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答疑
家长:
“搞事情”的时候,是让孩子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还是站在另一个视角观察,由家长引导孩子呢?
比如带孩子去动物园,是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玩,还是在熊猫爬竹子的时候提醒他:“给我描述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回去还要写作文。”
耿春龙:
孩子要不要有写作的目的?我的回答非常确定——不!
孩子全身心地投入事件当中去体验全过程就行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角色非常关键,不要走极端。
第一个极端:总是提写作文的事。家长不要碎碎念“你要好好看”“你得用心想,拿本子记一下,一会儿写作文用得着”,这样就全完了。
第二个极端:家长比孩子玩得还“嗨”,没有任务感。
折中的原则是家长牢记信条:大人的目的是通过自身言行,加深孩子对事件关键点的印象。
如果家长觉得某件事情非常重要,可以借助外力,比如拍照片来记录瞬间,还可以跟孩子聊细节,比如一起坐过山车,大人觉得坐过山车很有意思,就可以对孩子聊聊自己的感受,自己在某一刻是如何紧张和激动,通过回顾关键环节和全过程,帮助孩子加深印象。
也就是说,既要有心,又不要过度急切地表露意愿和目的。如果把握不了“教”和“玩”的度,天平就应该向“玩”倾斜。
崔永元:
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忘记自己的身份。如果总想着自己是家长,就容易把照顾孩子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
家长应该是一个学习者。
我有一次听到了一首歌叫《熊猫咪咪》。歌词是这样的:“竹子开花喽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啊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咪咪呀咪咪请你相信,我们没有忘记你,高高的月儿天上挂,明天的早餐在我心里。”
我就想,为什么竹子会开花?我从来没有见过。于是,我开始研究这个信息,原来竹子一开花就死了,熊猫也就没有东西吃了。
我的脑洞一下就打开了:我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竹子都是开花就死,有没有竹子开了花也不死的。我把竹子研究明白了,之后又对熊猫产生了兴趣。
熊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它很可爱,但它也可以一巴掌把东西拍飞。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它可爱呢?是谁最早发现了熊猫,又怎么知道它的习性?
我就找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拍摄熊猫的纪录片,果然,熊猫是能够跟人一起玩的,就像狗一样,玩得很愉快。那么,熊猫的性情是怎么来的,根据在哪里?围绕着熊猫,可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问题。
当父母把这些问题抛给孩子时,孩子也能得到启发。
有时候,我问女儿一个问题,她就会上网搜资料,或者去图书馆查资料,很快就能告诉我答案。
所以我建议,家长在“搞事情”的时候,先把自己的身份换掉,从家长变成学习者。
家长:
在写文章这件事情上,大人懂得什么叫泼墨如水、惜字如金。
但对于孩子来说,写作文基本上会流于“流水账”的形式,很难写出条理特别清晰的文章,常常会废话特别多。孩子写作的时候,家长怎么指导孩子养成“抓大放小”的写作习惯,在语言上能更加简练呢?
耿春龙:
我分两个维度来解答。
第一个维度是大人对孩子的习作水平不必抱有过高的期待。
我解释一下《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作文的定义。《语文课程标准》在修订时,把小学生的作文改为“习作”,将低年级的作文称为“写话”。
从词语的变化,能看出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路线,尤其在小学阶段,不要对孩子的作品有太高的期望值。在古时候有“开笔”一说,就是孩子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先生是不会让你动笔作文的。不是到年龄就开始写,而是因人而异,看孩子积累的状态。
所以,不要强求孩子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这件事可遇不可求。孩子能写出精彩的作文固然很好,但如果达不到,也很正常。
家长应把目光放长远,别那么急。
如果特别着急想看到成效,往往会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想一学期就见成效,有的老师更“可怕”,想两节课就见成效。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的做法只能是讨巧,只能是纯粹地追求技术,只能是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绝大部分的创造力和创造意愿会被扼杀。这叫杀鸡取卵、揠苗助长!
第二个维度是不要限制孩子的表达方式。
在母语学习中,每一个孩子在生活中都能讲出生动的话,当孩子经历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或者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会讲得特别好。
但孩子一下笔,反倒没有那么精彩了,因为他们被过多的技术和规范控制和干扰了。
孩子要想写出“好”文章,“好”的标准是什么?
孩子文章的“好”,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一个字:“真”——真观察、真体验、真认识、真情感。
“搞事情”的目的是加大在孩子动笔之前的阶段的干预,让他有更多样化的体验,有更多的思考,有更多的素材储备。在此基础上,辅以我们平常所教的一些简单的方法和策略就够了。
然而,很多家长本末倒置了,在“如何下笔”这一阶段下了太多的功夫,反倒禁锢了孩子。
崔永元:
家长有一个误区是认为孩子的作文要惜字如金。事实上,孩子的作文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段。
1959年,有一部话剧叫《风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卖票的时候,走廊上都是人。
这部话剧的主题是“二七大罢工”,主演之一金山出演施洋大律师。他在第二幕有一个演讲,时间大概是3分20秒。到了第三幕,很多观众走了,因为他们买票就是为了听这3分20秒的演讲,这3分20秒真的精彩。
我和宋丹丹老师曾经一起演小品。聊天的时候,我问她:“演小品和拍电视剧收益都比舞台剧好,你为什么还坚持演舞台剧?”
她说:“舞台剧收益再少,我也要演,因为它与小品和电视剧在表演上是两回事。”
有一个话剧叫《万家灯火》,她演一个老太太,特别入戏,林兆华导演说“给你5分钟”。
这时,后面灯都黑了,她一个人颤巍巍地走到台前,把自己的一辈子用5分钟讲了一遍。台下鸦雀无声,掉一根针都能听到。
她跟我说:“小崔,我当时演得多高兴呀!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离开这个舞台。”
话剧可以面对观众,及时体会观众验收带来的快感,它跟拍电视剧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在艺术上是有不同的阶段的,其实写作也是如此。家长也要有阶梯化的思维模式,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水平。
别一开始就告诉孩子要惜字如金,要表达简练,本来就写不出来,还怎么简练呢?
耿春龙:
一、二年级的孩子,能把自己的话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就可以了。
甚至写字的时候,有些生字不会写,画小图都可以——比如,我家养了头猪,“猪”字不会写,画两个大鼻孔。今天我去玩滑梯,“滑梯”不会写,画个滑梯就行。
到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个说法虽然不完全科学,但是我很认同,就是:放胆文。
也就是说敢于写,自由地去写,写得很长、很啰唆也没有关系,因为人的书面语和口语是协同发展的,而且书面语滞后于口语。孩子迫切地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肯定会赘语较多,比较啰唆。
家长读完了之后,如果愿意帮助他,就告诉他“这两句话写得不清楚,你再把它写清楚一点儿”“我没读懂这句话”“这半句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清楚”,顶多到“这两句话如果是我来写,我会这么写……”,这已经足够了。
千万不要给孩子讲什么是主谓宾,定语、状语、补语应该怎样用,或者“这里要加一个拟人句……”。
不要有这么多概念化的东西,顺其自然,孩子的写作水平自然会越来越高。
我特别不赞成让孩子参加校外的各种培训班,培训班的老师为了取得短期效果,会急功近利,破坏孩子正常的“语言生态”。
在习作这方面,按照“搞事情”的思路,让孩子有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去写各种各样的文体,有素材的累积,有思维水平的提高,有对外界的真实感受……到中考的时候,他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根本不用报任何的课外班。
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长久的真本领,而不是短暂的技巧。
家长:
孩子有时候就是不愿意写作文,该怎么去培养他的兴趣呢?
耿春龙:
无法用简短的话给一个完整的回答,所以我建议家长从以下角度去思考。
第一,分析孩子为什么不爱写,分析这是谁的原因。
我们常常认为是孩子的原因,但事实并非如此——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跟别人交流,他也许只是不愿意和你交流;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动笔抒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许他只是不愿意像你要求的那样去写;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写写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不愿意写你规定他写的生活;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写一件有趣的事,但是他不愿意用你教给他的套路去写;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记录自己生活中的小心思,但是他会反感你对他真实流露的文字指手画脚。
第二,越不爱写,越要努力“搞事情”,给他制造期待,制造写作的热情。
比如,你给他买了一件漂亮衣服,他今天穿得很开心,在小伙伴面前嘚瑟了一下。这时你就可以让他到购物网站上写写评论“衣服好在哪里”“小伙伴们说什么了”等。
第三,一定要有读者和发表意识。
孩子的文章写出来后,别管多么稚嫩,也要不吝夸奖,要强有力地给他的语言表达注入力量。
比如:“你这篇文章特别棒,有几点写得很好,第一点是……第二点是……第三点是……”
我去美国的学校参观时,看到老师把孩子语句不通的话大大方方地贴在教室门口,向大家展示。
参观的人来了之后,老师说:“这是我们班谁谁谁写的,特别棒,里面只有三个错别字,很了不起啊!”
看孩子,要用欣赏的眼光,千万别把自己当成评判者,而要用一种欣赏者、学习者的心态去对待。
实践作业
1.孩子和家长一起商量一下,在家里“搞一件事情”,要求是新鲜有趣,能够吸引共同关注的事情。
2.切实做一做,用心投入,放松地体验整个过程。
3.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成一篇习作,给同学们看一看,收集大家的反馈。
(1) 表现性评价,指的是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行动、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更真实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