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汤新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疾病的中医 整体观

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体患病,即为整体疾病。有些疾病重点在局部,但任何局部都在整体之内,是整体的一部分,必然受整体影响和影响整体,也会出现一些整体症状,故仍为整体疾病。故严格地说,没有绝对孤立的局部疾病,所有疾病都是整体疾病。这就是疾病的中医整体观。这一理论适用于观察分析所有需要内服中药治疗的疾病。
疾病的中医整体观来源于实践。作为医生,提高疗效是永远的追求。我在长期的临床中发现,很多疾病,虽然重点部位在局部,其他部分也出现一些症状,针对局部治疗效果不佳时,改从整体治疗,同时重点治疗重点局部,则疗效大增。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思考,逐步形成了疾病的整体观。
疾病的中医整体观是中医整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医是宏观医学,有源远流长的整体观念,即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器官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等的变化,也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又重视人体和外部环境的统一性。这是一种思想意识,与疾病的整体观,即把各种不同的疾病都看成整体疾病的理论是有区别的,但都重视整体,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伤寒学说除分六经论治疾病外,还提出了合并病思想,即各经合并发病的现象和治疗方法。虽然尚不成熟完整,但兼顾各经(即人体各不同部位)的思想是明显的。《金匮要略》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已把治疗范围从病变脏腑扩大到相关脏腑。脾胃学说的升阳补脾胃泻阴火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则表现了多方位治疗疾病的思想。很多方剂,如防风通圣散、五积散虽各有侧重,但都有全面治疗的思想。大家熟知并经常使用的逍遥散,方虽简单,但有解表、舒肝、理脾、利水多种作用,是简单的系统治疗方剂。笔者整体观和系统疗法的形成,也是以小柴胡汤加减变化,治疗全身各种疾病,而逐渐形成的。现在中医广泛使用的分型辨治,观察分析的重点是疾病的个性,与整体观重视整体的思想并不一致。但其观察和治疗的范围也都涉及整体,也表现出整体意识。故整体观是中医整体思想孕育的产物,并非无源之水。
在整体观形成的过程中,也吸收和借鉴了现代哲学和科学的理论知识,如辩证法、系统论等。中医历来有吸收各种有用的思想知识的传统。在当今世界,中医也应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尽量保持传统的条件下,吸收一切有用的思想理论知识,丰富中医的内容,是完全必要的。
各种不同的疾病真的存在着共同的整体性吗?
还是让事实来说话。感冒和胃炎是两种最常见而又不同的疾病。感冒属中医外感范畴,以发热、恶寒、头痛、咽痛等为主要表现;胃炎是内科病,属中医胃脘痛等范畴,以胃痛、胃酸、胃胀为主要表现。两者并不相同。但如细致观察,包括全身各部位的一些轻微症状,就会发现,感冒除上述主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胸闷、心烦、咳嗽、发困、多梦(上焦证),口干、口苦、恶心、纳差、疲乏(中焦证),尿黄、便干、痛泻(下焦证),舌红、咽部充血(血分证)等;胃炎除上述主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烦热、恶寒、畏风、肢冷、肩背酸重(表证),心烦、胸闷、嗜睡、失眠、多梦(上焦证),尿黄、便干、痛泻(下焦证),舌质黯红、或现瘀斑(血分证)等。两者都表现出整体性,其中部分症状相似。当我们把各种疾病,包括发病部位、疾病性质、主要和次要症状,按部位顺序加以排列组合,就像门捷列夫按原子量排列各种元素一样,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明显存在着规律,形成序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且表现出程度不等的整体系统性。故从全面看、从深层看,各种不同的疾病确实存在着整体性,这是客观现实,不以人的认识与否而改变。
各种不同的疾病为什么存在着共同的整体性呢?
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整体。按照中医理论,人身五脏六腑、四肢九窍,通过经络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人体患病,即使其重点在局部,但通过经络传导,迅速影响全身,形成整体疾病。中医还认为,局部可代表整体,如耳外形如倒置胎儿,耳针可治疗全身疾病,手针、面针、全息针灸等也基于这种理论。现代科学证实,生物体的每一局部,甚至细胞,都携带着整体生命信息(如基因)。用植物的局部组织可以培养成整株植物,一些低等动物可以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克隆技术可以用体细胞培育出与原本体相同的高等动物,用皮肤细胞培养成干细胞等等。从大范围观察,整体含有局部;从深层次观察,局部亦含有整体。既然在生物体每一层局部都携带着整体生命信息,人体患病,即使重点在局部,这一局部已经含有整体因素,也就有了整体疾病的性质。至于其他部位,因处于整体之中,且含有相同的整体生命信息,也就不可能置身事外,必然或隐或显或轻或重地有所反应,表现出一些症状,显示出疾病的整体性。所以说疾病的整体性,是由人体内在本质注定的,并非主观臆造。
为了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整体性,必须重新认识中医以前关于疾病传变方式的论述。人体患病时,出现各种症状。这些症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有轻有重,有先有后。古人认识疾病处于早期阶段,当然首先注意突出症状,而这些突出症状的出现,往往有先有后,这就使古人认为疾病的传变,速度缓慢,层次分明,如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等,温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先上焦,再中焦,后下焦等等。这些论述,当时对辨证施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验的积累,认识的深化,现在完全可以证实人体患病时,全身反应同时出现,而且存在于疾病全过程。患病时出现的症状,确实有轻重先后等等不同,但那只是程度不同,或有些症状暴露明显,有些症状比较隐蔽而已,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只有突破前人关于传变学说的局限,整体观和系统疗法才能在理论上成立。
疾病的整体性是怎样显示的呢?
为了叙述方便,把它分为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即各种疾病都有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而且存在于疾病全过程。
表证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凡病皆有表证,它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表证是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与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表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痛、项强、腰背酸痛、四肢疼痛、麻木、肢颤、无汗、自汗、盗汗、皮肤瘙痒、疹痘、疮疡等。表证重者脉多浮紧或浮缓,有热者脉多数。
这里所说的表证,与以前含义略有不同。表证不是相对里证独立存在,而是与里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不是指疾病的初起阶段,而是存在于疾病全过程。有些疾病并不是由外感引起,但因整体功能紊乱,卫外功能受损,也有表证。有些症状,如瘙痒、麻木、疹痘、疮疡等,原不属表证范围,但其不但出现在体表,且表证病理特征明显,为了简化归类,也列入表证范围。
为了论述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还必须对“三焦”的含义作一界定。
“三焦”的含义历来不太一致。本篇对其含义的诠释是为整体观和系统疗法服务的,与前人略有不同。其含义是:“三焦”是指胸腹腔,包括所含脏腑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上焦”指胸腔,包括心和心包(含脑),肺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中焦”指腹腔上部,包括脾、胃、胆(含胰)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肝本位居中焦,但其病理多表现于下焦,自古以来都明定肝属下焦,故从古义。“下焦”指腹腔下部,包括肾(含睾丸)、肝、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包括女性全部内生殖器官)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
上焦证是疾病在上焦的表现。凡病皆有上焦证,它存在于疾病全过程。上焦证是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与表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上焦证表现为:心烦、胸闷、胸痛、乳胀、乳痛、心悸、失眠、嗜睡、健忘、神志不清、精神错乱、昏迷、咳嗽、喘促、痰多等。上焦证重者脉多两寸滑或沉微或结代。
神志方面的症状,前人多分别与脏腑联系,如五志(喜、怒、思、悲、恐)分别与五脏(心、肝、脾、肺、肾)联系。整体观认为,这种联系有一定意义,但神志与心(含脑)联系更为密切,故把这类症状统归于上焦;乳房不在胸腔之内,但其基本病理与上焦证一致,且位于胸部,为了简化归类,也把其症状归属上焦证。
中焦证是疾病在中焦的表现。凡病皆有中焦证,它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中焦证是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与表证、上焦证、下焦证、血分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中焦证表现为:胃痛、胃胀、肋痛、易饥、纳呆、反酸、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口臭、牙痛、倦怠、乏力、消瘦等。中焦证重者脉两关弦。
倦怠、乏力等症状,在很多疾病中经常出现,多为全身功能紊乱特别是湿困中焦脾胃所致。有人一律认为是虚,滥投补药,其认识是片面的。消瘦涉及整体功能,但与脾胃关系更为密切。牙齿不位于中焦,但牙痛与胃有关。为了简化归类,上属症状都列入中焦证。
下焦证是疾病在下焦的表现。凡病皆有下焦证,它存在于疾病全过程。下焦证是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与表证、上焦证、中焦证、血分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下焦证表现为:小腹或少腹胀痛、浮肿、口渴、尿急、尿频、尿痛、癃闭、小便黄、小便混浊或带砂石、大便稀薄、大便干结或便秘、便带黏液或脓血、里急后重、脱肛、阳痿、遗精、早泄、无子、月经不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反映于上部则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下焦证重者,两尺脉弱。
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为全身功能紊乱引起,以前多以肝肾论治,为简化归类,故列入下焦证。
血分证是疾病在血分的表现。凡病皆有血分证,它存在于疾病全过程。血分证是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与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血分证表现为:面红、目赤、唇青紫、皮肤潮红或起斑疹、咳血、呕血、血尿、便血或黑便、血精、经闭、崩漏等。血分证重者,脉涩,或有结代,舌质红或黯,或有瘀斑。
血分证前人多指为热性病的深重阶段。整体观是用于表述疾病深入血分,无深重之义,无阶段之分,故与前人略有不同。
血分证在整体疾病中,层次最深,变化最多,影响最为深远,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书只在加减法中提及,但缺乏深入分析和阐释。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使用系统疗法,也为了系统疗法进一步发展,有必要深入探讨。
一、郁热
整体疾病的发展,包括血分证的发展,会出现郁热偏盛。具体表现为:口苦、苔黄、尿黄,妇女月经色黯、白带色黄、有异味,阴痒、各种出血等等。这类症状的出现,以前分别被定为风热、少阳病、肝胆湿热、下焦湿热、血热妄行等。此热象是疾病发展的一组表现,其弥漫三焦,外达肌肤,深入血分,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症状,故有不同名称。实际上病理是一致的,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各种炎症,可统称为郁热,不必细分。
二、阴虚
整体疾病,特别是血分证的持续发展,则出现阴虚偏盛。以前对阴虚的定义为:阴分不足,津血亏损的证候,阴虚则内热,每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颧红、消瘦、盗汗、口燥咽干、尿短赤、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等症。
以上对阴虚的阐述,总的看是可以的,但不严格也不很准确,有必要重新诠释和界定。
首先要厘清所提到的各种阴虚症状。
1.关于“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
阴虚偏盛者常有低热,手足心热多见于阴虚偏盛较久者,午后潮热者有之,但并不一定。有很多阴虚偏盛患者并不发热,但自觉灼热,其部位多为胸、腹、口腔、头目、背部、手足甚至尿道、阴道等。同时兼风寒偏盛者,或觉寒或觉热,或某处热而另处寒。个别患者现低体温(低温低于36.5℃)感觉恶寒肤冷。故不能以发热作为认定阴虚的必备条件。
2.关于“口燥咽干”
此确为认定阴虚的重要条件。凡口干咽干口渴皆可认定为阴虚。兼痰湿偏盛者。口干多不重,或无口干,或见恶心泛水。
3.关于“颧红”
颧红多见于结核病人,多数患者不见颧红,少数患者不是颧红,而是面红,常见于高血压及内分泌失调患者,也属阴虚血热。
4.关于“舌质红,少苔或无苔”
舌质红者有之,但有不红者。少苔或无苔多为阴虚较久者,不太久者多见燥苔。燥苔亦为认定阴虚的重要苔象。兼痰湿偏盛者,或现苔燥而厚,或于燥苔之上罩腻苔或水滑苔,吐净黏液口水之后方现燥苔。舌裂(即舌上有裂纹)也是阴虚舌象,是标志之一。
5.关于“盗汗”
阴虚者常见盗汗,但不是全部。兼气虚或阳虚者可现自汗,或既有盗汗又有自汗。
6.关于“尿短赤”
阴虚偏重者,多现小便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或现肉眼血尿或隐血,有的现尿急、尿频、尿痛、乳糜尿等。但这不能作为阴虚的主要根据,还要参考其他阴虚表现。
7.关于“脉细数无力”
脉细数无力者有之,但不是全部。脉象反映整体状况,阴虚偏重只是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兼风寒偏重可现脉紧,兼痰湿偏重者可现脉缓滑,早搏者可现脉结代,很难单从脉象认定阴虚。
另外,还有一些症状与阴虚有关。
1.食欲食量改变
易饥,是阴虚的症状之一。但兼痰湿偏重者,并不现易饥,或易饥而食不多,有的现食欲不振。
2.大便异常
多数阴虚偏重患者现大便干或便秘,这可以用“肠道津液不足”来解释。但有些大便黏腻不爽而便次较多,还有的长期腹泻,两者多现便前腹痛或自觉腹冷恶寒畏风,这可以用“寒热错杂”、“肝旺脾虚”等解释。
3.月经不调
阴虚属血分证,月经不调多与血分证有关。阴虚偏重者常有两种相反的表现,一种为月经过期甚至闭经,经色浅淡,量少,这可用“阴虚血少”来解释;另一种月经先期,色红、量多、多日不净,这可用“阴虚血热”来解释。有的两种现象交替出现。
4.疼痛
单纯阴虚偏重少见疼痛,但与风寒、血瘀、气滞等因素结合,则疼痛加重,且极其顽固,一般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疼痛部位可见于胸部、胃部、胁下、胁部、小腹、少腹、肩背、腰腿、手足等。这可以用“不荣则痛”、“血虚则痛”等解释。
5.对睡眠的影响
长期睡眠差、失眠、多梦者多现阴虚,这可用“阴虚阳浮”解释。但同时湿困严重者,亦可见发困甚至嗜睡,应兼顾。
6.对心脏的影响
心脏病患者多现阴虚,故治疗心脏病的方剂,如炙甘草汤、生脉散多以养阴为主。心脏病患者也常见气滞、血瘀、痰浊、风寒、阳虚等病理因素,但都和阴虚有关,不可强调一两种病理因素,而忽视其他,应综合考虑。
至此,可以对阴虚加以概括:阴虚是在整体功能紊乱的基础上,特别是血分证持续发展,人身体液(血液、水及其携带的营养物质等)运行失常,致一些部位体液不足的证候。每见低热,自觉灼热、口干、咽干、口渴、易饥、盗汗,舌裂、无苔、苔少或苔燥等症。
阴虚属血分证,是整体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与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及其病理因素互相联系共同存在。阴虚偏重患者,除出现阴虚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全身一系列其他症状,甚至与阴虚相反的症状,应全面观察分析。
三、风寒
随着病情的发展,与郁热相对的风寒也随之加重。风寒的重点在脊椎,脊椎是人的中轴骨骼,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骨组成。颈椎、腰椎略膨大,活动多,易患病,症状复杂,影响面大,故系统疗法观察和治疗脊椎疾病以颈椎和腰椎为代表。脊椎内有椎管,内容脊髓。脊髓上连延髓和大脑,可视为大脑的延伸,属中枢神经。脊椎有31对神经密集分布于全身皮肤、肌肉、内脏。这种特殊的生理结构,必然对全身的生理和病理产生重要影响。
中医认为,脊椎是督脉循行的主要部位,入络于脑。督脉总督一身阳经,成为“阳脉之海”。阳经受病,多属表证,病理因素是风寒,其主要表现为:
(1)颈项疼痛、板硬,转动不灵活或有响声,肩背痛,上肢麻木,头晕,头后侧痛。
(2)腰部疼痛,或现背侧、腰侧、臀侧、腹侧、肋间疼痛,关节痛,下肢或足部麻木、无力。
(3)身冷、背冷、腹冷、上下肢冷、手足冷,怕风,无汗,多汗。
(4)背部灼热感,或兼其他部位灼热感。风寒偏盛,应以冷痛为主要表现。但同时血热阴虚也偏盛,可于阴经循行部位或其他部位现灼热感。在有灼热感的同时,多数患者有怕冷、怕风的感觉。
凡有上述症状之一,即可认定有脊椎病变,包括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以及与脊椎相关的器官和组织的病变。
除颈椎腰椎本身的病变,还有很多疾病与颈椎腰椎病变有关,这是我们应重视颈椎、腰椎病变的原因。经初步临床证实的有:感冒、低体温、高血压、低血压、咽炎、鼻炎、耳聋、耳鸣、口腔溃疡、脑梗死、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各种心脏疾病、嗜睡、失眠、多汗、支气管炎、肺气肿、胃炎、食管炎、胆囊炎、结肠炎、便秘、前列腺炎、盆腔炎、宫颈炎、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症、银屑病、慢性湿疹、顽固性下肢溃疡等等。在治疗这些疾病的过程中,兼顾颈椎、腰椎病的治疗,疗效明显提高。这是因为从解剖学看,脊椎和全身各部位各器官各组织密切联系,治疗颈椎、腰椎疾病,就为其他患病部位扫清了外围空间,也兴奋了机体功能,故疗效明显提高。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涉及的病种也将愈来愈多。
四、痰湿
随着阴虚的持续发展,与之相对的痰湿也持续发展。痰湿是患病过程中由体液变化而成的病理产物。凝结黏稠者为痰,弥漫重浊者为湿,两者性质相近,互相联系,共同存在,影响健康。这里所说的痰湿,已包括上焦的痰和中焦的湿的结合体,是疾病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病理因素,应予重视和治疗。
五、“四联证”
疾病的发展,特别是阴虚的持续,可见风寒与郁热、阴虚与痰湿两对矛盾的病理因素同时存在的局面,称为“四联证”。这类证型比较特殊,也很重要,故有必要重点阐述,理由如下:
1.症状复杂,影响广泛
这类证型可能会出现各种矛盾症状,如既有恶寒畏风,又有自觉灼热;既有盗汗,又有自汗;既有口干口渴,又有恶心干呕;既有倦怠发困,又有失眠多梦;既有便干,又有痛泻;既有舌裂苔燥,又上罩水滑苔等。同时整体疾病的其他症状也更加明显,如身痛、身重、心烦、胸闷、心悸、腹痛、腹胀、易饥、纳差、头晕、目眩、耳鸣等等。再加上重点部位症状,如咳喘、小便不利、经闭、崩漏等,呈诸症蜂起之势。从现代医学检查看,在不同部位可能有不同的疾病,或有多种疾病,也可能没有器质性病变,只是功能紊乱或亚健康状态。
2.病理复杂,病程漫长,常规治疗疗效差
由于“四联证”病理复杂,用西药或中成药等治疗,有的只有短暂或局部疗效,很难治愈。分型辨治对此也捉襟见肘,有的辨为阴虚,有的辨为湿热等等。由于缺乏全面准确概括,治疗时多顾此失彼,效果也多不理想。但除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一般不会迅速恶化,威胁生命,故多病程漫长,久治不愈。
3.系统疗法对“四联证”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系统疗法形成后,应用中也经常遇到“四联证”这种错综复杂的病理现象,多以加减方法来应对,未引起足够重视和深入思考。经读者朋友提出,再经认真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且形成规律,是两对对立的病理因素,即风寒与郁热、阴虚与痰湿,互相交织形成的病理组合。这种病理组合,用加减方法应对,显然不够,对开始学习应用系统疗法的朋友更觉没有尽到责任。经过数年不断探索,终于形成治疗“四联证”的思想和方法。
4.辨析“四联证”方法
“四联证”是两对互相对立的病理因素特殊组合,由于病理因素的对立,症状也互相掩盖,很难表现完整的某种病理症状。对此应注意两点:第一,确定某种病理因素存在,症状不必全面,但见一二点便是。如恶寒、肢冷是风寒偏盛,但同时现苔黄,则可确认其郁热偏盛;经色紫黯,白带色黄,阴痒是郁热偏盛,但同时现腹冷,则可确认其风寒偏盛;口干、咽干是阴虚偏盛,但同时现苔厚腻,则可确认其痰湿偏盛;恶心、干呕、自觉痰多是痰湿偏盛,但同时现苔燥,则可确认其阴虚偏盛。依此类推,则不难辨析。第二,心中有全局,不离辩证法。疾病多有重点部位和突出症状,除了观察分析这些部位和症状,还要观察分析全身各部位及其症状,很可能其他病理因素,包括对立的病理因素,就在这些部位存在。不离辩证法,就是看到某一病理因素,立刻要想到与之对立的病理因素的存在,并努力搜索。“四联证”是特殊的病理组合,多数情况是四种病理因素同时存在,但也不可形成固定模式,生搬硬套,还是要以临床观察分析为主。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得出结论:疾病是整体的,也是复杂的。整体性也表现出复杂性,表证的风寒,上焦证的痰凝气滞,中焦证的湿困,下焦证的水停,血分证的血热血瘀,组合成疾病的整体性 ,已经复杂。随着病情的发展,特别是血分证的发展,出现风寒与郁热、阴虚与痰湿这两对相对立的病理因素的组合,即“四联证”,全身的病理因素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是由人体复杂性和疾病复杂
① 具体请见下章。
性决定的,是客观现实,不因人的是否认识而改变,更不是谁从主观愿望出发搞得如此复杂。复杂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揭示其本质,认识其规律,并掌握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复杂则变得简单。如此,则观察病情洞若观火,处方用药应对裕如,比分型辨治不知简化了多少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疗效,过去认为错综复杂不易治疗的疾病,现在也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