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思想文化的演进与更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岭南思想文化的涵化历程

当赵佗及其南越国将岭南文化发展的序幕揭开之后,岭南文化便波澜壮阔地展开了,这个过程,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

从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意义上,我们可以用涵化、同化的原理来解释岭南文化的发展进程。涵化(acculturation)一词最早由美国的鲍威尔(P. W. Powell)于1880年提出,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它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涵化一词的前缀ac在英文中有接受的意思,因此,涵化是一种关于文化接受的理论,简要地说,它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通过长期的接触和整合,导致一种文化接受其他文化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涵化体现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但这种作用并非是完全对等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往往是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主流文化向非主流文化的熏陶和灌输。对于被作用的文化来说,这其中既有对起作用的文化的积极认同和乐于顺应,也有着无奈接受甚至是强迫适应,而进入涵化的高级阶段则是两种文化在文化结构、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理的高度趋同与一致,而这一过程和最终的结果,就是所谓的“同化”(assimilation)了。

涵化、同化的理论既适合于一般文化的发展,也适合于文化思想的发展。以这种观点看岭南文化乃至其思想的发展,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发展、演进的脉络。从这一角度看问题,我们可以把岭南文化乃至其思想的发展大致分解成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正值岭南的古代时期,是从秦汉到清代中叶之前,此时期岭南文化及其思想的涵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汉化,即以原来的百越文化为基础逐渐地接受汉文化到最后融入整个汉民族文化圈之中。这里说的汉文化指的是以中原文化为主流,同时又兼容了荆楚、吴越文化的整个汉民族文化。这里所谓“接受与融入”主要是指对汉民族文化的认同、兼容与整合,除此之外,在这一时期,岭南文化及其思想的涵化还包括与汉化相反的过程与结果,这主要表现为岭南有些原有文化由于疏离、抵制汉民族文化的移入,因而被逐渐地分裂、异化乃至边缘化。这一变化当然不是主流,但也仍然值得注意。岭南文化及其思想之涵化的第二个阶段是近代之后,从近代开始,岭南文化及其思想在汉化的同时,开始了文化的革命性的突前发展,它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拥抱世界,开始了真正的世界化的进程,尽管这个过程刚刚开始,至今远未结束,但其发展的基本方向与态势,在近代已经大致显示其端倪了。

这里首先对岭南文化涵化中的汉化问题作一个解析,以下仅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现状试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