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与边缘:客家民众的生活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和祖先崇拜、神明崇拜一样,湘村的婚丧习俗也包含了它独特的文化取向,反映出它的文化背景。

1.一般婚俗

村民男女婚事一般由介绍人牵线,父母包办,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介绍人又称“媒人”,媒人大都由年纪较大的妇女充当,故又称“媒婆”,写请帖时则称“大冰相”。男女双方具有比较明显的意向,就开始谈婚。谈婚一般还需要经过下列几个过程:

问八字。女家把待嫁女子的出生年月日时(俗称八字),用一张小红纸写给男方,男方则请算命先生审核,如认为可以相配,那就约期看妹子、开银单。

开银单。男家要求女方开具所需彩礼,内容包括聘金、猪、鱼、大洋等各种物资,男家按照女家提出的要求作适当调整后,由媒人交还女家调整定夺。

看妹子、过手续。男家找婆母携儿子到女家去,男女双方见面交谈,如双方同意,即行交换礼物,叫过手续。

踏人家、编红单。男女双方同意后,男家就约期邀请女家的伯婶、叔婶、妯娌、姐妹及待嫁女子本人来家做客,看看房舍等家庭情况,叫踏人家。踏人家的宴席特别讲究,主菜有猪肉、豆腐、粉干、煎粄、鸡公、兔子、鸭子、鱼子、猪肝肺、瘦肉汤、炒猪肚、鸡内杂等,以显示富有、热情、大方。宴席结束后,立即把女方的亲房叔伯(一般在三代以内)接来,签订婚约。婚约内容以银单为基础,可作适当变动,双方签字后就算正式定亲,称作“编红单”,红单的格式大致如下:

红单

立婚姻红帖人某某某,(第几)女年方几岁,承媒作合欢,择配与某某某男为室,窃比朱陈之好,凭媒言定聘金花边多少圆正,内回子孙边多少圆,多少兑,报期礼多少圆,猪肉多少斤,鱼子多少斤,三牲在内,一言相订百年偕老,空口无凭,立婚姻帖字为据。

五色衣衫女家置办

说合凭媒某某某(画圈)

(时间)立婚姻红帖人女方某某某(画圈)

男方某某某(画圈)

红单编就,意味着正式定亲,也意味着取得了当地社会的认同,于是双方也就称呼起亲家、亲家母来了。接着便开始操办婚事,操办婚事必须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送桌面。归门(下详)之前,男家对女家的所有亲戚都要奉送一份礼物,叫做桌面。其中有猪肉2斤、小鸡1只、鱼子1条、粉干1束,并用小块红纸写好:豕肉成方、德禽两翼、鲜鱼成尾、粉干成束,奉申××亲戚。女家接到男家送来的桌面后,即将此发给各个亲戚、亲房。出嫁时,凡接受了桌面的,每人都要送上一件礼物给女子,并参加女方举办的酒席。

送日子。男家将已择定的归门时间告诉女家,即将女方出门时间、裁红衣时间、男家入门时间,用红纸写好,送到女方,并送上猪肉十几斤或二十几斤,鸡公或鸭子几只,粉干若干(均由双方商定)。女家接到这些物资后要宴请亲房叔伯一餐,并告知归门时间,以便送礼,请别嫁饭和出嫁时协助各项工作。在此之后,女家的亲房叔伯便开始轮流请待嫁姑娘及其母亲吃别嫁饭。

迎亲归门。迎亲归门时男家要事先作如下准备:①布置花轿。花轿是用杉木制造的,内约1米见方,四方体型,像小屋的样式,轿顶中间略高,往下斜坡形。左右及后面均用窗格子制成。前面安装双合门,钉有门搭,新娘进入要用锁锁住。轿杆用毛竹两条从后面伸入轿内,再从前面伸出去,轿身和轿杆用红漆刷得通红。迎亲时,请纸扎师傅做一个花轿顶,像莲花样式,外表十分华丽。轿内光线较暗,只有方凳一条供新娘坐。②请一班吹手师傅。③提笼一个,前面写一“刘”字,后面写上“乡试”,意谓湘村人历史上最高功名为乡试(即十四世刘丽中乡试中式第44名)。④彩旗一面,彩旗用两条小竹竿撑起,据说刘家出过皇帝,可不用带枝带叶的小竹竿,而其余各姓旗杆上都必须留有枝叶,旗上用色纸相间直书一联:“彩映彭城喜向××迎淑女;旗飘××欣归黎阁衍宜男。”⑤扛,里面盛猪头一只,60~200斤。⑥鸡公头,里面放有鸡公头1只,母鸡1只。⑦婚盒,里面装有红包12个,分别送给:润笔——给出婚时书写的;司厨——给厨师的;裁红——给裁缝师傅做红衫的;扶驾——给介绍人的;整容——给梳头剃面的;寄红——给女子穿红衫的;司茶——给倒茶的;司酒——给宴席上送酒的;司菜——给送菜的;接灯——给前来迎接引路带队的;引亲——给出门时把女子带出厅堂的;祝福——给临出门时长者在祖先面前说好话的。此外,婚盒里还装有请女方送嫁的帖两封(男女各一封,系给女方长者的)、婚帖一封(出婚时书写女子年庚的)、催帖两封(催请女方送嫁的)、三牲帖一封(里面写上敬女方祖先的物品名称,如豕肉成方、德禽两翼、鲜鱼成尾……)。

待一切准备就绪,即组织迎亲队伍,其中有吊灯头1人(要选择懂礼节、命好——夫妻齐全,有子女或孙的人充当),抬轿2人,抬扛2人,擎旗2人,挑鸡公头和婚盒1人,媒人1人,其他2~3人,鼓手5~7人。然后,一路敲锣打鼓,吹喇叭、放鞭炮,浩浩荡荡开赴女家。

迎亲队伍到达女家后,待嫁女子和母亲便大声啼哭。而女家接待人员则将迎亲队伍带领前往神坛、祠堂、厅堂行香敬奉。此后,女家便举行吃点心和晚宴。

晚宴过后,出门的时间到了,女家先在厅堂摆上香案,写好婚书(即女子年庚),准备好父母给女儿的嫁妆,其中包括送给女儿的衣衫、衣箱、衣橱、蚊帐、铺盖、面盆、毛巾、香篮、布伞、油灯、火笼、茶叶、豆种、谷种、火炭等日用品,和送给女婿的长衫头帽、鞋袜、书、纸、笔、墨、带子等(叫做回婿),以及送给女婿家庭成员和亲房、舅公、舅婆、已出嫁的姐姐的布鞋(叫做回箩鞋)。同时,由一好命老妇为新娘整容上笄穿红衣,着红衫(内穿白衣一件,或将其他衣反穿一件)。接着,由引亲者把新娘从房间里带到厅堂,交给男方迎亲人员。此时新娘号啕大哭,流露出难舍难分的情态,男方迎亲人员则迅速牵着新娘出大门上轿,媒人随即把轿上锁而去。一路鼓乐喧天,放着散炮回转男家。

入门。迎亲队伍回到男家时,花轿先放在厅堂大门的左侧,由新郎陪伴。等入门时辰到了,由媒人打开锁着的轿门,新娘步出轿门右手执扇遮羞,新郎、新娘并排站着面向大门。这时大门已关上,石阶上摆着三牲茶酒。执事者点烛烧香,杀猪或鸡,等猪或鸡完全不动弹了,放在石阶下的小沟里,把歼刀放在猪(鸡)身上。然后新郎、新娘跨过猪(鸡)身,进入厅堂,举行拜堂仪式。拜堂时,新郎先朝天烧香,四跪四叩,后在祖宗像前烧香,也四跪四叩,新娘则在旁作揖。拜堂完毕,将要离开厅堂时,新娘把带来的一大包糖果、饼干、花生等撒在地上,让小孩们你争我夺,新郎、新娘由引亲的趁机离开,进入新房。新郎、新娘在新房里,由命好老妇拿起两碗酒,酒中放有两个红蛋,命新郎、新娘各喝一口酒和吃一个红蛋,然后互换酒碗,把剩下的蛋酒各自吃完,俗称“吃交杯酒”。

婚宴。在众多的宴席中,要数婚宴最隆重、热烈。主菜一般是八大盘,即猪肉、豆腐、粉干、薯粉粄、肝肺、鸡、鱼、菜(又叫熬汤)。较富有的家庭加鱿鱼配白豆腐、目鱼配粉皮、天鲸配粉丝等,有用十大盘、十二大盘,也有用十四、十六大盘装的。女人席上有一碗较特别的叫份子肉,即每人一大块约4两的猪肉,是带回家去的,其他菜也可以带,所以赴女席者往往只吃点小菜和饭。婚宴最需注意的是席位的安排,上座应让外家(即母亲或祖母的娘家)和送嫁的小弟、小妹坐,如未照此安排,轻则面露不悦、废话啰嗦,重则拂袖而去。宴席后,需将来客的礼品一一展示,这时又必须将母亲、祖母娘家的礼品放置在最显要的位置,以示尊重。次日,客人即将回家时,还应举办一场丰盛的宴席(叫做待客),此席第一位应让给外家中前一天未坐上座者,否则又会出现争执。此宴完毕,婚礼才算结束。

转门。完婚第三天,新娘必须由夫家姑嫂陪同回娘家,所谓“三朝转门”,但必须当天去当天回。

拜年与吃师人饭。完婚的次年正月,新郎必须到新娘家探亲,称作“拜年”。新郎由新娘家亲房轮流款待,在此期间,新郎必须喝醉一次,最后一顿由岳父家宴请所有曾款待新郎的亲房(叫回饭餐),新郎如在此前未喝醉过,也必须在此次宴席中喝醉,否则会被认为新娘家贫穷,无酒给女婿喝,或者认为新娘家人酒量都不行,这会使其大失面子。在这一阶段,新娘则留在夫家吃师人饭,由夫家亲房轮流宴请,由于新娘往往比较害羞、腼腆,所以至今人们称害羞、腼腆的人为“新师人”。

2.多样的婚姻形式

除上述一般人家普遍流行的婚俗外,还有如下几种婚姻形式:

童养媳。一般生活比较贫穷,又生了较多男孩的人家,考虑到儿子长大后,无钱娶媳妇,在儿子年龄尚小时,就物色邻乡邻村生女孩较多,生活又比较困难的人家,经双方协商同意,把小女孩抱至男方家抚养,作为童养媳,待男女长大后成婚。这时结婚手续简单,时间一般定于大年三十晚上,摆好三牲、酒杯,叫儿子和童养媳站在祖宗遗像前烧香拜祖后,由母亲引入洞房喝交杯酒,吃人缘蛋,即算完婚。由于结婚手续简单,不花聘金,不办筵席,村民中的贫穷人家多乐于抱养童养媳。

等郎妹。有些夫妻结婚多年,尚未生男孩,便预先抱养别人家的女孩(往往取名“招弟”或“招娣”),待日后所生儿子长大后与之成婚,故称“等郎妹”,有的夫妇等了数年或十几年才能生儿子,则造成女大男小,儿子与“等郎妹”年龄相差很多的现象,只得当养女嫁给别人,或招婿入赘。

换亲。一般出于双方有男有女的贫困人家,儿女长大后,因家境贫困,婚嫁艰难,便物色儿女双方年龄相当者,经介绍人撮合,双相匹配。

转亲。夫妇结婚后,如男的因病或其他事故死亡,经人介绍并征得女方同意转嫁给丈夫的哥哥、弟弟,或邻居的堂兄弟,叫“转亲”。

入赘。俗称“撑门”,贫穷人家年至中年(或家中兄弟较多)尚无钱娶妻的男人,经人介绍,到有女或童养媳、等郎妹拟招婿的人家,做上门女婿。入赘者必须改换门庭,改名更姓。

打合同。又称“凑蛋孵鸡子”,一方只有女儿,另一方只有男孩,双方为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两家立约,男女成婚,婚后男子仍属男家成员,女子仍属女家成员,所生男女各半。

3.丧葬习俗

老人去世(60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葬礼比较讲究,程序比较复杂。而丧在外或未上寿(未到60岁)者,其尸身和棺木不得入祠堂和厅堂,埋葬比较简单。老人去世的习俗有如下几个方面:

送终。父母或祖父母病危时,其子孙、儿媳、孙媳伺候在一旁,等候断气,叫送终。如儿孙及儿孙媳妇全都在场,被认为老者有福气,老者一断气随即在床前点烛、烧香纸,全家举哀。

报丧。老者断气后,全家举哀痛哭,然后由亲房中的伯父、叔父带领其长子到本房中的长者面前下跪,告知死讯,并要求帮助。另一方面由主事者指定专人选择安葬时日,时日选定后再指定专人到亲戚处报丧,告知入殓、做开路、送葬时间,以便前来吊丧。

看倒头。死讯传开后,有亲房伯叔、伯婶、叔婶、妯娌前来看望,过问、协助工作,孝子、孝孙对男性来者下跪,儿媳、女儿、孙媳对女性来者下跪,表示致敬。

入殓安灵。入殓时先把棺木放在厅堂一侧,死者为男,棺木放在左边,死者为女,棺木放在右边。死者由其子孙背或抬到厅堂,扶坐在凳上,把脚垫在地上的米筛上洗面、梳头,然后放到棺材里,盖上白布,再合上盖,用大铁钉(此称子孙钉)钉牢。棺材上面挂上蚊帐加以遮掩,此称入殓,如死者为妇女,必须等其外家来后才能入殓。

灵位安在棺材前面,摆有一案桌,桌上放香炉、灵屋(用纸扎成像祠堂大门),灵牌放在灵屋正中,上书“××世祖考(妣)×××公(孺人)老大人之灵柩位”。安灵时,孝子孝孙要穿麻衣或把上衣反过来穿,颜色切忌鲜艳,越旧陋越好。腰里系草绳,脚上穿草鞋,手持孝杖竹[2],一直到丧事办完。入殓后,孝子孝孙一直守在灵前,坐在地板上,不能离开,吃饭也在这儿,叫守灵。有人来灵前行香时,孝子孝孙要跪在一旁,表示答礼。儿媳、女儿分期分批到灵前举哀,一句爷一句爹(或娘),声音拖得特别长。

做开路。时间在晚上,由和尚或道士主持。和尚念经,孝子陪香,其中有行轿、烧香钱等程序。仪式未开始前,有本村的亲房叔伯前来烧香,孝子孝孙则在旁跪拜答礼。执事者对前来行香者一一登记,以便礼尚往来,这本登记册叫孝礼簿。吹手在和尚歇息期间,吹奏弹一些哀调,以凑热闹。开路做完后,孝子、孝孙和和尚(或道士)、鼓手等将灵屋、灵位送到祠堂里烧掉,叫入祠。

出柩还山。先把棺材用手抬到大门外,扎上杠。这时孝子、孝孙、媳妇、女儿全体哀哭,然后由“八仙”[3]把棺材抬走,死者家属跟在后面,到离家不远处的适当地点停下来,摆上香案,和尚带领孝子孝孙在棺材周围边走边念环绕三圈,叫“做寄古”。有女婿的也要照此举行。事毕,八仙再将棺材抬走、下葬。

富有者增加祭祀仪式,在厅堂内举行者叫堂奠,在屋外举行者叫大祭(意味着规模大)。堂奠和大祭都要请礼生(绅士)主持祭仪、呼班、读祭文。祭品需有猪头、鸡、鱼、汤碗、果品。亲戚、朋友、同宗叔伯前来祭奠的也要备办三牲、香烛、祭文、挽轴或挽联等祭品。祭礼时,由亲到疏、从内到外,先孝子,后孝孙,再次侄儿、女婿、外家……对外家来人,每人都要发一件临时缝就的白衣,其他前来行香者也要发一顶白布缝成的帽子。不管什么人,凡是前来烧了香的,都要留他吃饭,以猪肉、豆腐、粄、菜、酒招待,席面因人而定。摆了祭仪前来祭奠者,回家时主家要回给猪肉等礼物。这样花钱多,以显示阔气。

初葬几年后,还要进行二次葬。初葬时,坟地一般比较随意,而二次葬时,选择坟地必须慎之又慎,被认为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兴衰荣辱的大事。通常需请风水先生反复勘察,选择风水宝地再择良辰吉日安葬。二次葬时,子孙和帮工挖开坟堆,打开棺木,先收捡脚骨,依次向上,最后收捡头骨,放进被称为“金罂”的一种陶器,再安葬在已选择好的坟墓上。坟墓的构筑,富有者讲究宏伟、壮观,以显示豪华、阔气,整座坟地除使用石块、石条构筑外,还加上石狮、华表等。一般的则简单从事,中间立一石碑,上刻“几世祖考××(妣×氏)公老大(孺人)之墓”,碑左边刻上“×年×月×日吉旦”,右边刻写“凡男××孙××立”。石碑左右两边叫天子壁,用石块砌成。石碑前安放一叫祭台的长条石,用以祭墓时放祭品之用。祭台两边用石块砌成长方形石礅,中间留一长方小洞(叫摆角)用以点蜡烛之用。祭台前面是圆形明堂,直径约1.5米,四周用石块砌成高约30厘米的边沿。石碑后面是用石块砌成的像龟背形状的气盖,中间高、两边低,龟背(气盖)周围砌有一椭圆形火砖用以阻挡山上流下的水、泥沙,故叫“拦水石”。拦水石以外就是泥土,形如半月,叫做“月影”。

4.节庆习俗

和其他客家村落一样,湘村一年之中也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但在欢度这些节日的过程及一些细节方面则有许多不同,现将其简要描述如下:

春节是汉民族最为盛大的节日,也是客家村落最为隆重、热烈的节日,具体到湘村自然也不例外,其持续时间之长、礼仪之复杂、环节之众多为其他地方所罕见。

蒸冬酒。冬至前,家家户户就已开始为过春节蒸酒,少则蒸一二十斤,多则一二百斤不等。到冬至这天放水,据说这一天放水,酒较香且能久存不易变味。

杀年猪做腊肉。农历十二月廿日前后,就开始大量杀猪,家里畜有大猪的人家一般是自己宰杀,自己要多少就留多少,多余的小部分才卖给别人,自己没猪杀的一买也是几十斤。除过年吃的外,其余用盐腌好,然后晒干藏起来,留作平时招待客人。

做豆腐和灰水粄。廿三日左右,每家每户开始加工过年及正月招待客人的豆腐、灰水粄。

入年界扫尘。廿五日为入年界,从这一天开始到年初五出年界为止不准骂人,如骂人会被人打上一巴掌,叫“上新年巴”。当天家家户户都扫屋,把每个角落的尘灰、垃圾清理干净,厨房用具(如碗头盆碟)也洗刷干净。

挂祖公像。入年界这一天,要把祖公像挂在厅堂天子壁正中,每天早晚都要烧香。

受岁。廿八或廿九日(即过年的前一天),全家食斋、做煎粄等。家长拎着篮子,盛着煎粄、豆腐、香纸、烛炮等到神坛、寺庙、祠堂、厅堂祖公像前烧香供奉。

过年。即小年廿九日、大年三十日,这一天的活动与仪式特别多,主要有:

上岁——家庭主妇一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蒸岁饭,那是用清水浸泡过的大米,用饭甑蒸熟后,即由男人捧到厅堂或自己的院子里,在饭上插上五双竹筷并用红绳连接起来,同时放上五根大蒜(并根)。此外,盛上一盘鸡蛋、猪肉、豆腐等,富有者还放上几块银元、金戒指或放上币值最大的纸币,然后烧香、放鞭炮。

割鸡公祭神坛——每家每户都把最大的鸡公拿到公王、社公坛前去祭割,以谢保佑之恩。

敬神、敬祖、敬天地——到了下午四五点钟即将准备年夜饭之前,各家各户都将整只熟鸡、整块熟肉、整条熟鱼和米饭、豆腐、茶酒之类带上香纸、烛炮,挑着一担,先到神坛社庙,后到祖祠、厅堂敬奉神明祖宗。

吃年夜饭——这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顿饭菜,大鱼大肉摆满一桌。开饭之前,对已分居的亲属都要去邀请一番,以别亲疏。开饭时必须全家老少都到齐入座才许动筷开席。家人中如有出外未回的,也要为其留一个席位,放上碗筷,斟上一些酒或夹上几块肉放在碗里。

照岁——晚餐后,家中每个房间都要点上灯火,叫做“照岁”。这个灯火一直点到天亮,不许中途吹熄。这时候,全家老少围坐在一块,放上糖果、茶烟,谈天说地。有的回顾过去,有的谈论未来,有的谈生意,有的谈农事安排,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直谈至子夜时分才告结束。

年初一。和过年一样,年初一的活动也很丰富。举其要者有:

开门——时间一般是过年那天的午夜子时(当地习惯认为午夜子时属于第二天的开始),但有时时辰不好也改用其他时间。开门时先泡上三杯好茶,然后在家门口烧香放炮,这串鞭炮最为讲究,如果一放响到底,象征着一年顺顺利利,心里就比较踏实,如果中途有间歇,则认为是不吉之兆,心里就增加了许多负担,新的一年要格外小心。

争挑头水——一大早许多人就争先恐后地到河里去挑水,据说较早挑到水者在新的一年里能养大猪。

煎粄——主妇早上一起床就组织媳妇、女儿等做粄,然后油炸。

贴红联、上红——在大门、厨房门、卧室门等都贴上新春联,牛栏、猪舍、鸡栖、兔窝,甚至房前屋后的果木也贴上一块小小的红纸条。

祝贺——晚辈要向长辈请安,说吉利话,如“寿比南山”“健康长寿”等;长辈也向晚辈祝愿,如“恭喜发财”“万事如意”“步步高升”等。

出行——由房长叔公带领本房子孙,到神坛、社庙行香,路上不得说话,即使碰上了熟人、好朋友也只点点头,你上我下,严肃得很。

食岁饭。时间在年初三,这天早晨起床后,首先把三牲茶酒摆在厅堂的露天香案桌上,点烛、烧香供奉天地,然后转移供奉祖先,祭祀完毕才拿回厨房烹调,菜肴跟过年一样齐全,小孩每人都给一只鸡腿或鸡翅膀,吃时由家长分别夹到他们的碗里,还会乘机祝愿,如过了一年长了一岁,好好读书等。岁饭吃过后,意味着春节已基本告一段落,新的一年生活就开始了,有的去探亲访友,有的外出做工,有的下田劳动,各自寻找自己的活计。如这天有人下田劳动,家庭主妇则会煮一个碗头(里面盛着粉干、肉、蛋等)给他吃,叫“上工饭”。

出年界。年初五这天要把入年界时挂在厅堂里的祖公像收下来捆好,收藏起来。此外,家家户户大扫除,把垃圾送到屋门外烧掉,叫做“送尘”。这天以后,春节的气氛就开始逐渐淡化,至正月十五以后一般就不再叫做新年了。

5.花灯

春节期间的祭祀活动多,消闲娱乐活动也很多。如年初三、初四后亲戚间开始互相走动,前一年有嫁女儿的,其亲房叔伯轮流宴请“新婿郎”;前一年有娶媳妇的,则轮流宴请“新师人”。而闲着无事的年轻人便开展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如围棋、象棋、纸牌、拍棉球、踢毽子等。武北一些村落还组织花灯表演活动,分别到本村的厅堂、祠堂去拜年和前往附近相同姓氏村落去“拜梓叔”。到湘村来活动的花灯主要有如下几种:

船灯。船灯的制作是用杉木条制成船形木架,架长约2.3米,高约1.66米,用花布做船篷,外裱人头画和山水画,贴上几首诗或几副对联,装饰得美观耐看。比较讲究的船灯还在船头、船尾的左右两侧扎上花鸟虫鱼等装饰,此外还雕饰有传统的故事图案,如《渭水防贤》《水漫金山》《三元及第》,等等。

船灯表演一般为三人,即船头(艄公)、船尾(艄婆)、船心(驭船者),也有加副船和帮手的,常用的曲调有20多首。演出时,锣鼓开场,笛子起调,艄公喊话,艄婆搭腔。接着,奏乐《八板头》,人动船摇,艄公艄婆划桨起舞。奏完《八板头》,开唱《渔家乐》,艄公艄婆边歌边舞,眉来眼去,相互呼应。划船时,时而左侧斜靠,时而右侧斜靠;时而快走,时而慢行。唱完《渔家乐》,再唱《十二月古人》等三五首小调。最后,曲终船到,拖船上滩,边拖边唱“螃蟹歌”和“猜字歌”。有时还表演落地花鼓和船上花鼓。全场大约一个半小时。

由于船灯装饰鲜艳,曲调悠扬动听,容易形成欢乐祥和的气氛,加上艄公、艄婆及拖船丑角的表演活泼、诙谐,所以男女老少均乐于观赏。

龙灯。龙灯也是一种为当地居民所喜闻乐见的活动。据当地一位报告人说,龙灯在武北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有五节、七节、九节之分,其中九节龙灯要历史上出过皇帝的姓氏才能出演。但据另一位报告人说,出了状元、榜眼、探花或翰林的地方也可以出演九节龙灯。七节龙灯则要出过举人的才可以上演,而一般村落或小姓人只能演五节龙灯。

龙灯有纸龙和布龙两种。纸龙又叫“漏子龙”,是用竹篾扎筐,色纸(包括金纸、银纸、皱纹纸)盖面的。而布龙则是用竹或杉木扎筐,用布盖面的,又分有各节连接和不连接的两种。各种形式的龙灯从龙头到龙尾都分别贴上鳞片、天鳞和各种花朵或人物图画,每节空腹中有灯火装置。点上灯火后,外表为黄色的叫黄龙,外表为青色的叫青龙。

龙灯的锣鼓多数有堂鼓、大钹、小钹、沙锣、丁锣(俗称“狗吠锣”)、铜公等。龙灯从人员组织到演出均与船灯有所不同。表现在:第一,在人员组成方面,龙灯队伍要同一房族的人才能参加,所以其演出所需经费也由房族蒸尝支付,同一村落如果某房扎了龙灯,其他房一般也不甘示弱,如历史上湘湖村曾同时出演过13队龙灯,桃溪村同时出演过14队龙灯。而船灯不分房族,一般愿意参加者均可参加。第二,在演出时间上,龙灯一般晚上演出(布龙也有白天演出的),并且只能在正月初一至十五半个月期间,而船灯一般在白天演出,日期上也没有严格的限制。第三,在演出场地上,船灯不能入屋演出,而龙灯则一定要入屋。龙灯入屋被认为是极好的兆头,故当地民谚说:“龙灯入屋,买田做屋。”龙灯入“屋”时,要先缠绕桅杆再进入厅堂、祠堂;拜完厅堂、祠堂后还要绕着柱子走,叫“龙缠柱”,接着再沿着祠堂周围走一圈。这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龙灯飞舞,极为热闹,此叫“赠龙”。如果上一年谁家乔迁新居,龙灯去给他“赠龙”,他办的点心会比较排场,给的红包金额也比较大。

龙灯演出时,由司鼓者指挥,锣鼓起,鞭炮响,珠灯出。珠灯先行表演,时而空中翻腾,时而地上滚行,真如明珠耀眼,光彩夺目。珠灯演后,引龙上场,表演“走园”“穿太极圈”“织字”等节目。织字多织“天下太平”“平天一字王”,珠起龙跃、珠落龙伏、珠滚龙追、珠跳龙舞,呈现各种精彩的场面。双龙抢珠还演“黄龙出洞”“雪花盖顶”“鲤鱼跳龙门”“青龙下山”等节目。这时,主家燃放鞭炮以示鼓励。演出完毕,龙灯到主家回拜,主家则把红包交给提灯笼者表示慰劳。

但对于村里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活动还远未结束,因为他们认为龙灯的高潮是拔龙须。当龙灯离开厅堂或祠堂出门时,一群群十来岁的小孩早已守候在大门口,等龙灯一经过大门,他们便争先恐后地抢拔龙头上的龙须,而舞龙头者则想方设法不让他们把龙须拔走,但大多数情况是龙须被一哄而上的孩子们拔得精光。当然,这项活动实际上是为大人们所鼓励的,甚至还为舞龙者所默许——私下里多带了大量的龙须以备孩子们来拔。据说,龙须象征着福气,舞龙灯的真正目的是将福气送到每家每户。

马灯。马灯的传入据说也有300年以上的历史。马灯的制作用竹篾扎马架,色纸盖面,白马用白纸、赤马用红纸、青马则用青纸糊盖于全身,杂以其他色纸,整个马灯由两节合并,从马头至马鞍的前半段为第一节,从马鞍后半段至马尾为第二节。前后两节都不装马脚,而是把前节挂在舞灯者面前,后节挂在舞灯者后面;马鞍前半段齐腰部,马鞍后半段齐腰椎,下面用布或纸围起来,这样连起来看像人骑在马上。通过鼓灯者的腰、身、手脚的动作,使马活灵活现,犹如真马一样。

据一位舞过马灯的人说,最早的马灯只有两只,一边一只为一队,各有牵马人、牧马人和拾粪人(丑角),骑在马上的人大多扮演历史人物,如关公、张飞等人物形象。马灯表演无固定曲调,不像船灯有《八板头》《渔家乐》《摇船》《到滩》等,而是大都采用民间小调,如《十二月古人》《十月怀胎》等。表演时锣鼓起板,舞灯者按鼓点步蹈、起舞,步以小跑为主,两队各一边同时上场穿花、造型,边歌边舞,具有浓郁的乡村风味。

鱼灯。鱼灯由红鲤、青鲤、螃蟹、大虾四部分组成。它的制作是先用竹篾扎成实物形状,其中鱼分成鱼头、鱼身、鱼尾3段4节(其中鱼尾分成两节),全长约1.2米,高约0.4米,腹中最宽处约0.25米,然后外表底层用油光纸糊盖,红鲤用红色,青鲤则用青色,鱼鳞用反光圆形镜子纸。这些鱼、蟹、虾均有灯火、活动装置,形似活物,表演时加上灯光显影及艺人的灵活摇摆,更是形象逼真,十分耐看。

鱼灯所用的乐器有唐鼓、铜锣、碎锣、大钹、小钹、笛子、二胡、吊规、扬琴、提胡、木鱼、碰铃、片鼓、木夹板、树叶唢等。鱼灯的表演人物则主要有鱼、柴、耕、读四个,鱼为花旦,即两个执鱼人,由两位女孩扮演,头戴花花绿绿的反光珠联帽,上身穿时装,下身穿罗裙;柴和耕为丑角,柴者身穿便服,肩扛扁担携带柴夹和柴刀,装上鼻子髯;耕者头戴斗笠肩扛锄头,乌髯长1尺余,活像个老头;读为小生,由两个小青年扮演,头戴礼帽,身穿长衣套马褂,双手端扇(书)灯,称为文曲星和武曲星。扇灯像大白扇,里面点有灯火,外面写上几首唐诗匝龙门旗。龙门旗有2米宽、3米高,横幅用红面贴上“恭贺新禧”四个大字,一边一个小灯笼,外表用五色纸装点得五颜六色。

鱼灯拜年贺喜的形式与船灯类似,演出时锣鼓开场,笛子起调,排好队形,龙门旗在前面跨竖,左片排列着耕、读(文曲星)、鱼(红鲤)、螃蟹;右片排列着柴、读(武曲星)、鱼(青鲤)、大虾。乐队奏完八板头后,耕放下锄头开言恭贺道:“新扎鱼灯闹连连,一心扎来拜新年,拜得老大添福寿,拜得后生赚大钱。”或曰:“新扎鱼灯闹洋洋,来到贵地拜厅堂,拜得青年添贵子,拜得各户谷满仓。”接着小生摇起灯来,左右两边列队绕着龙门从内到外,又从外到内,载歌载舞,先后显示上滩、退滩、跳滩、跳龙门等情形,一般情况下唱3~5首小调,常用歌曲有《渔家乐》《瓜子仁》《螃蟹歌》《洒金扇》《送寒衣》《十二月古人》等。如果时间允许还会加唱《十月怀胎》等小调。最后唱猜字歌——《天下太平》等。全场演出一般40分钟,多则1小时。

狮灯。狮灯表演的实质是武艺表演和杂技表演。以往演狮灯的多半是小姓和大姓中的弱房人,他们为了防范别人欺负而借狮灯习武。狮灯分为双人狮和单人狮两种,双人狮有青狮(青蹈狮、登桌狮)和黄狮(睡地狮),单人狮则有蛤蟆狮、猫头狮(指头型)。

制作狮灯时,首先用泥巴作狮头模型,然后糊盖上多层棉毡纸,待泥巴风干后将泥去掉。狮头呈圆形,直径约0.5米,头顶上有五个墩表示五湖四海,两侧各有一个笔架山为耳朵,面部有眼、鼻、嘴,舌能伸缩。颜色视狮名而定,青狮为青黄色,黄狮为黄红色,猫头狮为灰色,蛤蟆狮为青色。狮身没有框架,一块狮被(布)约2.66米长,黄狮用黄布,青狮用青布。

狮灯的道具有耙头1把(约3斤),勾刀1把,木(铁)梗2条(每条长约0.8米),木棍4条(每条长约2米)等。乐器则有鼓、大钹、锣两副(一大一小)。

狮灯的人员组成分别为司锣鼓4人(其中司鼓者为师傅),执狮头、狮尾1~2人,扛道具、扮演弥黎(类似于沙和尚)、猴子各1人,全队共10~12人。

狮灯演出前先有三次催锣,表演时由鼓声指挥,其鼓调很多,从狮灯出门、途中、入门、敬神、拜新年、开场,到演出中的出狮、出猴,以及舞狮登桌、跃桌、拳术、棍术等表演都有不同的声调。舞狮的基本动作有点头敬礼、摇头摆耳、头昂垫座、左右侧卧、前冲后退、跃身腾空、登桌跃桌、欲咬弥黎等花样。演出的过程大致为狮灯登场,弥黎同时出场;狮子想咬住弥黎,弥黎则想捉拿狮子,相互之间扑来扑去;接着弥黎请来猴子帮忙,猴子有意刁难并捉弄弥黎;弥黎拿了一把扇,猴子拿着一根绳子,两端各结一个三角红布包伸来收去,十分灵活。由于狮子不断地扑向弥黎,搞得弥黎筋疲力尽,最后还是猴子帮助了他,同时上前勇扑,从而抓住了狮子。这时狮身伏地,狮头点头回敬,狮灯演出宣告结束。接着,开始武术表演,先是单人表演,依次为拳、棍、梗、耙、勾刀;后为双人表演(又叫五色武艺),依次为拳搏拳、棍搏棍、棍搏耙头、梗搏棍、耙头搏勾刀。五色武艺演完,全场便宣告结束。

在众多的花灯中,狮灯的规矩最多,主要有如下几点:①每天早晚要到狮灯前烧香,叫“养狮”。②狮灯外出前要到公王神位前烧香安狮,从福主公王处降点香灰用红布包挂在狮头上,祈保出外平安。③狮灯如遇到另一队狮灯要让对方大片(左片)先行,或让其先进厅堂、祠堂。④狮灯每到一村,要先敬当地的福主公王,后到祠堂,再进厅堂。⑤敬神、敬祠时,狮头要放在神桌上受敬。⑥狮灯到了某村,如该村也有狮灯,就要主动前往拜狮。⑦狮灯演出时要讲好话,每演完一场都要回敬。⑧青蹈狮可以常年演出,尤其以卖伤膏药为主,其余狮灯只能在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之间演出。⑨青蹈狮要登桌,黄狮(睡地狮)不能上桌。⑩狮灯到二月初二结束后要到公王神位前回神。这些规矩如果因疏忽未做到,一旦遇到另一队狮灯,对方就会加以责备,还要进行比武。

除春节外,湘村的传统节日主要还有五月节、七月节、八月节、九月节,其中五月节和九月节比较重大,五月节称作“头节”,九月节称作“尾节”。这两个节日每家每户都必备猪肉、粄子或杀鸡、杀鸭,全家欢欢喜喜吃一顿,外出做工的、做生意的也尽量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七月节、八月节则比较随便,一般做一些粄子吃即可。五月节还有插青的习惯,这天每家的厨房、大门都会插上一些艾叶、菖蒲、葛藤之类的东西。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这些植物能驱邪赶鬼、除瘴气,另一种说法则与黄巢起义有关。

据说,黄巢起义时到处杀人放火,抢劫掳掠,一听说黄巢兵来,老百姓携儿带女四散逃跑。有一年的端午节,有个中年妇女背着一个年纪较大的男孩,手上却拉着一个还不太会走路的小孩在逃命,正好碰上黄巢。黄巢感到不合情理,也有点不公平,便问道:“嫂嫂,你为何逃跑?又为何大的背着走,小的拉着走?”这位妇女回答说:“我们是怕黄巢千岁的兵来伤害,故此逃命,这个大的是我小郎(夫弟),小的是我儿子,婆婆已不在人世,不能再生儿子,我还年轻可以再生,故一旦兵来,我可背着小郎先跑。”黄巢为其精神所感动,故对这位善良的妇女说:“你不要跑,回去在家门上插上艾叶之类的东西,黄巢的兵士就不会进来伤害。”这位善良的妇女回家照此办理,同时也转告乡亲们,果真避免了这些灾难。所以,端午节插艾叶就成为一种风俗。

需要说明的是,这几个节日分别较全国性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提前了一天。对此,在当地大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为:太平天国时期,“长毛贼古”(指太平军)经常在过节时到乡下抢食,甚至连好不容易过节时才有的猪肉盘也被抢走。有过多次经历后,老百姓想出一个办法,即将节日提前一天进行,把为过节准备的食物统统提前吃掉,待过节那天长毛贼古再来时,就什么好吃的也没剩下,让他们空手而回。时间一长,提前一天过节就成为一种风俗。

第二种说法则见于民国《武平县志》。该志《礼俗志》载:“若端午、中元、中秋、重阳节,有前一日者。相传明末土寇充斥,往往入乡抢食,故提前一日过节,俾贼至无所得食,故老相传,理或然矣。”

第三种说法是,清前期,城里的“旗下佬”(指清初下层士卒)每逢过节都会下乡骚扰百姓,将所有好吃的东西一抢而光,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久而久之,老百姓就采取提前一天过节的办法,使旗下佬第二天来时一无所获。这样年复一年,这些节日就提前了一天。

这三种说法在基本情节上十分相似,不同的是时间和人物。对于第一种说法,我们一直持怀疑态度,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持续时间短,在闽西活动时间则更短。按太平军在闽西活动的时间先后有四次,即1857年3月至5月,1858年8月至1859年2月,1860年11月至1861年4月,1864年9月至1865年2月。从这些时间看,最短的只有两个月,最长的也不过半年。而具体到武北村落而言,太平军基本上是一晃而过。如此短暂的时间对一种风俗的形成与改变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此其一。其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离民国《武平县志》的主要编纂者丘复、林绂庭、谢伯镕等人生活的年代并不远(他们三人分别生于1874年、1874年、1873年),他们的父兄还是这场运动的见证人,故如果这事与太平军有关,那么民国《武平县志》不可能出现第二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也值得商榷。因为“土寇”与乡村关系十分密切,其特点是入山为寇,出山则为民,对乡村发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不可能年复一年地“提前过节”而将其蒙骗。并且,“土寇”毕竟整体力量不大,极易招致整村、整族的抵抗,而不致改变民俗。此外,据我们调查,由于武北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宗族社会特点,外地的股匪、散匪不敢入境,否则必被剿灭。而本地的盗匪,一般不在武北境内,而是去毗邻武北的长汀、会昌等地,或在当风岭、杨页垇等处活动。因此这种说法成立的可能性极小。

而第三种说法则比较可能。一方面,“旗下佬”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长,具有影响民俗的时间跨度;另一方面,“旗下佬”是官府的代表,这种“兵匪合一”的身份才能使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从而采用聪明的对策,将节日提前一天进行。但这仅是一种推测,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佐证。后来,我们到湘店乡店厦村调查时发现,该村刘、曹、邱、罗、蓝、梁、邹、黄等八姓人中,罗、梁两姓节日不提前,另六姓则提前一天过节,同村而不同俗。为此,我们专门走访了罗、梁两姓的多位长者。据一位梁姓报告人说,清朝时,他们有一位上祖叫梁满郎,罗姓则有一位叫罗大胆,他俩均武艺高强,同在汀州城担任武职。梁满郎还任长汀县把总,能使钯头80斤(约合市斤99.2斤)。每当节日来临,乡亲们担心“旗下佬”来抢食而准备提前过节时,他们都吩咐同族人不要担心,照常过节,如果旗下佬来抢劫,他们会去对付。于是梁姓和罗姓都照常过节,一直保持到现在。

根据这一线索,我们便设法查找《罗氏族谱》和《梁氏族谱》,但由于历史原因,罗姓、梁姓已找不到完整的族谱,只剩下残缺的简谱。尽管如此,我们仍从简单的《梁氏世系谱》中获得了如下文字:“十三世大乡,号满郎,任长汀把总,技勇甚高,能使钯头八十斤。”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推测梁满郎生活的大致时代。店厦村梁氏现在最小的二十五世,较长的二十三世,以25~30年一代计,据此上溯,十三世当在1700年前后,这段时间正属于清前期,与传说中的“旗下佬”活动时间较为一致。此外,梁满郎不怕“旗下佬”除“技勇甚高外”,可能与任长汀把总一职有关。而“长汀把总”所能产生的威慑力除对“旗下佬”有效外,对“土寇”“太平军”均不起作用。因此,从梁满郎生活的时代和他的身份,可印证前述第三种说法,故我们认为武北村落提前一天过节可能与清前期“旗下佬”抢食有关,而与明末土寇、晚清太平军活动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