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宫掖诸香
春秋至汉魏宫掖诸香
熏香
鲁庄公用绳子将管仲捆绑起来,交给齐国使者,齐国使者将管仲带回齐国。到了齐国,齐君为了迎接这位圣贤,多次令人为他以香涂身,又多次以香熏身,以表达对他求贤若渴的诚意和尊重。《国语·齐语》
西施异香
西施身带异香,其沐浴之后,宫人争相取用她沐浴过的残水,储藏在瓶瓮之中。将这种水洒在帷帐上,整个房间便充满了香气。瓮中的水如果放久了,下面会沉淀出混浊的渣滓,凝结成膏状,宫人将其取出晒干,用锦囊装好,佩戴在抹胸上,比西施浴后的残水还要香。《采兰杂志》
烧香礼神
《汉武故事》上说,昆邪王杀了休屠王,前来归降大汉,休屠王的金人神像也为汉武帝所得,后者将它们供奉在甘泉宫中。这些金人都有一丈多长,不使用牛羊,而用烧香礼拜。金人即佛,在汉武帝时备受尊崇,而非始于汉成帝时。
百蕴香
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用五蕴七香汤沐浴,其妹婕妤赵合德则用豆蔻汤沐浴。汉成帝说:“皇后不如婕妤,身体自然带有香味。”于是皇后改焚熏百蕴香,而婕妤则擦露华百英粉。《赵后外传》
九回香
婕妤赵合德还用九回香沐浴,用香脂养护秀发。并将眉毛画得很淡,称之为“远山黛”;在脸上擦淡淡的胭脂,称之为“慵来妆”。
◎焚香之雅——隔火熏香图
宋代之后,人们焚香,并不直接点燃香品,而是先点燃一块木炭,把它大半埋入香灰中,再在木炭上隔上一层传热的薄片(如云母片),最后再在薄片上面放上香品。此种“隔火熏香”的方法开始流行起来。慢慢的“熏”烤,既可以消除烟气,又能使香味的散发更加舒缓。自此,除礼佛与祭祀外,这种品香方式逐渐取代了直接焚烧香料的焚香方法。焚香方式的艺术化也提升了焚香器具的要求。明代文人文震亨的《长物志》记述了注重精神享受的、高层次的、高品位的休闲生活,其中便提到了怎样选择焚香的器具:“(香炉)三代、秦、汉鼎彝,及官、哥、定窑、龙泉、宣窑,皆以备赏鉴,非日用所宜。惟宣铜彝炉稍大者,最为适用;宋姜铸亦可,惟不可用神炉、太乙,及鎏金白铜双鱼、象鬲之类。尤忌者云间、潘铜、胡铜所铸八吉祥、倭景、百钉诸俗式,及新制建窑、五色花窑等炉。又古青绿博山亦可间用。木鼎可置山中,石鼎惟以供佛,余俱不入品。古人鼎彝,俱有底盖,今人以木为之,乌木者最上,紫檀、花梨俱可,忌菱花、葵花诸俗式。炉顶以宋玉帽顶及角端、海兽诸样,随炉大小配之,玛瑙、水晶之属,旧者亦可用。隔火砂片第一,定片次之,玉片又次之。金银不可用。以火浣布如钱大者,银镶四周,供用尤妙。匙箸紫铜者佳,云间胡文明及南都白铜者亦可用;忌用金银,及长大填花诸式。箸瓶,官、哥、定窑者虽佳,不宜日用,吴中近制短颈细孔者,插箸下重不仆,铜者不品。”
①炉瓶三事
图为小说《红楼梦》所配的插图,图中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用香方式。贾母与宝玉及姑娘们正携刘姥姥用膳,桌上除了酒菜,还有一“瓶炉三事”。可见,在贾府这样的贵胄巨宦之家,用香极其普遍。
②宣炉
金黄色的立耳宣炉,香炉中香灰垒成山形,里面放有炭火,炭火上再置隔片,最后将切成薄片的香料放于隔片上,使香料受热散香。用这种方式熏香,只有香味而无烟火味,因此可以在进膳时使用。若直接焚烧香材,则烟气较重,不宜在用膳时使用。
③香盒
插有香匙、香箸的炉瓶,由黄杨、紫檀等木材或翡翠制成。翡翠或铜制香盒,用于盛装香料。若炉中的香材气味散尽,便可继续添加。
昭仪上飞燕香物
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的那天,她居住在昭阳殿的妹妹赵合德,写了一封贺信说:“今天是吉祥的日子,贵人姐姐您喜获皇后的宝册。小妹谨献上贺仪三十五件,以表达我对你的恭喜。”赵合德的三十五件贺仪中,就有五层的金博山炉,以及青木香、沉水香、香螺卮、九真雄麝香等物。《西京杂记》
绿熊席熏香
赵合德在昭阳殿的卧室之内,有一床绿熊席。此席杂熏过各种香料,人一旦坐过,就会沾上残香,历经百日而不散。《西京杂记》
余香可分
魏王曹操临终之际,遗言说:“我所剩余的香料可以分赠给诸位夫人。各房平日无事可做,不妨做些鞋拿去卖。”《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