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一、 脾胃病常见病机与治法应用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大消化的概念。消化系统疾病多发,中医治疗颇具特色,历代医家对此论述甚多。从脾胃的功能来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喜刚燥,宜升则健,胃喜柔润,宜降则和,故有“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之说。脾胃之间气机升降,相互协调,共同完成运化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源。“胃为人生至宝”,“得胃气则昌,失胃气则亡”,由于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故称之为后天之本。
《灵枢》云:“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由于饮食劳倦或情志失调,均可引起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种种症状,病虽在脾胃,每与肝肾有关。目前一般依据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按证型论治,这是病证结合的一种方法。另外,如何依据主症并结合相关病机,提出主方主治,体现辨证施治的原则。
孟河、吴门医派,以及我院著名医家如张泽生、曹鸣高和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等,在脾胃病学术与临床证治方面经验丰富,给后学以深刻启发。本文试以病机为重点,系统阐述脾胃病常见病证的治法与应用,从一个侧面温习和细化脾胃病的辨治体系。
1. 病机:脾胃虚弱
主症:脘痛隐隐,食欲不振,大便易溏,多食则胀,形体消瘦,舌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益胃。
主方:六君子汤、黄芪建中汤等。
常用药:炒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淮山药、炒苡仁、陈皮、木香、炙甘草等。
【按】 如偏于脾气虚,便溏肠鸣,加炮姜、吴萸;中气下陷,加炒柴胡、炙升麻。如偏于胃气虚冷,脘痛隐隐,加桂枝、生姜、大枣。
2. 病机:中虚气滞
主症:胃脘痞胀或疼痛,嗳气,纳谷不香,大便不实,舌苔薄白,脉细弦。
治法:健脾和胃,理气畅中。
主方:香砂六君子汤。
常用药:炒党参、炒白术、云茯苓、陈皮、法半夏、木香、砂仁、白芍、佛手、炙甘草等。
【按】 本证较为常见,其特点以脘痞腹胀为主症,是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伴有气滞症状。如舌质偏淡而气虚者,加炙黄芪、炒当归;胀痛较甚加枳壳、香附;食欲不振加炙鸡金、炒谷麦芽。此外,肝胃不和与该证同中有异,前者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伴有胸闷胁胀、嗳气频作等肝经症状,以柴胡疏肝散或香苏饮为主方疏肝和胃。
3. 病机:脾阳不振
主症:便溏次多,腹部畏寒或隐痛绵绵,多食则胀,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温阳运脾。
主方:附子理中汤。
常用药:炒党参、炒白术、炮姜、煨木香、陈皮、制附片、茯苓、益智仁、炒白芍、炙甘草等。
【按】 脾为至阴之脏,在脾气虚的基础上见有寒象即为脾阳虚,脾虚的证候特点是大便不调或泄泻,以及腹部的症状。若见黎明泄泻、四肢欠温、舌淡苔白等脾虚及肾者合四神丸,药如肉豆蔻、淡吴萸、补骨脂等温肾暖脾。
沈金鳌说:“治泄补虚,不可纯用甘温,甘则生湿”。脾阳不振故当温补,临证或可配入少量黄连一味,一则以防甘温太过,二则苦寒坚阴,是为反佐之意。
4. 病机:脾阴不足
主症:大便易溏,或泄泻与便秘交替,食后腹胀不适,食欲不振,神疲气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健脾养胃,酸甘敛阴。
主方:慎柔养真汤(《慎柔五书》)。
常用药:太子参、炒白术、云茯苓、淮山药、白扁豆、炙乌梅、炒白芍、炒木瓜、陈皮、炙甘草等。
【按】 此证多见于慢性泄泻,单纯脾阴虚临床并不多见,往往在久泻的基础上,泻久伤阴,既有脾气虚的一面,又有脾阴不足的一面,故其治法每在健脾益气的同时,配伍部分酸甘化阴、收涩止泻的药物。“脾贵在运”,不宜呆补,药物的选择亦应避免辛温香燥,以免进一步损伤气阴。
5. 病机:胃阴不足
主症:胃脘隐痛作胀,或有灼热、嘈杂感,时轻时重,形体偏瘦,口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治法:甘凉濡润,滋养胃腑。
主方:益胃汤、一贯煎等。
常用药:北沙参、麦冬、大生地、肥玉竹、川石斛、炙乌梅、白芍、川楝子、枳壳、炙甘草等。
【按】 此证由于胃阴已伤,临证慎用香燥,虽见腹胀亦应选用枳壳、佛手、绿萼梅、玫瑰花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药物,若则香燥疏气,越疏越胀。另外,若见胃脘灼热嘈辣,此由虚火内郁所致,非芩连等苦寒之品所能奏效,可予方中酌配乌梅、白芍、炙甘草等酸甘化阴,症状多能改善,前人谓“养阴远离苦寒”,即指此意。
6. 病机:胃强脾弱
主症:食欲颇佳,知饥能食,但大便溏薄,腹部易胀,舌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助运,调和胃气。
主方:参苓白术散。
常用药:炒党参、炒白术、淮山药、云茯苓、炒苡仁、陈皮、煨木香、炒扁豆、砂仁、干荷叶、炙甘草等。
【按】 该证主要病在脾而不在胃,故健脾、运脾是其治重点。如兼见腹部怕冷,加炮姜、肉豆蔻;肠鸣、便稀如水加煨葛根、防风;腹胀、苔白厚腻加炒苍术、川朴、炒建曲。
7. 病机:寒湿困脾
主症:脘腹痞胀,纳谷不香,便溏肢困,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细。
治法:燥湿运脾
主方:香砂平胃散
常用药:炒苍术、川朴、云茯苓、陈皮、法半夏、木香、砂仁、藿香、佛手、炒建曲等。
【按】 湿为阴邪,困遏脾运,当苦温燥湿为治。临证如脘腹冷痛,加干姜、肉桂;若见黄疸晦黯如烟熏者,是为阴黄,加茵陈、制附片、泽泻、车前子等温阳利湿。
8. 病机:湿(痰)热中阻
主症:胃痛脘痞,食欲不振,口苦黏腻,恶心欲呕,大便或溏,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化和胃。
主方:连朴饮、黄连温胆汤等。
常用药:川连、川朴、法半夏、橘皮、炒竹茹、枳壳、茯苓、白蔻仁、佩兰、冬瓜子等。
【按】 湿热中阻,既有热也有湿,故清热化湿为临证所常用。如兼舌红口臭加黄芩、藿香;大便溏泄加泽泻、六一散。
9. 病机:酒食伤胃
主症:嗜酒脘痛,食纳不振,腹部胀满,恶心欲呕,大便易溏,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化湿解酒和胃。
主方:葛花解酲汤。
常用药:葛花、枳椇子、法半夏、陈皮、茯苓、砂仁、苏梗、佛手、川连、生姜。
【按】 临证如恶心呕吐加炒竹茹、白蔻仁;尿黄小便不利加泽泻、生苡仁;暴饮暴食加焦楂曲、炙鸡金。
10. 病机:痰浊中阻,胸阳失展
主症:胸闷脘痞,纳谷无味,口中黏腻,脘痛连(胁)背,舌苔腻或灰腻,脉滑或沉弦。
治法:通阳泄浊,化痰和胃。
主方:瓜蒌薤白半夏汤。
常用药:全瓜蒌、薤白、姜半夏、陈皮、茯苓、桂枝、炒枳壳、苏梗、郁金、石菖蒲等。
【按】 痰浊中阻,心胸阳气失展,可以表现心胸和胃部的症状,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仲景瓜蒌薤白半夏汤或枳实薤白桂枝汤尤为胸痹心痛或脘痞胃痛属于痰浊者所常用,其效良好。临证如舌苔白腻、畏寒、脉迟可加制附片、干姜;脘痛腹胀,加木香、砂仁;胸脘刺痛加紫丹参、红花、降香以活血行气。
11. 病机:寒热错杂,胃热脾寒
主症:胃脘痞胀有阻塞感,纳呆,脘中或有灼热,腹部却觉畏寒喜温;或泛呕黄苦水,或肠鸣便溏。舌苔白腻罩黄,脉细弦。
治法:寒温并用,苦降辛开。
主方:半夏泻心汤、连理汤等。
常用药:川连、黄芩、法半夏、干姜、陈皮、茯苓、枳壳、砂仁、炒党参、炒白术等。
【按】 寒热错杂证在脾胃病中比较常见,由于病机的特点,在组方用药上常取辛温药与苦寒药相配,起到辛温通散、苦寒泄降的作用,适用于诸多虚实寒热夹杂的病证。临证若伴见腹部冷痛者,加肉桂、淡吴萸温中散寒;如胃中灼热、苔黄口苦,又可酌加炒山栀、蒲公英清泄郁热。
12. 病机:痰气郁结
主症:咽中如有炙脔(异物感),嗳气频作,或兼脘腹胀闷不舒,情志抑郁症状明显或加重,舌苔薄白腻,脉细弦。
治法:化痰开郁。
主方:加减四七汤。
常用药:姜半夏、川朴花、广郁金、苏梗、茯苓、枳壳、陈皮、佛手、木蝴蝶、生姜等。
【按】 本证多见于慢性咽炎,或由胃酸胆汁反流刺激所致,常伴有肝郁和胃气不和的表现。临证如大便干结,加全瓜蒌、决明子;吞酸吐苦,加川连、淡吴萸、煅瓦楞;嗳气不畅,加制香附、砂仁。另嘱患者调畅情志,不可因此而疑虑重重。
13. 病机:食滞中阻
主症:嗳腐吞酸,胃脘胀满,或呕吐不化食物,有伤食史,吐泻后脘腹疼痛可缓解,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常用药:姜半夏、陈皮、枳实、莱菔子、砂仁、炒白术、茯苓、炙鸡金、炒谷麦芽、焦楂曲等。
【按】《内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由暴饮暴食所致的胃肠病症,当前日益增多,治法当以消导为主。临证若见舌苔黄而厚腻者加川连、连翘;腹胀腹痛、大便干结,加制军、槟榔;酒食所伤加葛花、枳椇子。
14. 病机:胃热内郁
主症:脘痛痞胀,痛时不喜按,或伴泛酸口苦,胃中有灼热感,口干,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小数。
治法:清胃泄热。
主方:清中饮。
常用药:川连、炒山栀、陈皮、法半夏、枳壳、白蔻仁、麦冬、白芍、炙甘草、煅瓦楞等。
【按】 本证在病机与治法上与湿(痰)热中阻有所不同,一则以清热化湿,一则以清热调气,组方用药亦同中有异。如症见舌红口干欲饮,加生地、芦根甘寒生津;牙龈肿痛,胃火上炎,加石膏、丹皮、升麻清胃降火;泛酸咽苦加左金丸、煅瓦楞。
15. 病机:胃肠燥热,津亏便秘
主症:大便干结,或伴腹胀,口干,舌苔薄白或薄黄少津,脉细数。
治法:清润苦泄。
主方:脾约麻仁丸。
常用药:大生地、全当归、肉苁蓉、杏仁、全瓜蒌、生首乌、火麻仁、郁李仁、枳壳、厚朴等。
【按】 本证多见于习惯性便秘,病机特点是偏热偏燥,肠失濡润,故治法以甘寒濡润、通降腑气为主。据本人体会,硝、黄之类的攻下药,非硬结难下时一般少用,以免出现先通后秘现象。临证若见年老体弱夹有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舌红少苔、口干津亏者,加玄参、麦冬;苔黄、口苦,可加芩连之属。成药可用青宁丸。
16. 病机:阳虚饮停
主症:呕吐清水或痰涎,胃脘隐痛或痞满,辘辘有声,腹部或有振水音,畏寒怕冷,舌质偏淡,苔白滑,脉细弦。
治法:温阳化饮。
主方:苓桂术甘汤。
常用药: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姜半夏、陈皮、淡吴萸、白芍、枳壳、生姜。
【按】 本证可见于多种胃部炎症引起的幽门不完全性梗阻病症。饮为阴邪,常因中阳不振、饮停心下所致。根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以苓桂术甘汤为主方温阳化饮。临证若见呕吐清水痰沫常合小半夏汤、吴茱萸汤等温中和胃、降逆止呕。
17. 病机:脾气虚弱,统摄无权
主症:大便色黑或有隐血,时有便溏,或腹鸣作胀,面色萎黄,纳谷不香,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温中健脾,益气摄血。
主方:归脾汤。
常用药:潞党参、炒白术、炮姜炭、炙甘草、阿胶、炙黄芪、炒当归、云茯苓、陈皮、侧柏叶、仙鹤草等。
【按】“脾统血”,便血如柏油样者,多属脾虚而统血无权。除服用健脾摄血的汤药外,可另加用参三七粉、白及粉各2g,每日2次调服,以加强止血作用。此外,前人有桂枝辛温动血,即便虚寒,出血者亦不宜选用,可供参考。
18. 病机:中虚夹痰,胃气上逆
主症:呕吐泛恶,吐出痰涎或清水,胃中痞塞闷堵,舌苔薄白腻,脉小弦。
治法:降逆化痰,健脾和胃。
主方:旋覆代赭汤、二陈汤等。
常用药:旋覆花、代赭石、陈皮、姜半夏、云茯苓、炒党参、炒白术、淡干姜、白芍、淡吴萸等。
【按】 本证中虚夹痰,胃气上逆,性质偏于虚寒,可见于多种胃与食管部位的病症。临证如伴呃逆,加丁香、柿蒂;呕吐泛恶加苏梗、砂仁;苔白厚腻加炒苍术、厚朴。
19. 病机:瘀血内阻,胃失通降
主症:胃脘刺痛,痛处固定,食后痛增,拒按或痛连两胁,舌紫,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主方:桃红四物汤、失笑散等。
常用药:当归、白芍、桃仁、红花、紫丹参、炙五灵脂、九香虫、枳壳、煅瓦楞、石见穿等。
【按】 本证可见于慢性胃病和消化道肿瘤有瘀血胃痛者。临证加减:若见舌红口干加生地、炙乌梅;胁痛加郁金、延胡索;胃中有火灼感加黄芩、炒竹茹;胃癌加石见穿、菝葜。
20. 病机:心脾积热,伏火上熏
主症:口唇破溃疼痛,口干,舌红苔黄,脉濡数。
治法:滋阴泄热,引火归原。
主方:清热泻脾散、导赤散等。
常用药:生地、玄参、天花粉、石膏、川连、淡竹叶、炒黄柏、知母、丹皮、肉桂等。
【按】《内经》所谓“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口颊或唇舌边发生白色溃烂小疱,红肿疼痛,反复发作,多由心脾二经积热,上熏胃口所致。基本病机是胃火与阴虚,治宜滋阴降火。据前人经验,方中配少量肉桂引火归原,此属反治法之一。个人体会,加肉桂2g,虽与胃热上熏性属从治,却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消退,较易取效。
脾胃病涉及的证型较多,临证要善于抓住主症,所谓“难于识证”,要从患者所述诉的诸多不适症状中,审证求因,分析其寒热虚实,找出主要病机,并且熟悉掌握各种治法和相应的各类主方,才能识证准确,用药妥帖,得心应手,取得较好的疗效。前人和医家在辨证用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足资临床参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