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斋论稿:李兴武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早陨的诗星——李满红[1]

在天国的花园里,

开了一枝美丽的花朵,

但在这人间的大地上啊!

却有一枝同样美丽的花朵

含着露珠凋谢了。

……

至于死,

这战争的年代,

我是不常悲哀的,

但如你那青春的夭折,

我却要向苍天怒诉了!

这是满红悼念萧红的两节诗,但就在萧红去世不到5个月的时间,诗人李满红也从“人间的大地”去到“天国的花园”,在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溘然长逝了。时为1942年6月11日,年25岁。他比萧红的生命还短了7年。

李满红原名陈庆福,后改名陈墨痕,1917年生于辽宁省庄河县。少年时期即热爱家乡的高山与大海,其性格亦如高山一样严峻,大海一样豪放。“九一八”事变以后,曾参加过抗日武装队伍,同敌人周旋于崇山峻岭中。1934年,日伪的白色恐怖加剧,他“洗净了身上的火药味”,“溜进了那座生死交界的山海关”。1935年春入北平知行补习学校学习。同年秋,考入国立东北中山中学高中九班,他一边读书一边书写战斗的诗句,表达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懑,在《世界日报》“学生生活”专栏、《北平晨报》副刊、《中学生》杂志上发表过一些诗作。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他积极热情,对国民党镇压学生运动表示了极大的愤慨。1936年秋,随校迁至南京西郊的板桥镇。“八一三”事变以后,又随校迁至湖南。1938年秋,毕业于湘乡的永丰镇。去长沙待考期间,适遇长沙大火,逃离长沙,转徙桂林。1939年春,经黔入川,入重庆北碚的东北青年升学补习班。在这里,他结识了作家端木蕻良、萧红、靳以等人,并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受到多方的帮助和指导,他的诗作日趋成熟,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1939年9月,入陕西西北联大外文系俄文专业读书。他忍受着饥寒交迫的煎熬,一面学习,一面写下大量的诗作,诗歌创作进入了高潮期。他的诗作给社会以热量,但他自身却得不到丝毫的热量补充,身体极度虚弱。1942年夏,他在去汉中的路上突然发病,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遂与世长辞。据说,他是睁着眼睛死去的,这大概是由于他在临死前还思念着“靖康耻,犹未雪”的缘故吧!

满红的一生是短促的,但他留在人间的诗作并不少,现在可以查到的有《溪水》《春天小唱》《黎明的使者》《红灯》《枪的故事》《听啊!中国在响!》《飞蛾扑火》《一个冷嘲》《诗的神话》《黎明的歌者》《信念》《蓝色的天空》《哀萧红》,以及千行长诗《向敬爱的祖国》等,多发表在重庆的《国民公报》副刊、桂林的《文艺杂志》《诗创作》和香港的《时代文学》上。满红去世以后,他的挚友姚奔将他的作品集成《红灯》,由福建的改进出版社在1943年出版。

把你的艺术

穿上草鞋,

跟着这时代跑吧!

你写着浪漫与神秘的

诗人!

——《一个冷嘲》

满红的诗歌主张,首先他自己做到了。他的诗具有浓重的时代色彩,激越的战斗精神,坚定的胜利信念,在艺术风格上一如“草鞋脚”那样率直、质朴、豪放。他同东北作家群中的许多作家一样,在作品中抒发着对故园山河,东北父老兄弟的关切和眷恋,表达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暴行的强烈义愤,歌颂人民的英勇斗争。他是这样描写“九一八”事变的:

但在那九月的黑夜,

敬爱的祖国。

就蒙受了耻辱!

……

海面上从此浮着死尸,

染着污血,

海,被强盗躁躏了,

而黑夜的海啸,

那声音:

真象在呕吐啊!

——《向敬爱的祖国》

一种对国土沦丧的切肤之痛,满腔仇恨溢于言表。而当全国的抗日怒潮翻卷起来之后,他又欢欣雀跃,纵情欢呼:

从黑暗的年代,

从火光的原野,

从暴风雨的海洋,

中国在响。

……

这声音,

不是人类的

  怯懦的呻吟,

  悲哀的哭泣!

更不是奴隶们绝望地呼号啊!

这是,

这是四万万头勇敢的狮子,

在痛苦而愤怒地咆哮!

——《听啊!中国在响!》

他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鼓舞人们不要因为山河破碎而气馁,要用战斗去争取光明的前途:

没有一个少女

 那么愚傻,

把蒙着灰尘的镜子

 摔碎了的!

光明的本质

 仍然存在;

太阳也有

 被云雾蒙蔽了的时候。

——《信念》

他的诗是铲除邪恶的利剑,呼唤光明的号角。因此,在当年西北联大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杨晦教授致悼词,曾把满红比作英国诗人雪莱。作家端木蕻良最近在《怀念满红》一文中也说:“假如给他以充足的时间,他会表现出与马雅可夫斯基近似的锋芒来。”

抱恨的是这个充足的时间并没有给他。当他呼唤的光明到来的时候,他早已离开了人世。以上的文字,是对这颗早殒的诗星的介绍,也是对他去世40周年的悼念。


[1] 原载1982年11月23日《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