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依恋关系,一切社交关系的基础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你要处理的不是一个行为问题,而是一段关系问题。

·依恋关系是一切社交关系运转的基础,忽视这一定律,会让各类关系都陷入困境。即使是家庭,一旦缺少依恋关系,也不能称之为家。

辛西娅14岁了,父母感觉越来越不懂自己的女儿。从去年开始,辛西娅变得粗鲁无礼,做事遮遮掩掩,有时还很抵触父母。她特别在意自己的隐私,不许父母过问自己的事,哪怕父母和她说话,她都觉得是在干涉自己的生活。辛西娅不愿意和家人相处,连一起吃饭都烦躁不已,总是找各种借口离开饭桌。母女俩唯一的交集,就是一起逛街买衣服。辛西娅的父母觉得,那个他们原本十分了解的女儿,现在变得十分陌生。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辛西娅总是面无表情,而和朋友在一起时她却非常兴奋。

在爸爸看来,辛西娅种种让人担心的表现,纯粹是阶段性的。他试了惩罚、禁足、关禁闭等方法,但最终都失败了,辛西娅反而变本加厉。而妈妈更是觉得自己被女儿牵着鼻子走,心力交瘁。辛西娅的父母既困惑又担忧:青春期的孩子都这么叛逆吗?是因为荷尔蒙失调吗?是要予以重视,还是听之任之?

看似行为问题,其实是关系问题。孩子的“反常行为”,透过关系,我们会看见其实“很正常”。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成年人世界中的类似场景。有一天,你发现你的另一半突然行为古怪,比如:不愿直视你的眼睛,总是不耐烦地用一两个字回答你的问题,不愿让你靠近,拒绝和你有身体接触,甚至不想跟你待在一个房间里。这个时候,如果你去找朋友拿主意,他们必然不会问你“你试过关禁闭了吗”“你说清楚你的规矩了吗”。道理很简单,在成年人的正常交流中,首先想到的是:你要处理的不是一个行为问题,而是一段关系问题。如果你的另一半有了上述异样,你最先怀疑的必然是:他/她可能有了外遇。

在成人世界里一清二楚的问题,在亲子关系中,却让人一头雾水。辛西娅的问题,其实和成年人的外遇很相似,她将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同伴身上,和同伴过于亲密,以至于威胁到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这让她看起来就像有了“外遇”,而这场“外遇”让父母体会到了沮丧、受伤、排斥和背叛。

人类会和很多事物产生依恋关系,比如工作、家庭、朋友、某项运动、某种文化、宗教等,但人类却不能允许这些关系出现竞争。婚姻中,每当有其他关系威胁到夫妻关系时,势必会有一方怀疑配偶出了问题,且十有八九会指向外遇。即使不是真的有了婚外恋人,比如一个男人因为沉迷网络而疏远妻子,也会让妻子非常嫉妒,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孩子,当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产生竞争时,孩子就陷入了某种“情感外遇”。这种“外遇关系”虽然也挺美好,但一旦替代了原生关系,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依恋:关系中的地心引力

围绕依恋说了那么多,究竟什么是依恋呢?简单说,依恋是种引力,它吸引着两个个体互相靠近,并彼此吸附。

人与人的依恋,是指一个人在身体、行为、情感和心理方面,想与某个特定的人保持长久的亲近和联系。这种引力很像地心引力,肉眼看不见,但却维系着我们的生存。依恋关系是一切社交关系运转的基础,忽视这一定律,会让各类关系都陷入困境。即使是家庭,一旦缺少依恋关系,也不能称为家。

无论我们能否感受到这种引力,我们都会成为依恋关系中的一分子。正常情况下,我们不必去刻意关注它,只要安心地享受这种引力就可以:就像地心引力让我们停留在地面上一样,像行星会在各自轨道上运行一样,像指南针指向地磁北极一样,我们无须剖析依恋,甚至不用知道依恋会带来什么样的良性循环。我们在使用电脑和汽车的时候,是不需要弄清楚电脑的运作原理再去使用的,也无须先了解发动引擎的原理才去开车。只有电脑和汽车出现了故障的时候,我们才想去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孩子天生会想和父母亲近,主要靠的就是依恋。只要依恋能正常发挥作用,父母就能凭本能完成教养子女的使命。但当依恋出现了问题,父母的本能就会失灵。幸运的是,通过有意识地去理解依恋,人类是可以修复本能的。而这里所说的理解,可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必须深入掌握它的“工作原理”,想实现这一点,需要人们将这两件事同时进行了解并亲密地体验,真正用心去感受。

依恋是人类生存的核心要素,但同时它又游离于人类的意识之外。从这点来说,依恋倒很像人的大脑:皮层越深的地方,属于意识的东西越少。人类喜欢自称是有智慧的生物,比如给自己的物种取名叫智人,也就是“无所不知的人”。然而,人类大脑思考所用的区域,只是很浅的表层,大部分区域正忙着为依恋提供心理动力。这个区域被巧妙地称为“依恋脑”,是潜意识情感和本能的聚集地。很多生物脑中都有这样的区域,但是只有人类能意识到依恋的存在。

对成年人来讲,依恋是心理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对孩子来说,依恋则是不可缺少的生存要素,因为孩子无法独立生活,必须依附成年人。就像胎儿在出生前必须依附子宫一样,用脐带与母亲建立起身体上的依恋,孩子在能够独立行走、独立思考、独立决断之前,都必须在情感上依附父母。

孩子需要在关系中找到方向

人类很少注意到自己确定方向的本能,但这却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天性。这种本能最具体的表现,就是人会在时空中寻找方向。

当找不到方向时,我们会非常焦虑。当醒来不知自己身在何方,或分不清梦境还是现实的时候,我们迫切需要确定自己的位置。当外出迷路时,我们没有心思停下来看沿途的风景,不会坐下来反思自己的人生目标,更不会琢磨晚饭吃什么,而是会赶紧去寻找方向。寻找方向不仅需要全神贯注,还会消耗我们体内的大部分能量。

这种确定方向的需求,不仅存在于生理层面,却表现在孩子的个人发展上。孩子越是长大,确实会有确定方向的需求。他们需要弄清楚自己是谁、什么是真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什么是好的、每件事意味着什么,诸如此类。一旦迷失方向,孩子就会感到痛苦,虽然大脑也会想尽方法来避免这种状态,但迷茫却是难以抑制的。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孩子是绝对无法靠自己确定方向的,他们需要成年人的帮助。这种本能需求,只有被看见,孩子才会有满足感和存在感。

而依恋正好能为孩子提供这种帮助。依恋的首要作用,就是让孩子从依恋对象的身上找到类似航标的标志。航标是航海时用来粗略指引航向的目标,航海者依靠它,就能大致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同样,在依恋关系中,只要孩子能一直感受到自己和航标的联系,就不会迷茫。更可喜的是,他确定方向的本能也会被激活,促使自己靠近目标。依恋会让孩子放心地将方向盘交给父母,在孩子看来,成年人更懂得确定方向,更能找准前进的路。

一旦需求无法被看见和得到及时满足,孩子就会十分恐惧。孩子对于迷失方向的恐惧,甚至超过了他们对身体伤痛的恐惧。对孩子而言,失去方向就意味着失去了和目标的关联,这种漫无目的的状态,是人类大脑绝对不能接受的。当人类找不到任何事物或者人来为自己定向时,即使是那些由自我引导能力的成年人,也会感到茫然无措。

成年人都会经历这样的痛苦,可想而知孩子一旦没了方向会多恐惧。在我一年级的时候,我特别依恋一位叫阿克博格的老师,她离开学校时我非常难过,那种痛楚我至今还记忆深刻:感觉自己像一个迷路的灵魂,漂泊无依,漫无目的。

显然,父母和替代父母角色的成年人,比如老师,是孩子最好的航标。但是,谁能成为孩子的航标呢?这完全取决于孩子更依恋谁。然而依恋是变幻无常的,有时候,孩子选定的这个重要角色可能会非常糟糕,比如同伴。孩子如果特别依恋同伴,就会更愿意和他们待在一起,对他们心有好感。这样一来,不管同伴是个人还是群体,就会成为孩子的航标。接下来,这些同伴也就成了孩子亲近的对象,孩子会下意识学习他们的肢体语言、穿衣风格、个性表达方式和做事原则。同伴会影响孩子对一些事情的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重要的,甚至如何定义自己。辛西娅的例子,其实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同伴已经取代父母,成为她情感小宇宙的引力中心。她开始围着同伴转,这彻底打乱了本来的秩序。

孩子对定向的需求是无法通过伙伴得到满足的。因为同伴本身就不成熟,要知道,孩子都无法为自己确定方向,又怎么可能引导别人。同伴无法让孩子认识自我,无法指出孩子的对错,无法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幻想,也无法告诉孩子什么有意义、什么没意义,更也无法引导孩子制订目标和实现目标。

既然同伴有这么多无法做到的事,那么,孩子究竟能从同伴导向中得到什么呢?下面这个假设的场景,可以让我们找到答案:你站在一条荒野小路上,你完全不熟悉路况,周围还一片漆黑。此时,如果你是孤身一人,肯定会特别害怕,甚至恐慌。但是,如果身边有一位自称知道路的人,或一位你认为他知道路的向导,你很可能就会大胆前进了。这种情况下,只要向导自己不显露出恐惧,你就不会害怕。

孩子与同伴的关系,就相当于赶路人和向导的关系。当孩子与同伴互为航标时,他们是在借此缓解没人引路而带来的恐惧和焦虑,就像你用和向导同行来给自己壮胆一样。从意识层面上讲,孩子这样做,可以避免让自己感到迷茫、混乱或疑惑。但显然的是,孩子并不是拥有真正的向导,他们就像盲人领着盲人,又像相互拥簇游动的鱼群,自己感觉很不错,但确完全不知道遵循的航标准不准确、连不连贯、靠不靠谱,似乎这些对他们都是无所谓的事情。这些孩子不会有丝毫的困惑,但他们完完全全地失去方向了。

对用同伴代替父母的孩子来讲,只要能和同伴待在一起,就心满意足了,他们并不在乎是否偏离航向,反正他们不接受也不寻求成年人的指引。这时候,即使父母很清楚孩子的方向是错误的,或干脆没有方向,但孩子总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这让父母们非常绝望。很多父母都尝试向十几岁的孩子指出,他的世界有多么混乱,但结局总是不欢而散,因为孩子总是一口咬定自己的生活绝对没有错。

不乏有人轻率地说出这样的话:“既然孩子对同伴的依恋,不会引发他们的迷茫或困惑,那就证明这种情感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然而现实可没有这么乐观,与父母关系疏离并不是真的不让孩子迷茫,而只是让孩子感知不到自己的迷茫,这更加危险。父母们一旦发现孩子此刻的处境会很伤心,但更难过的是很多父母根本意识不到。

表面是背叛,内心是冲突

依恋对孩子的心理成熟,能起到核心影响作用。所以,孩子最依恋谁,谁对他的影响也最大。

那么,孩子能同时和父母、老师,以及同伴建立依恋关系吗?当然可以,只要这些关系不互相冲突,就都值得拥有。但是,当一个人的主导关系互相冲突的时候,当他从关系中接收到的价值观、信息是相互矛盾的时候,他就会陷入一团糟的困境。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好像如果地球有两个北磁极,靠指南针航海的水手就会迷路一样。同时把同伴和成年人都当作航标的话,孩子也会迷失方向。孩子“依恋脑”尚未成熟,无法同时承受两种相同力量的作用,更无法处理两种矛盾的信息体系。他们要么以同伴为导向,要么以父母为导向,不能两个都选。如果大脑不能完成二选一,孩子就会出现情感混乱、缺乏目标、行动受阻,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更不知道自己该选谁了。

婴儿的眼睛如果有散光,就会看到重影,大脑会在这种情况下,自动阻断某只眼睛成像信息的传递,久而久之,被忽略的这只眼睛就会失明。同理,当孩子的精力都放在导向的选择上,他的人格和行为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孩子选择同伴为导向时,会让很多父母觉得自己被孩子背叛了,并因此感到生气和绝望。其实,父母不知道是自己拱手把教养权利让给了同伴。背叛只是表象,其背后的警示信号更值得我们关注。用伪生理原因或者心理假设,将孩子的行为定性为“不良行为”或“青春期叛逆”,只能让父母的心里暂时好受一点,但却会因此让父母忽略掉主导着冲突的本质。如果不分析潜在诱因,只凭表象就惩罚或者管制孩子,等于不问病因就直接给病人开药。只有父母深入了解孩子后,才能真正有效地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青春期叛逆”。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个性,也要去融入同伴群体、让自己合群,只是源自他们内心的冲突,跟他们是否健康成熟、是不是青春期没有任何关系。作为父母,我们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是那些正和我们进行竞争的主导关系,它们引诱我们的孩子远离了父母的关爱。

亲近和疏远: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辛西娅和父母的例子,暴露了亲子关系中的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跟同伴亲近,就会疏远父母?原因就在于:依恋本质上具有两极性。

人的依恋,就跟磁极一样,具有两极化的特征,你离地球的北极越近,离南极就会越远。人性也是如此,尤其对孩子或其他不成熟的人更是这样。亲近一个人,就会排斥这个人的竞争对象,这就像刚和新男友坠入爱河的女生,会突然觉得自己的前男友十分恶心。其实,前男友并没有变,只是她对前男友的依恋情感没有了。因此,一个人会被另一个人认可,也会被他否定,主要是看当时关系的指针是朝着哪个方向。依恋情感发生变化时,即使是原来无比亲近的人,现在也会觉得讨厌至极。这种改变有时发生得很快,快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父母或许对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孩子哭着回到家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突然就被“最好的朋友”甩了,觉得非常痛苦和沮丧。

从亲近到疏远,从喜欢到讨厌,从关切到蔑视,从深爱到憎恨,这些强烈又对立的情感,其实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孩子对同伴有多亲近,就会对父母有多疏远,依恋中不存在中立的东西。依恋把孩子的世界分成了喜欢和不喜欢、吸引和讨厌、愿意接近和设法逃避这样的两极。当同伴开始主导孩子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主导关系就会被取代,孩子的不同依恋对象——父母和同伴,就像情敌一样相互竞争着。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疏远父母,并不代表他们有性格缺陷或不懂礼貌,也不是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只是因为他们的依恋本能失灵了,出现了方向上的错误。看见疏远的内在原因,才能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通常情况下,依恋的两极性是件好事,能维护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两极性最早出现在婴幼儿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认生”的阶段。婴幼儿越依赖某个成年人,他就会越排斥其他人。婴幼儿觉得某个陌生人离自己太近,让自己不舒服,就会害羞地躲开,扑向自己亲近的人。这些都是孩子依恋两极化的体现,不过,很多父母没有看见这些,却总是训斥孩子太过失礼。在教养中,多一份看见,少一份武断,教养便会变得简单起来。

依恋的两极性也存在负面性。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认生”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但对同伴导向的孩子来说,“认生”本能会转变为其他的疏远表现。比如,青少年不再会像小孩子那样,用吐舌头的方式直接表达不满,但他们却会通过其他方式,表示出相同的态度——远远地盯着你、表情冷酷、翻白眼、不和你对视、不和你接触、不和你互动,等等。

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我们往往习惯于用各种育儿技巧在行为层面解决问题,常常效果不佳,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

想象下面的这个场景,会让我们对依恋的两极性有更深刻的体会:

假设你有个读3年级女儿,她叫瑞秋。自从她上幼儿园起,你每天都送她去上学,大手拉小手,感觉非常幸福。把她送到学校后,你总会抱住她,亲她,跟她说一两句亲密的悄悄话,然后再离开。然而,瑞秋最近的心思都在同伴身上了,她想一直和她们在一起。慢慢地,她就像变了一个人,言谈举止、穿衣喜好都变了。有一天,你像往常一样拉着她的手出门,走在路上,碰到了她的几个同学。这时,虽然你还是拉着她的手,但是她的手却拉得不那么紧了,走路也总是比你快半步或者慢半步,总之,就是故意不和你并排走了。后来,你们又遇见了几个她的同学,她突然就松开了你的手,向前跑去。到了学校后,你还是像以前一样弯下腰想抱抱她,她却挣脱你的怀抱,好像很难为情的样子。最后,她没有热情地拥抱你,只是勉强地把胳膊搭在了你的肩上,挥手说再见的时候,都不正视你了。

这一切,必然会让你觉得受伤与失落,但其实,你刚才所经历的就是依恋的两极性:从亲近到疏远。当有更加宝贵的新关系出现时,孩子就会挣脱原先抓紧的手,为同伴无情地抛弃我们。

依恋两极性的负面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拒绝和父母有相同点。依恋父母的孩子,会发自内心地想变成父母的样子,而同伴导向的孩子,则非常讨厌和父母一样,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变得和父母不一样。如果说相同意味着亲近,那不同就意味着疏远。正因如此,同伴导向的孩子会刻意培养一些和父母完全不同的爱好,或保持与父母相悖的观点,他们就是想和父母完全不一样。

有时,人们可能会把孩子这种偏要和父母不同的执念,误认为是他们在追求个性。实际上,这是两回事。孩子在任何人际关系中,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并不是只在亲子关系中才会如此。真正追求个性的孩子,在任何压力面前都会坚持自我,而事实上,很多声称“有个性”的孩子却恰恰相反。他们在融入同伴群体的过程中,会被彻底同化,但凡有一丁点儿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都会让他们非常不安。成年人眼中孩子的“个性”,其实是孩子的一种伪装,伪装背后,是他们求同的强烈内驱力。而倘若此时我们能看见这种求同的真实原因,就等于向孩子靠近了一步。

还有一种比疏远更极端的排斥行为,就是去嘲笑那些自己想要疏远的人。这种行为,其实是受到了本能的支配。就如亲近和疏远,是关系的两个磁极,“效仿”可能是最好的赞美方式,而“嘲笑”则是最侮辱人的贬低行为。只有看见,我们才能发现这两者的深层含义。

孩子越是想通过共性来亲近同伴,就越容易把成年人当作嘲笑的对象。喜欢和求助的对立面,就是厌恶和蔑视,当孩子把同伴当作自己的导向后,就会理所当然地把父母当作自己嘲笑、愚弄、侮辱和贬低的对象。一开始,孩子会在背后说父母的坏话,这样做通常是为了赢得同伴的好感,但随着同伴导向的程度不断加深,他们对父母的攻击也会愈演愈烈。可悲的是,这种恶意的行为,原本是用在敌人身上,因为只有在对待敌人时,才可以坦然采取这种过河拆桥的做法。然而,现在孩子却像对待敌人一样对待父母,无论是对父母、对他们自己,还是对亲子关系而言,这都是一种伤害。同伴导向的孩子,已经失去了对本能的控制,一举一动只是在跟风而已。而这就是主导关系相互冲突、依恋两极分化后的结果。教养的真相,我们只有层层剥离才可发现,借此我们才能看见孩子的真实世界。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经常会表现得像没有父母一样,特别是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关于父母他们只字不提,父母成了被忽略的角色。孩子一旦选择忠于同伴,就会觉得自己不应该再站在父母这一边,不应该听父母的话。虽然父母会感到难过,但要明白孩子并不是故意要背叛和疏远父母,他们只是在追随自己的本能——因为某些原因,已经失控了的本能。从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才能真正看见,否则看到的只是问题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