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在关系中,孩子才能被看见》: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对孩子来说,一句“你们什么也不懂”有着另外一层含义:你们没有看到我在想什么,没有理解我内心的感受。

·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已经晚上8点了,12岁的杰里米还在捧着电脑专心和朋友聊天:八卦一下班上谁喜欢谁,谁是哥们儿,谁最讨厌,班上哪个女孩的身材最好。而此时,他的作业还是一片空白,爸爸反复提醒了他好几次,他却似乎没有听到。“别烦我!”他冲爸爸吼道。“如果你在做该做的事,我当然不会来烦你。”爸爸的声音因为生气而有些颤抖。接着,两个人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最后杰里米冲爸爸大喊:“你什么也不懂!”就“砰”地关上了门。

爸爸很生气,也很伤心。他生儿子的气,但更多的是生自己的气。“我又搞砸了,都不知道怎么和他沟通。”他和妻子对杰里米都很担心。杰里米小时候很听话,跟他们也很亲密,但现在他说不上两句就会很不耐烦,只愿意和朋友说话。这样的场景每周都要上演好几次,无论杰里米还是他的父母,似乎都没办法缓解这种局面。父母觉得很无助,他们从来不愿惩罚孩子,但现在,却总想举起鞭子。然而,每次惩罚过后,迎来的却是儿子更加激烈的对抗。

上述情况,也是大多数父母所面临的现状。父母发现,小时候跟自己很亲近的孩子,长大后跟自己越来越生疏,自己与孩子之间似乎突然出现一个“第三者”,夺走了孩子的关注,取代了原本亲密的亲子之情。孩子变得与父母无法沟通,也不愿沟通,父母的苦口婆心,还没有同龄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更有吸引力。在父母看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冷落和嫌弃,有种遭遇“外遇”的感觉,伤心失落又不知所措;而对孩子来说,一句“你什么也不懂”则有着另外一层含义:你们没有看到我在想什么,没有理解我内心的感受。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为什么一向亲近的孩子变得如此生疏?答案简单,但却总是被父母忽视:关系问题。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不管父母多么爱孩子,多有教养技巧,如果亲子关系不够牢固,教养很容易出问题。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生养了自己,就自愿服从父母的管教,不会因为父母的这重身份,就自动认可父母拥有管教的权力。想让孩子愿意接受自己的抚育,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孩子能感受到跟父母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自己认可的。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特殊关系,一旦缺失,教养就没有了根基。

人类发展心理学家把教养的根基称为“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孩子的原生关系。孩子的依恋表现在:相信抚育者,相信他有能力照顾自己,可以与他亲近,建立某种联结。

孩子刚出生时,依恋的动力完全来自身体本能,婴儿紧紧抓住父母不放,想被父母抱着。如果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婴儿的这种依恋会逐渐变为感情上的亲近,最终演化为心理上的亲密。相反,如果缺乏依恋关系,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内心的情感,都难以被对方认可和看见,孩子不接受父母,父母的教养也就无从谈起。

教养的秘诀不是去做什么,而是在孩子心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这是为人父母者需要时刻谨记的。想让这个角色获得孩子的肯定,父母先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当孩子想跟父母亲近时,父母能看见孩子想亲近的欲望,及时出现,充当安抚者、引导者、榜样、老师和教练。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家。有了家,他们才有底气去闯荡世界;有了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才能有所依靠;有了家,他们才会获得灵感的源泉。世界上任何的教养技巧,都弥补不了依恋关系的缺失。

依恋关系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脐带,这种关系如果不被看见,所有的爱都无法有效地传达。在孩子真正成熟独立前,只要他们需要,父母就有义务维系心理脐带。依恋关系是看见的前提,只有在依恋中,孩子才会被看见。

不过,这种关系维系起来并不简单,毕竟世界上不是只存在父母和孩子这一种关系。亲子关系不仅会受到各种干扰,还会遭到其他关系的破坏。孩子有可能会对其他人产生依恋,影响亲子关系,进而损害原生关系。可以说,之所以会出现孩子不好管、父母教不好,不是因为父母缺乏爱和教养技巧,而是父母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关系。

角色缺位,导向错位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外,孩子也会依恋其他人,比如祖父母、同伴。这类感情会与亲子间的情感形成竞争,削弱父母的权威,淡化父母的爱,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具破坏力的,就是越来越亲密的同伴关系。

当孩子感觉父母无法主导自己时,而自己对依恋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就会自动依赖其他关系,不再相信父母。他们不再把父母、老师或其他成年人视为导师或榜样,而是转向了并不具备教养能力的群体——同伴。他们不再向成年人“取经”,却从不成熟的同龄人那里接受“教育”,而自己都不成熟的人,必然无法“教育”出成熟的孩子。一旦孩子与同伴在彼此的“教育”中长大,会更不愿听从父母的教养,变成管不住、教不会、长不大的孩子。

有个术语最适合描述这种现象,那就是“同伴导向”。同伴导向,会削弱父母的权威,让父母不得不依据各种手册、专家建议及社会期望来教养孩子。这也是我们一定要重视亲子依恋的重要原因。

究竟什么是同伴导向?

让我们先从导向说起。导向,是一种帮助人们明确方向、熟悉环境的动力,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和需求。与导向相反的是失去方向,会带来困惑迷茫的心理体验。在这种体验下,人的情感和目标混乱交错,如同乱麻。

当失去方向时,人类会和所有生物一样,急切地从其他生物身上寻找提示,以便为自己确定方向。我们的孩子,也具备这样的定向本能。孩子们定向的过程,酷似于磁针会自动转向北极,孩子们也会转向一个集权威、联结和温暖于一体的力量源头。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是无法忍受没有标杆人物的,他们无法忍受“导向缺失”,因为这会让他们自己迷失方向。父母及任何扮演父母角色的成年人,都是大自然为孩子专门打造的定向“磁极”。父母角色的缺位,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再也无法被人看到和理解,因此一旦有同伴进入自己的内心,很容易产生依恋同伴的念头。在关系中,被看见是人类很深的一个心理需求,很多人只有在被看见的时候,才感受到存在感。

人类这种的定向本能,和小鸭子的印刻本能非常相似。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会立刻把鸭妈妈当作印刻的对象——它们跟在鸭妈妈的身后到处跑,留意妈妈的行为和移动轨迹,直到自己变成一只大鸭子。不过,当鸭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小鸭子的印刻本能依然发挥着作用,只是目标会变成离自己最近的、能移动的事物——一个人、一只狗,甚至是一个玩具。但毋庸置疑的是,小鸭子要想顺利长大,无论是人、狗还是玩具,其作用肯定无法和鸭妈妈相提并论。

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成年人的引导,他们也会朝离自己最近的人寻求定向,接受对方的教育和引导。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是不能同时向成年人和其他孩子寻求定向的,因为他们的大脑接受不了两个相互矛盾的指示,所以,他们会自动在父母和同伴中进行选择,决定接受哪一方的价值观、引导和文化。身为父母,只有和孩子构建了原生依恋关系,才能承担起引导孩子定向的责任。

如此说来,孩子是不是不该交往同龄朋友,也不能和其他孩子建立良好关系呢?当然不是。正相反,孩子和同伴建立关系不仅十分正常,还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孩子如果能生活在一个以成年人为导向的氛围中,更成熟的一代人(也就是成年人)能发挥主导作用,那么,孩子之间的互相依赖,不仅不会让孩子丧失自己的方向,更不会导致孩子拒绝父母的引导。

但问题在于,很多父母和孩子间的原生关系本身就没建立好,于是,同伴感情才开始取代亲子感情,同伴成为孩子的主导。而原本很正常的同伴关系,也随着孩子们成为彼此成长的主导,而变得不正常了。

有利的关系一旦建立,不利的关系就不会再产生了

两个女儿一进入青春期,就开始围着朋友转,模仿朋友的举止,听从朋友的话,连观点都要和朋友保持一致。我觉得很挫败,我们夫妻俩一直名正言顺拥有的父母权威,好像突然间就消失了。我不是反对孩子们相处,但其他孩子的地位一旦取代父母的地位,就很危险了。

当孩子到了一定时期(尤其是青春期),跟同伴亲近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然而,这不代表亲子关系就要退居二线,给同伴关系让位。在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管教的时候,如果亲子关系的主导地位被其他关系替代了,孩子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事实上,在孩子未成年之前,都是需要父母引导的,只是这种需求孩子不会直接说出来,父母只能凭借自己的养育知识和为人父母的本能去捕捉。

日益严重的同伴导向,会导致孩子在成长中问题频发。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孩子的自杀率呈现出了惊人递增。在这个问题上,我曾和很多人类发展专家犯过同样的错误,以为孩子自杀的最大诱因是被父母拒绝或忽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经和未成年罪犯接触过一段时间,当时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调查那些自杀或自杀未遂的孩子的心理动机。令人震惊的是,绝大多数孩子自杀并不是因为父母,而是因为受不了同伴对待自己的方式。孩子受同伴的影响越大,当他遭遇同伴的冷漠、排斥和孤立时,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这种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最为明显,但在小学二三年级就已经显示出一些症状,而最初的预兆,甚至可以追溯到幼儿园之前。或许这也能从另一个角度提示我们,父母一旦忽视与孩子的关系,孩子不仅会失去方向,而且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

几乎所有研究都表明:父母才是最重要的。

卡尔·荣格说过:“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亲子关系一旦有所缺失,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最为严重的创伤。”英国杰出的儿童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则表示:“有利的关系一旦建立,不利的关系也就不会再产生了。”什么是有利的关系?有利的关系必须具备: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一方对另一方有着养育的欲望,有为对方拼尽全力的能力,有为对方的成长牺牲一切的意愿。以上这些,都是同伴关系做不到的,亲子关系却可以实现。

但如果有利的关系没能建立起来,反而是同伴取代父母成为了孩子心目中最重要的人,那么同伴关系就会主导孩子的其他关系。

威胁亲子关系的并不是同伴导向,而是本已脆弱不堪的亲子关系在遇到同伴关系时变得更居于次要地位,甚至被忽视。

亲子关系中的父母尽管并非完美,但他们更像是“圣人”,没有这样的“圣人”,对很多孩子而言意味着灾难。

孩子不说,不代表不需要

“我们不是应该放手吗?”很多家长都会这样问,“难道不该尽早让孩子独立吗?”

放手与独立,并不是矛盾的。孩子当然需要独立,但独立需要有两个前提:要在父母的教养任务完成之后;而且,独立的目标是让孩子做自己。

孩子为了迎合同伴不成熟的期望,会选择脱离父母,但这绝不是真正的独立,更不是真正的自尊自爱。同伴导向对亲子间依恋的削弱,和对自然责任关系的瓦解,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现在的孩子,看上去都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如果我们真以为他们对自己的需求心知肚明,无疑是件危险的事。孩子内心的很多需求,其实恐怕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往往需要睿智的成年人主动发现,主动满足。受同伴导向影响的孩子,因为跟同伴待在一起要比跟家人更自在,所以会选择和同伴步调一致,并因此显得独立。然而,这些孩子并不真正懂得自己需要什么。这时,父母如果一味按照孩子的喜好进行教养,孩子很可能变成被频繁劝退的职场废柴。对孩子的教养,父母必须充当主导,必须负责满足孩子的依恋需求。

我们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环境,无法左右文化和经济的趋势,但我们却可以在家庭或学校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避免父母的责任过早被替代。要将孩子引向真正的独立和成熟,父母和其他抚育者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

而今,教养和教育都面临着同一个难题——培养关系,但这也正是解决难题的关键。当父母把教养建立在“和孩子培养稳定、安全的关系”上,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依靠直觉来教养孩子,而不用求助别人的技巧或手册。其实,父母只要知道了怎样和孩子相处,知道自己该在孩子心中扮演什么角色,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指导建议,理解力和同理心就会引导父母做出正确的行为。而父母一旦修复了和孩子的关系,便能轻松从以往的经验中发现有效的方法。

孩子的天性是站在父母这一边的,他们天生就想亲近我们,即使他们自己并不这样觉得,即便他们的言行好像总在疏远我们,但作为父母,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担起抚育者和导师的责任。

很多时候,孩子不说,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我们。所以身为父母,我们要做一个灵敏的捕捉者,不仅要看到孩子说出来的需求,还要学会去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