年戒毒工作。二是协会党支部积极引导协会党员开展与基层治理相关的主题党日活动,目前,协会支部与镇党委合作开展“五防五进”[30]主题党日活动20多次,带动了协会上百人参与,为基层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1]
第二,引导、推荐社会组织中的骨干分子、活跃分子入党。绍兴市近年来对农村入党名额进行严格管理,名额有限,将积极参与的“活跃分子”吸纳进入党的队伍,一方面可以壮大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时刻保持党的队伍有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对于受推荐的社会组织成员来讲也是一份难得的荣誉。如柯桥区棠棣村,棠棣村现有巾帼妇女队(27人)、乡贤参事议事会(13人)、乡风文明理事会(11人)、邻里纠纷调解会(11人)、志愿服务协会(28人)和义警协会(27人),目前,已经有3名表现突出,积极参与村庄事务的社会组织成员被推荐入党,作为党组织后备人才进行培养[32]。此外,棠棣村党支部每年年底举行优秀社会组织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于优秀社会组织和先进个人给予荣誉奖励,通过树典型的形式正面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
第三,社会组织负责人定期与村党委以会议的形式进行沟通。在定期举行的“碰头会”上,社会组织负责人与村党组织负责人就双方的需求进行对接,社会组织发展遇到了什么困难,哪些方面需要党组织帮助,党组织的哪些工作需要社会组织协助,在实现双方最大公约数的情况下共同开展活动。在和柯桥区香林村书记的访谈过程中,书记详细介绍了党支部如何和社会组织进行沟通协调:“一般我们基本上每个月会碰一次会,邀请的主要是社会组织的负责人,说一说你近期想要开展什么活动,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村里面帮忙。村里面也会和他们说,村里打算开展什么活动,还需要你们帮帮忙,比如最近村里在做环境治理和垃圾分类,我们会和社会组织事先开会,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参加进来,能参与到什么程度。”[33]
第四,党组织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村庄公共服务的提供,开展促进乡风文明和生态宜居等方面的活动。在枫桥镇枫源村的调研中发现,村庄的社会组织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如妇女巾帼队在村庄环境治理、垃圾分类、邻里矛盾纠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夕阳老人协会、志愿者协会在老人照料、儿童陪伴等方面弥补了专业力量的不足。
六 党建引领乡村经济组织振兴
绍兴市农村农业局经过大量的调研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了一个村两委班子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影响整个村庄的发展,集体经济良好发展是组织振兴的基本保障。基于上述判断,市农业农村局以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作为突破口推动股份制改革,解决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
为了激活村集体资产,农村农业局引导农村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由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董事会会长。按照《浙江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村集体经济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造后,仍为集体所有、合作经营、民主管理、服务成员的社区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34],成员具有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占有和收益分配权利。在管理层面,由县级政府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县级政府负责统筹管理,乡镇政府负责信息的采集与录用。
《浙江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五条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以及基层党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了说明,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代表全体成员对农村集体资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承担资源开发与利用、资产经营与管理、生产发展与服务、财务管理与分配等职能。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领导、支持和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履行职能[35]。为了明确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经济组织的领导,在制度设计层面,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董事长由党组织负责任人兼任,鼓励有条件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党支部,组织合作社内部的党员每月按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三会一课的学习。
在实践层面,各个地区也相应探索出“支部+农户、支部+合作社+公司”等模式,例如柯桥区夏履镇双叶村,探索出了“集体搭台、农户参与、资本唱戏”的“支部+农户”发展模式,以支部为主体,实施闲置农房收储计划,统筹盘活闲置农房,通过组织召开全村户代表会议,发动有基础有资质的党员带头示范,与支部达成收储意向。在闲置农房收储结束后,由村党支部牵头,充分挖掘双叶村叶家山古道、周氏祠堂等生态人文、历史资源,打造“民宿+生态文化体验”项目。在经营管理方面,由支部对村内民宿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分客、统一结算”模式,并集中聘请专业的酒店管理团队运营“周家大院”民宿群,通过统一分配游客、明确房间价格、制订食宿标准等,以确保“周家大院”有序、规范运营。
壮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之一。绍兴市农业农村局通过股份制改革激活了农村集体资产,各村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探索出了“支部+农户”“民宿+生态文化体验”等不同的发展模式。2018年绍兴市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192.9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达87.3万元,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集体经济总收入增幅预计达12%,总量超36亿元,预计2019年年底,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下、经营性收入6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将全部“脱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