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起一个好标题
中国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为什么说文章标题也如其人呢?你看,中国人的名字,都有点儿特别的寄托和希望。史学家侯外庐在一篇文章中,对鲁迅之所以取名鲁迅做了解释。他说一般人把鲁迅的“迅”字解释为“快迅”,是不确切的。他认为“鲁迅”的“鲁”,取自鲁迅母亲的姓,鲁迅的母亲叫鲁瑞,父亲叫周伯宜。“迅”,古义狼子,表示自己甘做封建制度的逆子贰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文濬,早年信奉王阳明的哲学——知行合一,遂把“文濬”改为“知行”。后来,他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行动才是真知的开始,转而笃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把名字改为“行知”。他的名字反映了他的思想历程,做了一番哲学思考。简单点儿就是说,行与知哪个在先,哪个在后。著名作家周立波,他的小说《暴风骤雨》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周立波原名周绍仪。他20岁入上海劳动大学,并开始写作,1934年参加鲁迅等人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青年时代就追求真理,向往自由,所以将英语“自由”(Liberty)的音译“立波”取代原来的名字。他把自己文学创作的基调定为歌唱“美丽和真诚”,也歌唱“刚强和反叛”。
作文的标题也是如此,也有自己的主题和寄托。曾经非常流行的小说《牛虻》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名著,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刚强坚毅的英雄人物。标题《牛虻》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作者从小就钦佩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悲壮的一生,苏格拉底被雅典执政当局判处死刑时对审判官说:“假如诸位提出条件,只要我以后不再从事哲学研究,就可以释放我,让我活着的话,那我要回答说,只要我活着,我就坚决不放弃哲学研究。真正有意义的行动是不应当考虑生命危险的。我被神派遣到这个城市里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马赶快前进。”作品的主人公正是这样的人物,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著名作品,标题大意是说生命因为能够背负起许多重任而显得有意义,如果一个人不愿负重,变得轻巧,反而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这是生命所不能够承受的,一个标题寓含着对人生深刻的理解。
在一本叫《写作掌故杂谈》的书中,记载郑板桥是这么说文章标题的:“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他还举了杜甫的例子,说杜甫的诗光看标题,人家就在百尺楼上,你只能仰望。打开杜甫诗集看看标题:《哀江头》《哀王孙》,伤亡国也;《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以及前后《出塞》十四篇,悲戍役也;《兵车行》《丽人行》,当乱之始也;《喜达行在所三首》,庆中兴也;《北征》《洗兵马》,喜复国望太平也。看看杜甫的标题,一种忧国忧民、忽悲忽喜的感情,以及百姓之苦、国家之难,宛然在目。标题都这样了,他的诗能不让人痛入骨髓、打动人心吗?!然后郑板桥把同时代作诗的人骂了一遍:“近世诗家题目,非赏花即宴集,非喜晤即赠行,满纸人名、某轩、某园、某亭、某斋、某楼、某岩、某村、某墅,皆市井流俗不堪之子,今日才立别号,明日便上诗笺。其题如此,其诗可知。其诗如此,其人品又可知。”标题如其人没错吧,只是郑板桥比我更狠,觉得从一个标题还能看出写作者的人品来!
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他的两本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光看标题,就有想哭的感觉。鲁迅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时候鲁迅还是一个士卒,在战场独自彷徨,带着迷茫的心境。后来,他在1926年11月说:“我已决定不再彷徨,拳来拳对,刀来刀挡,所以心里也就舒服了。”最终鲁迅成为一个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写本文的时候,我特意上了网,却发现现在的标题根本看不出写作者的人品,能看到的就剩下人民币啦。我写几个你们看看:《坚持这10个习惯,彻底告别又懒又穷,从失业到年薪百万》《她是高颜值女性创业者,毕业5年离开体制内,从月薪5000元到年入50万元,只做了一件事》《震惊!十四亿人都不知道的惊天大秘密?》《那个经常旷课的学渣同学,去年挣了1000万元》《连马云都忍不住点赞的淘宝店运营秘籍》。更绝的还有《闹市路段惊现无头裸尸露出神秘汽车后备箱》,你点开一看,就是后备箱里放了两条猪大腿,哪有什么人啊!但标题党有自己的理论,他们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起标题的标准完全和纸媒体的标准不一样了,讲究的不再是标题的语言艺术,而是标题的心理学艺术,诱惑你把这个链接点开。这和骗子有什么区别?人民网也看到了这种哗众取宠的标题,所以最近连发三篇评论,批评这种文风:《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之一:文章不会写了吗?》《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之二:中国人不自信了吗?》《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之三:文风是小事吗?》。
写作文,还是语言艺术的事,所以说标题能反映写作者的水平。我就很喜欢英国作家毛姆的两篇小说的标题。《刀锋》开篇有一句很震撼人的话——“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解释了标题“刀锋”。《月亮和六便士》,月亮代表理想、美好等精神,六便士代表物质和世俗,讲述画家高更伟大又凄惨的一生。我的理解是,月亮般美好的精神追求,在现实生活中连五毛钱都不值。这两个比喻多棒!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大概是说,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尘土用各种不规则的方式,落在高低不均匀的土地上,而这些尘埃是指“人”,也是很有意境的比喻。
我觉得大家起标题时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试试如何让标题有作用,吸引读者的眼球,但千万不能沦为标题党。因为一旦沦为标题党,可能就会形成另一个思维定式。
作家张大春先生曾经点拨过我,告诉我怎样练习起标题。
写出好标题难在哪儿呢?难在我们不知道标准,各抒己见。在前文,我把很多好的标题拿来举例,但同学们可能不以为然,有的人用怀疑的目光,甚至有的人露出了唾弃的目光,认为刚刚拿来举例的标题根本就不好。
标题确实有个人评判原则上的分歧,但是起好标题的规律是不是有呢?我借鉴张大春先生的两个办法稍微发挥一下。
第一是你可以选一些佳作名篇,或者长篇著作的片段,只要是你觉得好的就可以。精读以后为这段文字起一个标题。如果原作已有标题,那你可以比较,甚至跟人讨论一下优劣,是你起得好还是原作起得好。比如《静静的顿河》是一本非常厚的著作,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段,重新给它取个标题,然后看看这个标题起得准不准确。还有一些佳作名篇,你也可以试着给它改个题目。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你可以想想如何再给它起个比《荷塘月色》或《背影》更合适的名字。你们觉得有这种可能吗?有,真的有。
1949年后要重新编写语文教材。叶圣陶先生带着一帮年轻的编辑,把选好的文章编入教材。这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些情况。他们发现一些好文章的标题有些问题。比如朱德写的文章《母亲的回忆》。他们看这篇文章的内容写的明明是回忆母亲,怎么叫母亲的回忆呢?实际上朱德的意思是来自母亲的回忆,或者我母亲自己的回忆。但是为了有文采,为了文章在格调上好看,字样、节奏上好看,就起标题《母亲的回忆》。编辑们就问叶圣陶先生怎么办。叶圣陶先生说很容易,写一封信征求作者的意见。于是他们就给朱德写了一封信,说这篇文章我们想放到语文课本里,但是标题我们认为有问题,能不能改成《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同意了,所以我们看到的课本里的就是《回忆我的母亲》,而不是《母亲的回忆》。还有一篇是郭沫若先生写的《天上的市街》,编辑们又拿到叶圣陶先生面前说,文章内容写的明明是天上的街市,但标题是市街。其实我个人还挺喜欢市街的,显得特别有文采,但课本就是课本,孩子们可能以为这就是正确的,以后就会没完没了地用。编辑们就给郭沫若先生写了一封信,郭沫若先生回信同意修改,所以《天上的市街》在我们的课本里就改成了《天上的街市》。
我希望我说的这些小例子对你们有帮助。标题不是不能改,都能改。而且我一直觉得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标题起得特别平。我反倒是特别喜欢《背影》,因为文章本来就是写父亲穿过铁道给他买橘子,这里面有特别复杂的感情,但是他偏偏用“背影”这两个字概括。这很奇妙,比如同样是这个故事,对我们任何人,我估计能想到用“背影”做标题的不会多。朱自清先生确实能总结出很多别的意境或者意思来。
第二是材料作文,用一段故事或者情景写成一篇文章,最后再定标题。给你一些材料,这些材料看上去有点儿关系,但关系又不那么紧密,让你用这些材料写出一篇作文,最后还要给它命题。这个难在哪儿呢?我觉得难在组织材料的时候就必须得想标题,因为标题来自你的内容,是你用这些材料总结出来的中心思想。如果你连材料都看不明白,你的文章肯定写不好,所以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训练方法。我们以前做《谢天谢地,你来啦》的时候,经常带着大家做喜剧训练,会写很多材料。把一张一张的纸扔在桌子上,让每个人抓五张。这些材料之间毫不相干,但你要把它们组成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通常只能是喜剧的。我们用这种方式来锻炼大家的跳跃性思维。
有本书列举了标题的十个忌讳:忌题不对文,忌态度暧昧,忌拖泥带水,忌含糊其词,忌陈词滥调,忌深涩难懂,忌矫揉造作,忌虚无缥缈,忌言语轻浮,忌面目可憎。看完是不是觉得起标题挺难的?水平不够怎么办?我的绝招就是先照顾人品好就可以,起标题实在点儿,想什么就起什么样的标题。比如,2000年的时候,《实话实说》栏目组做了一个节目,关于云南的一个“亲牛鉴定”的新闻。赵家丢了一头小牛,几个月后,他从山上找到一头像自家走失的牛,对方否认是他家的牛。赵家硬是花了几头牛的价钱7000元,凭着一份权威机构出具的《牛的亲子鉴定报告》赢得了诉讼,牵回了自家的牛。这期节目的标题就叫《谁牛谁知道》。这个标题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谁的牛谁自己知道;二是不论对方有多大的势力、多么巧舌如簧,只要有科学证明,相信法律、坚持正义,就知道到底是谁的牛。
下面是《实话实说》《小崔说事》部分节目的标题:
1.《拾金不昧要不要回报》《捐款结余怎么办》《该不该减肥》《夫妻是否需要一米线》《谁来保护消费者》《风景区要不要修索道》——都属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2.《哎哟,爸爸》——口语化,表达对爸爸的复杂情感。如果亲人之间出现问题,能不能用这种戏谑的方式、轻松的心态对待。
3.《画里有话》——漫画家朱德庸的故事。
4.《噩梦醒来是清晨》——探讨抑郁症,想让抑郁症患者有一些希望。噩梦虽然非常难受,但它终有醒来的一天。让大家看到题目,就觉得有希望。
5.《老师,对不起》——史国良的忏悔,千言万语最后就是一句话。
6.《谁动了我的玉米》——生态好了,野猪多了,延庆陆大爷田里的玉米却遭殃了,他该找谁?
7.《莫名其妙》——三个男人喜欢上了和他们出身、地位、文化、环境都不相干的事情。
当年在《实话实说》栏目组,我一直提倡做节目先做人,做人得讲道理,讲道理就得弄明白人的价值和意义,要弄明白这些就需要思想,有思想你才知道该做什么节目,怎么做节目。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