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版引言
肯定没有哪位一流的历史学家,会需要别人花下面这么多的篇幅,来向读者介绍他本人的情况。但是,如果连约达尼斯的这本《哥特史》,都像其他许多著作那样失传的话,那对于我们本来就知之甚少的民族迁徙史来说,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关于约达尼斯这个人,除了他自己所写的只言片语外,我们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就在几十年前,人们还在为他的名字究竟是应该拼作Jordanes(约达尼斯),还是Jornandes(约尔南德斯)而争论不休呢。在“约尔南德斯”的支持者中,最近的一位是雅可布·格林(Jakob Grimm) [1] 这位大人物〔在他之后,迪特里希(Dietrich)于1862年撰写的《论哥特语的发音》论文中也持同样观点〕,他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论文来辩护(《论约达尼斯》,发表于《1846年柏林科学院论文集》,再版于《雅可布·格林文选》第三卷)。这个词在哥特语中可能的含义〔Jornandes可能是ibrs(公猪)和nanths(勇敢)的合成词,意思就是“勇敢的公猪”〕,并不是他反对这个听上去像闪米特语(Semitic)的Jordanes的唯一原因。 [2] 但是,包括《拉文纳 [3] 文献》在内的所有最古老和最出色的原始资料的一致写法,实际上已经决定了这个名字究竟应该以哪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书中。
除了名字以外,再简短地讲一下目前学术界已经确定下来的作者个人情况。约达尼斯是阿拉诺维亚慕提斯之子,帕里亚(Paria)之孙,后者曾在第一个带领斯基尔人(Sciri) [4] 、萨达伽里人(Sadagarii) [5] 和阿兰人 [6] 迁移到莫伊西亚(Moesia) [7] 的康达克(Candac)手下担任书记。对他自称哥特人的怀疑,是没有什么理由的。像蒙森(Mommsen) [8] 所推测的那样,他是斯基尔人、萨达伽里人和阿兰人的后代。这些民族虽然与哥特人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却都在自己的新居住地内使用哥特人的语言,遵守哥特人的习俗,并且没有和提奥多里克 [9] 去意大利。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他的祖先多半是阿兰人,生活时代是6世纪中叶。
像他自己证实的那样,在皈依基督教以前,他在君提格斯(Gunthigis),或是“阿马尔(Amal)家族” [10] 后裔康达克的侄子巴扎(Baza)手下担任书记,地位相当显赫。至于在他皈依基督教之后都做了些什么,则存在着争议。按照蒙森的说法,他辞去了书记的职务,回老家去做修道士了。一种可能性更大的说法是,他没有当修道士,而是做了牧师,并且在公元551年,和曾在君士坦丁堡 [11] 陪伴教皇维吉里乌斯 [12] 的“克罗顿主教约达尼斯”一起受难。 [13] 至于他去世的日期,和他出生的日期一样,我们一无所知。
约达尼斯这两本流传至今的著作,题目分别叫:《论罗马人的时代或起源及其行为》(De summa temporum vel origine actibusque gentis Romanorum) [14] 和《论该塔伊人的起源和行为》(De origine actibusque Getarum) [15] 。如果说关于它们的写作地点还存在争议的话,那么它们的写作时间则已经确定无疑了:它们都是在公元551年完成的;虽然约达尼斯首先开始动笔写的是《罗马史》,但后来在他朋友卡斯塔里乌斯(Castalius)的劝说下,很快投入到《哥特史》的写作中去。在完成这本书之后,他又回过头来写完那本《罗马史》。
在《罗马史》中,他一开始描写世界的创造过程,然后是古代东方各个民族和希腊人的历史,最后才叙述他这本书的中心内容——罗马人,一直到他所在的查士丁尼(Justinian) [16] 时代(截止到公元551年,部分内容牵涉到公元552年的事件)。这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从弗罗乌斯(Florus)、卢菲乌斯·费斯图斯(Rufius Festus)、希耶罗尼慕斯(Hieronymus)、奥罗修斯(Orosius)、欧特罗皮乌斯(Eutropius)和马克里努斯伯爵(Marcellinus Comes)等人的同名著作里抄袭来的。由于上述这些人的书目前都还保留着,所以就使得约达尼斯的这本《罗马史》成为那个时代能够留到今天的著作中少有的、基本上毫无意义的一部历史作品。
与此相反,《哥特史》存在的意义,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却无论怎样评价也不算过分。这倒不是因为约达尼斯本人在这个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研究成果——无疑有一些史料,只是因他才得以流传于后世——而是因为他写作本书时所利用的大多数著名的文献,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我指的是阿布拉比乌斯与卡西奥多卢斯 [17] 关于哥特人的著作,都已经完全地散佚了,是他的这本书保存了其中的一些内容。
在给一位我们同样不了解的友人卡斯塔里乌斯写的献词中,约达尼斯表示,这本《哥特史》只不过是他在写作其他书籍之余,利用自己短暂的闲暇和他人已有的作品,按照“述而不作”的原则汇编出来的。他使用的最主要材料,是他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人物——弗拉维乌斯·马格努斯·奥尔利乌斯·卡西奥多卢斯 (Flavius Magnus Aurelius Cassiodorus)元老——所写的内容丰富、文笔出众的《哥特史》。卡西奥多卢斯出身于罗马名门,他在学术界的声誉和他在政界的声誉一样高。他亲身经历过东哥特人对意大利的统治,曾是提奥多里克大王的一位能说会道的座上客,直到公元537年为止,都在提奥多里克及其继承者的东哥特王国政府内担任颇具影响力的显要职务。当维提吉斯国王 [18] 的政权悲惨地覆灭之后,他于公元540年出家为僧侣,并回到他在布鲁提尔(Bruttii)地区建立的修道院,直到公元570年左右,才以高寿去世。按照提奥多里克的指示,他写了由12卷组成的《哥特史》,其原先的题目可能和约达尼斯的这本书完全一致。和卡西奥多卢斯所有的著作一样,这部书的写作用意也在于为那位伟大的哥特王和阿马尔家族歌功颂德。遗憾的是,它现在已经遗失了。与此相反,他的另一本对断代史很有意义的书,本来是当语法范文用的文选Variarum Libri Ⅻ,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据约达尼斯自己说,他只是请卡西奥多卢斯当年的一位管事花了三天时间,为自己把《哥特史》通读了一遍,就把这当作了他作品的主要材料来源。他又补充说,本书“开头和结尾,更多的是中间”部分出自他自己的知识。尤其有意义的是他关于公元526年以后历史的描述,因为他自己亲身经历了那些事件。
约达尼斯对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各个民族的叙述,可以上溯到本书第3章里所说的罗德乌尔夫(Rodwulf),当时他离开自己在北方的王国,前来投奔在意大利的提奥多里克大王。关于那些民族的名字,穆伦豪夫(Muellenhoff)(《德国古代艺术Ⅱ》,第359页)和格林伯格(Grienberg)(《德国远古杂志》XLVI,第128页)都曾试图解释它们的意义。但在我看来,这些解释过于随意和鲁莽了,因而不适合在这本书里引用。
我们完全不了解的是约达尼斯另一个资料来源的作者,阿布拉比乌斯,“一部值得信赖的史书的出色作者”。我们甚至连这本书是用希腊文还是拉丁文写的以及作者是哪国人这样最基本的有关情况都不知道。我们只能猜测,他生活在公元500年前后,曾经写过很多有关哥特人内部情况的文章。
另一位被约达尼斯大量引用的作家是普里斯库斯,他生活的年代稍早,曾经写过一本名叫《拜占庭与阿提拉 [19] 的历史》的书,时间下限是公元472年,有残卷流传下来。我们知道,他曾经参加过公元448年被君士坦丁堡当局派往坐落在蒂萨(Tisza)河畔的阿提拉王廷的那个使团。
约达尼斯加工资料的方法,不少地方有待改进。他确实在努力理解希腊语和拉丁语;但是,以他的学识和能力来说,他还远远未达到那个时代应有的语言水准。他对拉丁语外行的运用水平,他组织材料时的无能表现,他对重点篇章低劣的总结和把握能力,实际上都应该阻止他进行写作。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其实也非常低,并不掩饰自己的能力缺陷。他把自己编著的《罗马史》叫做“历史小品”(Storiuncula),原来只指望会有些头脑简单的人能够加以喝彩。 [20]
“约达尼斯写作的指导思想是:向和平地进入罗马帝国的哥特人民指出,他们获得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是完全可能的。” [21] 卡西奥多卢斯在其著作中对阿马尔家族和提奥多里克大王错误的过分吹捧,就这样也体现在约达尼斯的摘录中。为达到这个写作目的而产生的热诚,使得卡西奥多卢斯和约达尼斯必须为本书中一些捏造的历史事件负责。这种过度的热诚,不仅使他们蓄意把哥特人的历史追溯到遥不可及的年代去,将大量光辉的远古故事套到这个民族的头上,为此还特地把“哥特人”和“该塔伊人”混为一谈——虽然有雅可布·格林支持,但是我们仍然确信这个理论不可能正确——而且还把提奥多里克大王与拜占庭帝国皇帝泽诺(Zenon) [22] 之间长期敌对的关系歪曲描写为亲密和友善。这也许是出自提奥多里克本人的旨意,以便使哥特人和罗马人能够忘却过去哥特人武力征服时造成的民族仇恨,尽快握手言和,顺利地融合到一起。对于约达尼斯来说,重要的是他在东哥特和东罗马的决战中,到底持何种立场。在这一点上,他旗帜鲜明地站在拜占庭皇帝一方;他根本不承认伊尔德巴德、埃拉里克和托提拉 [23] 三人的东哥特国王身份,因为君士坦丁堡皇室不予承认。在曾经一度被提奥多里克大王视作盟友的拜占庭人中,他忙着欢迎那些向阿马尔家族复仇的军人们。对他来说,提奥多里克的孙女马特斯文塔(Mathesventha)与查士丁尼的弟弟日耳曼乌斯(Germanus)所生的儿子小日耳曼乌斯,倒好像是罗马人和哥特人所共有的一颗灿烂的新星。
本书现有的手抄本不能保证足够的可靠性,因为它最古老的本子——可能是在公元9世纪甚至8世纪写成的《海德堡抄本》 [24] ——已经于1880年在提奥多·蒙森家中的一场火灾中被严重毁坏;其他抄本的某些章节显得比较流畅一些,但我们当然必须满足于那些真正由约达尼斯亲手所写的文献。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提奥多·蒙森重新核实了全文,并于1882年在《日耳曼尼亚历史纪念集》(Monumenta Germaniae historica)这本书中,首次公布了第一个人们期待已久的校对本。这个版本虽然广受批评,但还是足以使此前其他所有的手抄本丧失了价值,它也是下面这个德文译本所参考的主要依据。
本书以罗马数字表示章数 [25] ,[]括号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耶稣)基督(Jesus Christus)诞生后的年数。
威廉·马滕斯
公元1913年5月于康斯坦茨
[1] 德国文学家,著有《格林童话》、《德语词典》、《德语语法》等多部重要著作,被誉为现代德语语法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包括本书在内的《德国早期史料》系列丛书主编之一。——译注
[2] “约达尼斯”这个名字在希伯来等闪米特语言中的意思是“激流”或“约旦河谷的男人”。19世纪的德国盛行反犹太人的所谓“反闪米特主义”(Antisemistism),其信奉者要求铲除社会上所有带有闪米特色彩的文化,包括语言词汇和艺术作品等。在这里,马滕斯博士是讽刺格林也受了这种风气的影响。如果我们考虑到雅可布·格林作为本系列丛书主编的身份,以及他在当时学术界的声望的话,就能够体会到马滕斯进行此类批评所需要的勇气。——译注
[3] 意大利北部重镇,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首都。——译注
[4] 东日耳曼民族,以弓箭见长。曾先后臣服于哥特人和匈人,在匈人的国家灭亡后大批进入罗马帝国。公元476年,在其首领奥多阿克(Odoacer)的率领下,消灭西罗马帝国,建立了意大利王国。公元493年,奥多阿克被东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击败并俘虏,意大利王国灭亡,斯基尔人这个民族也随之迅速衰亡。——译注
[5] “萨达伽里人”在古日耳曼语中的意思是“厨师”,被认为是匈人的一个部落。——译注
[6] 阿兰人是一个自公元前1世纪起,住在里海沿岸的游牧民族,与波斯人是近亲,参加了民族大迁徙时期的几乎所有重要事件。公元375年,阿兰人被入侵的匈人击败,一部分向匈人投降,另一部分则涌入欧洲中部避难。公元4世纪后,部分阿兰人跟随汪达尔人前往西班牙和北非,公元6世纪后逐渐被日耳曼人同化,另有一些阿兰人继续居住在里海沿岸。——译注
[7] 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也译作梅西亚、美西亚、莫西亚、麦西亚或摩伊西亚,疆域大体上相当于今保加利亚,也曾包括巴尔干半岛上的其他大部分地区。——译注
[8] 提奥多·蒙森,德国历史学家和法学家,因其撰写的《罗马史》而获得19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译注
[9] 即提奥多里克大王,东哥特国王,公元471—526年在位,自公元511年起兼任西哥特国王。武力征服了亚平宁半岛,其统治范围包括前南斯拉夫、今意大利、瑞士、法国南部、西班牙大部和葡萄牙,并得到拜占庭帝国的承认。——译注
[10] 哥特人主要的贵族家庭,也称“阿美龙根(Amelungen)家族”,详情见本书第14章。——译注
[11] 实际上应译为“康斯坦丁堡”,是君士坦丁(Constantinus,拉丁语原音为“康斯坦提努斯”)大帝在拜占庭旧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拜占庭帝国首都。——译注
[12] 罗马教皇,公元537—555年在位。——译注
[13] 蒙森从他这个并未被证实的前提——即约达尼斯在皈依基督教以后去了修道院——出发,又根据埃伯特(Ebert)在公元561年写的《基督教文献史》而得出结论:约达尼斯写的《罗马史》中的献词对象维吉里乌斯,大概不会是教皇本人。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普通的修道士,绝对不可能像约达尼斯在书中所用的那种称兄道弟的腔调对教皇讲话。其他人〔比如瓦腾巴赫和贝塞尔(Bessel)〕则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因为约达尼斯与一个名叫维吉里乌斯的神职人员有来往,而此人被证实为那个同名的教皇的同时代人,我们就没有理由怀疑,他和约达尼斯的献词对象是同一个人。出于同样的原因,蒙森的结论可能就成立不了,因为约达尼斯大概并非一位普通的修道士,而是“教皇的兄弟”,在教廷中地位相当高——比如说,就是那位“克罗顿主教”,或别的什么地方的神职领导。我认为,约达尼斯在给维吉里乌斯的献词中所提示的:quatinus diversarum gentium calamitate comperta ab omni erumna liberum te fieri cupias et ad deum convertas(译者按:拉丁语,大意为:在从发掘出的所有文献上了解到这么多不同民族的苦难之后,你应当自发地产生转向上帝的愿望。),并没有蒙森和埃伯特所推断的“维吉里乌斯也打算皈依基督教,并出家当修道士”这层意思。我想,当一位神职人员给另一个写信,叙述过世界上那么多已经发生过的苦难之后,就会自然地把话题转向上帝了。由于约达尼斯已经是僧侣了,而又称维吉里乌斯为“兄弟”,所以维吉里乌斯也必然是位僧侣,而不会是受约达尼斯邀请的一般性世俗朋友。因此,蒙森在此处的解释不能成立。
约达尼斯在皈依后的身份,决定了他这些作品的写作地点。蒙森认为写作地点是在作者的故乡,即莫伊西亚〔托米城(Tomi)或马尔西安堡(Marcianople)〕。约达尼斯对这块土地的情况相当熟悉,而有关其他区域的地理知识则可以说相当拙劣的事实,也支持蒙森的这个观点。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家乡情况熟悉,并不代表他就不了解其他任何地区。蒙森自己也承认,约达尼斯对意大利的很多地方也比较了解,显然,他本人必然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有大量的理由说明,约达尼斯的这两本史学著作,是在君士坦丁堡写成的,按照我们的假说,也就是他与维吉里乌斯教皇一同流亡的地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写作的动机,自然就是向阿尼切(Anicier)皇族(译者按:以查士丁尼为代表,当时掌握拜占庭帝国政权的贵族家族)解释,作为一个哥特人的自己,在当时拜占庭帝国与东哥特王国的战争(译者按:公元535—553年拜占庭帝国与东哥特王国进行了持续18年之久的激烈战争,最终以东哥特王国覆灭、拜占庭帝国收复意大利而告终)中所持的立场,这比蒙森所说的动机要真实可信得多。——原注
[14] 即《罗马史》。——译注
[15] 即《哥特史》。——译注
[16] 全名弗拉维乌斯·阿尼奇乌斯·尤斯提尼亚努斯(Flavius Anicius Justinianus),拜占庭帝国的中兴之主,公元527—565年在位。曾编著《查士丁尼法典》,征服北非和意大利等地,又击败波斯,几乎恢复了原罗马帝国的整个版图。——译注
[17] 罗马政治家和文学家,生于公元485年,卒于公元570年,著有《哥特史》和7卷百科全书。本书前言中所说的“元老”就是指他。——译注
[18] 东哥特国王,公元536—540年在位,最终被拜占庭帝国元帅贝里萨留在拉文纳俘虏,东哥特王国从此衰亡。——译注
[19] 匈王,在日耳曼民族传说中也被叫做“阿提利”(Attili/Atli)或“埃采尔”(Etzel)。生于公元395年前后,公元434年就任王兄布勒达(Bleda)的副王。在谋杀布勒达后自立为大王,公元445—453年在位。“阿提拉”一词在哥特语里是对父亲的昵称,即“爹爹”,在古突厥语里则可能是“无尽的权力”或“伏尔加河”的意思;“埃采尔”在南日耳曼语里是“恶棍”的意思。——译注
[20] 他才智欠缺的特点,在《哥特史》一开始的地方便爆炸性地显示出来,那完全是对卢菲努斯(Rufinus)《罗马信札》译注的剽窃。——原注
[21] 瓦腾巴赫:《中世纪德国史料来源》I 7,第84页。——原注
[22] 原名塔拉西多克萨(Tarasidocissa),拜占庭皇帝,公元474—491年在位。曾鼓动提奥多里克进攻意大利国王奥多阿克,企图以此为契机收复意大利。虽然他的计划因东哥特人的迅速胜利而归于破产,但拜占庭帝国的北部边境却由此安宁了下来,同时也给斯拉夫人进入多瑙河(Danube)流域创造了有利条件。——译注
[23] 维提吉斯被俘之后,东哥特人在意大利先后拥立的三位国王,后来都在和拜占庭帝国军队的交锋中战死了。——译注
[24] 我曾经在海德堡大学图书馆中的一次藏品展览里,看到过全部这些抄本。——原注
[25] 为方便读者阅读,在中译本中,罗马数字一律被改为阿拉伯数字。——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