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忆梅兰芳
许姬传
忆昔少年时
1916年(民国五年)冬,梅兰芳到杭州第一舞台演出,堂兄许伯明约我与源来、伯遒弟观看梅兰芳演昆曲《西厢记》之《佳期·拷红》。散戏后同到后台化妆室,伯明向梅兰芳介绍道:“这是我三个弟弟:许姬传、许源来、许伯遒。他们都得到徐子静(致清,戊戌政变时以礼部侍郎折保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张元济,被慈禧太后判斩刑,旋改‘绞监候’。庚子获赦,到杭州定居)先生传授,会唱昆曲,能吹笛子。”梅兰芳和我们一一握手,并笑着说:“我的字音唱腔有不合适的地方,请你们指教。”
我们三人期期艾艾地说:“嗓子好、扮相好、唱得好、做得好,我们第一次听您的昆曲,真过瘾!”
我们在先听过梅的《黛玉葬花》《穆柯寨》,当时票价是月楼每座二元,特别正厅、包厢一元二角。我们每月只有两元点心钱,无力买票。友皋二叔(伯遒的父亲)定了六个长座,案目阿坤说:“梅兰芳的戏票,中午就要派人来占位子。”我们弟兄三人要把住六个位子,吃饭时,轮流到面馆吃面,要坐到晚十点钟才看到梅兰芳的戏。与梅同台的京角还有王凤卿、姜妙香、姚玉芙,班底有冯子和、小孟七、李兰亭、赵松樵、陈嘉璘。这次来杭演出,是陈嘉璘介绍的,梅兰芳的笛师陈嘉梁从中穿针引线,陈氏昆仲是梅兰芳的表叔。
丁沽重聚首
20年代,梅兰芳率团来天津演出。军阀混战,火车中断,梅兰芳、姜妙香、姚玉芙、王少卿被阻天津“息游别墅”达十余日。陈宜荪夫妇每日约到寓所便饭,我与源来列席。梅兰芳、姜妙香唱昆曲《金雀记》《乔醋》,我与源来吹笛伴奏。陈太太能唱老生,是陈彦衡老师的学生,她还唱了苏州小曲《四季相思》《无锡景》。车通后,我与源来到“息游别墅”送行。梅兰芳说:“这次被困天津,在陈家的聚首很有意思,这是我出外演出的纪念,我希望再有这种机会。”并与姜妙香订了后约。姚玉芙接着说:“如再演出时,恐无此闲情别致了。”
扶桑初发轫
1918年,日本帝国剧场董事长大仓喜八郎到北京旅游,观看了梅兰芳演的《天女散花》,大为叹赏,就约梅剧团赴日演出。1919年(大正八年),梅兰芳率剧团应邀到日本东京帝国剧场演出,剧目有《天女散花》《御碑亭》,昆曲《玉簪记》《琴挑》等,受到各界热烈欢迎。
赴日演出期间,梅兰芳与日本歌舞伎名演员中村歌右卫门、尾上梅幸、中村崔右卫门等人,或同台演出,或交流经验,例如化妆就得到中村崔右卫门的指点而提高。又日本方面还模仿《天女散花》的舞蹈,称为“梅舞”。演出《御碑亭》时,有不少妇女掩面而泣,据随团同去的伯明堂兄说:“像王有道休妻的事,在日本是数见不鲜的,所以她们皆有身世之感。”(按:伯明是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毕业生。)
日本文艺界知名人士内藤虎次郎、青木正儿、冈崎文夫、那波利贞、狩野直喜、丰冈圭资等均著文评赞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大正八年秋,京都汇文堂编辑出版了《品梅记》。考《春莺啭》是唐代乐曲,日本尚保留此调,灌有唱片。美洲传绝艺
1921年,徐世昌总统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举行饯别宴会,芮公使致辞中说:“如欲中美国民感情益加亲善,最好是请梅兰芳带上剧团赴美演出,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加宴会的交通总长叶恭绰,把芮恩施的话转吿梅兰芳、齐如山。梅兰芳与缀玉轩的“智囊团”冯幼伟(耿光)、吴震修、齐如山、许伯明等商量,决定筹备自费赴美演出。冯幼伟担任经济,齐如山编写了几本书介绍中国戏曲和梅兰芳剧团的特点,有《中国剧之组织》《中国剧之图谱》《梅兰芳传》《梅兰芳歌曲谱》《梅兰芳艺术一斑》等,以上各书均译成英文本,印费颇昂。
把中国宫廷式的、富丽堂皇的戏台装置,全新的服装、道具带到美国,梅兰芳耗费了大量从演剧得来的金钱(先在北京筹了五万元,由于美国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些钱不够了,冯幼伟在上海向各界筹了十万元)。梅兰芳剧团20余人于1929年12月下旬乘英国船“加拿大皇后号”赴美,1930年初抵美后,第一场戏是在华盛顿中国驻美公使馆演出的,除了胡佛总统因公外出,500多位高级官员和知名人士观看了演出。
梅兰芳聘请正在美国讲学的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博士为梅剧团导演,张彭春对带去的剧目和梅兰芳商榷研究,做了必要的精简。
梅兰芳剧团在纽约49号街剧院演出了《汾河湾》《青石山》《剑舞》(《红线盜盒》)《刺虎》。票价美金六元,黑市高达十六元。
梅兰芳的精湛演技,受到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檀香山各地美国人民和华侨的热烈欢迎。
美国著名戏剧家史托克·杨以巨大篇幅在报刊介绍中国戏曲及梅兰芳剧团的特点。他的卓越的观点、正确的评价,在美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洛杉矶演出时,波摩那、南加州两大学授予梅兰芳文学博士荣衔。
他山得共鸣
1934年10月,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通过戈公振的关系,邀请梅兰芳率团赴苏演出,中苏两国外交部互相联系,达成协议,梅兰芳提出不经过东三省敌占区,1935年春,苏联政府特派“北方号”轮到沪迎接梅兰芳剧团全体团员。同舟还有驻苏大使颜惠庆、电影明星胡蝶。
梅兰芳在莫斯科、列宁格勒两地演出了六出戏:《汾河湾》《打渔杀家》《刺虎》《宇宙锋》《贵妃醉酒》《虹霓关》。还表演了六种舞:《西施》的“羽舞”、《木兰从军》的“走边”、《思凡》的“拂尘舞”、《麻姑献寿》的“袖舞”、《霸王别姬》的“双剑舞”、《红线盗盒》的“单剑舞”。
梅兰芳的精湛演技受到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雅荷尔德以及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赞扬。从此,梅兰芳演剧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演剧体系鼎足而立,成为世界三大演剧体系之一。
苏联对外文化协会要求梅兰芳剧团从列宁格勒返回莫斯科时,在莫斯科大剧院晚会上做招待演出。官方提出的剧目为:《打渔杀家》(由梅与王少亭合演)、《盗丹》(由杨盛春扮演孙悟空)。《盗丹》在苏联演出时,是很受欢迎的剧目,也是齐天大圣第一次在欧洲露面。《虹霓关》,由梅兰芳扮演东方氏,朱桂芳扮演王伯当。导演张彭春认为在日本演出时,由姜妙香扮王伯当,小生用假嗓,观众能接受,苏联人对假嗓恐不合胃口,故改由朱桂芳用小生本嗓唱。以后,苏联名导演爱森斯坦因还拍摄了《虹霓关》对枪的影片。
是日戒备森严、下场门第二厢无灯,或云斯大林同志观看了演出。
正气振苍冥
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到上海天蟾舞台演出。某日赈灾义演。发起人史量才到后台道乏,对梅云:“顷得消息,日本军阀将占领北京,溥仪入关,重回紫禁城,老兄将成为内廷供奉矣。”梅报以苦笑。回到沧州饭店,即嘱福芝芳乘早车返京,将子女接到上海,在马斯南路(今思南路)定居。七七事变后,梅兰芳到香港居住;珍珠港事变后,梅返沪,留须辍演,他以忠贞毅力,抵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利诱。
万物皆寓形
梅兰芳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售去北京无量大人胡同住宅;继之以向银行透支和卖画为生。
1945年春,梅兰芳与叶恭绰合开画展于上海成都路画厅。人均重其高节,纷纷选购,销路大增。
梅的作品,人物画最见工力,是他多年来临摹古画,独出新意。脍炙人口的有《文殊势利菩萨像》,诗堂有罗瘿公之弟罗复堪书小楷佛经七百字。《达摩像》,梅自题一绝:“穴居面壁,不畏魍魉。壁破飞去,一苇横江。”《观音像》有陈陶遗篆书题字。《罗汉像》有汤定之题字。梅绘《天女散花图》扇面,叶誉虎长题。陈妙常、杜丽娘等戏像,吴湖帆题字。其他花鸟蔬果,生意盎然,均有名家题咏。
梅兰芳初学画,陈师曾介绍王梦白,月致束脩三十元,是为开蒙老师,其后问业于陈半丁、汪蔼士、齐白石、徐悲鸿。迁沪后,拜汤定之为师,学画古松。梅常说:“我学画是为了丰富表演,从中悟出色彩、线条、图案对称的道理,对我的化妆、服装、道具得到借鉴提高。有一次凌植支、王梦白、陈半丁诸画家在缀玉轩合作花鸟挂幅,白石老人最后落笔,画纸已无空隙,便画了只鸟儿正要捕捉小蜜蜂,形成了鲜明对照。师曾先生说:‘此乃神来之笔!’我由此懂得了大与小、繁与简构图章法。”
徐悲鸿以梅兰芳《天女散花》剧照绘图,罗瘿公题诗曰:“府人欲识梅郎面,无术灵方再驻颜。不有徐生传妙笔,安知天女在人间。”
余于梅、叶画展中购得十余幅,以吴湖帆画松、叶普虎画竹、梅兰芳画梅之《三友图》最为珍贵。
梅兰芳早年养鸽数百对,故喜画鸽。某年画“双鸽图”赠我,余请九三老人沈裕君题篆字,中州张伯驹题诗,余题七古一首。此三老均先后作古,不胜黄垆之感。
江山焕新貌
1949年夏,周而复、熊佛西同志通知梅兰芳到北京参加文代会,梅兰芳、福芝芳携子女友人等十余人和代表团乘车从沪宁铁路转津浦铁路北上。其时,淮河桥被炸断,车行至蚌埠,全体下车。蚌埠月台上数百名解放军,内有一人发现梅兰芳,即持手册请梅签名,接着不断有人请梅签名。有一位像官长模样的人(按:当时解放军指战员,从服装上很难辨识)大声说:“天这么热,不能再签名了。梅兰芳先生抬起头来,让我们看一下。”于是拿着手册的士兵都退下来。梅先生踮脚、抬头站在人群中,向大家含笑拍手,全体官兵报以热烈掌声。这位指挥军官引着梅先生走出人群,又是一阵掌声把梅兰芳送到卡车上。熊佛老在车上说:“大家还没有吃东西,我们现在到市区找一个馆子吃饭吧。”车站离市区很近,本来十分钟就到了,因为群众发现了梅兰芳,夹道欢呼鼓掌。
我听得有人说:“和梅兰芳并排站的是麒麟童,我看过他的《追韩信》。”
接着又有人喊:“这是电影明星,这是越剧演员。”这段路足足走了50分钟。有一位工作人员说:“到了,大家下车。”梅先生和家属走进饭馆,许多人跟着往里挤。
代表团一位干部说:“诸位都进来,饭馆坐不下,请大家散了,回家吃饭吧!”
有人高声说:“请梅博士唱一段戏,我们听完了就散。”这时,梅兰芳走到门口对大家说:“好!我唱一段给大家听。”这时,某剧团琴师正好腰里带着胡琴,就取出来定弦。便听得有人说:
“我们要听《苏三起解》。”
梅先生对琴师说:“咱们唱流水。”唱毕,大家鼓掌散去。
梅氏家属共16人,坐了一桌半。我与李青崖先生同席,他对我说“刚才的盛况,我口占一绝。”我掏出笔记本,他接过去写道:“桥断长淮觅渡忙,撑天火伞焰方张;心情解放终难锁,空巷人民看艺王。”
周游十九省
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被选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
各地人民纷纷来函邀请梅剧团前往演出,梅问周恩来总理:“现在各地人民纷纷来信邀我带团前往演出,但我现在任行政工作,久旷职务合适吗?”周总理说:“大家都希望看你的戏,你送戏上门,为人民服务,是你重要的工作,应该到各地走走,与当地剧团交流经验;至于两院的行政事务,有专职干部办理,你只过问一下有关业务的大事即可。”
从1950年起,梅兰芳开始旅行演出,到1961年逝世,平均每年演出150场。
陆邻谊益增
1956年,梅兰芳以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总团长名义,三度访日(欧阳予倩为副总团长)。团员有姜妙香、李少春、袁世海、李和曾、侯玉兰、孙盛武、谷春章、梅葆玖、梅葆玥等80余人,为历次出国规模最大者。
梅兰芳演出了《贵妃醉酒》《奇双会》《霸王别姬》;李少春演出了《闹天宫》;袁世海、李和曾演出了《将相和》;梅葆玖演出了《天女散花》;梅葆玥演出了《人面桃花》。
观众中有从中国香港、美国、英国、法国赶来的梅剧爱好者。
当时,中日尚未建交,而日本方面却破例在国会大厦招待了以梅兰芳、欧阳予倩为首的主要团员,此行对增进两国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周恩来总理在饯别会上对大家说:“你们这支文化先锋队,对睦邻建交有重大意义,我预祝你们成功。”
代表团在日本所受到的礼遇,令人感动。他们招待代表团游览了名胜区箱根、琵琶湖、奈良,拜谒了东大寺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像,观看了中国已经失传的《兰陵王破阵舞》。
著书倾积累
梅兰芳为了总结他一生走过的艺术道路,写了《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文集》《我的电影生活》《东游记》等书,其目的是使后来者从这些著作中能得到些启示和营养。
录影留真面
1955年拍摄了《梅兰芳舞台艺术》(上下集)彩色电影片:《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昆曲《白蛇传》的《断桥》。1959年拍摄了彩色有声片昆曲《牡丹亭》的《游园惊梦》。梅兰芳曾对人说:“我必须抓紧时间留资料,因为肖老(长华)、姜老(妙香)都是高年;振飞兄比我小,他是特地从香港赶回来的,我就提出先拍《断桥》。1959年,夏衍同志倡议拍摄《游园惊梦》,我和俞振飞、言慧珠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任务。”
梅兰芳集中精力,演出了最后一个新编剧目《穆桂英挂帅》,于国庆十周年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当时有“一个人唱满一台戏”的称誉。在梅兰芳逝世前两个月,还为社会科学院演出了《穆桂英挂帅》,演毕,郭老登台与梅兰芳合影留念。
艺坛失明灯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以心肌梗塞症离开了人间,艺术界失去明灯,同声恸悼。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纪念梅兰芳一生为戏曲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特举行了隆重的殡葬仪式,安葬于香山梅氏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