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石油输出国组织自从1960年成立,至今已经历了55个春秋。该组织在成立之初就公开宣示,要通过限制产量推动石油价格的上涨,此后又为此建立了成员国之间的产量配额机制。因此,它从一开始就被人们看作是一个通过集体行动谋求高油价的石油生产国卡特尔。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该组织成员国收回石油权益以来,国际油价历经了几次大起大落,而该组织在国际油价的沉浮周期之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却成为饱受人们争议的问题。人们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当国际油价下跌,甚至暴跌的时候,石油输出国组织并不一定会做出缩减产量的选择,以推动油价回升,有时甚至不顾油价的下跌,增加石油产量;而当国际油价出现上涨,甚至出现暴涨的时候,也并不是所有的成员国都感到欢欣鼓舞,有的成员国甚至会动用剩余产能,试图通过增加石油供应,使油价暴涨的势头有所缓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究竟有没有能力左右国际油价,抑或是否在追求某种最优价格目标,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
其实,决定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市场战略和价格偏好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首先,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发生的结构性变化使更多的石油生产国进入市场,该组织成员国的市场份额明显缩小,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已是今不如昔,市场的力量的确占据了上风。其次,该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市场战略和价格偏好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完全和谐一致。各国由于石油资源禀赋、石油收入需求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在面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再次,该组织成员国,特别是沙特阿拉伯等主要成员国的市场战略和价格偏好,日益受到抑制替代能源发展、保护市场份额和其他国际经济利益的牵制。除此之外,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状况和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化发展等因素,也远远超越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之间的相互牵制和促动,决定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特别是其主要成员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行为特征,决定了该组织不能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卡特尔。不论该组织或其各个成员国的市场战略和价格偏好如何,它们其实并不具备主宰国际石油价格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对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性质及其市场行为的研究,也曾随着国际油价的起伏而经历了高峰和低谷。在20世纪70~80年代的高油价时期,对该组织的研究曾经在国内外都形成了高潮,有些研究成果直到90年代才得以发表。然而,随着80年代中期国际油价进入长期低迷时期,有关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研究也逐渐沉寂下来。21世纪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急剧上涨,再次引起了国内外对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兴趣。
《石油卡特尔的行为逻辑——欧佩克石油政策及其对国际油价的影响》的作者刘冬,从200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开始从事国际石油市场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研究,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继续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就是他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也是国内新一轮石油输出国组织研究的第一部系统成果。作者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石油输出国组织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对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油价构成、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性质及其市场影响力等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不少更加深刻的观点。在这项研究成果即将付梓之际,我作为他曾经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谨向他表示祝贺,并相信这项研究成果的发表,将通过深化对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认识,把对国际石油市场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杨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2015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