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绪论

“文”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写作“”,是个象形字,表示“一个身有花纹袒胸而立之人”,本义是纹理。《说文解字》解释为“错画也”,即各色交错的纹理。后世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等。“化”则是个会意字,出现稍晚,本义是教化。《说文解字》解释为“教行也”,即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言行。“化”字从“人”从“匕”,《说文解字》曰:“匕,变也,从倒人。”可以看出,“化”由一正一倒的两个人组成,要使两人和谐融洽,相顺而不悖,就需要迁善、感化和教化。后世引申为改易、变化、生成等。

“文”、“化”二字并用,最早见于《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中,“天文”与“人文”相对,“天文”指天道自然规律,即天地日月往来交错;“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人际间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构成的复杂网络。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相联系,“以文教化”“因文教化”的意蕴十分明确,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注重文德教化的政治思想。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一词,刘向《说苑·指武》云:“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文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人们对文化多维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入。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人类自产生以来,由于生存需要而不断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劳动),促进了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的形成。由“天道”到“人道”,这便是文化创造的过程。作为人的创造的结果,文化是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也同时创造了人,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关系。例如,一块天然的玉石,起初并不具备任何文化的意蕴,但经由人工的打磨与雕琢,在注入了人的劳动技能、审美取向与价值观念之后,便具有了“文化”的意义。由此可见,文化的实质在于“人化”,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也包括自身)而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观念的过程。一般来说,“人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通过实践、劳动的形式,改变自然物的面貌、性质、结构、存在方式等,使之融入人的思想,这是最常见、最普遍的形式;二是以解释、言说的方式赋予自然物以意义,使“自在”的自然物显示人可以理解和把握的意义;三是创造人工自然或第二自然,如转基因生物、人工合成材料等;四是创造信息化的存在、虚拟的存在,如网络世界等。

关于“文化”这一概念,学者们提出了500余种解释(1)。有人主张文化在结构上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层次;有人主张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人主张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还有人以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习惯为文化之六大子系统等等。

以上诸种分析中,以四层次说为较完整而简明。物质文化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制度与行为文化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精神文化则反映人与自我的关系。物质文化作为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处于文化诸层次的底层,与经济基础的距离最近,往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革而迅速变革。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前者通常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较之物质文化,对生产力变革的反应稍有滞后;后者受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影响。精神文化处于整个文化结构层次的最高层,与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受诸多中间环节的影响而模糊,因为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故而最难改变。但也正因为如此,精神文化成为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成为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化相区别的本质所在。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纳入其中,全面反映了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体现了广义“文化”的具体构成。

文化具有国别性、民族性。在世界历史上,各个民族和国家基于各自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环境,创造了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全人类的文化。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中国”的内涵经历了不断反复和渐次扩展的过程。早在距今3000年前,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随着华夏文化的传播,周围异族慢慢融入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因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而将周边地区称为四方。秦汉以后,以汉族为主体的大一统中央政权建立。此后,历代版图时有损益,但基本趋势是不断拓展。清代强盛时,疆域“东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2),包括今蒙古国全境,以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的部分领土。新中国成立,在与周边相关国家签署边界条约后,形似雄鸡的中国陆地版图最终确定。正是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间通过杂居、混合与相互融合,相互间的联系愈益频繁,诸如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等民族共同体要素逐步形成并渐趋完备,从而进一步形成自觉的民族观念。尤其是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入,各民族更增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整体意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遂成为境内56个民族的共同称谓。因此,“中华民族”是历史形成的民族实体,“中”,谓居四方之中,“华”,谓辉光、文采与锦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于其他文化,作为人类先进文明的代表,对于人类有着伟大的贡献。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泽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绝雅致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等,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作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文化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不断扬弃、更新和再生的演变。本书所论中国文化,主要就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古代中国人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是我们的先辈在认识、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伟大创造,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它虽是历史的结晶,但并不只是陈列在博物馆里供人观览,而是依然有着持久、鲜活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最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属性,这种属性甚至已经内化为我们民族的基因,成为孕育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规定”着未来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因此,传统文化距离今天并不遥远,而是仍然时时刻刻强烈地影响着我们。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组织教学,本书直接或间接运用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谢!


(1) 许嘉璐:《文化与语言》,《中国教育报》,2000年10月17日。

(2) 《清史稿》卷五十一,《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