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对:自我关爱与心理成长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确诊者接触轨迹公布!如何准确回忆出自己的活动范围?

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举措之一是公布确诊患者的详细接触轨迹,号召与确诊者活动轨迹重叠的人群进行主动汇报和及时隔离。在自查过程中,就个人而言,对过去几天甚至一两个星期前的活动轨迹进行详细、准确的回忆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我们以近期浙江省某市一确诊病例通告为例,结合心理学对记忆提取的一系列相关研究,希望可以为大家准确回忆出自己的活动范围提供一些帮助。

案例:该确诊患者为一名菜市场商贩,在之前调查中刻意隐瞒自己的疫区接触史,因此通告号召有可能发生接触的居民对2020年1月26日起的活动轨迹进行自查。由于情节恶劣,当事人已“涉危害公共安全罪”被立案调查。

情况1:不可能

我记性差,根本不记得20天前去过哪些地方

“谁还记得20天前干了什么呢?”一些朋友可能真心觉得“有心无力,直接放弃”。但是!大量心理学研究发现,记忆力远比我们认为的要强大。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不同,心理学家通常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20天前你做了什么”反映的正是个体对自己长时记忆的提取。目前的心理学研究指出,在理论上,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所以,每个人每天都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增加新的经验。更重要的是,长时记忆一旦形成,往往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年夜饭你在哪里吃的?”可能绝大多数人都能回答。不仅如此,你可能还能回忆出当时有哪些亲人在场或者有一道你特别喜欢的佳肴,这可不止20天!因此,请你相信自己一定有可能可以回忆出1月26号以来的各种生活轨迹。

情况2:想不起

我努力了,可是实在是想不起来呀

如果长时记忆真的如此强大,为什么我还是想不出来呢?心理学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情况下,你不是记不住,你是想不起来!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心理学中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叫做“舌尖效应”,指的是在路上你遇到某个熟人却怎么也喊不出他的名字。但是,如果你身边有个人喊了他的名字,你就会立马想起来。这种“想不起”并不是真正的没记住,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提取线索来促进回忆。

心理学上将记忆提取分为两种不同形式:回忆与再认。回忆是指个体自发回忆出发生过的事情(例如1月26日我干了些什么?),再认是指个体判断某个事件是否发生过(例如1月26日我到底有没有去过xx菜市场二楼?)。在个人活动轨迹确认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尝试。我们基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几个策略,希望有所帮助。

(1)利用公共资料,提高再认正确率。除了通告中提供的少量图片资料,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社区公告等尽可能多地比对与确诊轨迹相关的各种资料(如该菜市场的停车场及周边环境等等)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这些额外的线索都有可能让你猛然想起“对了,我那天确实去过这个地方!”。例如对我个人而言,由于停车技术差,因此我对停车场的印象往往非常深刻。

(2)如果你对于通告中的资料完全没有印象,你可以尝试自由回忆。大量研究表明记忆具有时空上的连续性。因此,你首先需要找到能回忆出的与目标轨迹时间上最近的事件作为记忆的标记,然后进行逐步推演。例如,我一点都不记得1月30日下午6点左右去了哪里,但是我记得那天2点左右我午休了一个小时,晚上应该是七点看了新闻联播。那么请你继续回忆,“我午休之后起来是不是看了哪本书?”,“新闻联播前我在家吃了晚饭吧?”等等,多问自己一些问题,循序渐进,你很有可能能够“搭上便车”,提取出目标时间段的相关信息(图1)。

图1 根据目标确定的记忆标记事件推演目标时间段内的生活轨迹

(3)善于利用不经意的“生活记录”作为回忆线索。信息时代,每个人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痕迹,只要你用心去找。例如朋友圈发的照片、微信聊天记录、通话记录、小区的外出记录、导航记录等等;同时,如果有家人和朋友共同生活,大家可以一起进行回忆的过程,互相补充和提醒也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回忆信息。这些外在线索可以帮助我们回忆出大量与目标轨迹相关的信息(图2)。

图2 利用多种提取线索帮助生活轨迹的回忆

情况3:记不清

我好像去过,但是不确定。

相比于你清晰地回忆出“我没去过确诊者所在的菜市场买菜,那天我是去附近超市买牛奶”,你可能常常会处在另一种更加普遍的情况“我对这个菜市场好像有点印象,我好像去过”。第一种情况,你不仅记得事情是否发生,你还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很多事件相关细节,心理学研究中称之为“记得”(Remember)。第二种情况,我们对记忆内容“似曾相识”,但是不能有意识地提取任何相关细节,心理学中称之为“知道感”(Know)。这种无意识地记忆提取会让人们产生“熟悉感”。与“记得”相比,“熟悉感”情况下,个体回忆的准确性和自信度上都显著下降。研究发现,“熟悉感”产生的来源之一是真实记忆的模糊,反映了记忆无意识地获取出了真实事件中的一部分信息。随着越多的细节信息被获取,这种熟悉感就会越强。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认为熟悉感可能产生于不同记忆片段的错误拼接(例如你以前经常会开车路过这个菜市场,而你最近确实在一家离它很近的超市买东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错误拼接绝大多数不是随机发生的,往往反映了两个事件之间具有很高的时空相似性或者很强的内在关联性(你确实去过确诊患者活动附近的区域)。因此,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如果你对确诊患者的接触轨迹有明显的“熟悉感”,我们建议:要按照通告上的指导意见严格执行,千万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图3 熟悉感来源于真实记忆或相似的记忆事件的无意识提取

如果你尝试了以上建议,还是苦于“记性实在太差”,也请你也不要苦恼。大量行为和脑成像研究的结果都证实,人的大脑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系统的行为训练或者其他无创性的物理刺激(电刺激、磁刺激)等科学手段来提高我们的记忆能力。这段时间,不妨大家可以时常回忆一下若干天前自己的生活轨迹。俗话说,熟能生巧,说不定你可以找出更多有效的、个性化的记忆提取方式哦!

图4 大脑可塑性是记忆可以通过训练或刺激得到提高的基础

时至今日,新冠疫情仍在继续,希望大家在关注周边的疫情最新发布的同时,能在必要时运用以上建议准确地对自己的行为轨迹进行回忆,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文/蔡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