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心灯:金水河畔谈历史人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序

本书作者李建于2000年由安徽农村考入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到我家乡河南工作。他业余酷嗜读书、思考、写作,笔耕不辍,终于将近年来在网络公众号上发表的历史人物系列文章结集出版,嘱我作序。作者有如此才气和创作热情,应当给予鼓励。

见到书稿之前,我本以为,此书大概就是一部以诙谐、幽默的手法,谈历史说人物的散文或者随笔集,应较易读。实则不然。通读下来,有几点感受比较明显。

注重逻辑思维。作者受过七年的规范法学高等教育,法律和逻辑思维早已养成,故下笔严谨,在评论重大史事和杰出人物时,严谨务实的写作风格一以贯之。首先是对历史人物的取裁十分严格。作者不重世袭帝王,不选奸佞之徒,更多展现平民英雄。书中人物都经过不懈努力,渐悟历史重任,逐步走向历史的前台或舞台的中央,发挥聪明才智,担当时代使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进程。其次是对文章书写范式的选择比较谨慎。为适应现代阅读习惯,确保文章流畅性,全书未写成考据性文章或学术论文,而是运用“嵌入式”征引的方式,将典籍和史料嵌入其中,与正文融为一体。同时,把机关公文的严谨务实和新媒体文章生动活泼的写作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有益的贯通式探索创新。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善于学习、精于贯通之人。

追求客观公正。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创作的基本要求。虽然作者一再申明,要对写作对象充满钱穆先生所讲的“温情与敬意”,但他的写作立场是客观的,即便是对自己仰慕的伟人,也不是一味推崇和赞美,而是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力争对其言行做出客观的评判。臧否一人一事,作者都要征引各种历史评价,根据史实反复论证,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作者读书之广,征引之多,并不亚于专门从事历史研究的人。作者是真正在“写”文章,其用功之勤、用力之恒、用心之深,实不多见。

浓缩独到见解。当今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迫切需要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来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启发。单纯讲历史故事,容易陷入既定的模式或者窠臼,说一些尽人皆知的“白话”。或者是,花费很多笔墨去讲故事,再发些“蜻蜓点水式”的感慨,书本变得越来越厚而思想性却越来越薄。本书无此弊病。书中很少长篇地“叙述”历史故事,而是更多地去“评论”,力求在每篇文章中呈现独到的思考与见解。本书“述”和“论”已呈水乳交融之势,决然不可分割,很是难得。阅读过程中,也感到作者有时寥寥数语,背后却是翔实资料,甚至做了非常严谨细致的考证。本书耐读,值得读者静心细读。

凝聚中国精神。现代人写历史人物,有时会过多关注权谋、权术,看似渴望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实则反而失去了历史的本意。观诸历史,成功者未必都是正人君子,英雄豪杰反倒以失败者居多。英雄人物的历史价值不在于一时的成功,而是其精神、风骨和气节永远激励着后来人。诸葛亮出师未捷,王安石饮恨而殁,张居正身败名裂,岳飞、于谦惨遭冤杀,辛弃疾壮志未酬,秋瑾、林觉民慷慨就义,等等。这些人在当时或许被认为是失败者,但他们对于民族精神财富的积累,反而比一些所谓的成功者更多。作者在这本书中都做了十分精到的诠释。

书中的闪光之处还有很多,恕不一一举证。与作者本人当面交谈时,感觉他的性格比较内向、腼腆。30多岁的人还有一些稚气,不像是在机关工作已有10年之久的人。或许,这就是“书卷气”吧。但是,读他的文章,其思索之深刻,识见之独到,文风之屡利,又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下笔千言回忆往事。作者曾说,每写一个历史人物时,他都会感到那个人正坐在自己的对面,阑珊青灯下,促膝长谈中,唯有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没有这种感觉,他就不敢动笔写。通读全书,我能体会得到作者的这种创作经历。

李建来自安徽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自读书以来,他就对历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十分敬仰那些建功立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可以说是热爱历史、倾慕伟人。在西南政法大学攻读法学期间,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更增加了知识的厚度。毕业赴省直机关工作后,高层次的事业平台使其眼界更为开阔,格局愈发大气,故能走入历史世界,与历史伟人谈心,析历史事件逻辑。

政治和道德,历史和法律,从来都不是冲突的。“法之理在法外。”要真正认识法律,必须首先离开法律,到更广阔的社会科学天地中去。德国著名法学家拉德布鲁赫曾说:“很多诗人是法学院逃逸的学生。”虽然作者创作的主题不是法律,但本书笔笔展现历史人物在紧要关头的顽强拼搏意志、担当任责精神、务实重干作风,谁又能说,这不是距离法律的精神更近了呢?

70多年前,翻译家李霁野先生在《试谈人生》的演说中讲道,人生就好比古希腊的火炬竞走,“我们的责任是从以前的人接过火炬,再将它传给后来者。使火炬不熄灭,或更进一步增加它的光,便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者就是在以实际行动传递着“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我拿到的原书稿,是以文章写作及发表的时间顺序编排的,这一点作者在后记中有交代。虽然这能较为清晰地表现出作者本人多年来读书、思考及创作的轨迹,但对于读者来说,略显不便。因此,我建议根据“读者为本”的理念,全书以人物出场的历史时间顺序重新编排为宜。作者对此欣然采纳。

作者还很年轻,已有这么突出的成绩。作为学长,我深感欣慰。我对每一位西政学子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深感欣慰,也诚挚地祝福李建校友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是为序。

付子堂

2019年11月17日

于重庆宝圣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