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作为一个科学的专业术语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精神病学文献中首次引入社会支持的概念,社会学和医学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压力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近30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在对各个领域之间和领域内部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支持的内涵、类型及体系的构成进行了阐述。

一 社会支持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关于社会支持的内涵,Caplan认为社会支持是为个体提供有助于认识其自我的机会,并使个体对他人的期望得以维持的社会集合。该集合是一个持续的集合,在构成这个集合的成员中,具有支持性的他人会在个体需要时提供信息、实际的帮助、认知上的指导以及情感的支持。[100] House和Turner提出,社会支持通常指在处于痛苦煎熬中的个体周围的有意义的人群,如家庭成员、同事、亲戚、朋友和邻居等对其所起的作用,这种支持包括物质、情感和信息三方面的帮助。其中,物质帮助包括具体的物质和实际行为;情感帮助指提供帮助时给予的爱意、体贴、肯定和尊重;信息的帮助指交流时给予的建议、反馈和能提升生活品质的信息。[101] Gottlied指出社会支持是具有多重维度的,在个人及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多种水平的关系: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的来源和社会支持是否能为个人提供如归属感、情感、物质或信息的帮助,它既包括个体内在的认知因素,又包括环境因素,直接反映了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持和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支持与帮助,是一种单向的关怀与帮助,也是一种社会互动关系。[102]林南在综合许多学者对社会支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社会网络指的是个人可以直接接触的同事、亲戚、朋友等,这些人对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亲密伙伴是个人生活中的一种紧密关系,关系中的人认同和期待彼此负有责任。工具性支持包括协助、引导、解决问题的行动和有形支持等;表达性支持包括情绪支持、心理支持、情感支持、自尊支持、认可等。在国内,郑杭生认为:“在笼统的含义上,我们可以把社会支持表述为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脆弱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103]李强认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104]陈成文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105]而蔡禾等学者则把社会支持称作“社会支援”,他们认为,“从广义上讲,社会支援指人们在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106]综上所述,研究者们因研究目的、研究视角不同,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尽管学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内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社会支持的界定,我们认为社会支持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客观可见的支持,如物质支持、行动支持等,这种支持不以个体的主观感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二是主观体验的支持,即个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受尊重被体谅的情感支持、心理支持等,这种支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相关。

关于社会支持的类型,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目的出发,从不同的标准与角度对社会支持进行了分类。Pattison等根据社会支持的性质将其分为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两种。库恩等将社会支持区分为满足自尊的支持、归属性支持、赞成性支持和物质性支持。Barrera 和 Ainlay按照社会支持的功能将社会支持分为物质的帮助、亲密的交往行为、行为的援助、反馈、指导、积极的社会交往。[107] Cohen 和Wills则根据社会支持所提供资源的不同性质将社会支持分为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友谊支持、工具性支持。[108]国内学者肖水源则把社会支持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109]程虹娟等将社会支持划分为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及陪伴支持。[110]

关于社会支持体系的构成,学者们都指出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维体系。一般而言,社会支持系统由客体、主体、手段和内容等要素构成。社会支持的主体即社会支持的施者。从House和Turner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社会支持的主体为“重要的他人如同事、家庭成员、亲属、朋友和邻居等”;郑杭生认为,社会支持的主体是“各种社会形态”,即国家、社团、企业和个人,在他们看来,广义的社会支持分为国家支持、经济领域支持和狭义的社会支持;[111]陈成文把社会支持的主体界定为“社会网络”; [112]李强则认为,社会支持的主体乃各种社会联系。可见,在大多数学者的视野里,社会支持主体包括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的客体指社会支持的接受者。[113]社会支持的客体究竟应该包括哪些人呢?对此,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社会支持的客体是选择性的,主要应该是社会弱势群体。如陈成文指出,社会支持是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另一派认为,社会支持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行为,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是社会支持的客体。一般来说,国内大多数学者将社会支持的客体界定为社会弱势群体,而大多数国外学者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覆盖到所有需要提供支持的个体或群体。社会支持的手段与内容被有的学者称为社会支持的介体。它们是连接社会支持主体与客体的纽带,也是架设在社会支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社会支持的手段与内容是内在统一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支持的内容决定了社会支持的手段。换言之,有什么样的社会支持内容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支持手段。

二 社会支持理论在社会救助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而社会风险往往最容易在社会弱者身上爆发,而且社会弱势群体抵御、化解社会风险的能力较弱,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大量存在的弱势群体往往会成为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隐患。正是在此基础上,现代社会学提出了社会支持理论。尽管社会支持在主体、内容以及手段等方面与社会救助有着显著的区别,但是二者在历史起源、客体结构、保障目标等方面都是相同或者相近的。比如,社会救助与社会支持都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一开始过的就是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群体生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以社会救助为内容的社会支持。同时,无论是社会救助还是社会支持,其对象都是在生活世界中遇到困难并需要帮助者。从施行社会救助与提供社会支持的目的来说,二者都是为了追求社会公平,减少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它们都是以“社会”为终极价值目标的,都是积极的社会行为。[114] 社会支持理论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社会支持为社会救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实施有效的社会救助是进行社会支持系统建构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又不是全部内容,即二者不能画等号,前者不能取代后者,社会支持系统的范围要比社会救助系统的范围宽广得多。这就意味着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为有效实施社会救助提供较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第二,要树立社会支持理念,强化社会救助意识。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彼此支持,相互帮扶,共同进步,一起发展。现代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助人意识、具有救助弱者的思想。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流动加快、社会分层加剧,一些个体由于某种原因陷入不利的处境,他们需要政府、社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助其渡过难关,这于被救助者、于社会都意义重大。所以,要建构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必须强化社会公众的社会救助意识。

第三,要建构自助与互助二者有机结合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工作模式最理想的结果是“助其自助”,即协助个体构建起一个适合其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其通过该系统能实现自助。建构社会自助和互助相结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途径主要有四个。其一,通过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行为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现代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支持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政府要通过社会管理职能以及政府行为为社会提供支持。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向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国家法律,建立必要的管理机构,应用法律手段保护社会成员的权利和利益。其二,通过“第三部门”的力量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当前“第三部门”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自助和互助相结合的社会支持系统时同样可以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其三,通过社区构建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强化社区意识,提供社区服务,来建立社区互助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其四,通过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来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社会中每个成员都要承担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拥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因此,充分利用父母、夫妻、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同学、老师、同事、老乡、邻里等个人的社会关系,不失为一个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的好方法。

可见,社会支持理论对于设置社会支持目标、划分社会支持类型、构建社会支持体系、设计社会救助的目标与内容、构建社会救助体系以及具体实施社会救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