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什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策展其实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

王琦访谈录


一个好的展览要有根基,要有前瞻性,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王琦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大画幅摄影学会秘书长,太原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平遥国际摄影大展PIP黑白摄影俱乐部负责人、策展人。有多幅(组)作品在全国各类影赛中获奖并被机构或个人收藏,有多篇文章和摄影作品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2006年起,负责平遥国际摄影大展PIP黑白摄影俱乐部的筹划和策展,先后为国内著名摄影师曹百宜、梁达明、崔茂元、冯连生、张左等人策展,并为天津美术学院策展。


风景不在远近,而在于你心中有没有风景。


孙振军(以下简称“孙”):很多摄影家、策展人从事的本职工作基本都与摄影有关,而你的本职工作是一名人民警察。你的工作与摄影几乎没有联系,请问你是如何与摄影结缘的?

王琦(以下简称“王”):其实不然,我学过刑事技术照相,这是一个十分严谨的摄影门类,一根头发、一枚指纹必须拍摄到位、冲印到位(当时没有数码摄影)。同时,我还喜欢文学创作,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写过一些诗歌、小说和报告文学,后来因为工作忙的缘故,把这些爱好都放下了。直到2003年“非典”时,全国都在抗击非典,我意识到应该把这些记录下来,于是重捡照相机开始摄影。对于创作而言,照相机只不过是一件工具。


孙:我知道你喜欢拍风景。在全国有很多拍风景的摄影家,你是如何让自己在众多的摄影家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的?

王:风景照是自己心境的表达,最忌被动地去追光逐影。我拍的风景照大部分在我工作单位两三百公里的范围内取景,只有少数作品是利用出差或学习的机会在外地拍摄的。风景照首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要从客观的景物中读出主观的韵味,才是好的风景照片。就像美女很多,让人看一眼就能记住的美女不多,这些美女为什么让你记住了?


孙:拍摄风景,需要走过很多地方。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创作?中间肯定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创作经历,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王:前面说过,我拍的风景大部分是单位两三百公里范围内取景的,甚至有几张获奖照片是在单位门口的河边或小树林里拍的。风景不在远近,而在于你心中有没有风景。


孙:除了风景,你还喜欢拍哪种题材的作品?

王:我其实更喜欢纪实类摄影。2015年平遥影展时我展出了一组《我的500米》,就是拍的单位到我家500米距离内的一些事物影像,凭借此组作品,我获得了“优秀摄影师”奖项。

对有些风景一些人可能视而不见,另外一些人可能会品出有意思的韵味。


成为一名好的策展人要站位高、视野宽、理解深。


孙:你是从什么时候,或者一个什么样的契机,促使你开始向策展人的身份转变?

王:2005年,美籍华人摄影家曹百宜先生痛惜纯手工黑白摄影的衰落,不远千里从广州带了全套黑白暗房设备进驻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向观众展示了纯手工黑白照片的制作方法和观看方式。受曹老先生的感染和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委会的委托,我从2006年起负责PIP黑白俱乐部的筹划和策展。

我对黑白和彩色摄影一样喜欢,采用何种方式创作与主题和题材以及你想要表达的内容有关,这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一种经历和经验的积累。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呈现给观众很多不同,这是一个很难用文字回答的问题。


孙:你认为作为策展人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

王:首先,要具备非常专业的摄影素质,如果策展人不具备过硬的摄影专业素质,很难策划出一个高质量的摄影展览。第二,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质,只有对摄影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策划出有深度的打动观众的展览。第三,要有协调沟通能力,和摄影师、展览主办方、媒体、摄影评论家、观众等都要能协调沟通。第四,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不同个性的摄影师、不同风格的摄影作品要为一个策展主题服务,必须把摄影师组织到位,把作品组织到位。

当然,除了这两种素质、两种能力以外,专业的策展知识必须要有。在好的策展人眼里没有废照片,只有失败的呈现展示方式。


孙:结合你自身而言,你觉得策展人需要科班出身吗?

王:不一定要科班岀身。一个或一组展览的好坏,观众是最好的裁判。还有,最重要的是要勤于观察、善于交流、深入思考,才会有提高。


孙:你觉得一个好策展人是怎样炼成的?

王:这个问题比较大。首先,一个好的策展人站位要高,要有高度,没有高度不会策划出高质量的展览。第二,要有宽度,视野和思维都要开阔,要用横向的眼光来考量你所策划的展览。第三,要有深度,要深刻理解你所策划展览的意义所在,准确预测未来的走向,努力让自己策划的展览适合当下并能影响未来。如此一来,展览才会有生命力。我觉得一个好的策展人要做好这三个“度”。


孙:你怎样看待摄影展览中策展人与摄影家的关系?

王:这样,我给你做个简单的比喻:策展人是建筑设计的总工程师,摄影师是项目经理和材料供应商。一幢精致的建筑既需要好的设计,也需要好的建筑材料。

跳出摄影圈,多看看其他展览展示,譬如一些商品的展销展示、制作精美的广告,以及其他艺术的展览等,都会给你很多启发,也是快速提高策展水平的一条捷径。策展说白了就是想办法用别人的东西(摄影师的作品)吸引别人(观众)的眼球。


孙:作为一场摄影展的策展人,在征集作品、选择作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王:还是用建筑的例子打比方。在符合整体建筑设计、建筑风格的前提下,选用好的材料。


孙:你认为,一场摄影展的整个过程,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王:钱。在国内摄影展览未纳入商业渠道的情况下,筹措展览经费是一件头疼的事。


资源丰富的资深摄影师走向策展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孙:一场高质量的摄影展通常具有哪些特征?你怎样看待策展人的作用?

王:一场高质量的摄影展,首先主题要明确,要有主线条。其次主体框架要科学合理。整个展览要有血有肉,血肉丰满,这些血肉就是要展示的摄影作品。一个好的展览要有根基,要有前瞻性,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一批或一件产品做成以后需要有人包装推广,这就是策展人的职责。包销或推销是画廊的职责。


孙:你平时喜欢关注国内哪些摄影展?哪些摄影展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王:我也多次参与平遥大展的策展工作,所以特别关注的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这几年三门峡的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我也特别留意。国际策展人对于展览的控制(包括展览的规模、作品输出的尺寸、预算的安排等)、作品的选择、呈现的方式、展场设计等,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孙:你开始从事策展以来,觉得国内这些年的摄影展有哪些变化?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王:我看到国内的摄影展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摄影人越来越重视作品的呈现。就我的观察而言,这些年国内的摄影展在空间设计与展示形式上,有了诸多的进步,形式与内容相互配合,使得展览不仅仅是展示照片,而且是对作品更好的诠释与阐述。


孙:你策划的这些摄影展中,最满意的是哪一个展览?为什么?

王:我最满意的是2016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期间我策划的“坚守传统工艺,传承工匠精神,PIP黑白影像巨献”这个展览。

在数码摄影一统天下、打印冲印工艺泛滥的时候,我选择了国内外二十多位仍然使用胶卷(片)拍摄、纯手工印放作品的摄影师。我觉得这组作品可以让人慢下来、静下来,是一组能够让人静静地、慢慢地品味的作品,可以剔除人们的浮躁,让人体验到纯粹手工制作的品质。


孙:现在有很多摄影家也在逐渐向摄影展策展人的身份转变,你对此怎么看?

王:策展需要有一定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展览资源和摄影资源等,一些资深摄影师在具备了这些资源的前提下走向策展也是很自然的事。


孙:对于想转型或者正在转型成为策展人的摄影家,你有什么建议?

王:策展和摄影并不矛盾,可以相辅相成。我在前面说过,好的策展人必须具备摄影专业素质。通过策展可以对拍什么、怎么拍、拍了做什么形成更明晰的拍摄思路。

我在这里 王琦 摄

太行日出 王琦 摄

月升 王琦 摄

选自《黑土地》 王福春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