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与心、礼的关系
仁在《论语》中大致有两种用法。大多数情况下,《论语》中的仁是动词性的,属于爱人的行为表现。与此同时,在《论语》中也出现有一部分即心之成德而言仁的情况,展现了仁的进入内心的过程。这部分用例约占三分之一,应解释成名词性的仁德及在此义基础上的延伸。这也就是朱熹所说的“心之德”,仁在心而成德。这类用例中“仁者”应解为具有仁德的人,其中的“仁”是名词用为动词。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这里明确是即心而言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这里的仁,亦指仁德。所言“斯仁至”,即至于心。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这里终食之间都不背离的仁应当是心德之仁,如此来看,上文说颜回的三月不违仁是说其时久难能。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于”字前皆为动词,“于”字后皆当为名词。“仁”应解为仁德。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这句话的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坚定志向,就切要处发问,即近旁事物思考,仁德的养成就在其中了。
“仁者”之例如: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同上)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同上)
在仁的如上意蕴中,仁作为心德、内德,充分体现出仁的崇实性和内在性。仁是来源于内心的深刻品质,它突出了情感的真实性,这是仁道生命长久的原因所在。仁发自心灵,仁爱的美好滋育着心灵。因真善而美,在仁之中实现了其和谐统一。
《论语》中的两句话充分昭示了仁的指实性。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仁在内心,不事巧伪。
在仁的内在真实意义上,孔子发明了礼与仁的关系。仁为内在,礼为外在,二者相容无间,缺一不可。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同上)
这里所说的礼在后,应指后于仁。
这两例说的是仁对于礼的决定作用。另外两例则说明仁需要礼的外在表达。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善于言说的子贡用形象的比喻精到地说明了内质与外文密不可分的关系: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仁作为孔子创立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思想概念,其内涵丰富,义旨精约。弟子们的屡屡问仁,说明了仁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孔子之仁的不易把握处。孔子以仁相倡,对世人于仁道的远离颇有憾言:“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甚至,“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他从仁的起念于心来谈仁不远人,也是为了说明仁是人可以随时自主、容易进入的心境,从而鼓励人的向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另一方面,仁又成为子所罕言的事项之一,“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其中原因应如程子所说:“仁之道大。”[27]所以孔子不轻易言之,这是对所珍视之物应有的敬护和不慢。对于士来说,仁的期久达成和充分实现是生命意义上的追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仁是伴随着生命的担当,成为仁者也是斯须在此的守护。孔子不以仁者自居,当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时,说明他已经听到了有人说他称得上仁和圣。他否认自己为仁,是因为他体认过仁的所是与所及,精纯弘厚,可谓至德。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为己志的孔子,心与仁者相通,他应该是体仁者。他对仁的体认如此深切,对仁的开掘如此坚执,对仁的标立如此彰显,令千载以下,发明传续,时时回溯至这一名义下所覆盖的质核,使人一次次触发它的辉光,证成人道的尊严所在,并使其托主于人的心灵而长存。
[1]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教授。
[2] 白奚:《“仁”与“相人偶”——对“仁”字的构形及其原初意义的再考察》,刊于《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
[3] 《重刊宋本礼记注疏》卷五十二,台北: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887页。
[4]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十七, 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00页。
[5]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十九册,第12页。
[6] “克己复礼为仁”,见《左传》昭公十二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管子·小问》。参见孙钦善先生《论语本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45、146页。
[7] 引自白奚《“仁”与“相人偶”——对“仁”字的构形及其原初意义的再考察》。
[8] 张燕婴《先秦仁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9] (宋)朱熹《论语集注》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9页。
[10] (宋)朱熹《论语集注》卷一,第48页。
[11] (宋)朱熹辑撰,林嵩、黄珅校点《论孟精义》卷第九上,《儒藏》精华编第一〇九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64页。
[12] (清)简朝亮《论语集注补正述疏》卷九,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556页。
[13]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5页。
[14]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二,第33页。
[15] 宗福邦等《故训汇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73-774页。
[16] 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卷六,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45页。
[17] 蔡尚思《孔子论“仁”的重点和范围——析孔子宗法名分性的仁学》,刊于《孔子研究》第1991年第1期。
[18]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卷二十一,第388页。
[19] (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09页。
[20] (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八,第1610页。
[21] (周)尸佼撰,(清)汪继培辑《尸子》卷上,《诸子集成补编》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91页。
[22] 参见丁四新、戴忠路:《论〈论语〉“忠恕”与“一以贯之”之“道”的关系》,刊于《东亚儒学研究论集》,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
[23] (宋)朱熹《中庸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3页。
[24] (宋)朱熹《论语集注》卷十,第191页。
[25] (宋)朱熹《论语集注》卷六,第138页。
[26] 张志宏《德性与权利——先秦儒家人权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21-122页。
[27] (宋)朱熹《论语集注》卷五,第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