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仿真体系参考架构
从社会技术学角度看,仿真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如果不能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社会技术学体系,仿真很难发挥作用。支撑企业仿真能力的不仅仅是仿真软硬件系统,而是由许多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并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整体。这个整体除了仿真软硬件,还包括仿真相关的运作流程和标准规范,以及与组织和人员相关的其他能力要素。我们把这个整体称为综合仿真体系,它实际上是社会技术学在仿真领域的定制化应用。社会技术体系的标准模型在仿真领域实例化后,形成如图2-2所示综合仿真体系模型。
这个体系由仿真相关的技术、人和流程三个维度构成并相互影响。作为一个社会技术学体系,仿真体系也应基于企业研发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单纯地围绕软件和硬件等技术要素进行建设,对技术体系的能力提升程度有限。所以仿真体系应在仿真战略指导下,从三个维度均衡建设:
1)技术建设:仿真装备的科学选型、规划与建设。仿真装备包括仿真软件、计算硬件、网络设备及操作系统,以及利用这些设备搭建的仿真云。
2)流程建设:包括综合仿真流程(包含对设计流程的仿真化改造形成的综合设计流程,以及从该流程中提取的多学科仿真流程)、仿真规范和标准的建设。
3)组织建设:仿真团队及组织结构建设,涵盖运行机制、任职资格、激励机制和人员培养等方面规划与建设。
图2-2 综合仿真体系模型
另外,在信息化和云计算时代,应该综合以上三个维度,建设体系要素的载体——综合仿真平台。
对以上各要素进行细分,可得到更多要素:战略、人才、组织、流程、标准、规范、软件、硬件,最终形成综合仿真体系的参考架构,如图2-3所示。
图2-3 综合仿真体系参考架构
综合仿真体系参考架构给出了仿真体系的完整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参考架构的价值在于:在建设仿真体系的时候可以帮助企业审视体系发展的均衡性,既不偏重也不偏废任何一个重要指标。
仿真体系其实是一种能力体系,所以也称为“仿真能力体系”。企业引进软硬件等资源后,便初步拥有了一定的仿真能力。但是,企业仿真能力建设过程中的大量实践也表明,一些企业把仿真能力建设与软硬件采购等同,而忽略了构成体系的其他要素。仿真软硬件很容易采购,国内企业的仿真软硬件配置基本与国外先进企业保持同步或接近,但仿真体系所蕴含的软能力无法购买,需要基于企业自身研发特点,开展系统的规划和持续建设。
在缺少能力体系支撑的情况下,很难对仿真技术进行积累,仿真软硬件往往会被闲置,仿真人员无法持续进步,整体仿真能力的提升速度缓慢。大多数国内企业对仿真体系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在仿真技术的使用、仿真规范标准的完善、仿真过程及数据的管理、仿真人员能力的培养、仿真组织的进化等方面,与国外同行还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往往不在于技术、软件、硬件等硬能力,而在于人才、组织、流程、标准、战略等软实力。因此,仿真体系建设是大量采购软硬件之后的必然发展阶段。通过仿真体系的整体提升,可以完善技术软实力,拉近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