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根据病原体不同,分为甲、乙、丙、丁、戊5型。临床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等,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及黄疸。现在只靠西医药治疗,效果还不够理想,特别是乙型肝炎,发病率高,不易彻底治愈,受到患者和医界的普遍重视。系统疗法对此作了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此病属中医“黄疸”、“胁痛”、“虚损”等范畴。
分型辨治分型较多。急性肝炎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辨治;慢性肝炎分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分别辨治;重型肝炎按疫毒入血、湿毒困脾分别辨治。以上各型分别概括了此病在不同阶段的主要病理因素,并分别与脾、肾等相联系,有一定整体意识,对认识疾病的个性也有一定意义。但过分强调了各型之间的差别,而忽视了其相互联系;有一定的整体意识,但没有看到疾病和整体的全面关系,故其思想认识还显片面。
整体观认为,此病是以肝脏病变为重点的整体疾病,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整体性表现尤为明显,如发热、恶寒、畏风、烦热、头痛、肩背酸重、自汗、盗汗、心烦、胸闷、嗜睡、失眠、多梦、烦躁不安、昏迷、口干、口苦、口渴、恶心、呕吐、厌油腻、纳差、乏力、胃脘痛、胁痛、肋间痛、腹胀、尿黄、黄疸、腹水、浮肿、便干、痛泻、头晕、目眩、鼻衄、皮肤瘀血、血管痣、便干、尿血等。故应予系统治疗,并根据症状及其病理因素调整处方。
黄疸者加茵陈10~12g,严重者再加栀子、黄柏各6g;大便干者加大黄6~8g,腹泻重而无口苦、腹痛者去瓜蒌、白芍;口苦、苔黄、尿黄者加当归、栀子各8g,恶心、呕吐、流涎、自觉有痰、苔厚腻者加半夏、苏叶各6g;口干、口渴、咽干、烦热、苔少、舌裂、苔燥者加元参、麦冬、贝母、薄荷各6g;恶寒、畏风、痛泻者加防风8g;胁痛者去大枣,加牡蛎10g,右胁痛者加青皮6g,左胁痛者加郁金6g,痛连肋间或脐侧、少腹者加川楝子、元胡各6g,肝肿硬者酌加鳖甲、三棱、莪术各6g;嗜睡、神昏者加菖蒲6~8g;烦躁不安、多梦、盗汗者加龙骨、牡蛎各10g,自汗者再加黄芪8g,自汗淋漓者加附子6g。
用以上方法治疗病毒性肝炎效果明显:急性甲型肝炎可较快缓解症状,肝功能恢复正常;急性乙型肝炎也可有类似急性甲型肝炎的效果,并有可能乙肝“两对半”随之转阴;慢性乙型肝炎可缓解症状,肝功能恢复正常,但只有部分“两对半”转阴。
病例1:
张某,男,60岁,农村干部。初诊时间:2008年8月3日。近觉酸懒,现尿黄、目黄,查为甲型肝炎,胆红素、转氨酶升高明显(数据不详),乙肝“两对半”为阴性。要求服中药治疗。除上述症状外,其他症状不明显。脉弦,苔薄白。西医诊断:甲型肝炎;中医诊断:黄疸。此为整体功能紊乱,湿热偏重,应系统治疗。
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栀子、黄柏各6g,茵陈12g。服药2剂,现大便稀薄,日2~3次。上方去瓜蒌、当归、白芍,则大便正常。经服药20剂。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正常。
病例2:
薛某,女,28岁,农民。初诊时间:2004年3月25日。在外打工期间,查乙肝“两对半”小三阳,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5U/L,其他正常。自觉症状不重,稍感胸闷、疲乏,尿微黄,经色多黯,白带色黄,睡眠多梦,脉弦,苔黄。西医诊断:乙型肝炎;中医诊断:虚损。此整体功能紊乱,郁热偏重,应系统治疗,兼清郁热。
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栀子各8g,龙骨、牡蛎各12g,服药20剂,肝功能正常,此后稍有不适和月经期间即服中药。间断服药3个月余,复查“小三阳”变为弱阳性,又服药20余剂,全部转阴。
病例3:
苏某,男,38岁,农民。初诊时间:2013年9月7日。患乙型肝炎7年。近因受凉、生气,症状加重。现觉疲乏无力,厌油腻,纳减,口苦,恶心,肩背酸痛,小便黄,大便干,便前腹痛,睡眠不实,或有出汗。肝功检查:谷丙转氨酶144U/L,谷草转氨酶98U/L。乙肝两对半:大三阳。彩超检查:肝区光点密集。脉弦,舌裂苔薄白燥。西医诊断:乙型肝炎。中医诊断:虚损。此整体功能紊乱,已成“四联证”,加味全息汤加黄芪、川楝子、元胡、三仙。即:
柴胡8g,桂枝6g,白芍6g,瓜蒌6g,薤白6g,枳实6g,苍术6g,陈皮6g,厚朴6g,白术6g,茯苓6g,猪苓6g,泽泻8g,生地6g,丹皮6g,当归6g,栀子6g,半夏6g,元参6g,麦冬6g,大贝6g,薄荷6g,葛根8g,麻黄6g,知母6g,附子6g,黄芪10g,川楝子6g,元胡6g,三仙各8g,龙骨、牡蛎各12g,甘草6g,大枣6g,生姜3片。
以此方为基础,服药50剂,症状基本缓解,饮食增加,较前有力。复查肝功:正常,两对半:大三阳。彩超显示:肝区光点稍密。
按:
以上3例病毒性肝炎,都用系统疗法治疗,但由于病情不同,全息汤的加减变化也有明显差异。有人认为,系统疗法是用一个处方治病,不要辨证施治,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辨证施治,就是分析和治疗疾病,是所有医疗必有的过程。系统疗法也不例外,整体观和系统疗法,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千万例各种疾病进行总结概括而形成的,这是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辨证。在临床应用中,要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分析病情,并有针对性地对处方加减。对病情复杂者,往往要各方面同时用药,这也是比分型辨治更精细、更复杂的辨证施治。