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本文在调查统计基础上,通过与移民“生存需求”性跨文化适应对比,探讨了留学生“学习需求”性跨文化适应的性质、特征及心理适应规律等。目的是使汉语教师在汉语课堂中清楚地把握留学生对汉语文化的适应状况,及时有效地帮助留学生克服学习—习得汉语文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文化休克”症状,帮助留学生激活“休眠”的语言文化点,帮助留学生逐步建立起“汉语认知功能”,降低“文化休克”环节带来的消极心理体验,提高学习—习得汉语文化的效率,满足留学需求。
留学生进入汉语课堂学习汉语文化的开始阶段,没有也不可能建立起“汉语认知功能”,自身只能依靠已经“成熟的母语认知功能”去学习汉语文化。“成熟的母语认知功能”作用于汉语文化,会出现诸多的“不合适”,进而使留学生在学习—习得汉语文化过程中时常体验着“文化休克”环节带给自己的“恐惧”与“辛苦”等不良感受,有的留学生甚至放弃汉语学习,转向“其他需求”性跨文化适应。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文化过程中体验到的“恐惧”与“辛苦”,根本原因在于“成熟的母语认知功能”,即母语思维作用于汉语文化学习而造成的诸多不合适。汉语教师应该特别关注这一影响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因素,用自己“成熟的汉语认知功能”及时引导和帮助留学生逐步建立起“汉语认知功能”,使留学生从“文化休克”环节引起的“恐惧”与“辛苦”体验中摆脱出来,进而达到“文化适应”环节后的“快乐”与“满足”。
留学生学习—习得汉语文化的初级阶段,始终伴随着“学习需求”性跨文化适应的心理过程。而“学习需求”的理想目标是留学生力图在“成熟的母语思维”之外建立起一套逐步“成熟起来的汉语思维”,即逐步适应外语文化但不必放弃母语身份。要实现这一学习理想,一方面留学生个体要保持学习兴趣,依靠自身的努力不断克服“文化休克”环节带来的消极影响,不断地达到和保持“文化适应”状态;另一方面是,汉语教师在汉语课堂中必须时刻关注留学生可能出现的“文化休克”症状,及时帮助留学生消除心理压力,用自己“活的”、“成熟的汉语认知功能”引导留学生不断地适应汉语文化学习—习得,逐步养成用汉语思维学习汉语文化的习惯,最终实现留学生学习—习得汉语文化的理想目标。
留学生在学习—习得汉语文化过程中,“文化休克”环节的消极影响,会给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既给进入“文化适应”环节造成困难,也会阻碍留学生的学习进程。因此,汉语教师必须不断地帮助留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促进“文化适应”环节的畅通。同时,我们还要重视事物的另一方面:在汉语学习中,遇到“不会用”、“不明白”等困难时,“文化休克”环节又会成为进入“文化适应”环节的动力。或者说,是推动进入“文化适应”环节的必然压力,可以驱动留学生不失时机地学习—习得汉语文化知识,逐步建立起“汉语认知功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需求”性跨文化适应循环规律,把握“文化休克”环节、“文化适应”环节与学习汉语文化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对留学生学习—习得汉语文化知识、促进跨文化适应良性循环至关重要,也值得汉语教师认真对待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对留学生第二语言文化跨文化适应研究,“鉴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较薄弱”,本文在调查研究中,对比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根据初级阶段留学生对汉语文化跨文化适应的实际状况,总结出“学习需求”性跨文化适应的特征、性质及适应规律等,目的是为了在汉语课堂中准确把握和理解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规律,及时地因势利导,帮助留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习得汉语文化,满足留学需求。同时也能促进中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和谐交流。
参考文献
著作、学位论文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舒也:《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诠释》,上海三联书店,2008。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周宪:《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梁以儒、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覃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吴克礼:《文化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王秀文:《日本语言与跨文化交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潘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萨姆瓦:《跨文化传通》,陈南、龚光明译,三联书店,1988。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
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书院,1988。
葛雷、齐彦芬:《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书院,1988。
胡振华:《中亚五国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王治来:《中亚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丁宏:《中亚五国民族文化综论》,民族出版社,2003。
安维华、吴强、刘庚侺:《中亚穆斯林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魏常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H.A.梅内尔:《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
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
马尔库赛:《审美之维》,胡经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马尔赛拉等主编《跨文化心理学》,肖振海等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吴玉伦:《跨文化交际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武静:《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郭飞:《中国学习环境下韩国留学生学习和交往适应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刘莉莎:《中国海外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陈慧:《在京留学生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王薇薇:《语言与跨文化交际》,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狄马斯:《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适应性》,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纪莉:《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适应过程与模式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司妍方:《留学在中国》,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期刊论文
万梅:《关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的综述》,《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6期。
王军:《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综述》,《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余伟、郑刚:《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4期。
吕玉兰:《来华欧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调查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S3期。
袁慧:《从跨文化交际理论看如何提高留学生的适应能力》,《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雷龙云、甘怡群:《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10期。
李丹洁:《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研究与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孙乐芩:《在华外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现状调查及建议》,《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期。
李萍、孙芳萍:《跨文化适应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安胜利、陈平雁:《量表的信度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第4期。
李秀央、郭永松、张扬:《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第1期。
[1]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称“留学生”,均指来疆留学生。
[2]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