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政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人性与政治的关系是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任何政治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正如施特劳斯的隔代弟子海因里希·迈尔所说的:“政治哲学的中心议题——最好的政治秩序,正确的生活,公正的统治,权威的必要依重,知识以及暴力[的使用]——必须与其他关于人性的问题一同提出,后者涉及诸如人处于神兽之间的位置,人类心智的能力,其灵魂的限量,以及其身体的需求。……政治哲学的所有问题都终将指向人之为人所必然面临的那个问题:什么是正确(当)的?”[1]他既说出了政治与人性的必然联系,也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人为什么需要政治,需要什么样的政治,怎样建立这种政治社会,是政治思想家永恒的研究主题。“在政治学漫长的历史中,人与政治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最具根本性的问题。其中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被称为‘政治’的现象,其内容既是人类的活动本身,同时又因为它具有某种外在于人的力量,从而潜藏着对人类命运或者生活方式加以主宰的危险倾向”。[2]本文的题目为《人性与政治》,拟对人性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做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历史上政治思想家的相关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上,阐述政治的深层理论基础,探讨根据人的需要产生的政治为什么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人的发展密不可分,甚至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变成了压迫人的东西,从而为建立符合人性的政治社会寻找途径。选择这样的题目,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人性与政治的关系是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任何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及其他政治现象不能回避的问题。当然,历史上也有批判把政治与人性挂钩的理论,但是,这种观点在批判人性与政治之间联系的同时,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在用人性来解释政治现象。实际上,从政治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从柏拉图到马克思甚至现代政治哲学家的理论中,人性在政治哲学中的基础地位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得以强化。尤其在近现代,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和人们对政治的本质、人的本质的认识的深化,明确人性在政治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已经成为政治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把握人性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政治现象的理解,而且对政治哲学的深入展开与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研究人性与政治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政治的本质和规律。政治是人的政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政治是人民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工具。因此,政治的本质应该在人的本质和本性中去寻找。换句话说,人的本质和本性,是政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不仅因为人具有主体性,能选择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模式,也因为政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换句话说,政治本身就是适应人的生产生活而存在的,是与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状况相适应的;而且,政治的发展水平同样受人们对自身认识水平的制约。因此马克思认为,未来只有一门科学,即关于人的科学,其他的科学将会消隐。确切地说,所有的科学会融合成一门科学,其他科学将蕴含在人的科学之中。这句话也许有一些绝对,但是至少说明了人的科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地位。而对人的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的本性和本质的探讨。因此,所谓政治的坚实基础,其实就深深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然而,在我国,由于过去的理论宣传往往将人性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加之苏联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与教条式理解,形成了一种逢资必反的理论偏见,否认人性、人道、人权与人的价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使人性、人道,人的价值与人权等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因此,一谈到人性时,总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宣传,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这种“左”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国内对政治的研究基本上是从物的角度,而不是从人的角度进行研究。这不仅造成了政治研究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使社会主义国家失去了在这一领域的话语权,甚至在国际上背上了反人性、反人道、反人权、否定人的价值的恶名,因而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攻势面前无法进行强有力的反击,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的基础,阻碍了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其政治上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只有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我们才能知道最适合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政治社会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才能知道最无愧于人的本性和尊严的政治设计和政治安排是什么样的。正如恩格斯所言:人应当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评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来安排世界……”[3]。因此,人性与政治的问题,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对坚持社会主义和推进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批驳各种反社会主义思潮,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三,研究人性与政治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解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的理论问题,推进以人为本的政治制度建设。人性不仅是政治哲学的存在的依据或逻辑起点,它同样也是我们评价政治制度优劣的根本标准。人类社会的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反人性的社会制度都是不能长久存在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曾设想了禁止统治阶级过家庭生活的政治理想模式,但因违反人性而没能实行。中国的太平天国时期也曾实行类似的制度,但是也最终归于失败。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人性不仅是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同样也是政治哲学的建构原则和根本目标。也就是说,任何政治制度的建构都必须考虑到人性的基本要求,并把促进人性的发展作为其目的。我们可以以此对历史上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进行评价,同样,我们也可以、并且应该用这种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因为任何一种政治制度如果想长期存在下去,它即使做不到完全符合人性,也至少应该做到不是反人性的。有人对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以建立一个合人性的社会为目的表示怀疑,这种观点,如果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者内部,那它肯定不是无知就是心存恶意。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建立一个符合人性的社会是马克思长期不懈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的所有思想和主张,都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因此,建立一个符合人性的社会,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为之奋斗的目标。阐明人性与政治的关系,对澄清各种错误认识,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文拟通过对政治哲学发展史的考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上的政治思想进行研究,找出人性与政治的本质联系,并对如何建立一个符合人性的社会制度做出自己的思考与回答。在绪论中,将重点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逐一回顾,并对本文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讨论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思路及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与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