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在即,如何减少潜在的“地域歧视”?
因为疫情被迫宅家,日复一日的生活是不是都有点无聊到让你甚至想去上学/上班?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陆续复工;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可能也将逐步错峰返校。时隔许久,又能重新见到我们的同学/同事,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想到这里,你曾经的同学/同事在你眼中突然变得有点不一样了。虽然你知道ta并没有感染的症状,也做好了防护措施,并且你也觉得自己不应该以异样的眼光看待ta,可你还是不自觉地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稍稍地和ta拉开了距离。而这些有意无意的举动,或许也伤害了你亲密的小伙伴。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地域歧视”?我们要如何减少潜在的“地域歧视”?如果你不幸遭到“歧视”,或者当你看到其他人的“歧视”行为,又该怎么做?面对即将到来的复工潮,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李佳雯 绘
为什么会出现“地域歧视”?
歧视(discrimination)或者偏见(prejudice),来源于人们对内群体(ingroup)和外群体(outgroup)的区分,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和“他们”的区分。我们之所以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武汉或湖北地区的人,是因为我们将ta纳入到“疫情严重地区的人”这一外群体之中,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研究表明,焦虑感以及不确定性都会提高我们进行群体区分的倾向。这是因为焦虑感和不确定性会提高我们对安全的需求,这个时候,将自己划分为内群体成员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在复工初期,疫情的威胁还未完全解除,我们的焦虑感仍然较深,面对的不确定性也还很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容易产生“歧视”。
如何减少潜在的“地域歧视”?
1.重新进行群体划分。歧视来源于对群体的区分,因此,一个减少歧视的方法就是重新进行群体划分。试着多从你们的共同点出发看待对方,例如,你们都是同一个公司里的同事,或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可以尝试从更大的角度来进行群体划分,例如,你们都是同一个国家的人,此时此刻面对共同的困难,更应该齐心协力。当你这样去想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对方和你属于同一个内群体之中,抵触和歧视的感觉自然就减少了。
2.从个人而非群体的角度思考。减少歧视的另一个方法是将对方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非隶属于某个群体的成员之一。避免简单地给人贴上标签,而是全面地了解对方:ta是你的一个朋友,ta平时喜欢喝咖啡,ta喜欢穿黑色的衣服……当你从多个角度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其形象就变得更加完整而生动,而不是简单的“来自疫情地区的人”。
3.不要过分努力地抗拒偏见。正所谓“物极必反”,当你非常努力地让自己不带有偏见的时候,你反而对偏见投注了更多的注意力。正如在著名的“白熊实验”中,当被试告诉自己“不要去想白熊”的时候,“白熊”的形象反而更多地出现在其脑海中。所以,保持灵活的思考方式,自然地对待偏见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为什么我们应该勇敢地对“地域歧视”说不?
如果你来自疫情严重的地区,而你隐约感觉到周围的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有些奇怪,或者你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其他人遭到了“歧视”,这时候,你会选择保持沉默,还是勇敢地站出来?
我们的内心往往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是公平的,因此我们会想要阻止歧视的发生。但另一方面,你可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了,你或许也会担心指出歧视行为是不是真的有用。
研究发现,那些将问题归因于歧视或者指出歧视行为的人,会被其他人认为是更加令人讨厌的,也就是说,反对歧视的确可能会存在一定风险。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勇敢地对“地域歧视”说不,理由如下:
1.这的确可以减小再次发生歧视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在人们产生刻板印象之后,直接指出这一点可以减小刻板印象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并且目睹这一过程的旁观者的歧视行为也会减少。
2.这会让你变得更好。比起忍气吞声,直接指出歧视行为能够减少你的愤怒感和后悔感。并且,从长远来看,这也会减小你对其他人产生歧视的可能性。
3.这实际上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困难。如果你担心当面指出歧视行为会让你们的关系闹僵,你也可以选择一些更加温和的方式,例如用一种开玩笑的口吻指出歧视行为,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对于减少歧视同样是有效的。
少一点歧视,多一些理解。
疫情当前,让我们共同面对!
文/孙丽敏 陈树林
参考文献:
[1] Czopp, A. M., Monteith, M. J., & A. Y. Mark. Standing upfor a change: reducing bias through interpersonal confrontation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6, 90(5). 784-803.P85
[2] Eliezer, D. & B. Maior. It’s not your fault: The social costs of claiming discrimination on behalf of someone else [J].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2011, 15:487-502.
[3] Rasinski, H. M., Geers, A. L., & A. M. Czopp. I guess what he said wasn’t that bad: dissonance in nonconfronting targets of prejudice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3,39(7):8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