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城市在职青年的就业途径
在调查问卷中,笔者以下列问题来对青年的就业途径进行测量:“你的第一份工作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调查统计的结果参见表2-4:
表2-4 城市在职青年就业途径及其分布
表2-4的结果表明,目前城市在职青年的就业途径以自己应聘为主,比例接近50%。而如果将青年就业过程中所使用的社会资本简单定义成其所依靠和使用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话,那么就可以将上述就业途径中的“父母和家人帮助联系的”“同学朋友帮助联系的”,以及“亲戚帮助联系的”看做是社会资本的具体指标。根据这样的操作化方式,我们可以得出下列大致结果:当前城市在职青年的就业途径中,20%左右是由学校分配的,接近50%是依靠自己应聘的,而大约25%左右的人则是依靠社会资本获得的。学校分配、个人应聘与他人介绍三部分的比例分布大致为20%、50%和25%。这说明个人自主应聘依然是青年就业的最主要方式,但各种社会资本的利用也占有相当比重。
2. 在职青年不同就业途径的相关因素分析
如果说学校分配、自己应聘和他人介绍三大类就业途径具有明显的不同,或者在一定的程度上意味着制度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和社会资本因素的作用的话,那么哪些因素与这三类不同的就业途径的分布有关呢?或者说,哪些因素可能会对青年采用不同的就业途径具有影响呢?笔者在本研究中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因素。它们分别是青年的城乡背景(以青年“18岁以前生活的地方”进行测量)、青年的文化程度以及青年参加工作的时间。
之所以考虑青年的城乡背景,是因为它是形成青年社会资本的基础之一。现有的关于大学生求职中城乡背景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和社会舆论也普遍认为城市背景的青年比农村背景的青年在就业方面更具有优势。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如果有优势,又体现在什么方面呢?本研究希望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青年的文化程度可以说是青年人力资本中最重要的指标。具有不同文化程度的青年在不同就业途径的比例上是否有所不同?如果有所不同,其特征是什么?特别地,是否文化程度越高(人力资本越强),采用自己应聘这一就业途径的比例就越大?而文化程度越低的青年,依赖社会资本的比例就越大?
考虑用青年参加工作的时间来进行分析,主要是为了将社会制度变迁的因素考虑进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中,处于不同时间段就业的青年所面临的就业背景、就业政策、就业机会等均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是否会对青年所采取的就业途径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先看看青年的城乡背景与青年就业途径之间的关系。详见表2-5:
表2-5 城市在职青年的城乡背景与就业途径的交互统计 %
表2-5的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不同城乡背景的调查对象在就业途径分布上的总趋势大体一致,但在具体就业途径的比重方面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来自城市生活背景的调查对象依靠学校直接分配的比例相对较高,镇和乡村背景的对象相对较低。而自己应聘的比例则正好相反,城市背景的对象相对较低,镇和乡村的对象相对较高。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与一般的看法所不同的是,在利用各种社会关系获得就业方面三者的总比例相差无几(城、镇、乡的比例分别为26.5%、25.5%、27.3%)。可以说,这是本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现。
对表2-5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尽管具有城、镇、乡背景的青年在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就业上的总比重几乎相同,但在具体依靠对象的比例上还是稍有差别的:具有城市生活背景的青年依靠“父母及家人”就业的比例略高于另外二者;而依靠“亲戚”就业的比例则相反,略低于另外二者;三者利用“同学朋友”关系就业的比例则基本相同。
这种差别或许可以通过社会关系的同质性进行解释:乡镇背景的调查对象与其关系最近的“父母和家人”之间的同质性强,且大都居住和生活在乡镇,其关系网络和可利用的人脉资源也更多地局限在乡镇。而比“父母和家人”关系稍远的“亲戚”关系与他的同质性则会相对较弱,即异质性会相对较强,其关系网络和可利用的人脉资源就有可能突破乡镇范围而扩大到其就业所在的城市社区。至于在“同学朋友”关系方面三者状况基本一致,则或许揭示出这种具有业缘关系性质的社会资本对于三者的就业来说,所发挥的作用相当。
再看看青年的文化程度与青年就业途径之间的关系。详见表2-6:
表2-6 城市在职青年文化程度与就业途径的交互统计 %
表2-6的结果表明,首先,在职青年的文化程度的确与自己应聘就业的比例基本上成正比,即文化程度越高者,自己应聘就业的比例也越高。这一结果证实了笔者之前的假设。其次,除初中毕业者外,文化程度与学校分配的比例成反比,即高中、中专、大专毕业者依赖学校分配的比例远高于本科及以上者。这或许与中专及大专这类学校更具有职业培训的目标和因素,更多地与就业单位对口培养有关。最后,文化程度与依靠社会资本途径就业的比例之间同样成反比,从初中毕业到研究生毕业,其依靠社会资本就业的比例分别为64.1%、30.3%、23.1%、18.4%和16.6%。如果说青年的文化程度主要反映的是青年在就业市场上所依据的人力资本的话,那么,表2-6的结果说明,青年的人力资本越强,其依靠社会资本就业的比例就相应越小。总的趋势是,低文化程度青年,特别是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在就业时更依赖社会资本的途径,而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文化程度的学生则主要依靠自己的人力资本自主应聘就业。
最后再看看青年参加工作的时间与其就业途径之间的关系。为便于比较,我们将青年第一次就业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三部分调查对象第一次参加工作的时间距离调查时的2007年分别为7年以上、3—6年和2年以内。表2-7就是调查的结果:
表2-7 城市在职青年参加工作时间与就业途径的交互统计 %
表2-7的结果表明,青年就业的时间越早,学校毕业直接分配就业的比例越大,而相应的自己应聘就业的比例就越小。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就业的比例基本上没有变化。这说明,青年就业时间早晚只对学校分配的就业途径和自己应聘的就业途径有影响,而对利用社会资本的就业途径没有影响。总的趋势是,参加工作越早,学校分配的比例越大,而自己应聘的比例越小。尤其是工作7年以上(200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青年,这一特征更加明显。
3. 控制若干相关变量后的进一步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影响青年就业途径的因素,我们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相对深入一些的交互分析。考虑到作为人力资本重要指标的青年文化程度对青年就业途径的重要影响,我们采取控制青年的文化程度的方法,再来看青年的城乡背景、参加工作时间与其就业途径之间的关系。为减小表格的篇幅,下面分析中将父母和家人帮助联系的、同学朋友帮助联系的、亲戚帮助联系的这三种途径合并为一项“利用关系”,同时省去“其他方式”。
先看看控制文化程度后青年城乡背景与其就业途径之间的关系。详见表2-8:
表2-8 控制文化程度后青年城乡背景与就业途径的交互统计 %
表2-8的结果表明,当控制了青年的文化程度后,城乡背景与就业途径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了本科文化程度的三类青年在就业途径上仍然具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几种文化程度的青年在就业途径上就不存在差异了(尽管在具体百分比上有明显差别,但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这种差别主要是随机抽样误差造成的)。这一结果说明,相比于青年的文化程度,青年的城乡背景因素与他们的就业途径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明显,其作用并不那么大。换句话说,除了本科文化程度者以外,在具有相同文化程度但不同城乡背景的青年中,他们所采用的成功就业的途径基本相同。而本科文化程度者中,具有城市背景的青年依据学校分配的途径以及依据各种关系的途径就业的比例高于乡镇背景的青年,而后者,特别是乡村背景的青年中依靠自己应聘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背景的青年。这一结果说明,对于大量本科毕业的农村青年来说,由于他们相对缺乏在城市中的社会关系,只能更多地依靠自己的人力资本在就业市场上寻找就业机会。
再来看看控制文化程度后青年参加工作时间与就业途径的关系。详见表2-9:
表2-9 控制文化程度后参加工作时间与就业途径的交互统计 %
表2-9的结果表明,当控制了文化程度后,青年参加工作的时间与其就业途径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具体体现为: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青年,参加工作时间的早晚对他们就业途径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初中、高中或中专等较低文化程度的青年来说,参加工作时间对他们的就业途径分布没有影响。即不论参加工作时间早晚,其就业途径的分布基本一致:初中文化程度者70%左右依赖各种关系的利用,自己应聘的比例接近30%;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者三种就业途径的比例均在三分之一左右。但对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来说,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不同,他们就业途径的分布也在发生变化:学校分配就业的比例急剧下降(从接近50%下降到不足10%),与此相应的是自己应聘的比例显著上升(从40%左右增加到70%左右),成为最重要的就业途径。这一结果对于我们更好理解青年参加工作时间的早晚与青年就业途径的分布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