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利益相关方针对修路的博弈
上述各个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要不要修通进入雨崩的车路,根据各自的利益需求,有不同的态度,这也造成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博弈。
(一)当地居民与政府和旅游开发公司之间的博弈
政府在民族地区开发旅游资源所追求的通常是提升旅游社区的知名度,为当地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最为重要的是要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梅里雪山被列入国家重点环保地区,当地政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特别重视梅里雪山地区的环境保护,再加上藏族传统的神山信仰,神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是神圣的,修路必然要触及环保和藏民的传统宗教信仰问题,因而当地政府迟迟不能就修路问题作出决断,这在上文已经有表述。但是笔者并未听到当地居民谈及修路会涉及他们传统的信仰,尽管他们也谈到修路会破坏生态环境,但更多的担心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旅游业的下滑。不过关于修路与否,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生活的便利程度与利益分配问题。西当村民反对修路的原因主要在于担心从旅游业中获得的既得收益被剥夺,而并不是神山的神圣不可侵犯,以及生态环境是不是遭到破坏。雨崩村民对于修路的纠结在于,尽管希望修通车路,解决生活上的不便利,但又担心修通车路之后,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有交通便利反而使游客不会选择居住在雨崩,从而使旅游业受到致命打击。但是无论如何,村民对于政府和旅游开发公司迟迟不作为,使雨崩村常年困顿于不通车路,不通电的状况极为不满。有意思的是在修路这件事情上,当地居民并没有过多地涉及神山的神圣不可侵犯,关注的焦点却在于生活的便利程度,以及利益的分配问题。这其中所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深思。藏民神山信仰是在人们与自然的互动中,意识到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一种朴素生态观的体现,目的依然是祈求美好的生活,对于神山的信仰并不是完全僵化到不可以触动神山的一草一木。当然利益的驱使也会使部分人忽视神山信仰。但从当地政府的角度出发,则必须要考虑到藏族民众的传统宗教信仰,毕竟这是藏族民众的内在观念,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引发矛盾。因而当地政府与当地居民的出发点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双方相互之间的一些冲突与矛盾。
梅里雪山旅游开发公司是德钦县旅游局的下属单位,作为旅游开发公司,牺牲社区居民利益和旅游者的实际需要,片面追求高额利润的情况在旅游目的地是屡见不鲜的。梅里雪山旅游开发公司目前的收益主要来自门票,使用的是当地居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当地居民是通过提供劳动力和资源获得收入的。尽管目前在雨崩的旅游开发过程中,雨崩村民在旅游业中所获得的收益并不是梅里雪山旅游开发公司经营的,基本上还是当地居民自发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所以这方面的冲突并不大。雨崩村民和旅游开发公司的主要冲突是后者不能解决雨崩村民的交通问题。再者旅游开发难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所以无论是西当村民还是雨崩村民对于梅里雪山旅游开发公司都有怨言。他们认为旅游开发公司与政府一起,侵犯了当地居民的利益。
另外,由于游客较多,必然会在山路上产生很多垃圾,村民认为既然旅游公司收取了门票,村民并没有得到门票收入,那垃圾自然要由旅游开发公司负责。而旅游开发公司认为,山路也属于村民的集体道路,村民也有义务负责垃圾的清理工作。因此,双方都认为对方应该负责山路上的垃圾,造成垃圾无人负责的局面。笔者在路上看到每间隔半公里左右就有一个垃圾筐,上面写着负责人的名字。但旅游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原本这些垃圾筐是由村民负责,但后来村民和旅游开发公司之间有矛盾,尽管垃圾筐上写有负责人的名字,但实际上村民已经不管了。目前山路上的垃圾由旅游开发公司雇人清理。
(二)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博弈
旅游者希望在旅游社区体验到“真实”的当地文化,无论是表演还是当地所提供的各项服务,都应当是真实的再现,而不是完全商品化的,甚至是“伪真实的”。尽管对于雨崩村民因为没有车路,生活上极为不便利的处境,游客往往会表示同情。但从游客的角度出发,相当一部分游客希望这条道路能够保留,如果道路修通了,那么对于游客来说,雨崩也就告别了“原始”,原本游客希望体验的“世外桃源”也就不复存在了。旅游者对于雨崩这样一个在他们看来充满神秘色彩的村落充满着向往和憧憬,但是道路的艰辛还是有些超乎他们的想象。本来,经过长途跋涉之后,他们期望的是热情友好、善良纯朴的村民。但实际上,由于雨崩的所有物资都是由山外运进来的,所以物价比山外高出不少,游客有被“宰”的感觉。而且很多游客往往会带一些随身物品,可是骡马只负责运送游客,如果还有随身物品,牵马人可以帮助背小件行李,对于行李大小和收费的问题,也造成游客和村民之间的冲突,笔者亲眼见过这种纷争。这些都是缘于道路而引发的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
(三)社区居民之间的博弈
这包括雨崩村民和西当村民之间的博弈,以及雨崩村民内部的博弈。尽管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中,只把他们作为同一个利益相关方,但实际上因为参与到旅游业中的方式不同,他们的利益需求并不完全一致。目前,西当村和雨崩村的村民是这样协调的:西当村负责把游客送进雨崩村,雨崩村则负责把返回的游客送出来。而且两村的村民以家庭为单位,轮流参与到牵马这项服务中,所以同一村子的家户从牵马这项服务中获得的收益是相同的。这种运作方式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运作良好,两村因此相安无事。但如果修通了道路,那么西当村民参与到旅游中的唯一方式——牵马也就不复存在,所以西当村民完全反对修路。但如果按照旅游开发公司的设想,修通道路或者索道以后,西当村民以资源股的方式入股,从而不仅使西当村而且包括周围一些目前没有参与到旅游业中的村子也以同样的方式参股,这样保证周边的村民都可以从旅游业中获得收益,那么西当村民是乐意的。笔者采访的西当村民这样说,如果按照旅游开发公司的设想,让他们入股参与分红,那么他们是同意修路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修路“是不行的”。对于雨崩村民来说,部分村民从旅游业中得到收益的方式是开客栈,另外,他们牵马的收入除了从西当温泉到雨崩这条山路外,还有游客从雨崩前往神瀑、冰湖等几条线路。雨崩村的村民从总体上来说,他们从旅游业得到收益的方式与西当村不同,所以大多数雨崩村民愿意修路,但纠结在于担心道路修通以后,原本的吸引力也就丧失,造成旅游业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