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李廷江
2011年11月初,在日本横滨的神奈川大学,由清华大学、中国史学会和日本神奈川大学中日两国三方共同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辛亥革命与亚洲”隆重开幕。本书是此次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的中文版。
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作为会议的发起和中方协调单位,有幸经历和承担了会议的策划与论文集的编辑出版的整个过程与具体工作,下面转载我在开幕式上做的会议宗旨说明。
大家早上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对出席大会的全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东亚地区的辛亥革命之年。在喜迎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100周年之际,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各种活动隆重多彩,层出不穷。其中,日本的纪念活动尤为突出。从年初到年底,由各类学术团体和地方自治体等牵头主办的纪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掀起了辛亥革命的纪念热潮。辛亥革命前后,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中国革命党人,得到了日本社会和一部分日本友人在道义上与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以辛亥革命为契机,孙中山的对日认识从对日批判转向对日友好和依赖。辛亥革命期间,中日关系起伏多变,给时人和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遗产。百年的中日关系史,充满了血雨腥风,近半个世纪的战争和近半个世纪的和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时代痕迹。在21世纪的第一个辛亥革命纪念日,中日两国学者隆重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超越狭窄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国家利益,承继孙中山所主张的中日两国要相互理解和互助共生的思想遗产。以史为鉴,坚持和平道路,化腐朽为神奇,已经成为中日两国和亚洲各国的共同心愿。
辛亥革命是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辛亥革命给世界史、中日关系史以及现代史,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一百年了。今天,借日本神奈川大学宝地,中日两国三方,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主张中日友好的日本神奈川大学,和与1911年辛亥革命同年成立的中国清华大学,以及中国历史研究最高学术单位的中国史学会共三家,共同主办了此次的“辛亥革命与亚洲”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各国学者欢聚一堂,抚今追昔,探讨中日两国和亚洲的未来,意义深远重大。
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请到哈佛大学名誉教授入江昭先生,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日留学,现任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先生,以及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越南以及日本各地的几十名学者专家光临莅会,交流研讨。我认为,本次会议是百年来中日学术界的盛事,也是开辟今后百年的新时代中日关系的重要尝试。
作为企划和主办单位,我们对本次会议寄予下面三个期望。首先,从理解和互助的视角再探讨以辛亥革命为中心的中日两国和亚洲各国的历史。所谓再探讨,就是以实证重构历史,辨诬求真,聚光历史的细节,追溯推进中日互助、亚洲合作的思想源流。同时,通过分析孙中山等人的思想和行动以及中日两国的国际关系对民国初期的各种影响,进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梳理和阐明中日互助思想在辛亥革命时期中日关系中,以及在后来的日本、中国和亚洲各国关系中的发展与变化。
其次,从理解和互助的视角重新构建中日两国和亚洲各国的关系。所谓重新构建,就是要继承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的考验,克服了无数困难,传递到今日的理解与互助精神的真髓。重温孙中山提倡的和平的亚洲主义思想,重新思考建设有益于大多数人和平幸福的新时代的中日和亚洲各国的友好关系。
再次,今天,中日两国和亚洲各国之间既有美好的前景,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建设和发展新时代的中日关系和亚洲各国友好关系,从大学和学者的角度来讲,就是要面向未来,坚持开展以民间为中心,以青年为中心的各种交流活动。
孙中山先生讲,华侨是革命的母亲。横滨是日本华侨的发祥地之一,是百年前支持孙中山在日本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在位于横滨市的神奈川大学召开本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我相信,与会学者代表了辛亥革命研究最前沿的水平,衷心希望并且相信本次大会一定能够把中日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互助、和平与共生的精神接过来,发扬光大。
神奈川大学是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的学术合作单位,几年来以各种形式对我们提供了支持和帮助。这本论文集作为两家合作的成果,展示了中日两国学界互助交流的无限可能性,其意义实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