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最早的乐器
你知道我国最早的乐器是什么样子吗?
回溯中国悠久的音乐历史与文化,我们不禁要问中国音乐文明的曙光来自哪里?生活在中国远古时代的祖先们最早拥有怎样的音乐生活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目光投射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贾湖村的东侧有一处距今八九千年前的古代聚落遗址,这便是驰名中外的贾湖遗址。该村落坐落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南距舞阳县城22公里,东北距昔日繁华的中州重镇北舞渡镇3公里。这里自古以来气候湿润、河流纵横,是人类生息繁衍的理想地域。贾湖遗址属于保存完整、规模较大、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出土的大量器物向人们显示着近一万年前的贾湖先民们创造的人类文明,尤其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墓葬中的骨笛,为我们了解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物资料。
贾湖遗址始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贾湖骨笛共三十多支,其形制可分为三类,与贾湖文化遗址的三个发展阶段基本吻合。早期骨笛,距今九千至八千六百年左右,笛身开有五孔、六孔,能吹奏四声和五声音阶。中期骨笛,距今八千六百至八千二百年左右,笛身开有七孔,能吹奏六声和七声音阶。晚期骨笛,距今八千二百至七千八百年左右,笛身出现八孔,能吹奏七声音阶及一些变化音。这些考古测定和研究表明至少在一千两百多年的时空跨度内,贾湖先民们不断传承着这些形制比较固定、制作相对规范的骨制器物。同时也说明骨笛在贾湖地区的使用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人们在长时期生活实践和音乐实践基础上主动发明创造的结果。这些生活在淮河流域的贾湖人创造出的原始文明,超乎今天现代人的想象。
动物骨骼是远古先民制作生活器物的重要材料之一。经专家鉴定,贾湖骨笛是用大型禽鸟双翅的尺骨制作,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鸟类的尺骨薄壁中空,截去两端骨关节便是理想的发音管。九千年前,河南舞阳地区曾生活着大量鹤类动物,鹤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是高雅、长寿的象征。唐代诗人崔颢有首著名的诗歌:“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仙鹤自古被人们认为是沟通阴阳两界、人神之间的使者。贾湖先民们就地取材,用鹤类的尺骨做成一支支骨笛,用美妙的笛声寄托他们对天、地、人、神的虔诚信仰,在原始人的心中音乐具有神秘的魔力。
让我们更为惊讶和惊喜的是,八九千年前的贾湖先民已经有了音阶和音律的基本概念。在有些骨笛的音孔之间可以明显地看到在钻孔前刻划的标记和符号,有的音孔旁边还有小孔。这些标记、符号和小孔都经过精确的计算和设计,是有目的地用来调整孔位和校正音高的。由于每支骨管的长短、粗细、厚薄都不相同,要在这些形状不甚规则的骨管上计算符合于音阶关系的孔距,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在出土的三个历史时期的贾湖骨笛中,音孔从四至八个不等,以六孔笛和七孔笛居多。经过对未残损及残损较轻的骨笛测音,发现它们具有良好的音乐性能。
乐音是一种自然现象,而音阶是一种乐音组合方式。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种类的音阶,音阶的结构反映的是一种音乐文化模式,是一个集体的审美趣味和音调样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们曾有一种中国的音乐传统是五声音阶,西方的音乐传统是七声音阶;五声简单,七声复杂的错误认识。如今,这批东方神笛在中原的贾湖破土而出,向世界展示着一串串中国传统的六声和七声音阶,它与我们今天依然在使用的音调竟完全一致,这是多么令人自豪和深思的文化现象啊,它用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音乐的生命和意韵跨越着漫长的时空代代传承,生生不息!贾湖骨笛作为20世纪最为重大的出土音乐文物之一,向世界吐露着中国远古音乐文化的信息。中国音乐的源头要比黄帝时代大大向前推进,远在八九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程度的骨管乐器制造水平,其音乐思维也许不止停留在“以耳齐其声”的感性认识上,而是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音律发展观念。这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音乐奇迹!
贾湖骨笛1
贾湖骨笛2
请看下面这张照片。这是在我国长江下游、属于新石器时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骨哨中的一部分。
骨哨
出土的160件骨哨,距今已有七千年左右了。这些骨哨,是由鸟类的肢骨做成的。河姆渡人把禽鸟肢骨的两端截去,在略成弧形的骨管上磨出一两个或两三个孔,便可以吹出酷似鸟鸣的简单曲调了。其中有1件骨哨,出土时腔内还插有一根较细的肢骨,发声原理和外形,都酷似杭州西湖边上常见出售的竹哨。不难想见,当初河姆渡的捕鸟人,怎样隐形于树下,设网于丛中,用这骨哨吹奏出啾啾的乐音;而那翩飞的鸟儿,又怎样寻声而至了。
我们知道,原始人最早的主要生产方式是采集植物和狩猎。在长期的狩猎实践中,我们的祖先逐渐学会了摹仿鸟兽的鸣叫来吸引动物。除了骨哨之外,在我国出土的原始社会的助猎工具还有“鹿笛”和“狍哨”。据说吹鹿笛时,可以发出母鹿鸣叫的声音;吸鹿笛时,可以发出公鹿鸣叫的声音。而狍哨则可以发出狍崽嗷嗷的叫声,母狍听到之后,就会乖乖地自投罗网。在我国的鄂温克族中,当今依然可以看到这种由鹿笛发展来的乐器。
当然,不管是鹿笛还是狍哨,都还仅仅是原始人为了诱捕野兽而制作的一种简陋的劳动工具,它们只能发出一两种单调的、类似兽鸣的声音,还不能称它为“乐器”。但是,当某个原始人于劳动之余、温饱之后,为了自娱,为了温习一遍白天狩猎的过程而给自己找点快乐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这件劳动工具已经具有乐器的性质了。
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的演变、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的琢磨和劳动,成熟了的乐器终于脱离了自己的父母——工具,而独立存在了。你能想象吗?现在多种多样的弦乐器的老祖宗,就是当年射杀野兽的那把粗糙的弓箭呀!当然,也有一些乐器和它们的“父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例如从我国的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的乐器“磬”和“缶”,本身就是一块可以作为工具的石片和盛水的陶皿。
那么,哪一种乐器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呢?有的人认为,在乐器的大家庭里,“鼓”的年纪最大。至少,大家都同意打击乐器的出现,要早于管乐器和弦乐器。理由很简单,第一,在音乐的早期形式中,节奏占有最重要的意义。一直到现在,在许多民族当中也还流行着只有节奏而没有旋律的乐曲。第二,打击乐器的制作和演奏,恐怕要比管、弦乐器容易得多。你看,把一块石片悬挂起来敲击,不就成了古时的击乐器“磬”了吗?另外,人们还发现,在世界所有的民族里,包括那些社会结构仍处于低级阶段的所谓“原始民族”里,都能发现有着“鼓”这种乐器。
传说中,中国原始社会中的鼓叫作“土鼓”,它可能是用陶土烧成框架,然后蒙皮制成的。当时的鼓棰是用草扎成的 [1] ,而且似乎装饰得很好看,鼓下有足,鼓上有羽毛之类的饰物。这一点,从中国古代文字“甲骨文”中的“”的字形就能看出大概。这个字的左半边是鼓的形象,其中间的“”是鼓的本身,上边的“”是插在鼓身上的饰物;下面的“”是鼓下的足。字的右边是表示一只手执棰击鼓的姿势。恐怕仅仅是由于这类乐器难以保存,所以至今未有当时的鼓类出土。
中国古老乐器中,埙有些与众不同,其特别之处除特有的幽远、悲凄、哀婉独特音色外,还在于其悠久的历史中曾有着不间断的发展,陶埙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而且为数不少,经过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至今。埙有石制、陶制、骨制、玉制、木制等多种,因以陶制最为普遍,又称“陶埙”。埙的顶端均有一个吹孔,形制有橄榄形、鱼形、圆锥形等多种。埙体的上端为一个吹孔,埙体上的按音孔由最早的一孔逐渐增多,发音从最早吹奏单音,到小三度、四声、五声、六声、七声音阶。例如在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的墓葬中,发现了夏代的彩陶埙,共出土二十余件。这些埙的外形均呈扁平的圆鱼状,埙体上面多饰以网纹或条纹彩绘,一般悬挂于男性墓主人的颈部。鱼嘴为吹孔,埙体上有三个按音孔。至商代埙的外观基本定型,以五音孔居多,形制由早期的多种多样到逐渐确定为下平上尖的梨形。如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墓出土的三个一组的埙。
那么,我们的祖先,在这些乐器的伴奏下,都唱过些什么样的歌呢?
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鱼形陶埙
河南辉县出土的陶埙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