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仁涵诸德
从《论语》文本来看,孔子之仁在“爱人”的中心义下,包涵孝、敬、忠、恕、信、直、勇诸德行。仁与心、礼二端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 仁与孝
《论语》中,涉及孝悌内容的文字数量不少。孔子于孝,重对父母尽心竭力,敬顺悦志,爱之以礼,慎终追远。简洁的文字,留下了对爱亲挚情的深刻体察。情感之细腻,心理之微妙,涵容之厚重,意味之深长,负载着仁的精神,质朴真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是为子女于父母的真情所感,深怀所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这是说的孝的境界。
关于孝与仁的关系,《论语》中有三章言及。
宰我曰:“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这里,孔子把宰我于父母没有三年之爱指为不仁,可见,仁与孝是一致的,不孝即是不仁,对父母无爱的人谈不上爱人。爱父母是爱人的情感始源,郭店楚简《五行》“爱父,其攸爱人,仁也”。可以说,仁包含了孝,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孝为仁。《国语·晋语一》:“为仁者,爱亲之谓仁。”
《论语》中有一处涉及仁的评价与孝有关。这就是孔子关于夷齐的“求仁而得仁”的说法。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论语·述而》)
伯夷、叔齐同为古孤竹国君之子,孤竹君死后,叔齐不用父命让位于兄长伯夷,伯夷则坚执父命不受,二人互相让国,皆逃走。这种做法与卫国父子争国形成鲜明对比。孔子说伯夷叔齐的真诚追求都是孝悌之谊又都如愿以偿,所以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里孔子以仁说孝悌,说明了孝即仁。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
这里的亲,指亲族。厚爱亲族是孝亲之行的放大,君子之德如风,由此而带动民之行仁,行效之间的一致性说明了孝与仁的联系之紧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孔子学说,政治与道德、教育三位一体。继承古老传统,孔子言道德,从治政起说。仁、孝都不例外。此处有子言明孝亲可直接作用于治政,他处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孔子言仁,即以回答樊迟之问的“爱人”来说,也是有着治政针对的,其下对“知人”的进一步解说可以说明这一点。《大戴礼记·哀公问》中记述孔子之言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仁者爱人由对治政者的要求转而为一般人的道德规范。仁自始就有实现政治功能的使命担负,说孝弟为仁之本,联系上文意思,这里的仁当就维持礼制秩序为说,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
2. 仁与敬
敬为爱的高度体现,它在孝的范畴里,孔子加以特殊强调。礼也主敬,可见其重要性。《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这里所说的“出门如宾,承事如祭”的“仁之则”,在《论语》中,孔子述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前者强调敬的方面,后者则突出了谨的方面,且“使民”二字更明确了仁的治政定位。敬被用为表述仁的重要方面,又见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的仁则说法上。恭与敬同义,恭侧重于言居己的一面,在恭己中敬人。“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子产被孔子称为“古之遗爱”(《左传》昭公二十年),由子产的不毁乡校之言,孔子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在孔子称扬舜的无为而治时,也只是用了一个“恭”字。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恭在孔子所论的“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的五德中亦居于首位。《论孟精义》于“恭、宽、信、敏、惠”下引范氏曰:
尧之德曰允恭,舜之德曰温恭,夫子之德曰恭俭:圣人未有不以恭为德者也。[11]
《论语集注补正述疏》卷九:“《中庸》云,君子笃恭而天下平。故张氏说,谓恭其本与?《孟子》云,恭者,不侮人。又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盖恭,谓不侮人而敬人也。”[12]《荀子》中多次引用《诗经·大雅·抑》中的诗句:“温温恭人,惟德之基。”[13]在论及人生的荣辱之源时明著警语:“恭俭者,偋五兵也。”[14]如此都说明了恭敬之德的重要地位,仁之中包含此德,理所当然。
3. 仁与忠
忠之为义,以朱熹“尽己”之说为经典。古训多围绕“中心”作解。[15]如:《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皇侃疏:“忠,中心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六德:知、仁、圣、义、忠、和”,贾公彦疏:“中心曰忠。”《国语·周语下》“言忠必及意”,韦昭注:“出自心意为忠。”《大戴礼记·文王官人》“其言甚忠”,王聘珍解诂:“言忠者,言必由中也。”《论语·述而》“文行忠信”,邢昺疏:“中心无隐谓之忠。”《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朱熹集注:“尽己之谓忠。”《大学》“必忠信以得之”,朱熹章句:“发己自尽为忠。”《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朱熹章句:“尽己之心为忠。”《孟子·离娄下》“我必不忠”,朱熹集注:“忠者,尽己之谓。”综上,忠的意思当指忠于自己的真实内心,符合内心情实,特别是尽足自己的内心、自我竭尽之意。《国语·周语下》:“言忠必反意。”
忠本来并不仅指下对上的忠诚,更非专用于君臣之间。它可以是君对民的尽心,也可以是朋友之间的倾力而为。如《左传》桓公六年:“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当然,忠也可以指臣对君、民对君的尽忠。《论语·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很重视作为“德之正也”的“忠”。[16]他认为行事应以忠信为质干。子张问何为崇德,“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子张问怎样做才能够行得通,“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论语·卫灵公》)弟子们认为“忠”是夫子之教的主体内容,“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教导弟子忠是为政、待友之道,“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同上)
孔子在答樊迟问仁时,已经将“忠”列为仁的内容的一个方面,说明仁包括忠。单独的忠,还构不成仁。这一点《论语》中有辨析。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这里为何孔子许令尹子文以忠呢?“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可谓符合前述“忠”的尽己之谓,那么前面的内容又如何能说是“忠”呢?原来忠还别有其义。《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文公六年:“以私害公,非忠也。”《左传》成公九年:“无私,忠也。”可见忠还有公而无私之义涵。所以,令尹子文的三仕三已而无喜愠之色,表现了他心系公职,全然不以个人禄位的升降起落为忧欢,从而具备了忠的品行。
蔡尚思认为,一般的忠不能算做忠,但仁有时指大忠。[17]他引清徐灏《通介堂文集·释仁》之说:“人道莫大于事父事君。是故事君尽礼,仁也;事亲尽孝,仁也。”他举的是殷商三仁的例子。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
孔子为什么称这三人为三仁呢?是因为他们的忠。刘宝楠《论语正义》曰:
《韩诗外传》:“纣作炮烙之刑,王子比干曰:‘主暴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见过即谏,不用即死,忠之至也。’遂谏三日不去,纣囚杀之。”又云:“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遂被发佯狂而去。”[18]
而《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
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19]
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20]
可见,箕子、比干的或佯狂或谏死,是尽忠于君、尽忠于民的,那么微子的离开呢,怎样说明其忠呢?对此,刘宝楠《论语正义》引朱彬《经传考证》有辩。据《宋世家》,微子也曾数谏于纣,还因其不可谏而欲死之,在未能自决的情况下向太师箕子和少师比干请教,箕子劝微子离开,认为若选择死则不再能图治国家。微子听从了箕子的建议。刘宝楠又强调,微子的离开,是在箕子佯狂、比干谏死之后,见二子之谏与己谏都归于失败,才得以成行的。这也符合《宋世家》的记载之序。所以,微子的最后离开,也同样表现了他的尽忠。
4. 仁与恕
恕在《论语》中只出现过两次,但它和仁的关系却非常直接,孔子将其视为仁之方,也就是说恕是行仁的方法、途径。所以,恕作为爱他的实践方式,它本身就是仁。《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恕则仁也。”从名义上说,与忠的自我竭尽相比,恕则言及人己关系,所以,它直接被说成是仁。
恕的意思是以己度人,如何才能切实地去爱他人呢?古人发明的爱他智慧就是恕。“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尸子》卷上)[21]以自己的想望意愿去揣量他人需求从而满足之。
《论语》中对恕的概括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曾子用“忠恕”二字将夫子之道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需要辨析的是忠与恕的关系。
从忠于自己真实内心和自我竭尽两方面来说,忠都是恕得以实现的前提和条件。忠于自己的内心,才能知道他人所欲。对他人竭尽诚忱,才会比照己意去满足他人。所以,只有做到了忠,才能做到恕。因此,忠可以归结为恕。上述所言,前面孔子说的是一以贯之之道,后面曾子的阐发为忠恕,在他看来,忠与恕当为一事。[22]
因之,《论语》中另有一处,孔子只说及一个“恕”字。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可见“恕”的涵括力。
但恕实行起来并不容易,因为,这是行仁。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而所及也。”
于此,亦可见孔子对弟子就恕的教导之切,以至子贡向往实行之。
《中庸》中的一段话也可以用来佐证: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23]
这里用忠恕来总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的恕道,说明忠恕的一体化,二者归结于恕。
在恕的两方面含义当中,孔子更加注意的是其否定性的一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应该是一个更有优先性的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恕中富于积极意义的一面,不能被解释为忠,北宋邢昺的《论语注疏》和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都将其归为恕。
5. 仁与信
孔子特别重信。《论语》中有多章涉及言信。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这段话予人印象深刻,因为它形象化地说出了信对于人立足于世的关键作用。
孔子主张民要立信: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子贡善于发问,他用这样的问法了解了孔子对于为政问题上食、兵、信三者重要性次序的权衡,在孔子看来,信对于人来讲甚至超过了关系人生命的食,他极为看重人的立世。所以在为政时使民立信超过了足食、足兵而位列第一。
鼓励支持弟子从仕的孔子,当漆雕开因为还未获得信实的为官之道而不愿贸然为之时,孔子很赞赏。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论语·公冶长》)
特别是在言说问题上,孔子对言语信实的讲求给予了多次强调。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同上)
如此注重言说的信实,一说再说。
孔子把言说的得实与仁联系起来。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当司马牛问仁时,孔子单从出言合实的角度来为仁立说,可见对言语信实是何等重视,亦可见仁与信的关系。
与之相反,孔子指出巧言者的不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论语》还从治政上的历难而有所获的方面来为仁立说,这也是对仁之得实的强调。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仁的崇信征实内涵可以孔子弟子子张的身行得到说明。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论语·子张》)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同上)
朱熹《论语集注》指出“子张行过高,而少诚实恻怛之意”,又说他“务外自高”,[24]尹氏说“子张之学,病在乎不务实”。[25]孔子对他的教诲,反复晓以忠信之道。
仁的重实性还可以从下文所述的仁与心、仁与礼的关系方面加以理解。
6. 仁与直
孔子赞成直意而为。他认为直是人生之根本道理。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孔子能从人的细节行为中发现其不直而予以批评: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同上)
孔子对直行直性的喜欢特别表现在他赞赏哪怕是带有缺点的“直”。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论语·阳货》)
而他自己则坦言对学生直而无隐。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
对于人的智识,孔子主张以直为据: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情感上,孔子尤为提倡直意而为。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老子主张以德报怨,孔子尊重生命的真性情和客观的公平原则,提倡以直报怨。
孔子还特别注重基于血缘关系上的伦理直情,这就是所谓的“亲亲相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张志宏在其著作《德性与权利》中指出,儒家强调“据法听讼,无有所阿”,孔子为鲁司寇时就以刚正不阿的精神践行这一儒家的司法原则。但这种做法和孔子所推崇的“父子相隐”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不隐于亲”涉及的是执法问题,而“父子相隐”涉及的是举证问题。前者强调执法时不别亲疏远近,一律平等,后者强调举证程序中亲属证言的不可靠性,而这则是对“父子相隐”合于伦理实情的肯定。[26]
讲到仁与直的关系,可从下例来看。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能好能恶,说明仁者能够秉自直情,不加隐曲。这也体现了仁者之实。
另外,孔子讲“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也当与仁者的径情直发有关。
《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左传》定公四年)
仁者爱人,仁者同时又有勇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