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风险社会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1986 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里,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概念。近30年来,这一理论在社会科学理论界和政策研究界的影响与日俱增。
一 风险社会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当前最具代表性的风险社会理论有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制度风险社会理论和斯科特·拉什的风险文化理论等。风险最初被理解为客观的危险,体现为自然现象或者航海遇到礁石、风暴等事件,其现代意思已经不是最初的“遇到危险”,而是“遇到破坏或损失的机会或危险”。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风险社会”理论。“风险社会”是指工业主义的一个日益不可把握的阶段,并且被疑虑笼罩,因为它处于人为制造的自我毁灭的可能性的阴影中,提出了自我限制的主题。[92]这才是风险社会的新意,它与所有相互角逐的概念形成了对照。[93]吉登斯判断,我们身处一个生态破坏、贫困、全面战争和极权政治的高风险社会,而各类风险都是人类行动和抉择的未能预期的后果。[94]吉登斯认为风险社会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风险的人为性与社会性,风险社会的风险源于人类自身,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副作用和负面后果。二是风险遍及全球,风险社会里的风险无论是风险发生的时空还是风险导致的社会后果,都呈现出一种全球性漂移、难以预测、不可控制的特点。三是风险的有限可控性,人类虽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顽强有能力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但是不可能彻底避免和根除风险。四是风险影响的双重性,毋庸置疑,风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也会给人类带来机遇。
人们一想到“风险社会”这一概念,脑海里就会出现一幅充满凶险、各种灾难爆发、到处都是被悲观沮丧的气氛所笼罩的图景。实际上,吉登斯告诉我们风险社会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风险社会描述的只是这样的事实:现代社会中出现的许多灾难性后果(如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这些后果超越了传统自然灾难带来的后果,成为“风险社会”中的主要风险。与人们的想象相反,“它是一个越来越关注未来(还有安全)的社会”。[95]
风险社会的到来,使得“技术进步与社会进步统一的和谐公式”受到人们的多方质疑,技术经济发展的合理性正在日渐失去其文化共识。这种进步信仰的终结将会对社会政治的未来发展带来什么影响?贝克认为有三种可能性。一是回归工业社会。无视风险社会中的风险的本质,依然沿用工业社会的经验模式,试图将问题“最小化”,它对风险社会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鸵鸟政策”,因此这种社会对现代风险是不设防的。二是技术经济发展的民主化。人们认识到风险社会且把所有的东西都转变成了决策,因而必须在原本排斥民主政治体系中引入民主决策机制。三是分化的政治。所有工业社会中的制度垄断(包括科学对理性、男性对工作、婚姻对性行为和政治对政策的制度垄断)都被打破了,政治将变为分化的、没有中心的政治,这需要通过自我批判的可能性来实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自我批判的制度化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领域,没有适当的技术知识,规避风险的可选择的方法是认识不到的。这就意味着在研究某些科学技术之前,需要对其风险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
二 风险社会理论在社会救助中的应用
风险社会作为一个概念,是对目前人类所处时代特征的形象描绘。在这个阶段,人类面临新出现的技术性风险,比如核风险、化学产品风险、基因工程风险、生态灾难风险等。[96]因此,有备无患地直面风险社会,特别是对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面对各种各样的灾害侵袭往往不堪一击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尤为紧迫。首先,在态度上必须认识到随着经济和社会全球化的加速,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经济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脆弱,甚至可以说一个很小的冲击都可能引发系统的紊乱和破坏,加之社会冲突、恐怖主义、技术性灾难、金融危机,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且更加容易冲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对可能冲击经济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和方向的因素进行预警和干预,防患于未然。这其中包括建立风险管理计划,建立预警系统,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机构等。其次,在做法上,我们必须对各种风险进行理性的分析,既要看到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又要看到经过努力把各种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可能的、办得到的。只有这样,才能对可能发生的冲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最后,在理念上,风险社会不仅仅是一个认知概念,还是一种正在出现的秩序和公共空间。正如风险社会理论的首创者和构建者贝克、吉登斯等人所说,风险社会的秩序并不是等级式的、垂直的,而是网络型的、平面扩张的,因为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是“平等主义者”,不会放过任何人。[97]此外,风险的跨边境特征要求更多的治理主体出现并达成合作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性低但后果严重的风险决不会消失,尽管乐观地说,它们可以被降到最低程度。”[98]在吉登斯看来,应对风险社会的最基本策略就是建立安全保护壳。这里的安全保护机制包括建立有效的社会救助体系。[99]
人们普遍认为,“风险社会”理论很好地分析描述了社会结构特征,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视角,为制定社会政策提供了有益的思路。风险社会的风险性早已超出了一定地域、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的范围,所有的风险都是全球性的、世界性的。一国的风险会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一个地区的风险会影响到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社群意识,需要从共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群体而生存,每个个体生活状况的好坏与他人、周边环境休戚相关。风险社会理论的这种思想对于构建现代的社会救助理念和制定社会救助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