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任务一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将会计对象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进行科学分类的名称即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两类。会计要素既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也是确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一)资产

1. 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既可以来自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也可以来自非日常经营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既可以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直接流入,也可以是转化为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间接流入,还可以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减少。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最重要的特征。凡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均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确认。前期已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预期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企业享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拥有从资产中获取预期经济利益的权利。在有些情况下,虽然企业不享有一些资源的所有权,但能实际控制这些资源,同样也能够从这些资源中获取经济利益,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部分经济资源也应作为企业的资产。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2. 资产的确认条件

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 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① 库存现金。企业存放于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② 银行存款。企业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③ 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以赚取差价为目的所购买的有活跃市场报价的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

④ 应收及预付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等;

⑤ 存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库存商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原材料、周转材料等。

(2)非流动资产。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① 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外的金融资产;

③ 投资性房地产。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④ 固定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⑤ 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教中做 学中做】

1. 下列项目中,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有( )。

A. 存货

B. 无形资产

C. 预付账款

D. 长期股权投资

2. 下列项目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 货币资金

B. 交易性金融资产

C. 存货

D. 固定资产

(二)负债

1. 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义务时必然会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否则,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负债来处理。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结果。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商品、使用劳务、接受贷款等。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2. 负债的确认条件

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 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2)非流动负债。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教中做 学中做】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 )。

A. 现时义务

B. 推定义务

C. 法定义务

D. 潜在义务

(三)所有者权益

1.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既包括所有者投入的、构成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即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留存收益。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中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要素的确认。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项目:

(1)实收资本(股本)。所有者投入的,构成注册资本或股本的部分。

(2)资本公积。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盈余公积。按国家有关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等。

(4)未分配利润。企业留存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教中做 学中做】

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

A. 长期股权投资

B. 应付股利

C. 盈余公积

D. 投资收益

(四)收入

1. 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的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等。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使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但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由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引起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因收入所引起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使得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2. 收入的确认条件

符合收入的定义,确认收入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3. 收入的分类

收入按其取得的来源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小思考】

“营业外收入”科目为什么不属于“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又称基本业务收入,指企业在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中产生的收入。例如,工业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在主营业务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入。例如,材料的销售收入、技术转让收入、固定资产的出租收入等。

【教中学 学中做】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的是( )。

A. 提供劳务的收入

B. 销售材料的收入

C. 营业外收入

D. 固定资产租金收入

2. 下列各项中会引起收入增加的是( )。

A. 销售库存商品

B. 变卖报废设备

C. 出售专有技术所有权

D. 取得投资人投入资金

(五)费用

1. 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成本、职工薪酬、折旧费用等。

(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使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但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引起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因费用所引起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使得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2. 费用的确认条件

符合费用的定义,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费用。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费用的确认应当注意:

(1)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确认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3)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3. 费用的分类

费用可分为营业支出、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

(1)营业支出。即营业成本和税金及附加。其中,营业成本是指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发生的生产(劳务)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费用与营业收入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应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

间接费用,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共同性费用。这些费用同提供的商品与劳务也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需要采用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并与营业收入相配比。

(2)期间费用。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等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由于期间费用与会计期间直接相连,则期间费用与其发生期的收入相配比,在当期的利润中应全额予以抵减。

(3)资产减值损失。即资产已发生的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减值损失。

【小思考】

“营业外支出”和“费用”有何区别?



(六)利润

1. 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

(1)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业绩;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2. 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利润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3. 利润的分类

利润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1)营业利润。即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损失)后的余额。

(2)利润总额。即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支差额后的余额。

(3)净利润。即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差额。

以上六大会计要素,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分别做了详细说明。会计要素的划分,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构筑基本会计报表框架的依据,在会计核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等式

(一)财务状况等式

制造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必须拥有一定的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投入企业的资金要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才能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企业的这些资产一方面表现为特定的物质实体存在形式,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等;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相应的要求权,即这些资产是如何取得的,为谁所有。通常把对资产的要求权称为权益。

由此可见,资产与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资产说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运用情况,权益则说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来源情况。两者相互依存,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相应数额的权益;反之亦然。由此可以推出: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该等式反映了资产的归属关系,是会计对象的公式化,是资金平衡的理论依据,也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因此,会计上称之为基本会计等式,又可称为静态会计等式。

(二)经营成果等式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盈利,在投入经营后的每一会计期间,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要求,可以正确计算出当期实现的利润。这就形成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

收入-费用=利润

若利润为正,则企业盈利;若利润为负,则企业亏损。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动态情况,故又称之为动态会计等式,它是设计和编制利润表的理论基础。

(三)综合等式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收入的发生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费用的发生会导致资产的流出或负债的增加,利润的变化则是企业资产流入和流出的结果。因此,利润的增加一方面使企业增加新的资产,另一方面这些新增加的资产又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反之,则减少了所有者权益。因此,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在数量上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表现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也可以变形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四)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当企业持续经营时,发生的经济业务会引起会计要素金额的增减变化,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九种类型:

1. 资产项目的一增一减

【例2-1】安信食品有限公司以银行存款150 000元购入机床一台。该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为:

2. 负债项目的一增一减

【例2-2】安信食品有限公司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12 000元。该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为:

3. 所有者权益项目的一增一减

【例2-3】安信食品有限公司以盈余公积500 000元转增资本。该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为:

4. 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例2-4】安信食品有限公司赊购面粉1 000千克,价款合计4 000元。该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为:

5. 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

【例2-5】安信食品有限公司以银行存款16 000元偿还前欠的购买黄油货款。该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为:

6.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例2-6】安信食品有限公司收到投资者投入资金200 000元。该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为:

7.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例2-7】安信食品有限公司以银行存款21 000元分配股利。该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为:

8. 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2-8】安信食品有限公司和债权人达成协议,将其110 000元应付账款转为对本企业的投资。该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为:

9. 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2-9】安信食品有限公司宣告分派股利120 000元。该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为:

【教中学 学中做】

1. 企业用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原材料入库,表现为( )。

A.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资产总额不变

B.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资产总额增加

C.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负债增加

D. 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负债减少

2. 下列会计业务中会使企业月末资产总额发生变化的是( )。

A. 从银行提取现金

B. 购买原材料,货款未付

C. 购买原材料,货款已付

D. 预付货款

3. 某公司1月初资产总额为250 000元,负债总额为100 000元,1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取得收入共计70 000元,发生费用共计50 000元,则1月底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元。

A. 310 000

B. 180 000

C. 100 000

D. 17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