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讲演
辛亥百年与亚洲复兴
——程永华大使在“辛亥革命与亚洲”研讨会上的演讲
(2011年11月5日 神奈川大学)
朋友们:
今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伟业,也是在亚洲第一次举起民主共和的大旗,为推动亚洲的政治觉醒与历史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神奈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史学会联合主办“辛亥革命与亚洲”研讨会,从亚洲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辛亥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并以我个人名义对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预祝会议取得成功。
一百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中国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
自古以来,亚洲各国就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近代中国的革命历程同样与亚洲息息相关,辛亥革命是亚洲民族解放与民主革命潮流的重要篇章,深刻影响着亚洲政治进程的走向。
首先,辛亥革命离不开亚洲有识之士的支持。日本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宫崎滔天、梅屋庄吉等许多日本友人倾力支援他的革命活动。旅日华侨和留学生是辛亥革命的骨干力量,在经济上、组织上、思想上积极响应并全力参与和支援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时,90%的同盟会会员来自留日学生。当年革命派与改革派著名的论战也发生在创刊于东京的《民报》和《新民丛报》上。东南亚当时称为“南洋”,南洋华侨是辛亥革命重要的支持力量和革命经费的主要捐赠者,据统计,仅辛亥这一年,南洋华侨的捐款就达五六百万银元之巨。“庇能会议”留存史册,黄花岗烈士墓中有多位南洋华侨的英魂。
其次,辛亥革命有力推动了亚洲的民族解放与民主革命。1907年春天,中、印两国志士在东京发起成立“亚洲和亲会”,亦称“东亚亡国同盟会”,谋求亚洲各民族解放斗争的相互支援。孙中山在会见越南志士潘佩珠时曾表示:“中国革命党成功之时,则举全力援助亚洲诸被保护国同时独立。”东南亚各国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暹罗(今泰国)、越南都曾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兴起过本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韩国独立运动的一批领导人曾与革命党人有着密切的交往,领导该独立运动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即于1919年成立于上海法租界。
最后,辛亥革命进一步激发了亚洲主义的理想。
1897年孙中山与宫崎滔天讨论大亚洲主义时,明确表示了自己的革命志向是“为了亚洲黄种人,更为了世界人类”。孙中山生前最后一次重要演讲就是在神户发表的题为《大亚洲主义》演讲。他强调亚洲几百年来萎靡衰弱,但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亚洲衰弱走到了极端便发生一个转机,这就是亚洲复兴的起点。亚洲的复兴要坚持固有的仁义道德,也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孙中山先生还特别呼吁日本,做东方王道的干城,莫做西方霸道的鹰犬。可以说,孙中山以及支持他革命的有识之士既是伟大的爱国者,也是有着国际主义情怀的世界公民,怀着有别于霸权主义的亚洲梦与大同世界梦。
辛亥革命以来的一百年,亚洲的复兴之路并不平坦,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给亚洲带来的不仅是生命财产的损失,更是不幸的记忆与心灵上的裂痕。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谈论中日关系时常说的这个道理,在亚洲国家间的关系中也同样。冷战结束后,亚洲国家抓住了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难得机遇,团结协作,互利共赢,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使21世纪正在成为亚洲发展的黄金世纪。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困难形势下,亚洲更成为和平、发展、合作的亮点,为世界战胜危机、推进复苏提供了信心和力量。2010年,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达到7%,亚洲国家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总量的28.3%。当前,亚洲的区域一体化进程蓬勃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本地区的面貌。
从机制看,亚洲确立了“10+3”在区域合作中的主渠道地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领导人、部长和高官会议等一整套机制。与“10+3”同时并存的还有3个“10+1”合作机制和“中日韩合作机制”。同时,湄公河、图们江、环日本海等次区域合作也日趋活跃。
从领域看,东盟与中、日、韩已分别签署自贸协定,形成3个“10+1”并驾齐驱的良好态势。2010年,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正式生效,建立了1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与此同时,亚洲各国在农业、信息、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深入发展,卫生、环保、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对话与合作全面展开。上述合作强化了亚洲各国之间的利益纽带,逐步培育了彼此政治互信,并推动亚洲合作逐步向政治和安全领域拓展。
作为亚洲的大国,中日两国关系在辛亥革命后的一百年里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但两国民间友好薪火相传,终于汇聚成历史洪流,于1972年推动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今天的中日关系日益密切并超越双边范畴,对亚洲的稳定、复兴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然而,亚洲国家尤其是中日两国究竟能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从有关媒体报道中,我们也经常听到和看到一些质疑。
质疑之一是,中国强盛了,会不会走向“霸道”?在此我愿郑重强调,近代以来中国是霸权主义的受害者、抗争者,而且中国拥有“和为贵”、和平、和睦的思想文化传统,今后中国强大了,也绝不称霸,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中国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对亚洲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我们愿同亚洲各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我们始终秉承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开放包容、同舟共济的“亚洲精神”,永做亚洲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质疑之二是,中日在亚洲是否必有一争?2008年中日两国缔结的联合声明明确强调“中日互不构成威胁,互为合作伙伴,相互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这是中日两国政府和领导人面向两国民众和国际社会就两国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做出的庄严承诺,而亚洲正是中日践行这一承诺的首要舞台。
新形势下,中日两国在亚洲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中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与亚洲国家有着较深的地缘和文化联系,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劳动力资源,科技和工业开发水平比较适合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需要。日本则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与亚洲有着传统的产业分工和贸易投资联系。双方可在亚洲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寻求地区各国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在亚洲框架内,中日两国可做的事情很多。
一是防灾减灾合作。亚洲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印度洋大海啸、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东日本大地震以及现在正在肆虐的泰国大洪水,这些自然灾害给亚洲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中日两国可利用自身积累的应对灾害的经验,共同推动亚洲区域性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
二是金融合作。金融合作是亚洲经济发展的短板。中日两国都是本地区的高储蓄率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前两位。两国在推动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过程中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各提供了32%的资金。双方可继续加大力度,积极扩大亚洲债券市场,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FTA合作。去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经贸往来得到大幅提升。中日韩FTA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产官学联合研究将于年内完成,明年将正式启动政府间谈判。但是中日双边FTA尚未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中日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两国尽早缔结FTA协定不仅有利于双边经贸合作,对亚洲自贸网络的建设也有积极意义。双方应有紧迫感,加快推进。
四是节能环保合作。今年是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低碳经济。日本在这方面拥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经验,双方可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推动亚洲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百年回眸,抚今追昔,亚洲的复兴已经不再是虚幻的梦想,快速崛起的亚洲经济、蓬勃兴旺的区域合作正在使我们一步步接近亚洲团结振兴的愿景。我们有理由相信,亚洲的复兴将成为下一个百年人类最为壮丽的历史篇章。
明年我们将共同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希望两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扎实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共同为中日两国长远发展、世代友好,为推进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而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