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斋论稿:李兴武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端木蕻良传略[1]

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曾用名有黄叶、曹家京、叶之琳、罗旋、隼、曹坪、荆坪、金咏霓等。1912年9月25日,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鹭树村,一个月以后全家搬到昌图县城,即今的昌图县老城镇。他的家原是贵族化的大地主,曾祖曹泰是清朝的官吏,曾娶一个满族夫人,占地达2000多垧,是当地独占土地的领主。一直到他父亲的后期,这个家才衰败下来。他父亲年轻的时候,曾去过南方,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同情太平天国,拜崇孙中山,对端木倾向革命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他的母亲原是一个佃户的女儿,在家里每天都要做“奴婢以下的微笑和工作”,家世和身世都是很凄凉的。端木从小就憎恨地主阶级,同情劳动人民,这种朴素的阶级感情,最早就是他母亲传染给他的。在他小的时候,母亲就鼓励他好好念书,长大要写出一本书,把她的苦全部记下来,不要让曹家那样得意,则是端木后来走上文学道路的最早动因。

1918年,端木入昌图县立小学读书,课余和一位塾师学过诗,和一些绘画工匠学过画,还经常偷读父亲皮箱里藏的书。1923年入天津汇文中学读初中,吸引他的是大量的课外读物:《晨报副刊》《语丝》《创造》《奔流》等。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鲁迅的《呐喊》和托尔斯泰的《复活》。在这里读了一年书,后因直奉战起,被父亲召回老家,开始在家里自学,并开始练习写作,还特别喜欢学习绘画。由于离开家乡以后又重新回到家乡,也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他接受了新思想,所以他才能较为真切地看清家乡发生的事物,为后来的创作积累了素材。1927年,昌图县中学来了一位思想进步的教务长,端木留在这里读了一年书。

因为家庭的破产,于1928年,端木被二哥接到天津,入南开中学初中三年级读书。在这里,他读到了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是他“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财”的黄金时期。同时,他的各方面才能也都显露出来,担任了许多在学生中认为十分光荣的职务:南开义垫校长、美术学会会长、南开校刊总编辑等。他在《南开双周》上发表了许多政论性文章,和一些新文学作品。他还在他所在的初三三组,组织了“三三文学研究会”,以后又越出班级的范围组织了“文艺联谊会”,后来又与胡思猷(胡适的侄子)、刘克夷等同学组织了“新人社”,创办了小型文艺刊物《人间》,一期以后改为《新人》。他的第一篇小说《水生》就发表在《新人》上,同时还发表了一篇《力的文学宣言》。他还主编校内《汽笛报》的“号角”专栏,专登文艺小品和杂文。

“九一八”事变以后,他在学生中间组织了“刻苦团”,以后又发展成为“抗日救国团”,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汉奸石友三在土肥原贤二的指使下,包围了南开洼一带,更激起了学生的愤怒,赶走了反动的训育长和前来威胁利诱的天津市长。在这个事件中,端木被学校开除。他同北京的学生取得联系,参加了南下示威。1932年春,他又到赤城去,参加了孙殿英的41军。同年夏,因孙部调防到西北,他回到北平;秋,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在这里,他加入了“北方左联”,编辑《四万万报》和《科学新闻》。这时他想创作长篇小说,没写成,只写出一个片段《母亲》,发表在《清华周刊》上。《科学新闻》出到第4期,因北方左联被破坏,许多人被逮捕,只好终刊。他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擒拿,离开北平,到天津去避难,时为1933年8月4日。

到天津以后,他开始与鲁迅先生通信,并于9月下旬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到12月中旬全部写完。初稿寄给在燕园教书的郑振铎先生,郑说是“中国十几年来最长”“且在在质上也极好”的一部小说,并表示要“尽力设法,使之出版”。但是郑的好心却遭到了出版商的阻隔,这部书的出版便被搁浅了。后来端木又以身历的天津事变中的学生运动为题材,创作了另一长篇小说《集体咆哮》,因为遗失了一部,一直没有出版。1935年末,他在北平参加了“一二·九”运动,然后就到上海去了。

在上海,他得到了鲁迅、郑振铎、茅盾、王统照等先生的帮助。1936年2月,开始创作第三部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到6月18日写完,送《作家》,很快被退回。鲁迅和郑振铎先生鼓励他写些短篇小说,他写了《鹭湖的忧郁》,发表在《文学》第7卷第2期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从此,他就一发而不可遏地写起短篇小说来,到第二年的“八一三”事变前夕,共创作了短篇小说12篇,其中有《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遥远的风沙》《浑河的急流》等名篇,以及中篇小说《柳条边外》等。1937年6月,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憎恨》。同时,他以前写的《科尔沁旗草原》与《大地的海》,也有人争着出版印刷了。

1937年10月初,他从上海流亡到武汉,与《七月》杂志联系密切。1938年1月27日,应李公朴先生邀请,同一批文化工作者一起去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同年2月下旬,日本侵略者进逼临汾,端木同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去西安,在火车上同塞克、萧红、绀弩创作话剧《突击》。4月下旬,同萧红回武汉,并结婚。8月初旬,端木去重庆,开始主编《文摘》副刊,以后又在重庆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在重庆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江》《新都花絮》,中篇小说《江南风景》,此外还有很多短篇小说,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螺狮谷》《风陵渡》《青弟》《卓雅》,有反映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找房子》(即《泡沫》)和《义卖》《嘴唇》《火腿》《生活指数表》。

1940年初,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对重庆的轰炸,也为了躲避国民党文化特务的纠缠,应香港大时代书局孙寒冰之邀,前赴香港。开始为时代书店编辑大时代文艺丛书,以后在周鲸文先生的资助下办《时代文学》杂志。这个时期的创作不多,只有《科尔沁前史》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大时代》,以及一些古体诗。

1942年萧红去世以后,端木绕道澳门回桂林,继上海时期和重庆时期之后,进入了第三个创作繁荣期。创作了话剧《林黛玉》《晴雯》《安娜·卡列尼娜》,京剧《红拂传》,根据中外古典作品改编的小说《步飞烟》《蝴蝶梦》《女神》《琴》,写自己少年时期生活的小说《初吻》《早春》,写现实题材的小说《雕鹗堡》《红灯》《前夜》《红夜》,以及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等。

1944年底,桂林、柳州相继沦陷,端木随熊佛西的广西文化垦殖团撤退到遵义,并同熊佛西、秦牧一起接办了一份《力报》。抗战胜利前夕,离开遵义去重庆。1946年秋,由重庆到武汉,接任葛琴办《大刚报》副刊《大江》。1947年秋,去长沙水陆洲音专任学科系主任。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他的创作有电影文学的剧本《紫荆花开的时候》和短篇小说《夏夜》,皆创成于武汉。

1948年春到上海,主编《银色批判》和《求是》杂志。同年秋,去香港。创作有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上海潮》和短篇小说《门房》《狱中记》《海港复仇记》《朱刀子》等。

20世纪40年代的端木,除稿文学创作之外,还写了大量的论文。其中有政论《论忏悔贵族》《人权运动的宣言》《人权运动的行动性》《民主建国与复土抗战》《民主和人权》;有文学论文《我的创作经验》《诗人和狼》《创作和生活》《胜利以来的文坛》《现阶段文艺课题检讨》《不及格的答卷》;还有大量的文学研究论文,其中关于鲁迅研究的有《论鲁迅》《论阿Q》《再论阿Q》《论阿Q拾遗》,关于《红楼梦》研究的《向红楼梦学习描写人物》,关于《山海经》研究的有《最古的宝典》《羿射十日研究》《图腾柱崇拜》,关于近现代文学研究的有《中国三十年文学之流变》《论艾青》《音诗的作家马思聪》,关于外国文学研究的有《心浮私记》《雅歌译记》《安娜·卡列尼娜》《易卜生的一种透视》。

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阔别14年的北京。初到北京郊区参加土改,然后筹备北京市文联。文联成立后,先后担任创作部副部长、出版部副部长、副秘书长等职务。并以首钢为生活基地,和工人一起完成该厂厂史《钢铁的凯歌》。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创作了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周处》(即《除三害》)与《戚继光斩子》,短篇小说《蔡庄子》《钟》《山胡桃》《蜜》《红河涨满了春潮》《粉碎》《护秋》,以及大量优美动人的散文。

1963年,端木患高血压偏瘫,1967年发展成冠心病,1973年加重。粉碎“四人帮”以后,精神无比振奋,带病奋力从事写作。1978年末开始创作长篇历史人物小说《曹雪芹》,1980年1月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上卷。现在正在赶写中卷和下卷。同时,他还写了大量的论文和散文,以有生的余年为社会主义文库增添着宝贵的财富。


[1] 原载《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7辑,1982;《满族文学》1986年第5期又刊;《满族现代文学家艺术家传略》收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