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论: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视域下的十九大干部路线
(一)十九大报告宣示的中共干部路线
2017年末中共十九大落幕,会议最为核心的内容应该在于适时提出了中国近期和未来国家发展目标,明确了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今后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而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是,在此基础之上,十九大还阐明了作为中国国家目标组织保障核心要件的中共干部路线。能否确立有效的干部路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治理基本课题,应该将其置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视域中进行观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以下简称为十九大报告)昭示的那样,中国国家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期目标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长期目标在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此同时,报告一方面确认了当前中国国家发展阶段的基本定位,一是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重点揭示了当前和今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所说的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报告明确指向的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以上十九大报告对中国国家发展状况的基本认知,应该说比较准确和符合实际,具体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中国国家未来发展计划的时间安排。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相关中国主要矛盾的超越,更需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来实现。可以说今后中国国家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是在推动中国国家的发展从经济增长的量变走向社会发展乃至政治发展的质变。显然,这对作为中国国家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也就是报告所说的“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身为国家精英、政治精英的干部群体而言自然提出了更为高度的要求,非常需要明确新时期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走向。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主要出现在十九大报告的第十三部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之中,是在阐述“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之后加以阐明的。这一干部路线被报告概括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这里提出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的中国“新时代”干部路线内容较为全面,几乎涵盖党的干部管理和组织人事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强调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干部选拔任用的导向、干部能力要求、干部激励评价机制,还涉及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离退休干部、基层干部以及各方面人才等中国国家和社会中的多种精英群体。
不过,这里所说的干部路线内容虽然覆盖党的干部管理所有内容,但是在此首先不能忽视的是十九大报告强调了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这一干部路线所具有的基本意涵和主线。因为从报告通篇来看,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确定了中国国家近期和未来发展的基本定位和基本发展课题之后提出的,更是在为了成功实现“新时代”中国国家发展目标而需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前提下提出的,因而对于中国的国家发展而言特别具有深远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向“政治标准”的重心偏移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干部路线具有的另一个特点是将过去五年,即十八大以来的党的干部管理和改革实践写入或反映到了报告之中。过去的五年,应该说中国的干部管理发生了诸多变动。这不仅是近年来轰轰烈烈、自上而下的反腐运动所表现出的对中国干部问责与规制的整肃强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干部管理方针和制度修正,从而扩宽了“党管干部”的干部任用决策和管理的途径与空间,强化了党对干部管理的主体性、自主性和主动性。
这在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共产党干部路线的阐述中主要出现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相关论述上。如“以德为先”“公道正派”“事业为上”“五湖四海”“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突出政治标准”等表述,不仅已经体现在十八大后2014年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及2016年修订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中,而且在实际的干部任用管理中也被全面推行。
可以说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干部路线的确立,是建立在对十八大以来干部管理的具体探索和改革实践总结基础之上的,将其最终以“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的方式加以提炼和总括,以此指出了中国近期和未来干部管理发展的方向。
对此加以进一步阐释的是新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发表在2017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上的《培养选拔干部必须突出政治标准》一文。文中结合十九大报告,专门就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干部路线中所提到的“政治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这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十九大报告“高素质专业化”一词的进一步理解。正如文章标题显示的那样,“新时代”中国干部路线的实质是在“突出政治标准”,而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政治标准”在这里被具体细化为了五方面的内容,即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
由此可见,十九大确立的“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干部路线中的“高素质”和“专业化”,特别是前者实际上凸显了的是“政治标准”意义上的“高素质”,即要求中国的干部更应具备符合前述五项“政治标准”的高度的“政治素质”,而干部路线中的“专业化”要求则让位于这一高度“政治素质”之后。
因此,虽然说中国共产党干部路线长期以来都是围绕“德”与“才”(如“德才兼备”)、“红”与“专”(如“又红又专”)展现,并试图努力寻找一个平衡与中和,但是不同时期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还是会表现出重心差异。从中共十九大报告,特别是中组部的发声来看,“新时代”中国干部路线彰显的是向“政治标准”的重心偏移。
(三)从干部路线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
中国共产党干部路线向“政治标准”偏移,即“突出政治标准”的提法是在十九大报告关于“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论述中出现的。从陈希的阐释来看,“突出政治标准”的中国共产党干部路线表述,有其深刻的政治和历史背景。
这首先是本文前述提到了的中国经济社会从过去的量变向质变转型,而由此引发的是包括政府职能在内的国家权能也将出现质的变化,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增大的变化,也就是要求作为国家精英和政治精英的干部积极应对当前和今后中国国家发展中出现的最主要的“社会矛盾”,向着“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发展方向不断奋进。
这些都构成了当前中国宏观公共政策环境的基本结构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基本愿景。而与此相关联,从今后中国干部管理的课题与改革而言,就是十九大报告强调的“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在这里,从以上分析来看,“高素质”可以换言之为高度的“政治素质”,希望通过建设具有高度政治素质的干部队伍,来促进中国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实现。
其次,“突出政治标准”干部路线的提出,不仅在于为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之前存在的深刻党内政治状况和国家治理危机的使然。陈希的文章将其表述为“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现象比较突出”,“更有少数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甚至出现了“政治野心家、阴谋家”等。
可见,“突出政治标准”的干部路线在很大程度上还针对的是中国共产党内部以及国家治理存在的课题与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抓好选人用人这个源头和风向标,把紧把严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如此看来,无论是十九大报告明确了的中国共产党干部路线,还是体现这一路线的干部选拔任用“突出政治标准”的“新时代”导向,都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方略密切相关。正如中国学者观察到了的那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向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其核心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
因此,如果以十九大报告明确了的中国共产党干部路线为契机,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的高度出发,在“新时代”中国国家发展目标的感召之下大力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从而最终确立“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的有效机制,那么不仅必定大大地有利于中国国家基本目标的达成,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给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解决国家治理发展课题的中国方案,从而大大地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理论,使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富有生机和活力。
就此,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光明网》:
[2]http://politics.gmw.cn/2017-10/27/content_26628091.htm。
[3]陈希:《培养选拔干部必须突出政治标准》,《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6日。
[4]黄卫平、谷志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政治体制改革》,王浦劬主编《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