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鼠忌器
从陆续揭露出来的案例来看,股票市场弄虚作假的情况可以说是惊心动魄。虽然坑蒙拐骗的现象在各个领域都时有发生,但股市上的欺诈以如此露骨的方式大规模进行,仍然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直观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高层对查处股市的败坏行为心太软。比如说,自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仅虚开增值税发票这一条罪名就将很多犯事者送上了刑场,还有打击走私和出口骗税等,决策层给人的印象是雷厉风行。但是一涉及股票市场,霹雳手段就不见了,有些处罚简直是虚应故事,或者根本就不是处罚。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政府欲投鼠而忌器。按有的说法,查处一些人和事,会影响有关股票的价格,损害其股东的利益,还可能对大盘产生不利的影响。股票价格下跌了,不仅私人股民受损失,更重要的是公款受害。这样说来,好像应当保护那些人和事,至少也要仔细斟酌,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一些假设的条件下,这种权衡是对的。老鼠爬到器皿上,要比较一下灭掉一只老鼠的好处和损坏器皿的成本孰大孰小。这样考虑成立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老鼠不知道投鼠者在权衡;或者即使老鼠知道,也不会算计,不会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果老鼠知道这一切,而且会算计,故事就完全改变了。比如说,有人劫了飞机来讲条件。因为人命的价值难以比较,姑且假定飞机上没有人质,而是故宫的什么宝贝。现在劫机者索要的赎金远小于所劫持的宝贝和飞机的价值。由此得出结论说“赶快同意”。这就是不会算计的考虑。因为劫机者会预期,这一次得手下一次还来,这一拨得手另一拨也来。所以简单的办法是,一旦发现这类劫机者,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炮轰过去,10个亿也罢,100个亿也罢,一咬牙都不要了。虽然不一定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轰上两三次总可以了吧。
按博弈论的思路分析这样的事情,首先要区别博弈是一次性的还是多次重复的。如果是一次性的,则就事论事,假如明天是世界末日,今晚就大赦天下,彻底人道一回。如果涉及的是重复的过程,就要考虑一个行动的后效。说起来,没有当年“中关村”,哪有今天“银广夏”。如果当年彻查严惩“琼民源”造假案的所有责任人,“银广夏”的负责人纵然鬼迷心窍,也不敢如此胆大妄为。现在这么多股市“老鼠”,在某种程序上是简单的投鼠忌器权衡策略养出来的。问题在于,投鼠忌器绝非长期可行的政策,总有一天要出事;那时会发现,受害的人更多,受害程度更大。
在政府的安排下将事发后的“琼民源”重组为“中关村”,是要给“琼民源”的股东一些补偿。说起来,造假有罪,股民无辜,这个道理没有错。不过按同样的道理,家舍被盗,窃贼有罪,居士无辜,所以应当由政府来赔偿。这么一来,大家都不要认真防贼了,还有人要监守自盗报假案。事实上,在本刊揭露“银广夏”之前,就有媒体发表对其业绩怀疑的文章。更早的时候,本刊发表专文引用专业的研究报告,指出上市公司做假账的问题相当普遍,其他媒体也有一些同样的报道。这些本来应当引起股民的重视,但是有“中关村”等案例在先,“银广夏”的价格仍然不断上升。
设想一种情况。原来有个社会默契或者甚至明文规定,碰上劫机者控制人质,大家不要反抗;至于具体的场景条件则没有交代清楚。然后有恐怖分子劫持了100人去撞有1 000人的建筑物,而地面上获得了准确的情报。这时候打飞机,机上的100人便立即损命;不打的话,有1%的概率是发生奇迹,比如劫机者在到达目标地之前突然心脏病发作当场昏倒,另外99%的概率是1 100人都活不了。站在人质的角度考虑,有1%的生还机会总比没有好,所以不要打。讲起来也很有理的,因为你原来的规则是不打,我才坐飞机;等我上了飞机你修改规则,岂非太冤枉。站在1 000人的角度,则可以援引关于自卫权利的规则,总不能不让人家正当防卫吧。所以,这样的矛盾没办法解决,坏就坏在开始的时候游戏规则有矛盾或者不清楚。
[1] 原文刊于《财经》2001年第13期,2001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