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历史·诗歌:关于爱森斯坦的三场视觉艺术讲座(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述

这三场讲座围绕爱森斯坦(Sergueï Mikhaïlovitch Eisenstein)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Le Cuirassé Potemkine)展开,尝试呈现影像(images)的视觉结构如何创造出连贯的历史(histoire)图景,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在某种近乎诗歌(poème)的建构中发生的。

·历史与诗歌·

我们将从这部电影的双重特质切入:影片的叙事方式是历史的,细致追溯了1905年发生的种种事件;它同时又是抒情的(lyrique),不断诉诸情念(pathos)、情感与表现姿态。这部电影的双重性——兼具纪实与诗性特征——可以在导演爱森斯坦的若干模本中找到源头:在纪实层面,他尤其受到“新闻时事片”和摄影出版物的影响;在抒情层面,则受到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或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Boris Pasternak)的影响。

·剪切影像与近景眩晕·

我们注意到爱森斯坦运用的两种形式技巧:蒙太奇(montage)和特写(gros plans)。需要回顾有关特写的争论(有人视之为心理学的,亦即“资产阶级”的做法),以及爱森斯坦赋予特写的功能,或可称之为“电影画面的迷醉感”(l'extase du cadre)。特写既“打开”影像,又“深化”影像。这建立在一种心理与形式的作用之基础上,(继弗洛伊德和语言学家们之后,)爱森斯坦称之为“部分即整体”(pars pro toto)。这也意味着剪切(obrez)的作用,恰好对应了西方诗歌写作的典型手法:诗句的切分。

·氛围影像与远景眩晕·

诗歌的悖论,在于(诗句的)切分常常会营造出某种“气氛”(情绪场),既无框架亦无边界。爱森斯坦在电影中协同运用剪切与氛围,交替使用他所谓的“节奏蒙太奇”(montage rythmique)与“调性蒙太奇”(montage tonal)。我们将思考“氛围”(milieu)概念以及爱森斯坦提出的色彩、音乐与诗性的范式,从而理解一首历史诗歌是如何形成的。

《战舰波将金号》电影海报

谢尔盖·米哈依洛维奇·爱森斯坦

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记忆女神图集》(Atlas Mnémosyne),图版第42号:痛苦的情念形式所传达的能量的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