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一定能够记住
嘉嘉上了中学后,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反正……”。
“嘉嘉,这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81分,下一次要考得比这一次好啊,好好努力吧!”
“反正一定会做不好的。”
“为什么要这样否定自己呢?”
“做不好就是做不好,反正我是不可能做好的!”嘉嘉越说越不耐烦起来。
因为嘉嘉的嘴边时常挂着“反正……”,所以她的绰号就变成了“反正”。
“嘉嘉,星期天去英语补习班上课,培养一下英文能力如何?”
“反正也学不好,不想去!”
“要不,去补习数学吧,李老师很有经验的。有他的帮助,你一定会有进步的。”
“反正我一定学不好的。”
“嘉嘉,你的长跑不错,这次的运动会你要报名参加哦!”
“反正不会跑出好成绩,我不去。”
上床睡觉前,嘉嘉洗了脸。用干毛巾擦脸时,一抬头,在镜子里,她看见自己愣住的样子。
“为什么我会这么笨呢?不会读书,体育也不行,没有特长,也没有想学的东西,还长得这么难看!”
嘉嘉一面用手托住自己的脸颊,一面端详着镜子里的自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唉,我为什么这么不会读书呢?我也不是每天都在玩啊!反正我做什么都做不好!”
这天晚上,嘉嘉的爸爸和妈妈进行了一次谈话。妈妈说:“我们的嘉嘉自认为一事无成,现在渐渐变得懒于努力,考试成绩也愈来愈退步了。嘉嘉升中学的时候,由于数学分数不理想,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被你骂得很惨。如今看来,你让她完全失去自信了。”
“难道我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
“你当时责骂她说:‘这么简单的题目都没做好,进不了好学校了,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了!’”
“我是这么说的吗?我怎么一点儿印象也没有。可能是因为当时她的分数比我预期的低太多了,所以不知不觉才这么说的吧!”
“也许就是你的那一句话,对嘉嘉的打击很大。你看她现在,做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我非常担心嘉嘉长大后,也会怀着‘反正我做不好’的想法去生活。”
妈妈关了电视,爸爸放下手中的报纸,两人开始讨论如何培养嘉嘉的自信心。
这个星期天的下午,嘉嘉和爸爸妈妈坐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一个在国外颇有知名度的马戏团的表演。“看!”嘉嘉睁大眼睛,指着电视惊叫道。
原来,舞台上老虎的脚被铁链拴着,而铁链末端被钩子固定住,似乎只要稍微用一点儿力气,就可以挣脱。
“爸爸,万一老虎挣脱铁链攻击人的话,怎么办呢?”
“应该不会有那种可怕的事。”
“为什么不会呢?”
“老虎从小就被拴住,当时它无法用力挣脱,虽然现在老虎已经长得又高又壮,只要用一点儿力就能够挣脱链子,但它却想都没有想过。可能是小时候‘反正做不到’的想法拦住它的关系吧。”
听了爸爸的话,嘉嘉突然为自己感到羞愧。
接着爸爸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你知道吗?有一种动物叫大黄蜂,它的身体肥大笨重,翅膀却十分短小。生物学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并经过仔细运算,最后断言,大黄蜂是绝对不可能飞起来的。但是令人感到诧异和不解的是,大黄蜂不仅能飞,而且飞行的速度还远远超过一般的蜜蜂。嘉嘉,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嘉嘉想了想,说:“因为大黄蜂不知道自己不能飞。”
“对!”爸爸说,“假如大黄蜂在很小的时候就听信科学家们的劝告:‘你肚子这么大,翅膀又这么短小,怎么可能飞起来?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地上爬吧。’那么大黄蜂这一辈子恐怕只能像蜗牛一样在地上缓慢地爬行了。”
嘉嘉听完这个故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天晚上,嘉嘉在日记本上用红笔郑重地写下:“我不是马戏团的老虎,我要做勇敢的大黄蜂,只要下定决心,任何事都可以做得到!”
重拾信心的嘉嘉,上学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她的成绩也日渐进步。期末考试的时候,嘉嘉的成绩排在班级的前五名。同学们都对她刮目相看,纷纷请教嘉嘉的学习经验。
“嗨,‘反正’!你是用什么方法读书的呢?不会是请了很好的家教吧?”
“请记住,我已经不叫‘反正’了,请叫我‘做得到’,因为我从现在起,可以做好任何事情,这种自信的态度是让我成绩突飞猛进的最重要因素!”嘉嘉很有信心地回答。
1.信心增强记忆
两个能力相当的人,有自信的人跟没有自信的人,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丧失信心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无精打采,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长此以往,这个人的学习成绩就会下降,永远躲在自卑的阴影里;而充满自信的人,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做事,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他们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在美国总统林肯小时候,他父亲在西雅图看中一处农场。农场中的空地上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天,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林肯在农场劳动。母亲建议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他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米,就可以把它们挪走。
可见,如果你在思想上认为一件事是不可能的,你在行动上自然不会去做,也就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我一定能够做得到!”现在,面对你要记忆的资料,请勇敢地说:“我一定能够记住它!”这种自信而坚定的信念是进行记忆活动最重要的心理准备之一。
有不少人对自己的记忆能力信心不足。有的人看见别人有很强的记忆力,就自卑地说:“你看人家记忆力多好,我的记忆力太糟了,记什么都费劲。”甚至认为别人是天才,自己是蠢材,生来脑筋不好。有的人每当被要求背诵课文、记忆定理时,就先皱起眉头说:“哎呀!我笨头笨脑,什么时候才能把它记住?”没等交战先怯阵了,这些都是在记忆上没有自信心的表现。
对自己的记忆力有无信心,会直接影响到记忆效果。无论是谁,如果在他识记一些材料、一个事物之前,具有一定要记住它,并且一定能记住它的信心,识记的效果就会好得多。相反,如果他总是有“凭我的记忆力根本记不住”“这么难,我无法记住”等充满失败、悲观、自卑、畏难的情绪,他的记忆效果就会非常不好。生活经验显示,对自己记忆丧失信心的人,很难记住什么。
有信心就能记住的道理在于:这种自信心可以激发大脑神经细胞的“积极性”,使它们很活跃。而缺乏信心就记不住的道理在于:对识记对象充满畏难情绪,因而不仅无法激发大脑神经细胞的“积极性”,反而会给大脑带来一种消极的抑制因素,使大脑工作能力降低,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大脑对信息的接受、加工、贮存和提取。
对自己的记忆力缺乏信心会形成消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自己给自己规定一种信念或意见,使这种信念或意见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总暗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使他的记忆效果大为降低。本来能够记住的东西,也会因为不相信自己能记住而就真的记不住了。所以,对自己的记忆力缺乏信心,往往会引起真正的健忘。因此,诸如“我记忆力不好”“我记不住”等观念,对提高记忆效果来说,都是消极、有害、起负作用的“自我暗示”。也就是说,有些人之所以在实际中表现得记忆力不好,恰恰是他头脑中“记忆不好”的观念所造成的。如果他总暗示自己“我记忆力不比别人差”“这我能记住”等,他的记忆力肯定不错。
2.记忆力的自我测验
如果你不信任自己的记忆能力,不明白自己的记忆程度,那么你可以由回答一些问题开始进行自我测验。比如:
(1)复述两个你在孩提时代从长辈那里听来的故事。
(2)写出五个你在幼儿园时认识的朋友姓名。
(3)唱一首儿歌、山歌或民谣。
(4)回忆和讲述你刚上小学或考上高中时的情景。
(5)讲述你觉得最有意义、最有兴趣的一次郊游或夏令营活动的情况。
(6)写出两年前你看过的认为最好或最差的电影的梗概。
(7)写出某部你看过的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名字。
(8)写出两位你已分别三年以上的同学名字和性格特点。
(9)描述你的教室或工作室的环境特点。
(10)写出最近一次与别人交谈时间最长,对你最有帮助的谈话的要点。
当你将这些写下来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凡所经历,皆能记忆”,就不会轻易把“记忆力不好”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了,在你心中对自己的记忆力也就有了底。
记忆活动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每一种具体知识的记忆都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劳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意志坚定,信心十足。徐特立先生对自己的记忆力就有着坚定的自信。他43岁那年赴法留学,有人问他:“您年纪大了,学习法文是不是会觉得难一点儿呢?”徐先生说:“不一定,事情慢慢来。我今年43岁,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可学365个字,7年可学2555个字,到了50岁,岂不就是一个精通法文的人了吗?假若一天学两个字,到46岁半,就可以学通一国文字,我尽管笨,但不至于一天学一两个字也学不会的。”结果他在法国四五年的时间,就能够熟读法文书籍了。
怎样才能在记忆活动中有自信呢?首先,要破除自己“记忆力不好”的迷信,打破在记忆上不符合事实的自卑感,在精神上得到解放。相信别人能记住的,自己也一定能记住。其次,要讲究方法。比如,先少后多,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用“记住了”的事实,不断鼓励并坚定自己的信心,逐渐使自己由“害怕”记忆转变为“喜欢”记忆,由怀疑自己的记忆力到相信自己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