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春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禹余粮

——守土与治水

隔行如隔山。药书的文字半文不白,四气五味寒热归经,生涩拗口,竟似满篇隐语黑话,往往令外人云遮雾罩,头痛不已。

但读药书也有窍门。正如画龙点睛,其实一味药的功效,仅凭药名也可揣摩出几分。比如叫泻叶,自然能泻下通便;称首乌,无疑能补肝肾乌须发;夜交藤可改善失眠;决明子、夜明砂能清热明目;益母草必是妇科良药;续断、骨碎补应该主治跌打损伤;伸筋草、千年健,想来长于祛风湿、强筋骨……

禹余粮呢?

初学者乍一看到这个名称,第一反应大都会将这药归纳为收敛固涩一派,专门用来治理人体内的水液失调,如泄泻痢疾之类。

八九不离十。教科书上的禹余粮,指的是种叫作褐铁矿的天然矿石,能涩肠止血,用于久泻久痢、妇人崩漏带下。不过,本草典籍中,此名之下还另有一种药,是植物,叫土茯苓,却是青霉素发明之前治疗梅毒的主药。这其实有些诡异,毕竟梅毒这风流病是明代才传入我国的,和大禹八百竿子打不到一起,怎么也得了这个名目呢?

但如若再仔细一看,土茯苓还有另一个作用:解毒除湿利关节,可用于风湿筋骨挛痛、疖疮痈肿等,此时便恍然大悟,这就又和禹挂上钩了。

剥离了神秘面纱的大禹,可能是有风湿痛的。后世道人斋醮做法时诡异的步法,称为禹步,被附会成创自大禹,其实这反而透露了大禹可能并没有多大神通,只是个凡人,所以终于得了风湿——长年水中作业的人不可避免的职业病。这在古籍中也有记载,如先秦《尸子》云:“(禹)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走路后腿跟不上前腿,拖着一瘸一拐,正是严重关节炎的症状。

但无论矿物的禹余粮还是植物的禹余粮,药名的来历却如出一辙,都说是当年大禹治水时,吃饭时或是来不及或是一时吃不完,留了下来,便化成了这一种药。

如此上古神物自然应有几分神秘。确切的收涩疗效外,多有医家称此石久服能不饥,轻身延年;令人多力气、耐寒暑,负担远行,身轻不疲——

就像那时大禹风尘仆仆奔波治水那样。

有学者认为,远古神话传说的女娲补天也好、大禹治水也好,其实都是用洪水隐喻着一个作为原始人最可怕而又必须经历的劫难:生育时的生死危机,血崩或是难产。

这个说法如果联系禹余粮的功效——可用于妇人崩漏带下——似乎倒也能说得更圆。然而不管如何牵连论证,这个现实是不容抹煞的:我们的这个星球上,在人类的初年,确实发生过一场可怕的全球性大洪水。

证据是我们自己的古籍上比比皆是的记载,如《孟子》“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之类;还有考古学家气象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的研究,说大约多少多少万年前,地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导致洪灾云云;更有力的证据是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在原始神话中都提到了人类初生之时经历过一次濒临全体灭绝的大洪灾。

这次洪灾甚至写入了《圣经》,那就是著名的诺亚方舟的传说。

尽管各个民族信奉的神灵不同,洪水传说却都大同小异,都是硕果仅存的善人靠着对神灵的虔诚得了启示,准备好大船或是有神龟相救,漂浮了若干天,等到浩劫过去后,重新开始生活。

而我们的传说却是大禹治水。

这传说相比漂流逃难多了一种悲壮,多了一份主动,但也总能给人一个疑问:

我们的先民难道不能也像其他民族一样,躲上一艘船,避开洪峰,等着上天息怒吗?何必要一代代苦苦在泥泞中挣命呢?

应该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的先民已经离不开这片土地。

或者说,世界上其他民族对土地的留恋,都没有我们的先民那么强烈。《圣经·创世纪》有段话,应该能揭示一二。上帝在降下洪灾之前,规定了诺亚能带上一起逃难的物种,“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可以留种,活在全地上”,于是“凡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都一对一对地到诺亚那里,进入方舟”。查遍此节,可有一词一句提到另外一类生物的种子:庄稼?

很明显,当时的希伯来人,主要还靠游牧为生,他们可以离开一处已经不适宜生存的环境,去寻找另一处;而我们的先民,大洪水来临时却已经进入了农耕文明——有了田地,有了家,还能轻易抛弃家园远走他乡吗?

大禹时期华夏民族已经进入农耕文明,这是学者们早已证明了的。当然,还有一个简单而有力的佐证:教人学会耕作的神农,早于大禹很多代。

其实农耕相比游牧、狩猎,要辛苦得多。著名历史学者美国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引用另一学者的话说:“大量的资料表明,狩猎、采集者不仅有充足的实物,还享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事实上,比现代工人、农民、甚至考古学教授所享有的还要多得多。”

辛苦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选择农耕,便意味着从此被牢牢束缚在这片土地上,失去了狩猎、采集的灵活与潇洒,即使与游牧相比,也失去了不少的剽悍和迅疾——禹和他们的祖先,为何选择了这条艰辛的道路呢?

很简单,农业,只有农业,才能提供大量稳定可靠的食物,才能更有效地壮大部族。农业出现之前,人类对付无常自然的办法只有一个:根据生存条件自我调节人口,类似于后世的量入为出。而调节的办法却是残忍的堕胎、停止哺育或者杀死新生儿。农业的意义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说,是“农业革命导致了又一次人口爆炸”。他算了一笔账,人类逐渐进入农业文明后,“一定地区的食物供应量比过去更多更可靠”,所以,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人口总数从532万剧增到13300万,与之前100万年中的人口增长数比,约增长25倍。

所以进入农耕,绝对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我们庆幸我们有那么适合农业的气候,我们感激出现过神农等一些伟大的观察思考者,我们自豪我们曾经遥遥领先——但,进步也要付出代价:我们这片古老的大地,面对洪水时,要保卫的已经不再只是一条条生命,还有那富饶的田园。

后人提起那次治水,描述都很简单,说大禹的父亲鲧只会堵,结果连有能够无限生长的神土息壤帮忙也是不成,只好换了大禹来,用疏导的方法十三年后终于大功告成。如此而已。

果真如此简单吗?或者换句话说,有着多年治水经验的鲧,思维竟会如此僵化机械吗?

水利是一项专门技术,自古便是专家的活计。西汉末年,黄河频决,水患严重,汉哀帝下诏“博求能浚川疏河者”。一个专家,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著名的治河三策。上策是不与水争地,而是顺水之势改河道,转移挡着水流的民众,避高趋下,决口放河入海;中策是开渠引水,达到分洪、灌溉和水运等目的;下策才是“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对堤防修修补补。他认为,如用上策,虽然一时损失很大,却能一劳永逸,“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而中策可以“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如用了下策,那便永远“劳费无已,数逢其害”,再没个出头之日。

后世对此三策评论不一,虽然大部分人都认为贾让说得很有道理,可谁也不敢轻易尝试他的上策。当时便有人反驳贾让,说如用了他的上策,结局将不敢想象:“败坏城郭田庐冢墓以万数,百姓怨恨。”

谁都知道,顺着水势因势利导,四两拨千斤,是最简单也是最明智的做法。而堵,却是最愚笨最危险的。贾让用了个比喻,他说“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也”,治水如果只靠着堵,就好像想叫小孩子不哭就塞住他的嘴,如果不马上停止,“其死可立而待也”。

但谁都得正视水路上那亿亿万万的“城郭田庐冢墓”!有几人、几个王朝,能做出如此大的决心,能承受如此大的牺牲呢?

想保住所有的局部利益,结局却往往是失去更多的利益,这个问题谁都看得到,但谁也没办法。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众诸侯会于葵丘,一大议题便是想解决各国自修水利、不计邻国安危的弊政。会上倒是立了盟誓,可盟誓自盟誓,会后各国仍自行其是。直到真正统一的秦汉帝国建立,才又一次在全局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亘古难题。

可还是没有谁敢放手让江河自由而下,一路浩荡奔流。

所以在黄河面前,几千年几乎全赖着一条下策在苦苦支撑,堤坝随着淤泥水势上升,直到彻底被勒成了一条高高在上的悬河。

当时这个难题一定也摆在鲧的面前,甚至,他面临的困难更加难以克服。或者说,鲧没有魄力牺牲眼前赖以为生的宝贵土地;或者说,他的下游部落,也一样舍不得神圣的田园,绝不肯为鲧治下的洪水让出一条正路,并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战争。

很少有人懂得以舍求得,尤其在疆域上。

正是土地捆住了鲧的手脚。所以鲧便只好手忙脚乱地用堵的方法,用土围子战战兢兢地守着那一块块长满了庄稼的田地,见招拆招,狼狈地与洪水缠斗,终有一日,堤防塌了。

禹的伟大,正是在于他看出了父亲做法的无奈和无效。在父亲的灵位前,他发誓,要接过这副世上再无人能承受的重担,并将用他的法子,完成这项大业。

终于,他成功了。

禹的成功与其说是由于他的辛劳坚韧,也许不如说更多的是凭借他的魄力和铁腕。可能,治水过程中,对天下部族的协调、安置,甚至用残酷的武力强制推行,与他的凿山开河同样重要。《韩非子》中有一句话,“禹决江浚河,而民聚瓦石”,提到居然有民众公然阻碍治水,也透露了禹的对手不仅仅是大自然。

从父亲坟前启程的那天,禹便有了一张设想中可以让所有人都安居乐业的天下规划蓝图。

这张在禹手里实现了的蓝图,便是我们的“九州”。后世所有的宏功伟业、征战阴谋,轰轰烈烈也好、回肠荡气也好、阴险残酷也好,都在这个禹为我们开创的舞台上一幕幕上演。

以禹为代表的先人,为我们从凶险的自然手里夺回了土地。应该说,站在自然(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天地)的对立面,争取生存权利的努力,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没有片刻停止过。当年女娲的补天工程其实也包括了治水:补天,不正是为了止住天漏,不再下雨吗?黄帝时,大战蚩尤,请旱魃来对付蚩尤的风雨浓雾,也可以看成是与自然灾害抗争。然而,直到禹的出现,或者说人类发展到禹的时代,才使我们看到这种抗争真正有了现实可行性。补天,让天不再下雨,只能是美好的童话;用旱魃的旱灾来对付涝灾,寄希望于老天三百六十度急转性子,也只是可怜的哀告祈祷,无论你有多虔诚,还是得听天由命。

如此艰辛,终于在大地上又一次站稳了脚,当然要更加珍惜。于是,从此,天人之间的争斗隐到幕后进行,另一场也从来没有停息过的争夺成了这个舞台上的重头戏:那就是人类自己对土地的争夺。

也许刚放下铲斧的大禹没喘几口气便投入了这场战争。从当年神农伐补遂到黄帝伐逐鹿擒蚩尤,到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现在该由禹伐共工、有扈氏了。

战争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从这片土地上驱逐妨碍耕作的捣乱分子,这种观念是十分明显的。如儒典里时不时提到的“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投畀豺虎”,明明白白地说了:要把捣乱分子摒弃到遥远的四边,放逐到沼泽森林等蛮荒之地,与野兽为伍!

这些战争的性质和后世历代王朝都得谨慎地抵御游牧民族的骚扰一样,目的都是为了守护这块世代传承的大地、田园。

这种对田园的依赖和守护,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遗传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恋土情结。都说中国人安土重迁,迫不得已背井离乡,都要凄凄惨惨地挖一捧故乡的土,精心包好,随身带了方才一步三回头地上路。从此无论漂泊到哪里,想家时取土来看了,放在鼻端嗅嗅,晶莹的泪花中便似乎又袅袅升起了童年的炊烟。

这种感情往往是方舟上诺亚的后人所难以理解的。永远不肯下船的海盗就是他们很著名的一支后代。

这种感情,已经渗透到了我国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中。如儒家推崇的君子,就应该是像大地般广博沉稳宽厚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自然,传统医学也被深深烙上了这个印记。

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五行学说,就是用五行来概括说明人体各脏器的功能。中医认为,人体有两个基础是最重要的、是根本:一个是先天之本,肾;另一个是后天之本,脾。一个人健康与否,与这两者关系最大。虽然先天之本,也就是天生体质是极为要紧的,但更关键却还得是脾。有句老话,先天不足后天可补,指的就是即使天生体质虚弱,如果经过合理的调养,也是一样能够强壮起来的。假如自恃父母所赐的本钱硬,起居无节胡乱挥霍,忽视养生,那么这人的寿命往往还不如一个先天不足的长——不是有句俗话,破鼓倒经敲吗?

肾,五行属水;脾属土。肾,主一身之水,输布调节全身水液;而脾,消化吸收饮食精华的同时,运化水液、统摄全身之血。一切水湿之疾,都与脾功能失调有关,“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水,是先天的,我们无法选择;而土,却是后天可以改造的根本。所以土是根本中的根本。后世医家有一支便专门发挥此理,全力培土,被称为“补脾派”。

这个建立在保土疏导上的中医理论,正是在人体内部进行的治水方针——诸湿肿满,不正是发生在人体内部的洪涝灾害吗?

国人还有一个理论:“天人合一”,所以医理和治水理应该相通。《管子》有言,“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大禹治水,也可以看成是对这片患了水肿病的大地的一次手术治疗。

当然,这个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治国,有个著名的典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有土才有国,治国先治水。

禹倚着一块大石坐着,他觉得有种虚脱般的疲惫。

他不会知道,后人传说中自己竟然会拥有巨大的神力,不仅能够随时化成一头巨熊,稀稀松松用头颅顶塌挡路的大山,而且还有威权号令天上地下所有的鬼神蛟龙,指点之间便能劈山移峰。他只明白,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会累,会饿,也会生病。

近来走路越来越困难,每走一步都似乎有无数枚针在刺一般,几乎快迈不动步子了。他苦笑着看着自己的腿,由于多年浸泡在水里,颜色像死鱼般的白,瘦削,所以关节显得格外的庞大。

伙伴们正在前面那块十几丈高的巨岩前,有人凿,有人架着干柴烧,有人提着水准备泼向烧红的石壁。

岁月不饶人哪,禹用粗糙如树皮的手轻轻揉着膝盖。这是第几个年头了呢?禹不觉抬起头,看着天。天灰蒙蒙的,不阴不阳,连空气都是湿漉漉的,令人胸口发闷。也记不清有多久了,好像一直就是这样。

启现在能开口叫爸爸了吗?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只要想起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儿子,禹都会感到一阵无法言说的酸楚。启留给禹的唯一印象只有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那时他刚好率着部下经过自家门前。可他最终还是咬咬牙,闭着眼走过了那扇虚掩的家门。

他不能停留,水势还大着,天下,天下人都眼巴巴地盼着他呢。

禹觉得眼睛有点涩涩的,忙扭转头,盯着脚下的大水。

黄浊的水流荡漾着、盘旋着,时不时激起一个浪头。一些枯枝树叶漂浮着。

一时间禹又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他眼里,世间的水流其实并不是水,而是一条分身无数的巨龙,而他的使命正是囚住这条暴戾的龙,夹着它按着它引着它走出山谷平原,一直走向大海。

他在感叹自己越来越老迈的同时,也感到了连这条黄龙也一样在渐渐变得温顺驯服。

禹不再多想,取出怀里的冷饭团子,大口大口嚼起来,他不能休息太久。

突然,岩前一声巨大的炸响,伴随着一阵欢呼。原来是岩石终于裂开了。

禹立时放下饭团,抄起身边的石斧,敏捷地跑了过去。

这时他好像感觉不到两腿的疼痛了。

岁月随着河水流逝。

树木抽枝、发芽、结果、枯萎,再抽枝、发芽……

鸟去鸟来,人歌人哭,云卷云舒。

禹早已成为神话。连当年对着流水感慨“若没有大禹,我们统统都得变成鱼”的古人也已经作古几千年。

禹遗下的饭团,却被万年不老的冷风吹成了化石。

相关医药知识摘录:

四气:药物都有一定的性和味,自古以来,各种药书论述每一味药时首先都标明其性味。其中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后归纳而得,每一味药大致可分为寒、热、温、凉四种,本草典籍中称为“四气”。一般能够减轻或者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或者凉;反之则属温或者热。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药味。味的概念,最初由口尝而得,但不仅表示味觉的真实感知,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辛味偏于发散,甘味偏于补益,等等。

归经:归,即归属,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也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五行:五行学说,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哲学思维之一。古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同时,还以五者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与阴阳学说一样,五行学说也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来研究分析机体脏腑经络的相互关系以及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